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我国的土木工程行业方兴未艾,很多开发商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速度,在进行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会降低对结构的稳定性的精度,造成工程建筑质量低下,使用年限受到限制。特别是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土木工程对城市建设来说非常重要,混凝土结构施工面临着更加严格的挑战,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与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关联性,因此,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建设中,必须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和技术管理的质量。本文介绍了土木工程施工中主要关注的要点,阐述了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常见的技术问题以及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在次基础上提出了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的策略,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进行参考。
关键词:工程;建筑施工;混凝土结构;技术管理
引言
就土木建筑的施工而言,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因为各种原因和因素的影响,使得土木工程建筑当中的混凝土施工质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使得整个工程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不仅如此,还会对后续的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要想从根本上改善和解决这一情况,需要相关的施工企业和工作人员能够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案,最大程度的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整个土木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和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1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1.1混凝土的拌制
在进行混凝土搅拌的工作过程当中,应该对砂石比和水的配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在进行混凝土的搅拌之前,需要安排专业的人员对相关设备进行全面仔细的检查,保证搅拌机的各个部件都不存在故障,能够正常使用,最大程度的防止在搅拌的过程当中由于各类原因对混凝土交办的均匀性造成影响。另外,在进行搅拌之时,如果材料有外溢的情况发生,需要按照先前所制定的比例加入适量的配料。在完成搅拌之后,可以对混凝土的强度、质量以及其他相关参数进行测试,在混凝土完成制作运输到施工现场之后,还需要对其进行观察。
1.2运输和搅拌
运输和搅拌是混凝土施工环节必不可少的工序。混凝土搅拌前要对构成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砂石料、石灰、水、各种添加剂等的质量符合施工标准。并根据混凝土结构要求确定混凝土结构最佳配合比,要通过科学计算,多次试验来确保混凝土配比的科学性。搅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搅拌顺序和相关操作规范进行,同时要控制好搅拌温度,以此降低搅拌过程中各种干扰因素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混凝土的运输时间、转载次数都要控制在最低限度,同时运输过程中要通过涂刷防粘液的方式来降低离析现象的发生几率。运输到现场的混凝土还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在塌落度等指标满足施工标准的前提下方可使用,若发生混凝土离析现象,要经过二次搅拌处理后才能使用。
1.3混凝土浇筑
1.3.1浇筑施工
若想构成稳固的混凝土结构,那么就要做好对混凝土的浇筑。此项工作主要是把还没有凝固的混凝土浇在作业面,等到其凝固的时候就能够构成混凝土结构,而且此环节的施工能够很大程度的决定土木工程的质量。所以这就要求在浇筑期间,每项浇筑工作都要尽量一次性成功,要是发生无法控制的因素而不得不中断浇筑工作的话,那么时间则不要达到2h以上。而在浇筑工作结束以后,要给流出作业面的混凝土采取处理,这样就能够确保浇筑表面具有平整性。
1.3.2压实作业
在浇筑工作完成以后,就要紧接着进行压实作业。在此期间,要根据浇筑层的厚度来确立压实系数,如若不然压实度就无法得到保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要至少采取两到三次的压实,而在第一次进行压实的时候要采用静压系数,此外在进行复压的时候则要运用强振系数。
1.4振捣与养护
振捣过程中所采用的振捣设备要保证插电均匀,以免因存有遗漏之处影响混凝土的散热而产生裂缝。振捣作业主要是针对混凝土顶部,中部和坡脚三处进行,振捣操作要掌握好振捣时间和振捣频率,严禁漏振或过振现象,确保振捣工作要全面不留死角,同一个地方不应超过12S,直到外观上看到没有气泡冒出即可。混凝土浇筑工作结束后要由专业技术人员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反复抹压,从而确保混凝土表面平整无裂痕,并利用保鲜膜和塑料袋覆盖的方式进行防护。混凝土施工结束后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相应的养护。针对外界温度的不同采取的养护措施也会有所差异,如外界温度影响较小的时候可采取自然养护的办法,在夏季或冬季要采取必要的人工养护。通过覆盖麻袋或湿草,定期洒水等方式来保持混凝土表面水分,降低裂缝发生几率。
2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
2.1强化混凝土结构的规划工作管理
在土木工程中,对建筑进行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首要的工作就是对混凝土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科学合理的混凝土结构规划工作可以帮助进行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更好地完成管理工作,进行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中需要完成模板采购工作,模板的采购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进行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中需要注意的是应当进行模板采购的规划工作,并且规划工作需要又专业人员进行审核,审核通过之后才能够开展下一阶段的工作。
2.2注意施工温度给混凝土带来的影响
就混凝土自身而言,很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其原因与混凝土的水化反应比较类似,因为外界的条件使混凝土自身散热情况不佳,或者是散热的速度过快而造成混凝土收缩或者是空心。如此一来,即便完成了混凝土的振捣和浇筑,在后期的保养工作当中依然会由于温度变化速度过快而使混凝土出现变形或裂缝等多种不良病害,正因为如此,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来对施工现场的温度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控制。
2.3严格控制浇筑程序
混凝土的浇筑程序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重点控制环节,浇筑质量的好坏对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基于此,混凝土浇筑环节要严格依据浇筑规范标准、操作流程等有效开展,同时要合理控制好浇筑时间和浇筑高度。整个浇筑工作要采取分层推进的方式,在上层混凝土完全覆盖住下层混凝土时方可进行浇筑,并且要严格控制好相邻两层混凝土之间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因浇筑时间、浇筑高度、厚度不合理引发的混凝土层与层之间的凝固现象。外界自然环境中的温湿度等对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大影响,混凝土浇筑工作也要注意天气变化,相关技术人员要时刻关注外界自然天气,结合外界天气情况合理安排好作业时间。
结语
对于我国的土木建筑工程施工来说,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有助于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有效促进土木行业的发展,对于建筑工程后期的验收和投入使用非常重要。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土木工程建筑中主要使用的结构,其施工质量与建筑物的质量具有很大的关系,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在整个土木工程中起到奠定基础的作用,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管理策略,可以提高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介绍了土木工程施工中主要关注的要点,阐述了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常见的技术问题以及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在次基础上提出了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的策略,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进行参考。
参考文献
[1]谢松胜.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研究[J].广东建材,2015(3):59-60.
[2]齐晓语.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7):182-183.
论文作者:王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9
标签: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工作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作业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