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生态化:研究进展及其引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进展论文,生态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国学者蕾切尔·卡逊早在20世纪后期即指出:“目前人类站在两条道路的交叉口上,一条是我们长期行驶的道路,这条道路看似舒适、平坦而终点却是灾难等待着我们;另一条路虽然很少有人走过,但是却为我们提供了唯一的机会保护地球。后者是建立在对自然生态规律的深刻理解和遵从基础之上的人与自然和谐的道路,人类只有认真地对待自然的力量,并谨慎地把这种力量引入对人类有益的轨道上,才有可能在人与自然之间重新建立起协调、平衡的关系。”[1]或许是受此思想的影响,也许是受生态环境的影响,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涉足生态经济。尽管各自的学科背景、研究的视角不同,但是基本的逻辑起点则是相同的——即实现产业生态化是人类社会由工业化时代步入生态文明时代的必然选择。有鉴于此,笔者重点对国内有关产业生态化的文献给予梳理,希冀能够有所裨益。
一、关于产业生态化的内涵与外延问题
在国内,刘则渊等(1994)比较早的对产业生态化给予了界定。即“把产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置于大生态系统物质和能源的总交换过程中,以实现大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与持续发展”。[2]此后,学界基于不同学科背景或研究目的对其加以界定,堪称众说纷纭,概括来讲,主要有以下六种认识。
1.“知识经济论”。王如松等(2000)认为,“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3]它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产体系或环节之间的系统耦合,使物质和能量能多级利用、高效产出,资源和环境能被系统开发和持续利用。
2.“全过程论”。郭守前(2002)认为,它是指“按照生态学、产业生态学的原理,对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以及再生产等各个环节进行合理优化耦合,实现全过程生态化,从而建立高效、低耗、低污染、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和谐的全新产业生态体系”。[4]
3.“有机循环机理论”。陈柳钦(2006)认为,它是指“依据产业自然生态有机循环机理,在自然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对特定地域空间内产业系统、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进行藕合优化,进而达到充分利用资源,消除环境破坏,协调自然、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5]“从理论上看,产业系统既要形成自身的物质循环反馈机制,更要尽可能地纳入物质循环系统。”[6]童辉(2008)认为,“与传统产业相比,产业生态化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环保性;二是循环性;三是经济性。”[7]程宇航(2009)则认为,其最大的特征就是产业经济活动的生态化。[8]
4.“循环模式论”。赵林飞等(2007)认为,它是指“将产业仿照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模式构造产业生态系统,以达到资源的循环利用,并减少废物的排放,进而促使产业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过程”。[9]“从产业结构上看,指的是建立一个层次多样、功能完善、能促进物质和能量在自然—经济大系统内高效循环和流动的功能体系和物质载体。”[10]
5.“两规律论”。张文龙(2008,2010)等认为,“产业生态化是产业生态学理论指导下产业发展的高级形态,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闭路循环的模式构建产业生态系统,按照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来安排生产活动,实现产业系统的生态化,从而达到资源循环利用,废物排放减少,消除环境破坏,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最终实现产业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11-12]
6.“技术论”。易成栋等(2008)认为,它是指“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生态、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经营和管理传统产业,以实现其社会、经济效益最大、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损害最小和废弃物多层次利用的目标”。[13]其本质就在于“要求所有的产业都要符合生态、经济规律的要求。换言之,实现产业生态化就是要建立涵盖第一、二、三产业各个领域的‘绿色产业’。即产业系统的新陈代谢要像生态系统那样以循环的方式运行,因此,产业生态化是最具实质性意义的生态文明建设”。[14]
综上所述,尽管学界对于产业生态化的内涵和外延界定各执一词,但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共识:一是产业生态化作为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二是应当用循环经济的思想指导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三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后续的研究亟待于深化以下四个问题的探索:一是相关概念诸如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与产业生态化之间有何联系和区别;二是“自然生态环境可再生能力”或“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如何测定。只有明确了“能力”的范围,也才具有可操作的空间。与此相伴随,“产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协调”、“生产系统(产业系统)与自然生产系统结构和功能上的整合”、“产业与自然的协调”的基础、切入点和长效机制何在,如何监测;三是实现产业生态化的“依据”是什么,或者“按照”什么来改造传统产业。如上所述,相关学者提出“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生态学、产业生态学的原理”、“产业自然生态有机循环机理”等等,很显然,基本的依据不同,所选择的路径也就不尽相同——进而结果也会大相径庭;四是所有的产业活动都应该“置于”或者“纳入”“大生态系统”,这是建设生态文明大国的基本选择,现在的问题究竟是技术手段供应存在瓶颈,还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法律制度存在缺失,或者是“意识”或“观念”还没有回归到人与自然和谐的起点,从而使得大量产业活动仍然徘徊于大生态系统的门口——进而导致“公地悲剧”?我认为,“意识”或“观念”才是先导性的东西,只有从此出发,规范人类的所有活动,才有可能到达生态文明社会的彼岸!
二、关于产业生态化的层次问题
应当说,产业生态学的思想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生命周期评价理论(LCA),即由Cloud首次提出“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15]20世纪80年代后期,佛罗斯奇(Frosch)和加洛波罗斯(Galloupoulos)完善了产业生态系统和产业生态学的概念。[16]受此思想影响,丹尼尔·C·艾斯(Daniel C.Esty)提出产业生态学可以运用于企业层面——帮助公司在其生产过程及其供应链的上下游找到提高价值和降低成本的途径,从而提高竞争力。[17]进入新世纪之后,Surem Erkman(2001)最先指出,生态重组是促进工业系统演进的一个重要战略。它将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上发生作用:在宏观层次上,它是封闭的工业体系乃至全社会的物质与能量循环;在中观层次上,促使工业企业从认识原料和产品的生命周期开始,重新审视产品设计、制造与消费的全过程,从而达到延长产品寿命,特别是减少废物,增强循环的目的;在微观层次上,它将优化反应过程,实现“原子经济性”。由此可见,生态重组理论将通过经济体系的重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在微观和中观层次上推动工业企业和社区实现生态化,在宏观层次上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9]
在国内,也许是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或者受研究目的的局限,学界对于产业生态化的层次各执一词。
郭守前(2002)认为,对于产业生态化,“国家层面上,应实施绿色战略、发展绿色产业、培育绿色市场、推行绿色营销、开拓绿色科技、建立绿色银行、加强绿色教育、发挥绿色法律的作用、推动绿色消费等;在企业层面,应实施技术生态化创新、绿色制度创新、建立绿色企业文化、强化绿色营销等。”[4]
杨忠直(2004)认为,产业生态化包括一个核心:技术;三个层次:企业层、生态产业层、生态国民经济系统;六大实施流程:技术生态化→工程建设生态化→企业生产生态化→产业组织生态化→产业运行生态化→产业联系生态化,最终实现国民经济系统运行生态化。[18]
陈柳钦(2006)认为,产业生态作为一种系统的产业开发模式,“它的循环优化不仅仅局限于一个企业内部,而且注重更高级别的区域系统乃至整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系统的优化,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产业活动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产业生态化不仅强调生产过程即产中环节的生态化,而且强调产前、产后环节的生态化”,“向前延伸到绿色原料、能源及主业无机环境的构建;向后延伸到流通、消费领域,通过生态营销引导绿色消费,传播绿色企业文化。”(见图1)[5]
图1 产业生态化的系统循环层面
屠凤娜(2008)认为,产业生态化的层次包括:“宏观层次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的选择、管理立法,中观层次区域产业园区的建设、布局以及微观层面企业生产的技术改造和清洁生产实践。”[4]
至此,关于产业生态化的层次划分已经非常清楚,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具体到企业之间,合作的突破口何在;具体到产业之间,协同的路径何在;如果是涉及区域之间,合作的切入点在哪里;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跨国之间合作的难点将如何突破;即使是企业内部,各环节之间如何衔接,亟待于实践的大胆探索。面对这五大难题,也许焦点就在于人类是否已经在意识上很清楚——拯救地球已经别无选择,上至国际组织,下至每一个个体的人,都愿意在利益和生态环境之间作出选择——让位于生态环境保护,否则,我们不可能从根本上拯救地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关于产业生态化的路径选择问题
有资料显示,1992年,世界工商企业可持续发展理事会首先提出生态效率的概念。即“在提供满足人类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有价格竞争优势的商品和服务的同时,使其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生态影响与资源消耗强度逐渐减低到至少与估计的地球承载能力一致的水平”。OECD(1998)将其精炼为:生态资源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效率。在此基础上,WBCSD提出实现生态效率的七条基本途径:降低产品与服务的原料消耗强度;降低产品与服务的能量消耗强度;减少毒性物质的扩散;增进原料的可回收性;将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最大化;提高产品的耐久性;增进商品的服务强度。
围绕产业生态化的路径选择,国内学界开出许多药方,概括来讲,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下述六个方面:
1.走“清洁生产”之路。关于清洁生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89)将其界定为:“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便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对生产过程而言,它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并在全部排放物和废物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减少它们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而言,旨在减少产品在整个生产周期过程(包括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的最终处理)中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4]对此,陈晓涛(2006)另有注解。他认为,其“主要包括清洁的原材料开发、清洁的生产工艺、成熟可靠的污染治理技术和废物资源化技术等四个方面”。[19]然而,在赵林飞、徐芸青(2007)看来,“清洁生产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每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不仅要提高原材料的转化系数(提高成品率和降低损失率),还要求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及其浓度和毒性。”[9]
2.实现产品物质减量化。赵林飞(2003)认为,其途径主要有:(1)能量再利用;(2)产品的耐久性设计和再设计;(3)产品的修理、再利用和再制造;(4)智能材料的研发,如纳米技术的利用;(5)能源脱碳,以减少能源对环境的影响等。[20]
3.推行补链或者延长产业链的做法。在国外,Levine(2003)首先指出,未来的产业系统也要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建立起包括生产者、加工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在内的四个基本功能单元。这就是为什么人们通常把循环经济和产业生态化的实现问题,看作是在传统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基础上,建立和增加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和“分解者”功能的“第零产业”、“第四产业”等所谓的“补链产业”的问题。[21]在国内,孟祥林(2009)认为,构造产业链的过程包括连接、延伸、闭合等多种行为。所谓连接就是将产业链中原先中断的部分接通,使得产业链更加完整;所谓延伸就是按照产业间的关联程度构造产业的上游或下游企业,以达到资源更加充分利用或变废为宝的目的;所谓闭合就是尽量将产业链条做成一个闭合系统,尽量不让工业废物流到生态链之外(见图2)。[22]
图2 主导—伴生产业联系与典型产业链
4.走技术生态化之路。郭守前(2002)认为,“生态化技术包括绿色技术和生态结构重组技术”。就绿色技术而言,是指能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的技术、工艺或产品的总称。包括末端治理技术和污染预防技术。就生态结构重组技术而言,包括:废料作为资源重新使用;封闭物质循环和减少消耗性污染;产品及活动的非物质化;能源脱碳等。[4]屠凤娜(2008)认为,同产业生态化密切相关的技术主要包括:“环境工程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无公害高产种植技术、林农产品加工技术、产业生态化链接技术等‘绿色技术’体系。”[14]程宇航(2009)认为,现代生态产业的技术支撑体系主要包括:一是智能化的微制造科学技术;二是生态化农业技术;三是生物工程技术,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四大先进技术;四是循环经济技术,包括洁净生产技术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五是清洁化的新能源技术;六是新材料技术;七是健康与环保技术,包括末端污染控制和治理技术等。[8]
5.走“园区化”的发展道路。关于产业生态园,最早是由美国Indigo发展研究所ErnestLowe教授在1995年提出的,即:“一个由制造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组成的企业生物群落,并通过在管理包括能源、材料和水等这些基本要素在内的环境与资源方面的合作来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双重优化和协调发展,最终使整个企业群落寻求到一种比单个公司个体效益的总和还要大得多的群体效益。”[23]后来,Cohen-Rosenthal E从四个方面界定了产业生态园:一是最大限度地保存自然和经济资源;二是减少企业对物料、能量进行利用、管理和处理过程中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三是提高产业园的运行效率和质量,以及员工的健康水平和企业公众形象;四是通过废弃资源的再使用或出售获得经济效益。[24]在此基础上,A.J.D.Lambert、F.A.Boons等将其分为具有明显区别的两种类型:一类是以某一企业为主体,进行大规模资源开发或集成制造而构建的复合型工业生态园;另一类则是以某一类相关产业为主体构建的能够实现多种类型企业集群共生的产业生态园,即“混合型产业生态园”。[25]
在国内,郭守前(2002)首先对产业生态化园区给予了界定,即“将在一定区域内的多种具有不同生产目的的企业,按照物质循环、工业生物群落之间的协同与共生关系,对产业生态系统进行生态结构重组,从而建立起系统内的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的产业生态链,构成一个从摇篮到坟墓利用资源的具有完整生命周期的产业体系,最终形成一个低消耗、无(低)污染、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这里的“园区”及其所指的“一定区域”,既包括附近的居住区,或者一些离得很远的企业,也包括原料的生产者和产品流通营销网络。[4]受此思想影响,杨忠直(2004)提出实现产业生态化的三种基本形式:一是在同一地域内由生产功能互补的若干企业组成的典型的生态工业园区;二是由不同地域的若干企业构成生态关联和物质循环交换关系,可以称其为生态工业圈;三是按照生物链的捕食关系,由投入产出关系比较密切的上游和下游企业构成生态产业网,或虚拟生态产业系统,这种形式并不一定非要依赖于地域间的关系。作为地区或国家整体,采用这种形式可以构成生态国民经济系统。[18]众所周知,美国的布朗斯维尔生态工业园属于一种典型的“虚拟”生态工业园区:“它并非要求成员在同一地区,而是通过在计算机上建立起成员间的物料或能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和数据库,来选择适当的企业组成工业生态链,区外企业不一定要通过废物交换方式与区内企业在空间上形成紧密联系,只要能够相互共享物质与能源,就可以参与园区的运作。”[26]之后,韩良等(2006)又对产业生态化园区的类型给予了详细划分(见表1)。[27]
在此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与上述观点不太相同,张文龙等(2008)重点从中观层次上阐述了产业生态化园区建设的思想。即在区域(如城市)内,可以考虑由多家大型企业之间通过副产品、信息等资源的交流建立共生关系并形成区域产业共生网络。同时,各个大型企业又吸附大量的中小型企业,这些中小型企业以该大型企业为中心又形成子网络。另外,围绕在各大型企业周围的这些中小型企业之间也存在业务关系,所有参与共生的企业通过各级网络交织在一起,既有各大型企业之间的平等型共生和中小型企业的依托型共生,还有各子网络之间的相互渗透,从而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综合体。[11]很明显,这一种研究思路不仅为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可行的思路,而且如果能够与前述的园区思想相结合,可能更有助于生态型大都市区和生态型城市群的建设。
6.走产业集群生态化之路。关于产业集群生态化,成娟、张克让(2006)认为,是指“在自然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对特定空间的产业集群系统、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进行耦合优化,以实现特定区位上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之间的整体协调与和谐发展。集群生态化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鼓励企业间相互交换副产品,通过结网建立企业间的产业共生关系,从而实现集群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28]。曹休宁(2004)认为,维持集群生态平衡必须具备下述条件:(1)集群内企业必须保持一定的差异性;(2)要求形成功能完善的分工协作网络,提高环境保护的协同能力;(3)要求集群保持与外界的物质交流和信息交流,形成开放型的生态系统;(4)按循环经济的要求组建生态产业链。[29]孟祥林(2009)认为,实现产业集群生态化改造可以考虑采用如下模式:(1)衍生;(2)共生;(3)循环。[22]胡孝权(2011)认为,实施产业集群生态化的关键在于构建生态产业链。即应从产品、企业、产业三个层次入手,实现产品生态化、企业生态化和产业生态化。重点是把产业集群构建成生态工业园区,在园区内,通过企业和企业之间、产业和产业之间密切合作,合理有效地循环利用当地的资源。[30]
综上所述,其实实现产品“物质减量化”和“清洁生产”,以至于“补链产业”的跟进或者“延长产业链”的做法,都是在人们的意识、观念和认识指导之下的一种物随人走的运动过程,这也就是说,能否真正实现效法自然、保护地球,起决定作用的不在于自然或经济活动本身,而在于人们的认知水平和物质上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状态,以及人们是否愿意为保护自然负责任的态度,进而形成强大的生态道德、伦理和法律规范,来约束人类的一切活动。由此我又想到另外两个问题:一是“物质减量”的对象究竟是个体产品,还是全社会的“总量”?如果仅仅强调前者而忽略了后者,可能更为可怕,以中国的汽车为例,因为总量上消耗的汽油和排放的污染更多,结果资源更加短缺,CO[,2]排放总量更大。类似地,“清洁生产”只是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关键是要看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之后,在使用过程中是否节能环保——对于企业而言,尤其不应当将污染治理外部化。二是我们现在必须回答清楚,对于企业而言,它向社会出售的究竟是产品,还是服务?如果是后者,是否应当立即行动起来,建立专门的手机、电视、冰箱、洗衣机和汽车等产品的回收链,通过回收相关产品的专门机构,对其进行检测、分拣和处理,把可以使用某些零件的手机、电视、冰箱、洗衣机和汽车等产品同无法使用的手机、电视、冰箱、洗衣机和汽车等产品分开,从而构建相关产业的新的生态链,否则,只能是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关于技术问题,我个人认为,关键是要看用在什么地方,比如:如果人们用刀子去做饭,那是积极作用的发挥,如果相反——用于砍伐原始森林,必然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后果。
早在20世纪后期,Boulding(1970)就阐述过这样一种思想:“不论未来社会如何,它将不得不生活于一个资源极其有限的‘宇宙飞船地球’之中,它不得不开发出一个循环的或者说‘闭环’的物质经济。”[31]由此亦可见,人类必须立即行动起来,用“虚拟”生态园、循环经济和产业共生的理念和思想来管理全社会的一切活动,包括传统产业和产业集群的改造,以及新兴产业的扶持和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最后,请允许我借用加拿大学者理查德·卡斯威尔一席话来结束此文,即:“一如既往的经济扩张已经超越了地球可吸收废物的容量和资源再生的能力”,目前“人类面临的真正危机其实是意识危机”,因此“只有人类意识的改变,才能拯救这个世界”,[32]实现可持续发展。
标签:生态系统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生态产业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企业环境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产品层次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