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林红标

简述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林红标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土建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同时,混凝土施工是土建施工当中的重要组成的部分,对工程的整体质量结构有直接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虽然是土建施工技术的其中一种,但其还存在明显的进步提升空间,本文就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为提高混凝土施工水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土建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

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土建工程项目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混凝土作为土建工程当中的重要组成材料,其施工技术直接决定了工程的结构安全与质量。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在整体的土建施工当中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其中良好的施工技术指数和可以满足土建施工的作业施工队伍,在施工当中根据混凝土施工的技术内容进行再优化分析,从而改善混凝土的整体施工作业效果,保证混凝土施工水平的“质”与“量”的不断提高与创新。

1.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和现状

1.1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土建工程项目实际的施工周期较长,对于开发商而言希望尽量压缩整体工期且要保证安全与质量标准,故土建承包方对于在满足业主工期要求下,保证质量,那么必然提升混凝土施工水平,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例如,在混凝土施工中抛弃了旧年人工搅拌技术更改为现场搅拌机甚至商品混凝土供料提来高混凝土施工效率,利用机械配合浇筑施工。

1.2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现状

混凝土施工技术受不同工程的特点影响,其技术内容也需要进行调整,在这当中,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施工设备的组成以及施工人员的专业性都会对最终的混凝土施工效果都有重要影响,但是实际的工作当中存在施工承包方并没有严格把关各项工序,而是在施工当中选择最节省成本的不科学方式开展混凝土施工[1]。在对人员的专业性培养上,往往只注重眼前的“工作效率”从而忽略了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性施工技术的培训,造成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停滞不前,不利于土建工程长久的发展。

2.混凝土施工技术

2.1对模板的控制

混凝土工程当中一般使用木质模板和钢制模板、铝质模板等材料。在普通的施工当中,不需要对模板进行单独设计,但是在一些特殊的工程和对大规模的模板的使用上需要单独对模板进行清晰的计算,从而保障工程施工质量,节约施工材料。混凝施工中发现模板出现变形、损坏现象、模板安装不牢固爆模、甚至模板安装板面标高出错等是材料浪费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①在设计阶段就要对模板自身刚度精准计算,使模板在满足工程承载力基础上,自身刚度还需要满足一定的破坏[2]。

②对模板进行拼接时,要根据工程结构、结合图纸、工艺要求对混凝土构件实际尺寸进行拼装。例如,不规则造型需要订做加工特殊模板再利用塔吊垂直运输设备进行安装。

③由于每块板重量不同,或长度不同,拼接往往会出现接缝处位置变形、错开情况,进而不能够保证拼板的平整度、刚度造成施工后的混凝土观感质量差。因此在混凝土的模板拼板工作上,要着重考虑到模板自身的重量和混凝土构件的尺寸,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在对模板进行准确计算后投入使用。在拼板时注意缝隙边的加固及缝隙封闭避免混凝土施工时爆模、变形、混凝土面错台发生。

④对于模板安装时候严格控制板面标高、对木工班组工作面标高需要进一步复核,及早发现问题避免标高出错质量问题发生。

⑤模板安装固定,地下室剪力墙及地面以上防水要求的外墙部位需要采用止水螺杆及防锈、保护处理,避免在螺杆洞口位置出现混凝土漏水问题发生。

⑥浇筑时需要配备一定数量木工跟进配合,随时校正模板,确保浇筑持续施工、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2.2混凝土配料搅拌技术

混凝土配料搅拌技术是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当中的重要内容,其对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混凝土搅拌施工技术的应用是多方面的:(1)对混凝土的各项配料进行实际计算,确保搅拌的混凝土能够符合实际工程中对建设设计的要求。(2)在混凝土的搅拌当中,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先装石子,再装水泥。在混凝土的搅拌工作当中还要考虑到搅拌机的实际容量,根据搅拌机的容量不同选择合适的定量搅拌,保证材料得到充分搅拌,各个组成材料混合均匀[3]。(3)在搅拌过程当中需要专业化的操作人员执行对设备机器的操纵,需要持有效操作上岗证才能进行作业,在混凝土的搅拌工作中熟练掌握自动化设备的操作技能,保证混凝土的搅拌质量。(4)最后,还要保证混凝土搅拌机的型号和实际容积是对应的;现实中大多采用搅拌站供料,故对于混凝土的运输车,也要考虑到其车型和容积的匹配,确保混凝土搅拌和运输的规范性和匹配性。(5)混凝土拌料完成后一般要求2小时内需要完成浇筑。

2.3混凝土浇筑技术

2.3.1选材

混凝土是是由水泥、粗骨料(碎石或卵石)、细骨料(砂)、外加剂和水拌合,经硬化而成的一种人造石材。其中水泥以其丰富的硅含量受到建筑工程的广泛欢迎,硅本身的稳定性较好,能够满足建筑工程抗压的需求,因此可以投入建筑施工当中长期使用。

(1)砂。混凝土采用细骨料砂,要注重检查砂的质地、等级、含泥量和有害物质等因素,重点监督砂的含泥量和有害物质携带。用于搅拌的砂其细度模数要在3.7-1.6直接,含泥量控制在3%以下,有害物质含量控制在2%以下。

(2)石子。对石子的检查要检查其质地、针片状颗粒含量等因素,采用1-3cm碎石施工,禁止混有煅烧过的石灰石或白云石代替石子。

(3)水泥。对水泥的选择要根据是施工设计需求选择合适品种和标号,对高强混凝土要选择标号较高的水泥。

(4)水。对于不能饮用的工业用水要先检测其水质的抗腐蚀性,确保合格后用语搅拌混凝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外加剂。对外加剂的选择要检查供应商是否拥有生产许可,要求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的外加剂性能试验报告。外加剂投入使用之前,先进行试配检验,检查外加剂和水泥是都使用。此外,要 控制外加剂量度,混凝土搅拌中尽量延长掺加外加剂的搅拌时间。

2.3.2设备

对设备的选择也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对泵送的选择上要根据工程的需要选择天泵或地泵,泵送混凝土不仅可以浇筑大体积、大跨度、高建筑物等的混凝土,而且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高、施工现场占地少的特点,在施工中必须保证模板拼接严密,选择合适胶纸封闭拼缝材料。泵送混凝土要选用合适配合比,合适坍落度。

2.3.3 对钢筋的要求

对钢筋和预埋件的处理上钢筋应绑扎牢固,在必要位置焊接牢固。预埋件周边设置加强钢筋,钢筋上方设置木板和操作台,不允许人员直接踩踏钢筋。钢筋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露筋,混凝土保护层不超厚。混凝土浇筑时确保钢筋不变形,浇筑时需要配备一定数量钢筋工跟进配合。

2.3.4 对其它工种的要求

水电、通风空调等需要预埋管线、电气底盒、给排水套管的务必在模板安装时就进行交底、定位、按要求固定预埋好,确保后期不进行打凿重新安装、保证混凝土结构不受破坏,保证混凝土质量。

2.3.5 技术交底

施工前熟悉图纸、对工程构件混凝土标号、用料数据进行统计、对班组进行安全与技术交底,选择技术力量强的施工队伍,定期组织对工人的培训,提高劳动技能及提升专业知识。

2.4对混凝土的振捣工作

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的过程中,振捣棒的搅拌对混凝土质量有直接影响。浇筑后的振捣必须及时进行,使各个模板之间的角落都能融合混凝土,实现混凝土的最大均匀度和密实度。在振捣的过程中,要确保插入正确的振捣位置,不断的振捣。

其中,振捣不充分或者振捣的速度不合理就会造成混凝土构件内部存留水分和气泡,进而造成严重的混凝土裂缝现象产生。这就要求在混凝土的施工当中,要控制混凝土振捣棒的动作和速度,合理把握混凝土振捣时间,防止混凝土施工当中出现过分振捣或不充分振捣现象。此外,也可利用二次振捣等相关技术弥补振捣不充分的情况,消除混凝土内部的气孔和气泡。要减少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出现,就要加强对浇筑完成后的混凝土检查工作,认真检查浇筑后的混凝土状态,采用抹面的技术第一时间闭合混凝土裂纹,延缓拆模时间,避免过早拆模导致温差较大 ,裂缝出现[4]。

实际的振捣工作当中,要保证混凝土的捣实质量,要确保振捣器处于垂直方向插入,控制插入和拔出速度,尽可能降低振捣速度,并避免空洞现象出现。在振捣深度的控制上根据工程需求不同,在50mm-100mm之间不等,可以根据工程需要合理选择振捣深度。振捣器插入后,其移动间距控制在半径1.5倍以内,工作开展避开预埋的构件和钢筋结构。对于振捣器不能够捣实的部位可以用插针振捣的方式开展工作,直到混凝土已停止泡沫,下沉、泛浆等现象后确保表面光滑停止工作,完成振捣工作。

除了振捣棒 还有混凝土平板振动器,功能上基本接近,除了振捣保证密实外还能摊开混凝土确保混凝土板面厚度及平整度要求,主要用在浇筑板面上。

2.5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后期的养护能够延长混凝土的寿命,同时也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阶段内容。我国混凝土施工质量出现问题大多是后期的维护工作不恰当引起的,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没有在作业面采取合理措施防护,导致作业面受雨水、风化、温差变化影响较大,进而导致一些列混凝土裂缝产生。相应施工人员要合理应用混凝土养护技术,在前期的养护工作当中对混凝土合理拆模,实施全方位的养护工作,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度,避免温差过大导致混凝土裂缝出现。混凝土施工工作当中的,在混凝土施工完后2天后,施工人员可以对混凝土侧面进行拆模,利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护。20天以上的养护工作主要为洒水,每天养护时间不少于15小时,确保混凝土湿度、温度在规定的范围内,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为防止混凝土出现塑性收缩和干缩裂缝,要考虑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在夏季采用遮阳和洒水降温措施降低混凝土温度,大面积的施工可以在混凝土中设置冷凝水管,浇筑完成后及时覆盖保温。

2.6强化施工的管理工作

为保证土建混凝土施工质量,就要加强对工程的施工管理,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应制定严格的管理规程、技术规范、作业细则,有可行的管理机制、强化对施工的控制。在管理监督上制定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将监督工作责任到人,强化对施工质量的控制。此外,加强对混凝土材料的管控,按照施工质量标准检查混凝土材料的实际质量,对质量不过关的原材料坚决不予使用。

2.7混凝土后续施工要求

此外,混凝土施工中发生了梁、墙柱爆模、楼板混凝土厚度误差、漏浇筑等问题应对混凝土面进行及时的打凿/刨除或补浇筑处理,这有利于避免后期施工增加难度,同样也确保混凝土施工尺寸与图纸尺寸的吻合;地下室底板、顶板漏水问题尽管有做防水基础上,但一定程度上结构浇筑不够密实也是根本原因,因此后期只能采用快干水泥堵漏(堵漏王)、化学注浆堵漏等进行有效弥补施工技术的缺陷。总之,为了达到混凝土施工达到设计图纸方案标准、满足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修补办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而言,其技术是不断发展的。当今形势,只有针对现有混凝土技术的不足,不断提出优化创新的内容才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施工技术弊端。加强施工队伍自身建设提高管理水平,进而降低建筑施工的成本,提高混凝土施工的整体效率,减少工程返工、降低保修情况出现,从而减少人力资源和工程成本的投入。以创新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提高土建工程的施工整体质量,提升我国房屋建设工程的整体安全和质量水平,为国家建设作出必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蔡永富. 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简述[J]. 工程技术:引文版, 2016(11):00159-00159.

[2]卓秀泉.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简述[J]. 工程技术:引文版, 2016(12):00186-00187.

[3]杜明君. 试述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J]. 工程技术:引文版, 2016(5):00154-00154.

[4]安祖承. 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 工程技术:全文版, 2016(12):00091-00091.

论文作者:林红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  ;  ;  ;  ;  ;  ;  ;  

简述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林红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