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配电自动化;配电管理;措施研究
引言
随着自动化配电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开始对和生产生活方面有关的技术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其中,配电线路的节能降耗技术不仅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响应,更是为人们自身和社会带来了实际的利益。我国对电力能源的利用率还处于较低的水平,通过对配电线路的优化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状况,既可以实现最大限度的利用电能,减少用户的用电量,又能够缓解我国的用电压力,弥补我国庞大的用电缺口。
1电力配电自动化概述
20世纪80年代,部分经济发展与技术领先的西方国家首次提出了配电自动化技术的一些研发观点,通过时间的推移与实践,发达国家的配电自动化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由于我国社会经济起步较晚,许多技术产品发展相对低迷,其中配电网工程的整体效能非常薄弱,处于弱势状态,架空线的辐射面积有着一定的占比,通常都是使用树状结构,可靠性较低,而且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电压的整体质量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2我国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中的问题
2.1电力配电整体发展状况不够完善就我国目前的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来说,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虽然我国电力配电自动化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但是目前仍然不够完善。在进行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时,需要较强的专业人员指导,但是我国目前在此方面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所以聘用的专业人员数量有限,导致很多电力工作站不能够高效地完成工作。由于我国在电力发展的过程中所投入的经历还相对较少,各个体系发展不够成熟,同时国内缺少优质的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人员,致使管理水平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2.2电力能源浪费严重
根据研究结果表明,电力能源最大的消耗并不是来自于各种用电设备的使用,而是由于电力线路的存在的电阻等原因,使得电能在传输配送的过程中,有太多的电能被白白浪费掉。这一问题对于我国电力能源的应用是一种极大的限制。
2.3电力配电建设地区性发展不均匀
我国国土面积庞大,每个区域的电力配电自动化管理水平相差较多,目前有些地区发展相对已经成熟,但是仍然存在一次区域发展处于初始阶段,例如我国西部开发区,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导致其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水准相对较差,从而我国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改善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问题对我国整体社会进步具有重大的意义。
3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的优化措施
3.1科学规划,做好准备工作
如果要做好电力配电自动化以及配电管理,就必须要在初期做好科学的规划,和充足的准备工作。一旦项目建立完成之后,电力系统出现问题,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还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电力系统的构建过程直接影响着后期的使用与管理。事实上,在进行电力系统构建的过程中,往往都会存在各样的缺陷,所以在进行电力系统的构建时,一定要做到充足的准备,将缺陷规避至最小,每个电力系统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规划与准备,同时在工程构建时也要进行层层把控,保证施工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规划准备时,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做好以下三点:第一点,根据实际情况理性分析,通过对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分析,设计出一套科学可行的电网构建方案;第二点,确保全市区域内的信号覆盖率,可以在突发情况下通过GPS、GIS等技术实现及时的通讯;第三点,从实际出发,在电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提升信息技术水平,同时要及时地供应物资以保证工程的连续性。
3.2优化配电线路设计
科学的配电线路设计是配电结构合理的保障,可以有效地避免用电网络中一些用电环节间的冲突问题,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配电线路的负荷,从而降低了配电线路的故障发生率。因此,采取对配电线路设计进行合理科学的优化,可以使配电网络的配电功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使电力能源通过配电线路得以充分的利用。例如,在配电线路中设计一些节能装置,在电能功率到达最大时,通过节能装置实现节能降耗。
3.3推进电力配电系统的技术创新和行业进步
如果要优化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重要的一点就是进行创新,只有不断的改革更新,才能逐渐完善我国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为此,要努力推进电力配电系统的技术创新和行业进步,我国电力配电系统的创新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从自身出发,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只有工作人员自己不断壮大,才能够为我国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创新提供有力的帮助。作为一名电力系统工作人员要时刻管制国际上的技术发展,并且学习配电管理的知识,以此来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除此之外,从起企业方面来说,一家成熟的电力企业一定会对自己员工的专业技能做到充足的培训,在企业的管理战略中,专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科学有效的培训手段,不仅能够帮助员工成长,跟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重要意义,例如企业实施奖励政策,对于企业中在专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只有具备创新精神的技术人员才能够在公司的帮助下茁壮成长。在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优化中,技术创新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要不断完善,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3.4降低外力因素对配电设备的干扰与破坏
由于配电网自动化的建设工作和运维管理涉及多学科、多个不同管理部门,属于一种系统性工程,也正由于其系统属性复杂,相关部门在选择设备的过程中要注意对设备材料的了解与认识,包括:实用性、功能扩展、技术性和创新性等方面的综合考量,另外还要重点针对配电网络的雷击过电压、低温或高温工作、淋湿、腐蚀、风沙、震动和电磁干扰等外力因素的影响进行仔细斟酌、适当调整。另外,也要对外绝缘材料、电子装置的设计方面、元器件设备综合评估,包括产品的性价比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通过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同时也促进了电力行业的高速发展,尤其是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效,在电力系统整体改造与规模建设的过程中,配电自动化起到了关键性的连接作用,为发电、供电和输电等环节提供了更加人性化、快捷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供电的质量,而针对当前配电自动化运维和管理中的不足之处适当作出整改,提升电力系统整体的运行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伟东.关于配电网自动化的运行维护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5(4):19-25.
[2]杨廷华,郑祥红.电力输配电线路中的节能降耗技术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1):77-78.
[3]王炬龙,赵英婷.电力输配电线路中的节能降耗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18(35):44-45.
[4]魏巍.电力企业中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J].山东工业技术,2019(14):180.
[5]肖彦江.继电保护配合提高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性能[J].绿色环保建材,2019(05):249+252.
论文作者:耿有枝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1
标签:电力论文; 线路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我国论文; 科学论文; 节能降耗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