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研[1]2000年在《广东省率先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的设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历史重任,党中央交给广东人民来探索、来完成。这既是党中央对广东人民的信任,也是对广东人民的考验,任务光荣而艰巨。但是,什么是现代化,用那些指标来反映现代化,如何综合评价,广东现代化进程如何,有哪些问题,应采取哪些对策措施,广东现代化未来发展趋势如何。这些人们十分关心和讨论的热点问题,至今仍然缺乏一个明确的结论。本文就此问题作一探索。 全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在对“现代化”一词进行多方面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实背景明确了现代化的涵义,并阐述了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性。 第二部分:为了能够对现代化进程进行科学的评价和测度,本部分在一定原则指导下,结合现代化的涵义,有的放矢地建立了一套综合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它包括八个方面共46个指标。 第三部分:专门介绍了在后续论述中将用到的两种综合评价方法——独立性分析和因子分析,并比较了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第四部分:针对广东的现代化进程作出实证分析。首先,对广东的发展状况进行总体评价;第二,找出广东省各市与现代化之间存在的差距;第三,针对分析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最后,在对广东自身及周边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描绘了广东未来的发展前景。 第五部分:对全文作出一定的总结。
殷勤[2]2013年在《体育强国背景下的上海体育现代化研究》文中指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体育历史性地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党中央提出了推进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目标,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进一步明确了体育的发展方向。“十二五”期间,我国不少经济发达城市相继提出了建设体育强市、率先实现体育现代化的目标。然而,体育现代化包括哪些内容,率先实现体育现代化对社会的贡献和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评价体育现代化进程,实现体育现代化有哪些路径和方法,这些问题都还比较模糊。现代化是世界发展的潮流,也是社会发展的选择。实现体育现代化,是现代体育发展的基本方向,建设体育强国的本质就是中国体育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从现代化的实现过程来看,区域率先实现现代化是共同规律,即一些省市和地区率先发展,率先实现体育现代化,积累成功经验后再带领其他城市和地区发展。上海既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缩影,也是开启中国体育现代化进程的先行者。在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背景下,在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加快推进“四个率先”的过程中,如何抓住发展机遇,率先实现体育现代化,全面提升体育发展的层次、质量、效益、内涵、空间以及动力,是上海体育事业创新思路、转型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对上海体育现代化进行研究并形成相关成果,不仅可以发挥上海的影响、辐射和示范作用,还能够为其他城市的体育现代化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以现代化理论为支撑和依据,对上海体育现代化现状、存在的问题、评价指标和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认为:一、体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织部分,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满足人们的体育需求,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并指向未来体育发展目标的动态发展过程。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体育强国的过程中,体育现代化应以实现人的现代化、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为主要目标,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引领。二、体育现代化是现代体育的发展走向。建设体育强国的本质就是我国提升体育的基础实力,打造核心竞争力,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三、上海是我国近代体育的发源地,也是我国对外开放和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上海的地域优势、经济基础、城市管理经验、人才集聚优势以及良好的体育基础,为建设体育强市和率先实现体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四、影响上海体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因素有:市民对体育事业关注程度不高、人口老龄化问题、缺少科学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有待健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严重不足、体育产业高端人才匮乏、体育文化氛围有待优化。五、体育现代化是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内容,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是实现体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之一。通过研究,提出上海体育现代化评价指标是由3个版块(体育保障系统、体育实践系统和工作成效系统)、10项一级指标(体育观念、管理及保障机制、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业余训练、体育产业、体育科研、体育文化、国际交流、社会评价)和43项二级指标组成的综合体系。六、加快体育现代化建设是促进城市和谐发展、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市民幸福指数的有效途径。上海体育现代化建设路径为,发展理念:树立体育生活化理念;发展定位:率先建成体育强市;发展动力:满足市民对体育的强烈需求;发展方式:体育产业齐同并进;发展内涵:大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发展保障:打造体育人才高地。七、推进上海体育现代化建设的对策为:以人为本,树立“体育是民生”的工作理念;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转变体育发展方式;培育体育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赛事效益,提升上海的国际影响力;发挥长三角都市圈优势,创新体育发展渠道;完善服务保障机制,构筑体育人才高地;传承创新体育文化,彰显上海城市魅力。
邱白莉[3]2006年在《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凸现,实现教育现代化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建立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对评价教育现代化程度、引导教育现代化建设、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理论研究等有重要意义。本文力图通过对现代化与工业化、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中国教育现代化与世界教育现代化关系的剖析,分析我国现阶段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点及在现阶段教育现代化面临的主要任务,初步确定现阶段教育现代化指标;通过国际比较和实证考察,对每一项指标进行具体分析,确定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和指标可能达到的水平。最后根据江苏教育发展现状,结合已有的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建立一套在江苏全省范围内都适用的区县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也应是不断发展的。本研究所拟订的指标体系,仅仅是针对现阶段,特别是从现在到2020年这一特定时期所制订的。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指标体系将不断被修改,甚至是被推翻。
冉华[4]2016年在《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价值维度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世纪60年代,中国教育现代化艰难开始起步了。在将近150年的历程中,从最初的固步自封、消极借鉴到如今创造性地学习,期间经历了曲折、反复,甚至是动荡,但也总算步入了平稳的发展轨道。教育现代化从最初强调教育的外部条件,如学校规划建设的现代化,再到稍微容易的如教育普及,课程设置科学化等等,而后关键性、本质性的教育现代化问题逐渐显现。此种发展历程推动我们去主动把握这样的时机:发挥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导引,攻克教育现代化的关键难题。因此,本研究主要聚焦于教育现代化的价值要素以及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价值维度,并置之于中西的比较视角中,把握不同现代化发展层次的国家教育现代化不同的价值取向,此其为横向维度的比较;从纵向的维度分析,了解教育现代化在中国的发生及流变。横贯东方与西方,贯穿过去与现在,在层层剖析中挖掘当前教育现代化价值要素从何而来,又经历怎样的发展演变,在反复的比较权衡中厘清教育现代化的价值选择,并提出当前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价值维度选择的几点建议。通过比较研究发现,中西方高度重视教育的现代化,面临着一些类似的问题,如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教育治理现代化以及教育公平问题。中国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价值维度与以马其顿共和国为代表的现代化发展次先进国家有更多的相似点,在教育公平、教育信息化、教师专业化等维度方面指标设置类似,但在教育治理现代化方面,马其顿共和国的指标设置更为成熟、系统;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化发展先进国家,其指标体系明显强调教育过程公平与人的现代化素养两个价值取向。在比较的视角下,中国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价值维度选择没有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存在重物轻人,导向性不足的问题。因此,维度选择既要考虑到中国文化的特性,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并转化为教育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文化基础,也要兼顾教育自身的现代化,以人的现代化为出发点,同时以沟通理性纠正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偏差,达成价值共识。
王造[5]2010年在《长江航运现代化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长江是我国主要的东西运输枢纽通道,同时也是沿江8个省市的经济交通命脉和生活用水供给线。长江内河航运的发展历史悠久,经过建国后几十年的投资建设和发展演变,长江航运在整个运输系统中开始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但相比国外内河航运的发展和利用,长江航运的技术和管理还相对落后。在国内的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中,长江航运所占的经济份额还很小。纵观整个长江航运体系,内部存在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技术落后和管理缺乏规范等问题制约了长江航运的高效快速发展,同时也表现出滞后于沿江经济的发展。长江航运影响着中西部的区域经济体系,实现长江航运现代化,提高长江航运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成为当前长江航运研究的核心议题,具有近期发展和长远发展的战略意义。在新的经济和政策环境背景下,交通部提出了建设现代化长江的战略目标,为长江航运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本文旨在分析长江航运发展的内部和外部战略环境,构建长江航运现代化目标体系,并提出相关的发展政策为长江航运发展提供参考意见。本文首先分析国内外的内河航运发展状况,叙述国外内河航运的发展水平和长江航运发展概况,其中涉及到航运的基础建设措施,航道、港口、船舶以及一定量化因素运输、支持保障与信息化水平等方面。从对长江航运目前的发展阶段中找出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发展制约因素,充分了解长江航运现代化发展过程。接着从长江航运发展环境着手,分析长江航运发展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状况,并应用SWOT分析方法研究了长江航运现代化发展目前所具备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重新界定了长江航运现代化内涵,以及相关特征,通过长江航运现代化发展的特点构建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和ABC分类法等研究手段对复杂的指标项进行分类筛选和确立权重,为构建长江航运现代化目标体系提供基依据础。最后,在一定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上制定长江航运现代化的具体发展目标以及实施途径和保障措施。随着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和长江沿江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长江航运所扮演的角色会越来越重要,在机遇和挑战面前,长江航运实现现代化建设是自身发展的唯一途径也是必然方向。通过系统的分析,本文构建了长江航运现代化发展的评价体系,并根据现阶段的长江航运状况提出新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整体目标的保障措施建议。并充分证明了长江航运现代化所具有的核心意义和实现该目标的可行性。
马崇明[6]2002年在《国内外现代化理论评述与标准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对现代化理论进行了全面评述,对国内外现代化研究状况作了全面概述,提出了现代化进程测度标准即指标体系包括指标的设置原则与注意事项及具体指标的选择。
杨敬华[7]2005年在《农业科技园区创业与创新发展机制与模式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二十世纪90年代初开始,农业科技园区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迅速涌现并发展起来,逐渐成为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载体,经过十多年来创业与创新,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逐步走向规范发展。农业科技园区在我国从探索到发展的时间并不长,总体上还处于创业阶段。 农业科技园区的创业环境条件是科技园区创业机会和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本论文将创业环境条件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从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支持、教育与培训、研究开发转移效率、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进入壁垒、有形基础设施和文化和社会规范等9个方面对构造农业科技园区创业环境进行分析。 本论文提出农业科技园区在创业和创新发展中存在科技资源、资金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土地资源等五种要素资源,这五种要素资源形成园区初创时期的五个要素流动循环。农业科技园区的创业和创新要素资源为园区不同主体所掌握,将区域创新“三螺旋”理论发展成为农业科技园区创业与创新发展的“四螺旋”模型。 本文分析了农业科技园区创业驱动因素包括国家宏观政策驱动、社会需求的驱动、地方政府的驱动、技术发展本身的驱动等四方面;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动力的形成有四种动力,即市场拉动、科技带动、政府推动、企业家驱动。 园区创业与创新能力建设是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必需保障,本文分析这种能力具体表现在科技创新、产业带动、集群创业与创新和带动农民等方面。通过科技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建设、技术开发与技术孵化能力建设、技术创新扩散能力建设来提升园区科技创新能力;通过技术转移形成新产业、产业创新形成新产业、延长产业链等来形成新产业来实现农业科技园区产业创新;发挥农业科技园区集群创新主体的能动作用,促进农业科技园区集群的成长;园区通过与农民进行科技对接、市场对接、信息对接来提升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 在农业科技园区的创业与创新发展过程中,构建创业、资金筹措、创新经营和集群创新等方面的运行发展机制是不可缺少的。园区创业机制包括环境驱动机制、创业决策机制、创业管理机制、人才利用与激励机制等方面;农业科技园区通过构建“政府引动”、“企业引动”和“基金引动”三种投资机制来促进园区融资发展;本文构造出创业投资者、创业基金和创业企业三个方面“三元一体”的创业投资资本循环机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立是对农业综合开发经营组织形式的重要创新,农业科技园区因地制宜的选择自己的技术体系,是体现园区特色的关键;园区的产业集群是按照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方向进行创新的,产业集群的链式创新发展是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构建农业科技园区创业与创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多元统计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借助SAS软件找出影响园区创业和创新发展的主导因子。对所选14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进行评价、排序,并对分析结果进行详细评述,为建设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本文以珠海农业高新技术园区为例,分析沿海外向型农业科技园区创业与创新发展的机制与模式,为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创业与创新发展的提供借鉴和参考。 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性分析,对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创业和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农业科技园区创业与创新发展的政策与建议。
陈曦[8]2014年在《广东省省级重要考评指标体系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与日益成熟,人民群众对政府履行国家行政管理职能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的关注程度逐渐提高。政府绩效评价已然成为政府管理中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政府管理工具。作为政府绩效评价中的基础与难点所在,指标体系毫无疑问是其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东省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变革。为适应当前实际情况和行政需求,广东省政府先后建立以《创建平安广东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考评》、《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考核评价》、《建设幸福广东指标体系考核评价》、《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评价考核》、《广东省市厅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指标体系考核评价》这五套评价考核为主的若干重要绩效评价体系,对省内各级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绩效评价,为衡量我省各地政府部门相关行政工作绩效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参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由于广东省上述五套重要评价考核在各自不尽相同的背景和需求下建立,相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仍然处于探索完善阶段,在制订相关指标体系时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全面通盘考虑,造成相当一部分指标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重复考评、详略不均、不够清晰、量化不足等不尽人意的情况。这种情况将较为影响相关基层政府和部门通过解读这些指标体系数据从而了解自身行政不足之处和改进自身行政能力的效率。本文旨在重点对上述五套重要评价考核的指标体系进行比较,主要包括指标数量、指标内容等维度,同时兼顾价值取向、评价组织等诸方面,探讨其中存在的共性与差异之处,从而达到研究这五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政府绩效方面的侧重点及其各自推动政府绩效改善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和深层次的效果,最终为如何构建更加符合当下需求的广东省政府整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参考意见,并依此为依据,尝试建立广东省政府整体绩效评价指标库。
王关义[9]2003年在《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基于对中国基本国情的认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为了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更好地实施对外开放战略,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中国政府先后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大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和向发达国家学习的“窗口”。由于经济特区处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它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已远远超过了它自身的发展。21世纪初期的中国经济特区,在经历了20多年的“高歌猛进”式的发展之后,进入了一个二难境地。一方面,经济特区建立初期所实行的特殊优惠政策随着特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特区与非特区之间差距的拉大而逐渐被淡化或取消;另一方面,经济特区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仍然要承担起“试验场”和“排头兵”的作用。面对这种现实,五大经济特区今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如何确定,能否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关系特区发展前途的重大问题。 随着中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现实向理会界提出了如下问题: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国加入WTO的形势下,在以往经济特区仅有的特殊优惠政策在国内其他地区业已普惠的情况下,中国五大经济特区能否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如何?如何实现经济特区的可持续发展?如何确定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和研究,不仅是中央和特区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而且也是理论界应当重点研究并给予科学回答的问题。 本论文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经济特区建设理论,结合五大经济特区的总体特征,深入实地调查研究,由点到面,点面结合,力求全面准确地描述出五大经济特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对五大经济特区20多年建设的成效进行了比较充分和令人信服的分析,并对五大经济特区未来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设计。 全文共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动态作了简要而客观的回顾、综述和评价,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进而明确了文章的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理论基础。本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基础,共分为两方面二方面,文章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的过程、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要点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对理论界所形成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和评析,分析了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对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指标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另一方面,又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建立经济特区的时代背景,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建设经济特区的依据,对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建设经济特区的理论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可以说,这一部分所阐述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经济特区建设理论是本文的两大基石和支点。 第三部分:实证分析。本部分侧重于对中国五大经济特区的实证研究,是全文的重点和创新点之一。分别对五大经济特区建设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对五大特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科学的描述;对五大特区建立20年来所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客观而科学的评估;文章重点分析了五大经济特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客观地分析了特区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选用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飞类12个指标对五大特区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进行了量化分析,所得出的参数及结论,比较科学地揭示了五大特区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实力和能力;文章运用作者首次提出的“投入产出配比价值系数”指标,在对五大经济特区各个发展阶段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从投入与产出对比的角度,分别对五大特区投资效果进行了测算和排序,这对中央及特区政府投资决策的形成无疑会产生启发和指导作用。 第四部分:战略研究。本部分侧重于经济特区宏观战略研究,是全文的又一重点。文章分析和总结了经济特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特区发展的理想模式应是同国际惯例接轨的“关外境内”模式,目前工作的重点应是实现特区内部分功能区与国际接轨的渐进式转换思路;文章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五大经济特区2005年、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进行了科学的预测和分析,为特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立足于五大特区的差异性,结合经济特区发展的现状、特色和优劣势,文章分别提出了各大特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和产业优先顺序。最后,文章对五大经济特区未来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从12个大的方面进行了探讨。
薛泽洲[10]2004年在《中国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经过建国五十多年和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部地区的经济同全国一样,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从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上看,中部地区的经济在全国所占比重还比较小,人均水平也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居于全国的中间和腹心位置,是全国区域关联度最强的地方,是东西部经济合作的桥梁枢纽,是全国范围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的战略支点。因此,中部地区的发展速度不仅关乎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也直接影响到全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应当采取什么战略,如何加快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是中国现代化理论研究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次以博士论文的形式比较全面深入系统地探讨了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问题。文章以层层递进的形式,综合运用演绎法、归纳法、统计法、类比法、实证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比较法等方法,首先介绍和分析了国内外现代化的基本理论、现代化发展模式以及世界现代化建设的启示,接着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地区现代化发展进程;在此基础上分析和阐述了我国中部地区在全国的战略地位和发展方向,阐明中部地区的特点,以及在东部率先实现现代化、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背景下,探索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的方向、道路和“空间”,进而提出了我国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构想和实施的五大基础保障,最后文章对我国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中的七个重要战略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围绕这些战略重点,探索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途径。文章认为,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任重而道远。它既需要科学的现代化理论,又需要正确的现代化战略,还需要发达国家和周边地区成功的现代化建设经验。对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文章指出,首先是发展不足;其次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背离;再次,中部地区内部相互的经济联系较少,缺乏整体性和统一的基本框架。中部地区具有承东启西、连贯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但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面临着“东西夹击”的严峻挑战和东部率先实现现代化、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带来的难得的历史机遇。文章认为,中部地区区位优势明显,但需要克服的劣势也较为突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发展动力和后劲明显不足;产业结构层次较高,但结构转变机制和能力有待加强;体制改革和对内对外开放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但市场化水平以及外部资源的利用水平还不高。挑战与机遇并存,这是制定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客观基础。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要把握好以下五点: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给中部地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世界科技进步加快条件下的全球经济结构大调整,有利于加速中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基本<WP=4>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为中部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扩大内需和西部开发战略,明确了中部未来发展中内需主导的内需和外向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多方面分析中部地区未来发展面临的内外形势、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具体内容、阶段和步骤,以及对策措施。在判明国内外经济环境变迁所带来的机遇与风险的前提下,文章指出,中部地区现代化的战略取向应当是:根据利用机遇、规避风险的原则,立足于本地区的资源开发、对经济结构的重构和对空间结构的重组,实现各种经济发展力量的整合,建立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区域经济自我发展机制,提高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能力,从而实现经济的快速崛起。文章分析认为,制定中部地区发展模式,既要考虑本区域的特点和条件,也取决于国家政策和发展战略等因素的变化。中部地区各省地域大,产业体系比较齐全,各地发展程度和发展条件不一致。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和国家发展战略大背景,中部地区发展的基本模式总体上应该采取非均衡战略,并充分运用梯度和反梯度理论。在发展思路上,文章认为,中部地区应当突出发挥比较优势,将经济发展的立足点真正转移到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上来;确定一批国家重点支持的经济核心区,作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以知识经济为依托,实行跨越式发展;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搞好工业园区的建设;以城市化为重点,促进都市经济圈的形成;进一步扩大开放,拓宽经济发展的空间;加快科技进步,实施“科技兴区”、“科技兴省”;以农业产业化为龙头,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加快农村发展,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文章在分析中部地区相关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中七个重大发展战略对策,包括: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科教兴国战略对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战略对策,城镇化战略对策,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对策,“走出去”战略对策和发展“三农”战略对策。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率先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的设立研究[D]. 崔研. 暨南大学. 2000
[2]. 体育强国背景下的上海体育现代化研究[D]. 殷勤. 上海体育学院. 2013
[3]. 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比较研究[D]. 邱白莉. 南京师范大学. 2006
[4]. 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价值维度比较研究[D]. 冉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6
[5]. 长江航运现代化发展研究[D]. 王造. 武汉理工大学. 2010
[6]. 国内外现代化理论评述与标准研究[J]. 马崇明. 广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
[7]. 农业科技园区创业与创新发展机制与模式的研究[D]. 杨敬华.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
[8]. 广东省省级重要考评指标体系比较研究[D]. 陈曦. 华南理工大学. 2014
[9].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 王关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
[10]. 中国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D]. 薛泽洲. 中共中央党校. 2004
标签: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教育现代化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创业能力论文; 创新创业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深圳特区论文; 五大发展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创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