地方知识与学校德育生活创新_教育论文

地方知识与学校德育生活创新_教育论文

地方性知识与学校德育的生活化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性知识论文,生活化论文,学校德育论文,地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学校德育生活化是提升当前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关键

长期以来,道德被认为是一种社会规范,道德教育则被看作是“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观念、政治准则、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对于道德的这般理解,直接导致了道德的外在化以及学校德育的“去生活化”。然而,道德的内在性与个体性使得道德教育应该以道德规范的主体内化为目的,并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内化为人的自律原则和精神价值尺度。教育对象不是脱离地域、社会、家庭的抽象的人,而是在一定的地域文化熏陶下耳濡目染的、具有特定地域文化中介影响下的自我,所以,如果学校德育仅仅局限于课堂,脱离世间,远离生活,拒斥社会,那它就一定外在于人的成长。

“去生活化”的学校德育缺乏可信度、说服力和感染力,让学生感觉非常陌生;以灌输绝对性的国家价值的学校德育在实施过程中逐渐退化为单一的政治教育,超越了学生在道德方面的实际习得水平,不仅挫伤学生道德学习的积极性,还会激起逆反心理。因此,当前学校德育对社会现实生活的脱离和对学生生活的脱离,是影响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关键因素。

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道德教育的传播渠道较为单一,受众的一体化程度比较高,信息来源较为狭窄。这些社会历史条件决定了道德教育只需要政党的动员、组织系统及社会资源,就能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在当前各地地方特色鲜明、利益分化多元的社会背景下,道德教育不仅要靠局部的政治宣传和动员,还需要具备一种全方位的教化、整合与引导作用。因此,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要把复杂而多元的思想意识引导和整合到符合社会总体与根本利益的价值尺度上来。要实现这种整合功能,就必须将传统单一、局部的宣传工作转化为多样与整体的价值引导和道德教化,由传统德育的一般性“教育”转化为各具特色的“教化”,将作为国家意志的德育教学大纲、德育教材和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生活、学习生活和个体的生活实际全方位结合起来,因此,学校德育生活化的关键问题是要将国家意志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二、地方性知识是连接国家意志与现实生活的桥梁

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各地实行统一的、高度集权的课程管理制度,学校德育也概莫能外。这对于保证德育教学的质量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存在一个很大的弊端,即高度统一的课程制度无法兼顾地方社会与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需求,导致了国家意志与各地社会实际及各地学生发展实际相脱离。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特有的环境、层次、传统、优势,依据当地特色而开展的学校德育才具有生命力。因此,应该以地方性知识的介入来沟通国家意志与现实生活,从而推动学校德育生活化。也只有如此,才能解决高度统一的国家意志与各地社会、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之间的矛盾。

“地方性知识”的概念来自于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格尔茨非常赞同韦伯的观点——人是置身于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这种意义之网就是文化。[1]地方性知识改变了人们对于知识普遍性的简单认识,促使人们回到知识生产的具体情境中,在特定的文化场域中去理解、建构,并最终形成新的知识体系。[2]地方性知识主要有这样几种形态:观念形态、文本形态、文化传统形态、物质具象形态、活动形态和仪式形态。我们的国家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地方性知识资源很多,如何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辩证地对“地方性知识”的价值进行甄别和吸纳,是在学校德育生活化中用好地方性知识的首要问题。

首先,要选取正向的、有生命力的地方性知识。同一地方性知识可能同时具有正反两方面的意义。以祠堂文化为例,它既有唤起人们的身份认同感和地方凝聚力的正向价值,也有对于“他人”的排斥和离心的反向价值。地方性知识在不同的程度上包含有“贫困”的成分。[3]由于地方性知识与地方社会的现实生活紧密关联,这种高效维持地方社会稳定秩序的地方性知识也可能是藏纳很多保守态度的死角,正是改革力量无法深入的地方。因此,在将地方性知识引入学校德育的对象体系时,要从国家意志出发,选择那些具有生命力,面向时代的地方性知识。比如广东潮州在开展学校德育工作时,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豪感”为目标,注重将潮州传统的“亲”“和”文化渗透在学校德育中,结合本地社会生活,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4]

其次,要对地方性知识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灵活运用。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在国家意志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信念、信仰、价值观、人格、品德的教育和塑造,从这个角度来看,信仰、价值观形态的地方性知识首当其冲应该成为学校德育可资借鉴的内容。但这类观念形态的地方性知识在生活中非常少,所以我们应该在发掘学校德育资源的过程中,对于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具有具体物象的地方性知识,在国家德育教育大纲的指引下,透过其物质表象,挖掘其内在的深刻教育意涵,从而摆脱“器”的表层规定,升华为认识论及方法论原则。比如广东潮州的工艺美术源远流长,潮州陶瓷、木雕、潮绣都驰名中外。潮州城南小学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潮州工艺制作,通过制作潮州花灯、剪纸、陶瓷等工艺作品,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审美情趣和团队协作能力,还感受到了本土的工艺文化魅力和本地人的刻苦耐劳精神,学习了本地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4]

再次,要充分考虑到学校本身的特点,贴切地运用地方性知识。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任何“地方”都是相对意义上的“地方”,任何“地方”的现实生活都是立足于自身特定历史传承并体现为特定价值立场、审美情趣与现实生活方式的。离开生活世界,地方性知识就容易走向表面化,甚至会成为人们眼中的“赝品”。还是以百年名校城南小学为例。在学校德育生活化的实践中,该校建立了校史陈列室,校史成为每位学生的必修课,是教育学生爱国、勤学、爱校、敬师的活教材。学校还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优秀校友”采风活动,编写《优秀校友教我学》来开展校本德育,使学生通过贴近生活、贴近学校特色的活动,感悟成功校友的成长记录,在学习百年老校文化的同时,又有效激励了学生爱国勤学、奋发有为的情怀。[4]

最后,决定某一具体的地方性知识能否进入学校德育的内容范围,要看它是否有效。单纯关注地方性知识,将地方特色和差异作为学校德育创新的起点,很容易造成只关注地方差异或特色性事物而忽略学校德育和地方社会发展的真实需求,从而将其引上一条为特色而特色、“喜新猎奇”的道路,从而背离“生活化”的本意,致使地方性知识沦为一种缺乏实际效用的点缀。中山市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故乡,自明清以来就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港口,形成兼容开放的文化特色。该市积极探索“营造和谐人文环境,合力联动教化育人”的新路子、新途径,深入开展孙中山思想研究,总结提炼“博爱、创新、包容、和谐”新时期中山人精神,开展“未成年人成长,成年人的责任”等主题大讨论,形成了全国知名的“中山经验”。[5]

三、学校德育生活化创新引入地方性知识有多种现实路径

第一,在课程建设中融入地方性知识。学校德育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思想实际,就必须将主旋律的政治文化、青少年群体亚文化、地方特色等诸方面结合起来,以文化人,化民成俗。德育课程是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德育课程建设深刻地反映着国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而教科书则是课程的核心。在此方面,中学语文的课程及教材建设从引入地方性知识的角度为我们学校德育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据统计,人教版中学语文教科书涵盖的地方性知识包括衣食住行、社会组织、岁时节令、人生礼仪、语言文学、民间科技、游戏与娱乐等多个方面,其相当比例的选文都与地方性知识有关,就单册来讲,最少的占1/3,有的甚至占4/5,在整体12册中,大约占一半以上。[6]

第二,在德育活动中关注地方性知识。家庭和社区生活是儿童完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该把学校德育纳入整个社会大系统之中,空间向社会扩展,时间向课外推移,融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德育为一体,形成教育合力。社区和家庭德育的实际状况和水平,既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又是学校德育的有力支持,追求三者教育方向上的一致则可以达到德育效果的统一。比如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在德育活动的过程中构筑了“社会、学校、家庭;校园文化、学生社团、专题活动;亲情、友情、感恩”3个三位一体的立体多元德育平台,将社区、学校的地方性知识转化为学校德育的养料和动力,促进学生的道德养成。

第三,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学习地方性知识。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提高道德认知是基础,形成道德行为习惯是关键,也是最终目的。因此,要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训练,通过身体力行,使学生获得真正的道德知识和实际的道德体验。儿童过的是综合的、整体的生活,知、情、意、行共同构成儿童道德学习的完整形式。因此,应该关注儿童生活的完整形式,重视体验、感悟、交往、实践等形式在德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改进、丰富德育方法体系,强调生活实践的作用。比如,荔湾作为广州“千年商都”的金字招牌,孕育着传统历史标志性代表的西关文化。荔湾通过积极推进传统文化、西关文化、校本文化,打造充满西关人文情怀的教育大环境。近些年来,娃娃们身上体现出来的荔湾传统文化因素越来越多,比如幼儿园的孩子向粤剧大老官学台步,小朋友向广绣大师学刺绣,与红线女齐唱《卖荔枝》,等等。[7]

广东是一个地方性特色鲜明、地方性知识丰富的地区,作为中国革命的先行地区和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学校德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在过去的若干年中,广东在事实上不断地探索着以地方性知识沟通国家意志与现实生活,拓展育人新途径的实践。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广东将进一步总结经验,以“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深刻影响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养成,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生活化创新全面提升学校德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标签:;  ;  ;  

地方知识与学校德育生活创新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