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新版的英语教材Go for it,不难发现和过去相比:词汇量增加,句型变复杂,文章的篇幅加长,这在有着升学压力的初中,都逼得教师在英语教学的时候会以讲解单词,解释语法,分析句子结构和段落为主。尤其是九年级的课堂又恢复到了传统的教育——填鸭式和一言堂的模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每况愈下,学生的听力及写作能力更让教师十分担心。这些都迫切需要我们改变现在的教育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即在有限的一节课的时间里,既可以让学生清晰地掌握教材的重难点,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有效互动;教学方法
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又结合笔者16年一线教师的实践教学经验后,笔者认为,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就是提高课堂效率。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呢?那就不得不谈到一种经典的教育模式—课堂的有效互动。
什么是互动式教学模式呢?就是以学生自主学习、自动参与为基础,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核心,发展智能为目标;师生之间多层次、多元化、交互式往返联系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效地克服了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各种弊端,营造了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的碰撞交融。
而有效互动则是更进一步的思维的碰撞,情感的沟通和经验的提升。学生在有效互动中不但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在有效互动中不断生成智慧和人格。
那么,怎么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有效互动呢?
一、有效互动教学,“动”在教学热点
选择大部分学生熟悉,最好是热点、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进行互动,有利于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如果问题生僻、学生不熟悉,互动就可能开展不起来。对于较难回答的热点互动问题还可以提前告诉学生,让学生小组合作,预有准备。教学互动起源于问题,问题推动了教学互动。“问题”是教学互动得以开展的条件和基础。太简单的问题没有互动的意义,浪费时间;但是太难的问题又会让学生失去兴趣,失去参与的热情。所以选择时教师要慎重。
在介绍介词in,on ,to,表示方位的概念时,要说明on接攘(比如邻国之间的分界线有土壤相连接就用on):in在某范围之内(比如在中国宁波就在中国之内就用in):to有距离(不在同一范围内,两地没有接壤就用to)在学生明白了三者之间的区别后,笔者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
Diaoyu Island is____ China but _____Japan.当时对于钓鱼岛是一个敏感的热点话题。笔者让学生先小组讨论,然后每一组派组员到展示台上展示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于是现场立刻生生互动了起来。因为学生都知道,钓鱼岛的主权是我们中国的,而不是日本的。所以每个小组很快就讨论完成并给出了正确答案。Diaoyu Island is in China but to Japan.笔者也同时呈现了一张中国地图,标注了钓鱼岛、日本、中国等的位置,让学生从地图上更加具体清晰地了解介词in,on,to表示方位时的不同用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有效互动教学,“动”在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关乎学员素质能力的生成。教师自己必须先吃透大纲和教材,把握重点、难点,使选择的互动问题具有重点价值,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不同层次学员的兴趣,使学员在思维的碰撞中生成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八上Unit 2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 Section A 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和学生进行了一个guessing game的游戏。但是和往常不一样的是,这一次是学生问问题,笔者来猜问题。一个小组有6位同学,笔者让他们每一位同学到黑板上写了他们经常在周末会进行的活动。然后笔者可以猜十次。十次之内笔者全部猜对6人的活动则胜利,反之,则学生胜利。设计这个教学环节是因为本课时的重难点就是让学生掌握句型: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及其延伸What does he/ she usually do on weekends?和这个问句的回答 I usually do sth./He /She usually +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学生问笔者时,就必须操练句型Mrs Ren, What does ××× usually do on weekends? 这个重点及难点句型在游戏中反复出现,学生反复操练,学生掌握起来就会比较容易,“寓教于乐”的这种有效互动形式,学生非常喜欢。比枯燥的教学然后让学生背诵高效得多。
三、有效互动教学,“动”在教学疑点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教学中应抓住学生容易生疑的知识点设计互动问题。对于疑点,学员往往比较敏感,围绕疑点问题开展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激活学生的创造能力。
旧版教材九年级英语第十二单元Section B 中,在介绍日本和法国的餐桌礼仪时,学生对不同国家的table manners顿时充满了好奇和疑惑。于是这个单元笔者就安排小组上展示课,提前让每一个小组确定一个国家,并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向全班同学介绍这个国家的一些有别于中国的礼仪。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也在展示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水平,学生通过自己的参与解决了问题,获得了成功和自信。从而更加对英语这门学科增加了兴趣。
为了确保有效互动式教学的实施,教师在课前必须依据《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立足于教材的内容,精心设计互动问题。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增加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反馈,而且也强化了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促进,具有多向交往性。有效互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和倡导地位,是指挥者,同时也是参与者。学生处于主动地位,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创造者和传播者,真正实现了教学过程中信息来源的多元化。
有效互动教学的重要宗旨是让教师和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而只有师生充分动起来,才会让学生在一节课中获得最大的收效。当然,教师也是真正的受益者,在保证了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得到了学生的肯定,进一步激发了教学热情和灵感,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邱隘实验中学 315100)
论文作者:任爱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10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0
标签:互动论文; 学生论文; 笔者论文; 教师论文; 难点论文; 钓鱼岛论文; 句型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10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