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施工中,因为安全问题所酿成的惨剧数不胜数,建筑安全直接关乎着一线建筑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企业的长期发展。这就要求建筑管理人员加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将科学合理的目标管理法运用到安全管理中。本文着重分析了云南建筑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目标管理法在建筑安全管理中具体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目标管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运用;云南
引言
建筑问题直接关乎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对“衣食住行”中“住”的需求,可以说直接和民生问题沾边。退一步来讲,建筑安全关乎的是无数在建筑生产第一线工作的建筑人员以及他们背后的家庭成员,所以建筑安全问题绝对不是小问题。尽管如此,现今建筑行业中许多企业对安全问题的重视度显然不够,很多环节都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我们应该从现实施工角度来考虑存在安全隐患,运用科学的安全目标管理法从根本上杜绝隐患,对建筑工人负责,对居住用户负责,也为企业的长期发展负责。
一、建筑安全管理现存的问题
(一)各单位人员安全意识不足
人员的错误操作是建筑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的罪魁祸首。尽管一次又一次的安全事故令人痛惜,安全事故的一再产生却无法从根源上避免。究其主因,还是各单位人员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
首先,从建筑工人角度而言,明明他们立足于建筑生产的最前线,最是是与安全问题息息相关,但是他们却很少能够从别人突发的意外事故中吸取经验教训,总是认为安全事故这种不幸的事对自己来说遥不可及,怀揣侥幸心理进行建筑工作。他们对自己的建筑水准,心怀自信是好事,但是安全意识的缺失很容易使他们忽视外来的安全隐患,也更容易使他们在本来熟悉的领域发生错误操作,从而为自己以及企业都带来严重的损失。
其次,从管理人员角度而言,对于经济效益的追求,使他们更注重于施工的进度而不是施工的质量,从而忽略了很多小细节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这也是他们安全意识极度缺乏的一种表现。此外,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不具备应有的职业素养,他们自己无从判断安全管理与施工进度的优先级,对安全管理的错误认知极有可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
(二)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很多建筑企业并没有设置完善的管理制度,甚至对于某些企业而言,安全管理制度只是一纸文书,并没有真正落实到实际管理中。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1)安全隐患排查不到位。部分企业对安全问题总是保持一种睁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他们认为对安全隐患的排查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企业追求经济效益这个目标是相悖的,因此根本没有明确隐患排查这方面的制度。(2)监督管理制度没有落实到位。很多企业并没有设置监督管理制度,或者说监督管理岗位的人员分工并不明确。这种情况长期以往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平时维系着企业安全平稳运行的假象,但是安全事故一旦发生,所有的工作人员就会相互推诿责任,很难找到事故的真正负责人。也正是因为不需要担心承担责任的问题,鞋子不监督,管理人员可能并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使企业中人浮于事的状况愈演愈烈,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三)建筑施工人员安全培训不到位
大多数建筑施工人员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他们认为在施工中只要具备熟练精湛的技术就能有效地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但事实上,高超的建筑技术并不能够使他们规避所有可能遇到的危险,唯有安全培训才能彻底让建筑工人在意识形态上对安全问题有更彻底的认识,能够帮助建筑工人提前认识到建筑施工中一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从而使他们能够高度谨慎地对待建筑施工中的每一个细节。可悲的是,很多企业对建筑工人的培训都是草草了事,工人并没有因为培训而做出本质的改变,导致在以后的工作中事故依旧时有发生,或者有部分新的技术人员没有经过上岗培训就直接上手工作,因为没有工作经验,出自他们手的建筑质量上并没有保障,可能会带来后续的很多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安全目标管理在建筑安全管理中的运用
在建筑安全管理中运用安全目标管理法就是根据建筑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出一定阶段内的企业安全发展方面的目标。将企业发展的整体目标划分为一个个小目标,然后将小目标根据其具体内容下发到企业的各个部门,使得各部门之间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从而促进企业安全管理的长期稳定发展。
(一)制定安全管理目标
根据相关文件的具体要求,建筑行业这种危险系数较高的行业必须对安全管理制定明确的目标。安全目标管理落实到实际的建筑企业中,要求企业在施工前必须展开相关会议,企业的第一负责人以及其下属的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应该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企业有必要对安全生产的责、权、利作出细致划分,事先就对整个工作过程中每个部门的职责任务作出明确的规定,同时是企业对自身的工作特点及性质有明确的定位。在管理人员签订责任书后,安全目标应该推及到个人,每一位施工人员负责承担其中的一小部分,确保每一名员工都具有安全施工的权责意识。
(二)实施安全目标管理
一旦企业整体的安全管理目标被制定,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基层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为了确保安全目标管理能够落实到实处,企业应该开展科学合理的目标控制。这里的控制,指的是管理人员采取监督、巡查等方式随时关注管理目标的进展,确保安全管理目标在可控的范围内发展。适用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目标控制主要有三种形式,即领导控制、重点目标控制的自我控制。
领导控制对于基层的建筑施工作业所以的控制作用相对于其他两种控制模式来说较弱。建筑企业高层领导更多的是负责整个企业的发展战略,不可能面面俱到,随时随地考虑到基层的施工状况,所以实施安全目标管理的过程中更应该重视控制重点目标,解决施工过程中显露出来的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方面显示企业高层人员对基层建筑工人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也有碍于将企业发展的潜在隐患扼杀在根源上。同时企业应该向员工灌输自我控制的目标管理手段,提高员工主观上的安全意识,使管理人员提高对安全培训作用的认识。没有公司中上至领导阶层、下至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得到普遍提高,整个公司安全管理的目的也就基本达成了。再剩下的措施就是从非人员的因素着手,解决因设备技术等问题可能导致的安全隐患。
(三)进行安全目标管理反馈
一套完整的安全目标管理体系自然离不开最终的考核环节,这个阶段内的目标管理是否取得成效、具体取得多大成效,都会在考核结果中有着具体的体现。为了保证考核的合理性,我们必须分析这一阶段中目标管理所遇到的一切问题,以及总结这一阶段内所取得的具体成果,比对问题和成果,然后扬长避短,做出对下一个阶段目标安全管理的规划。在考核阶段中,企业应该将奖惩制度运用到位。给予优秀的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以奖励,对引发安全事故的施工人员及负责这部分作业的管理人员作出相应处罚。从而对全体员工做出激励,使目标安全管理能够企业的长期管理中发挥作用。
三、小结
总而言之,建筑安全管理可谓是建筑企业发展的命脉所在,安全管理问题绝不能忽视。企业应该发挥好安全目标管理法的重要作用,从根源上解决企业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在安全目标管理的推动下,促进建筑企业的长期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秦小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安全管理的意义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9):171-172.
[2]李强.绩效管理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7,(23):124+126.
[3]王莉.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成本效益分析[J].企业经济,2012,(07):82-85.
[4]聂玉桃.基于目标的建筑安全管理模式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07):133-134.
论文作者:金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企业论文; 建筑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目标论文; 目标管理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安全隐患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