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委员会:独立董事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独立董事论文,趋势论文,委员会论文,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引入审计委员会是独立董事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国外,审计委员会作为董事会的一个分会,一般由非行政董事组成,它是董事会和内、外部审计师沟通的桥梁,分担了行政董事在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方面的部分工作。审计委员会制度通过其职能、运行机制和人员构成对独立董事制度进行了完善。
概括起来,审计委员会主要肩负三大职能:
1.保证审计质量:(1)主持有关外部审计的事务。选择外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确定审计合同的内容和费用以及外部审计人员的继任和解聘。(2)领导内部审计。审查内部审计制度和内部审计程序、评价内审人员技能、决定内审财务预算。此外,审计委员会还应协调内部审计人员与外部审计人员的关系,并肩负内外部审计与公司管理层之间的沟通。
2.审核财务报告。(1)检查公司所有的重要的财务政策,对重大的变动和其他有疑问之处加以报告。(2)先行检查中期财务报告、年度财务报表和董事会报告。
3.评价内部控制。通过内部审计职能,监察关键的财务风险及经营风险,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与有效,监察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关于内控方面建议的执行。
由以上职能可见,与《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中规定的独立董事职能相比,审计委员会的职能范围更广阔、内容更具体,能够在完善公司治理和解决我国资本市场信息失真问题发挥更强有力的作用。
从以上的职能分析可以了解审计委员会的运行机制:审计委员会不断的同内部审计人员、外部审计人员和管理层进行沟通,并且有权对其行为进行监督。首先,公司的内部审计人员要定期向审计委员会汇报内部审计的情况以及公司管理层对内部审计人员建议的执行情况,这样,审计委员会就可以了解公司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以及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同时,审计委员会也根据公司所处的环境来规定内部审计部门的规模和技术要求,并且有权任命、替换内部审计人员,以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作用。其次,审计委员会每年至少有一次单独会见外部审计人员,询问外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是否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以及审计范围是否受限制。在此之后,在财务报表公布之前,审计委员会会召集管理层和外部审计人员共同召开一次会议,会上,外部审计人员通常对公司的运营以及内部控制提出一些建设,管理层则被要求对这些建议做出反应。审计委员会还会就外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进行调查,并有权力解雇外部审计人员,审计委员会只有了解公司的运行,才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
由此可见,审计委员会实质上是内外部审计人员、管理层沟通的桥梁,能够融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去,更好的发挥决策和监督的职能,解决独立董事游离于企业经营管理之外,对企业的信息掌握不充分的问题,是对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审计委员会是在独立董事的基础上引入的。因此,独立董事在审计委员会中占多数,可以保证审计委员会从一种公正客观的角度行使职责,能够站在一种独立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判断。在多数国家的审计委员会中,是要求有独立董事来参加的。
国外的审计委员会制度建立的较早,而且已形成了完善的体系。在资本制度发达的国家,审计委员会一般是必须建立的(见表),充分发挥了完善公司治理,保证资本市场运行正常的功能。
我国证监会在《上市公司治理原则》中明确提到,上市公司董事会可以按照股东大会的有关决议,设立审计委员会。笔者建议,在目前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应当建立审计委员会,以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解决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等问题。
引入审计委员会应注意的问题---处理好与监事会的关系
在我国二元制模式下,应处理好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的关系。监事会制是双层制中的内部监督机制,而审计委员会是单层制下的内部监督机制。当二者结合在一起时,就存在一种替代关系。关键在于明确各自的职权范围和侧重点,合理分配公司监督权力资源,既防止独立董事制对监事会的“架空”,又防止出现多人监督实际上是无人监督和多人监督而阻碍公司经营决策效率的现象。
审计委员会的主要功能应放在提高公司整体和长久的获利能力上。审计委员会作为董事会的下设机构,其职能体现在公司的重大决策中,旨在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使公司的发展呈现出可持续性。而决策的科学和透明,就自然将大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和非独立董事和经理层的内部人控制行为排除在公司决策之外。因此审计委员会的事前监督主要体现在为公司创造更多未来的收益上,而不是维护现有的公司利益。监事会的主要责任恰恰是维护公司的现有利益,因为监事会成员在董事会会议上没有表决权,不可能事前否定董事会的决议。它只有通过事后的审核、调查,要求董事会、经理层改变决议或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监事会的主要行为是检查董事会和经理层的决议和经营成果,剔除其中损害公司、职工、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而不是向股东大会、董事会提出有关公司经营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