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时代”网络暴力的成因及解决对策论文

“后真相时代”网络暴力的成因及解决对策论文

“后真相时代”网络暴力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 杨荣智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可以在网络上较为自由地发表观点,有时在看到新闻事件的第一瞬间不是探究事情真相,而是以此为宣泄口传递负能量。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后真相时代”,人们对于真相的追求让步于情感的宣泄,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会给他人带来伤害。本文试从“后真相”一词出发,分析网络暴力的成因及解决对策,力求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关键词: “后真相时代”;网络暴力;对策

2016年《牛津词典》将“后真相”列为年度词,定义为“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较客观事实更能影响民意”。“后真相时代”,人们打着追求真相的幌子行情绪发泄之实,情绪发泄带来的结果便是网络暴力。

一、网络暴力的涵义及成因

(一)网络暴力的涵义

网络暴力是指在网络上发表具有诽谤性、诬蔑性、侵犯名誉和煽动性的言论、文字、图片、视频的行为现象,即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的行为。通俗来讲就是网民通过激烈的、情绪化甚至更夸张的表达方式发表攻击性或者挑衅性的言论,对受害者进行心理上的伤害。网络暴力不同于直接对于肉体上的伤害,它是对受害者精神上的折磨。

(二)“后真相时代”网络暴力的成因

网络暴力最直接的施害者是广大的网络用户,从表面上看好像是部分的网络用户不冷静、头脑发热、素质低下而做出的过度指责他人致使他人受到伤害的行为,然而背后的更深层次原因还有待我们去探究。

1.信息传播“去中心化”

之后则是在项目启动文件中设置Spring及Spring MVC的入口文件,从而在系统启动时,框架功能也随之准备就绪,即在web.xml中设置Spring配置文件applicationContext.xml路径以及Spring MVC的请求控制分发器DispatcherServlet和Spring-mvc.xml的路径,并在web.xml中配置好请求拦截HTTP请求的基础路径[9]。

4.“信息茧房”加深固有观念

“信息茧房”最初源于人们对于信息偏好的选择,人们只选择那些与自己信念、观点、主张、价值观等相近的内容或群体,长此以往就会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在网络媒体时代,算法推荐技术的应用更是强化了“信息茧房”,而因此带来的结果就是当人们在面对一个新闻事件时,汲取到的都是与自己相近的声音,很难有一个开放的心态或者更多角度去看待一件事。加之在“后真相时代”中,人们往往追求的不再是事情原本的真相,事实和真相的虚无已经完全让步于人们对于情绪的表达,“信息茧房”中人们的情绪和观念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很容易带来网络暴力。

古斯塔夫·勒庞在著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这样描述群体的心理特征: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网络暴力中的每一个施暴者都是施暴群体的一部分,他们互相影响,带着共同的目的和思想情感。且在群体中,群体暗示和群体感染会加深群体意识。人类作为一种群居动物,在找到归属的群体后,为了与群体保持一致就必须遵守群体的规范,这种渴望群体归属的心理给群体中的个体带来了心理压力,迫使其放弃与群体相悖的观点,“沉默的螺旋”现象发生,最终形成“乌合之众”。

规划利用区域西侧四支渠及南侧七斗渠改建为蛇家坝干渠改道段,作为新的灌溉线路,可同时保证区域及南侧下游现有灌溉耕地供水。该方案既保证西片区的建设不影响现有农业正常灌溉,亦可将规划区域的灌溉渠道依次封填,逐步退出规划区域。

3.网络“把关”能力有限

郭老师,最近我看见朋友圈有一个肚脐贴,据说可以减肥、保养卵巢、排毒……我现在月经血很黑,人家说是体内有毒,要排毒才行。你说这个是不是很适合我用啊?

6.中药防治。发生仔猪流行性腹泻或传染性胃肠炎,可用中药治疗:党参、白术、茯苓各50 g,煨木香、藿香、炮姜、炙甘草各30 g。取汁加入白糖200 g,拌少量饲料喂服。或添加具有止泻功效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于哺乳母猪和仔猪日粮中,可有效防止仔猪拉稀,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

“去中心化”是相对于“中心化”而言的新型网络内容生产过程。从web1.0 到现今互联网时代,受众被赋予了更多的话语权,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创作原创的内容,共同生产信息。在web1.0 时期,人们离网络尚远,没有话语权,信息也都是单向传播,人们表达的欲望被禁锢。信息传播“去中心化”的趋势使得人们压抑已久的表达欲望被释放,可以尽情地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此同时还可以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与现实生活相比,网络赋予了用户更多的话语空间,生活中话语权的缺失使人们在网络上寻求更大的表达空间,再加之网络的匿名性,于是网络这一人人平等的发声平台成为他们表达观点的最佳选择。

2.“乌合之众”

二、杜绝网络暴力的对策

从网络暴力最直接的施害者——网民本身出发,加强网民的媒介修养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中国网民基数大,且每个人的受教育程度不同,在面对新闻事件时,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极易受到他人的感染,易情绪化,在缺乏冷静判断时便做出了伤害他人的行为,成为网络暴力大军中的一员。互联网各大平台可以通过小程序、游戏、短视频以及偶像带来的模范作用等从各个方面多角度地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同时网民还应学会独立思考,不能一味地被他人牵着鼻子走。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每个人都有了线上发言的权力,现在的各大社交媒体对于用户发布的内容在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核之前便允许其上传到社交平台,当后期发现发布内容有误或者出现有害信息时再进行删除。这种“亡羊补牢”的行为,虽为时未晚,但发布出去的言论还是会在人们的脑海中留下印象。在传统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等呈现出来的内容是在发布前经编辑筛选的,这样可以确保内容是健康有益的。自媒体时代,信息量增多、传播速度加快,在网络监管部门发现其言论不当时,很有可能已经形成了网络暴力。而且,在言论传播初期,没有人能够辨别此信息到底是不是会造成网络暴力。信息最终的走向、数量的巨大、有些人的恶意加工等这些不可控的因素都使得网络的把关能力有限。

(一)网民加强自身媒介素养

造成网络暴力的原因表面看都是由于网民的个人主观原因造成的,但这与其中涉及到的网络管理者、政府、媒体等主体也存在一定的干系。要想从根本上杜绝网络暴力,仅靠“删帖”“禁言”等治标不治本的方式是无济于事的,应从各个主体入手,从根源解决问题。

(二)政府应加强网络监管

在网络舆论尚未发展成网络暴力时,政府就应及时控制网络舆论的走向。笔者以为网络舆论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在事件不明了的情况下,网民对此进行猜测、分析、判断后形成的部分一致的意见。在这个时候,政府应该做的就是尽快调查清楚事情的真相,公之于众,以免网络舆论朝不正确的方向发酵。例如2018年10月28日的重庆公交车坠江案,在事件尚未明了之前,由于人们对于“女司机”的刻板印象使得网络舆论的风头一致指向了“女司机”,霎时间网络上对于女司机的谩骂铺天盖地而来,直至最后调查发现是由于乘客与公交车司机之间发生矛盾导致的坠江,人们才停止了攻击。虽然事件最后水落石出,但给当事司机的心理和生活带来了伤害,那些谩骂的网友在事后也是风轻云淡转而又将矛头指向了那名乘客。这些人从来没有反思过自己的语言或者行为给他人带来了多大的伤害。对此,政府应在调查事情真相的同时,及时发现并惩处那些“键盘侠”、舆论形成的带头人,提高网络暴力的犯罪成本。

In the fault mode 2, two generators and auxiliary electricity device all fails at 0.8 s. After 0.1 s delay, the battery supplies for the DC motor connected to the DC(28 V) port on the right.

(三)推行网络实名制,加大信息审核力度

笔者认为网民之所以在网络上肆无忌惮发表观点是因为网络的匿名性,匿名性可以使网络世界中的人塑造一个与自己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形象。在网络上,他们可以把自己打造成想要的样子,且不管在网络上发表什么言论也不会给现实生活带来影响,也不会被熟人所知。因此网络实名制的存在便显得很有必要,网络实名制下网民必然会顾及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免影响自己在现实中的形象。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对信息的审核力度。各大网络平台应该建立统一的信息审核机制,提高自媒体用户信息发布的门槛,对部分发表过不实消息或不良言论的账号进行严格监管或作永久封号处理。

(四)主流媒体应加强舆论引导

在传统媒体时代,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主要来源于主流媒体,后来网络兴起,自媒体时代到来,信息的来源变得多样化,人们接触到的事物种类也丰富起来。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无疑增加了普通民众的话语空间,但同时人们接触到不良信息的机会也增多,所形成的价值观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时就需要主流媒体出来发挥正确的舆论引导功能,带领大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舆论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结语

网络暴力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同时更是“后真相时代”的产物。“后真相”描述的是人们只在意情绪或主张,而不管事实和道理。客观事实对人们产生的影响早已微乎其微,人们只在乎自身的利益,放大和强化情绪,使自己能够得到心理和精神上的满足,由此带来的结果便是偏见和固执,人们的理智被消弭。杜绝网络暴力还需要各方一起努力,民众提升媒介素养,政府做好舆情监管,网络平台做好信息审核,同时也要健全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孙伊柔,唐昌维.当前网络暴力的心理成因及对策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08):196-197.

2.高顺恒.基于Citespace 的我国后真相研究知识分析[J].传媒论坛,2019(17):92-93.

3.赵亮.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其对策分析[J].新西部,2019(23):109-110.

4.赵懿纯.网络暴力现象及整治对策[J].新媒体研究,2019(15):54-55.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标签:;  ;  ;  ;  

“后真相时代”网络暴力的成因及解决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