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简要分析建筑工程混凝土防水施工工艺以及常见建筑工程混凝土防渗漏的策略,以供相关人士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防水工艺;防渗漏策略
1、建筑工程混凝土防水施工工艺
1.1模板的制作与安装
模板制作安装的几何尺寸、标高、结构是否合理,均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要保证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同时密合不漏浆,坚固不变形,吸水性要小。要保证结构、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模板拼缝严密,不得漏浆。浇筑前,把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避免浇筑混凝土时混入其中,成为渗漏水隐患。
1.2钢筋的制作与绑扎
①为了增加握裹力和止水能力,钢筋全部采用了螺纹钢筋,钢筋接头全部采用焊接接头,不采用绑扎搭接接头。绑扎钢筋时,铁丝头均向内弯曲。钢筋遇到空洞时,均尽量绕过,如必须截断时,则与空洞加固环筋焊接锚固。
②施工时注意将撑环、撑角设置在双排钢筋之间,对应的位置也相应加设了保护层垫块,撑环或撑角的每一端均采用了焊接的方法固定在钢筋上。
③保护钢筋位置正确,不得踩踏钢筋和模板。对现场的管理人员要求做好钢筋保护工作,同时对混凝土浇筑的工人进行交底,要求在现场行走中不得踩踏钢筋,保证钢筋受力有效高度。
1.3预拌混凝土
防水混凝土拌合过程中必须利用机械搅拌的方式,严格按照实验室配合比进行计量拌合,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抗渗性及密实度。雨季施工时每天都要测定砂、石的含水率,并对每盘用水量进行调整,将坍落度控制在150㎜上下。按照石子、水泥及砂的顺序进行投料,搅拌时间应该保证2min以上,掺加外加剂时应按照外加剂的技术要求对搅拌时间进行确定。采用机械振捣密实,最好将振捣时间控制在30s左右,以混凝土翻浆、不冒出气泡为标准,避免出现超振、漏振及欠振等问题,在掺加引气剂、减水剂时,可以利用高频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
1.4混凝土运输
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如果出现泌水、离析等现象,应在开始浇筑之前进行二次搅拌。高温季节施工应注意由于运输而出现坍落度损失,通常可以在现场对配合比进行及时测定。混凝土运输一定要保证浇筑操作的连续性,并争取在初凝之前完成浇筑工作,混凝土泵应该和搅拌运输车配套使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吸水、漏浆,在装料之前应该先用水进行湿润,在炎热的天气应将遮盖工作做好,以避免出现蒸发的现象,相反的,在冬季施工时,应适当采取保温性措施,避免出现混凝土冻结问题。
1.5混凝土浇捣
防水混凝土浇捣必须保证连续性,少留施工缝,完成振捣操作以后,上下层混凝土必须紧密结合在一起,注意分层厚度应该控制在30~40㎝之间,中途临时停歇时间不能超过2h。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浇筑之前应该将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并对模板进行洒水湿润,混凝土浇筑泵管距浇筑层高度超过1.5m,这时可以借助溜管、溜槽等工具进行浇筑。利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结构断面如果比较小,也可以利用刀片式插入器或者附着式振捣器等。
1.6凝土的养护与拆模
防水混凝土浇筑后养护做法是在混凝土终凝后应及时进行浇水养护,要是正值炎热多雨季节,在每次混凝土浇捣完后终凝时采用带孔塑料薄膜保护,并派专人浇水进行养护7天,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防止水分过量蒸发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防水混凝土养护不应于14d。防水混凝土对模板的要求较高,而且拆模前后还需要往模板上进行浇水,以保证混凝土表面能够有充足的水分,而且拆模之后还应及时的进行养护工作,覆盖上湿草袋、塑料薄膜或喷涂养护剂,以避免和延缓混凝土失水过快。
1.7防水结构的土方回填
压实时应注意其含水量、土质、压实功能、压实工具及压实方法等影响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回填时,不得回填淤泥、腐殖土、冻土等有机物质。回填土的压实度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为了防止水池上浮,当构筑物满水试验合格后,就立即进行回填土施工,尽量缩短水池的外露时间。
2、常见建筑工程混凝土防渗漏策略
2.1地下室工程
首先,地下室结构大面积漏水的原因是:在进行工程施工的时候,混凝土材料之间的配比没有搭配得当,从而导致混凝土的各方面功能都受到严重的影响,而且还可能出现一些孔洞,使其混凝土防渗材料根本达不到人们防渗的要求,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就会发生大面积的渗漏现象,所以我们在进行防渗施工的时候,我们要先通过引水排水的方法,将混凝土材料中存在的水分处理好,通过在通过其他的防渗材料将存心的孔隙进行堵塞,从而加强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这样是目前面对面积屋面渗漏最有效的处理方法。
其次,地下室管道部位出现的渗漏现象,这种渗漏是渗漏结构中一项极为重要的环节,这也是由于地下室管道安装和连接中出现质量问题造成的。
2.2楼地面渗漏
厨卫间和有效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须要设置合理的防水隔离层,从而针对其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严格的处理。一般都是在施工中向上设置一道高度不小于200㎜的混凝土翻边,与楼板一同浇筑,地面标高应比室内其它房间地面低20~30㎜。上下水管等预留洞口座标位置应正确,洞口形状为上大下小的倒圆锥形,这样便于填塞混凝土。管道安装前,楼板板厚范围内上下水管的光滑外壁应先做毛化处理,再均匀涂一层塑料胶,用筛洗的中粗砂喷洒均匀。现浇板预留洞口填塞前,应将洞口清洗干净、毛化处理、涂刷加胶水泥浆作粘结层。洞口填塞分二次浇筑,先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至楼板厚度的2/3处,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4h蓄水试验;无渗漏后,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水泥砂浆填塞。管道安装后,应在洞口处进行24h蓄水试验。
2.3外墙渗漏
外墙粉刷应使用含泥量低于2%、细度模量不小于2.5的中粗砂,严禁使用石粉、混合粉。对于有保温节能要求的保温产品要严格按照有关操作规程组织施工。一般,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通常都是采用半砖、防水砂浆二次堵砌,表面采用1:3防水砂浆粉严,小圆孔宜采用微膨胀水泥砂浆二次填塞密实。孔洞填塞应由专人负责,并及时办理专项隐蔽验收手续。
2.4门窗渗漏
门窗设计应明确抗风压、气密性和水密性三项性能指标。7层及7层以上外窗的抗风压性能和气密性能不宜低于4级、水密性能不宜低于3级;1~6层外窗的抗风压性能和气密性能不宜低于3级、水密性能不低于2级。
2.5屋面渗漏
对于体积吸水率大于2%的保温材料,不得设计为倒置式屋面。刚性防水层应采用细石防水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不得小于C30,厚度不应小于50㎜,分格缝间距不宜大于3m,缝宽不应大于30㎜,且不小于12㎜。
结束语
在防水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性能优良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必须将混凝土防水质量控制好,提升整个工程的防水质量和效果。而在建筑工程中,房屋的渗漏问题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为了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中对其进行分析解决。
参考文献
[1]钟凌云.建筑工程中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
[2]张程.简述建筑工程中的防渗漏施工工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
论文作者:卜康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5
标签: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模板论文; 洞口论文; 过程中论文; 性能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