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考试题的期末复习课_椭圆论文

一堂以高考题为载体的期末复习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考题论文,期末论文,以高论文,为载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背景

2010年6月下旬,笔者所在学校的高二年级进入全市期末统考复习阶段,考查内容含人教A版选修2-1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复习效率,笔者开设了一堂以2010年高考数学陕西卷理科第20题为载体的复习课。而之所以选择该考题,理由如下:一是2010年是陕西省首次实施新课程高考,与笔者所在省份的教学实际吻合;二是考题系教材例题改编而成,体现了“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命题原则,值得欣赏;三是问题结果为“不存在”,有些出乎意料,耐人寻味;四是可与近年的一些高考题链接,有较大的拓展、推广空间;五是学生已学习过自选模块“坐标系与参数方程”,而考题用直线的参数方程来解,显得特别简捷。(注:浙江省新课程高考的一个改革举措是,报考重点大学的学生,需外加“18选6”的模块考试,总分60分,其中数学可选择的是“不等式证明选讲”和“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两个模块)

二、解法探究

第(Ⅰ)问入手容易,学生马上给出了答案:。对于第(Ⅱ)问,学生感觉问题也不陌生,是一个直线与椭圆相交的综合性问题,求解的基本思路是:直线方程代入椭圆方程,围绕所得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运用“设而不求、整体代入”的思想方法来解决。那么,如何表示直线l的方程呢?经分析,有学生提出:引进点P的坐标。

教师:为什么?

学生:考虑到OP⊥l,直线l的斜率就可用点P的坐标表示,从而可写出直线l的点斜式方程,且条件也与点P的坐标有关,应该可行!

教师:很好!解析几何综合性问题求解的第一步是“设”,即引进适当的变量,而引进的变量是否合理,我们应事先做出判断,而判断的标准是,所给的几何条件能否用引进的变量代数化。

顺着这一颇为自然的思路走下来,学生却感到运算有些吃力,最后,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下列解法。

教师:解法2与解法1相比,求解思路如出一辙,但运算量明显减轻,原因何在?

学生:所设直线方程的形式变得简单,使得接下来的变形处理相对轻松。而解法1中,需反复运用,才能使所得结果变得简单,稍有不慎,便会出错。

教师:真可谓“细节决定成败”。而解法2中所选择的直线方程形式,恰恰是基于几何条件,能从知识联系、整体入手做分析,寻找到更利于问题解决的隐含结论,当然,其间离不开大胆的猜想与合理的判断。

教师:请大家展开充分的联想,结合条件,直线方程还有什么形式可选择?

教师:太好了!下面我们选择设直线的参数方程来解决。

解法3:记直线l的倾斜角为α,则点P的坐标为

至此,教室里是一片欢呼,学生都深深地被解法3所折服:简捷、明快,一气呵成,无需分类讨论。

三、揭示本质,寻根溯源

面对“不存在”的结果,学生都感到有些困惑,为此,教师要求学生对解法进行再反思,看能否揭示出问题的本质。不久,学生从解法2中看出:当OA⊥OB时,可推出,从而有,而题目设置的条件恰好能得出OA⊥OB,这样就产生了矛盾。同时,令学生兴奋的是,竟意外发现了椭圆具有的一个性质:“从椭圆中心引一直角,两直角边与椭圆交于两点,则中心到这两点连线的距离为定值”,学生还饶有兴趣地把它取名为“椭圆中心张直角性质”。

教师:太美妙了!看来,椭圆这条优美的曲线还蕴涵着不少丰富的性质,有待于我们去挖掘、去探索、去发现,而这些性质也为高考命题者提供了丰富的命题素材。

教师:由此可见,性质与考题均源自课本例题改变而成,看来,本节课对我们这些准高三学生来说,最大的收获是:要重视课本!因此,在接下来的暑假,大家应把教材通读一遍,为新学期的高考复习做准备。为验证上述观点的重要性,我们再欣赏一道高考题。

(Ⅰ)求椭圆E的方程;

(Ⅱ)是否存在圆心在原点的圆,使得该圆的任意一条切线与椭圆E恒有两个交点A、B,且?若存在,写出该圆的方程,并求|AB|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四、变式训练,课外拓展

对一个数学问题的探究思考,最基本的切入点就是对题目的条件与结论加以多视角的变式思考,为此,笔者提出了下列问题,供学生课后练习。

问题1:当为何值时,直线l存在?有几条这样的直线?

问题2:当为何值时,存在直线l,满足

问题3:将“椭圆中心张直角性质”类比推广到双曲线中,归纳并证明。

问题4:抛物线没有中心,但有顶点,那么,关于抛物线顶点张直角又具有什么性质?请把研究成果写成小报告的形式。

五、一点感悟

从考题解答中,我们看到,原始思路的出现是一块“璞玉”,它未经雕琢,是念头的偶然闪现,想法的自然产生,呈现的是一种自然的状态。因此,它可能含有“瑕疵”,只有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才能获得“至精至简”的对问题的本质把握。高考题在教学中的运用,前提是教师要舍得花大力气去研究,并善于吸收他人的研究成果,再依据教与学两方面的实际,通过精心设计来展开课堂教学,但一定要追求真实、自然、符合学生口味的课堂实效,而不是把研究成果强塞给学生。

标签:;  ;  ;  ;  ;  ;  

基于高考试题的期末复习课_椭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