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环评审批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殷键

新形势下环评审批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殷键

深圳市大鹏新区生态环境保护监测站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高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颁布实施,以及多项下位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的出台和更新,对新形势下的环评审批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环评审批的专业要求之高,政策变化之快,排放标准之多,环评文件质量管理持续加强,使环评审批部门在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中存在诸多困难。

关键词:环评审批;环评管理;环境保护

一、环评审批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1.1审批承诺办结时限大幅缩短

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提倡简政放权,优化审批流程,生态环境部门积极响应国务院要求,针对环评审批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环保工作重心从事前审批转向事中、事后监管。因此各地生态环境部门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过程中,大力压缩环评审批时限。比如深圳市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的承诺办结时限由法定时限的六十日压缩至三十日,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的承诺办结时限由法定时限的三十日压缩至十日。审批办结时限的大幅缩短,给环评审批工作人员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1.2 审批压力持续增加

随着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进一步觉醒,对周边环境质量关注度越来越高,环境信访投诉案件日益增加,环保工作面临更大的压力,而位于环境保护工作前端的环评审批更是首当其冲。近两年中央环保督察工作的开展,更是使环评审批面临越来越重的责任(实行终身责任制)和越来越高的法律风险、行政风险。

1.3审批技术性日益增强

环境影响评价涉及产业政策、选址合理性、环保相关法律法规、限批政策、评价标准、污染源源强核算、预测模型、防治措施、“三同时”要求、总量控制指标等诸多内容。2018年,生态环境部新修订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 2.3-201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 2.2-201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 964-201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等四个导则。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的《2019年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工作要点》提出:加强对环评文件的技术复核,切实加强环评文件质量管理,对发现的突出问题集中予以曝光。2019年要制修订生态、声环境、地下水等环评技术导则。因此,环评审批的专业要求之高,政策变化之快,排放标准之多,环评文件质量管理持续加强,使环评审批部门在环评审批工作中面临许多技术上的困难。

二、提升环评审批管理的方法

2.1提高生态环境部门环评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

环保审批所有环节工作人员的能力问题、对法律的敏感程度等都会直接影响到环评审批工作的质量。为提升环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应定期对基层生态环境部门环评管理人员以及环评单位管理人员开展培训,并建立环评管理研讨平台,定期开展专题性、行业性业务交流,切实加强环评管理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制定环评领域党风廉政责任清单,完善廉洁自律制度,严格执行环评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提高环评管理工作人员的廉政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确保环评审批工作公开、公正开展。

2.2完善环评审批信息化水平

落实“互联网+生态”战略,推进智慧环保综合系统建设,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建设高质量生态环境综合系统,整合各类生态环境信息,实现环评审批与环境监测等其他相关生态环境信息的数据共享,为区域规划、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基础数据与决策支持。探索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共享机制,依托数据统一共享交换平台,将生态环境数据与城管、城建、海洋、交警等部门共享,加大数据资源开发与应用,开展大数据关联分析,为环境规划、环评审批、环境监管决策建设提供支撑。

2.3不断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落实环评、“三同时”和排污许可衔接的管理机制。强化环境影响后评价,对长期性、累积性和不确定性环境影响突出,有重大环境风险或者穿越重要生态环境敏感区的重大项目,督促企业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落实建设项目后续环境管理。要强化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属地管理,属地生态环境部门按随机抽查制度要求,对“三同时”执行情况开展现场核查,对建设项目运营期环保要求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依法处罚。严肃查处项目环评违法行为,加大监管力度,坚决遏制新的“未批先建”违法行为,对违法项目严格依法处罚,建立投诉举报的快速响应和公开处理机制。对不符合环境准入要求或已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违法项目,责令恢复原状。

2.4聘请专业环保技术单位对环评文件技术审查服务提供技术支持

环保审批专业技能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专业的技术培训和经验的积累。为提高生态环境部门的审批效率和审批质量,可通过聘请专业环保技术单位,对环评审批提供技术支持,发挥技术评估重要作用。对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建设项目开展技术评估,建立环评专家库,将技术评估相关事项纳入生态环境部门购买服务范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环评部门承担了更重大的责任和压力。要开展好环评审批工作,要不断提高环评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实时接收和反馈可能出现的问题,规划下一步工作。同时,生态环境部门要严格依据依照法律和相关规章制度,加大对破坏污染环境行为的处分力度,最大限度削减企业违法排污,从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环境。除此之外,也要通过环保监管和环保政策宣传等方式引导企业主动审视自身的动力结构、生产工艺、工业污染物排放等方面是否达到了标准,督促企业完成环保升级,以更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共进。

参考文献:

[1]胡艳菊 胡艳玲 申野 张伟 戴传波.新形势下高校大课堂的管理方法探讨与实践[J].化工管理,2016,0(26).

[2]要海芳. 新环保法视角下的环评发展建议[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5):3601.doi:10.12159/j.issn.2095-6630.2019.05.3496.

[3]晋海,王颖芳,孙丽.我国环评审批前置制度实施问题及对策研究[J].环境保护,2014,08:46-48.

[4]朱然.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中自由裁量权异化问题研究[J].江汉论坛,2015,02:142-144.

论文作者:殷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  ;  ;  ;  ;  ;  ;  ;  

新形势下环评审批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殷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