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641300
摘要:目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作为诊断疾病的指标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本文整理了有关的实验数据和论文材料,探讨CK-MB和肌钙蛋白I在儿童心肌炎临床诊治中的价值。方法:肌钙蛋白I 采用化学发光法,CK-MB 采用速率法测定,对临床确诊的60 例VMC 患儿,在不同时间段进行上述两项检测,并与60 例健康儿童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60 例患儿的 肌钙蛋白在VMC 起病后4 ~ 6 h 开始升高,12 ~ 24 h 达到高峰;CK-MB 在VMC 起病后8 ~ 12 h 开始升高,24 ~ 48 h 达到高峰。两项指标峰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联合检测肌钙蛋白I和CK-MB对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早期诊断的可靠指标,肌钙蛋白I定量与心肌酶谱联合检测在小儿VMC诊断中大大提高了准确性,肌钙蛋白I在治疗效果监测中起了更好的作用,值得临床常规开展。
关键词: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肌钙蛋白I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是儿童常见的心血管损伤性疾病,因确诊“金标准”心内膜活检具有创伤性和危险性[1],临床很难常规开展,至今尚无灵敏、特异、准确的单一的诊断和治疗监测指标,临床常通过病史与体征、心电图、心肌酶等综合检查进行诊治[2],本文通过对VMC组、健康对照组血清肌钙蛋白I与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定量检测在VMC临床诊治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VMC组为本院儿科住院的60例小儿VMC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6.3±4.8)岁,均符合 2006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研讨会纪要的诊断标准[2];健康对照组为无病毒感染史,无肝肾、心脏疾病的门诊体检儿童,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6.7±5.2)岁,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与试剂 仪器采用日本奥林巴斯27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肌钙蛋白试剂盒(免疫透射比浊法)、CK-MB(速率法)均来自四川迈克生物公司。
1.3 方法 按要求采集两组受检者不抗凝血3~4ml,测定血清肌钙蛋白I、CK-MB结果,上机参数均按照试剂说明书设定,用其配套标准液进行定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60 例患儿的肌钙蛋白I 在VMC 起病后4 ~ 6 h 开始升高,12 ~ 24 h 达到高峰;CK-MB 在VMC 起病后8 ~ 12 h 开始升高,24 ~ 48 h 达到高峰。两项指标峰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讨论: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多种病毒直接或复合物持续免疫损伤心肌,引起心肌细胞变性坏死、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渗出的过程。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轻重悬殊很大,轻者可无特异症状,重者暴发急性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而猝死。关于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几经修改,目前为止仍无标准的诊断依据,心内膜心肌活检虽对诊断有确定意义,但由于操作较复杂,需一定的设备和经验,且有一定的危险性,不能广泛运用,目前仍依靠临床表现、心脏器械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心肌酶学的变化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已成为判断有无心肌损伤的一个重要指标。理论上讲,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为心肌细胞所特有,心肌损伤时就可明显升高,两者相比心肌肌钙蛋白持续时间更长,对检测病毒性心肌炎的敏感性高于ck-mb。故在1999年昆明会议上修订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中把ck-mb增高或心肌肌钙蛋白阳性列为临床诊断的主要指标之一,说明酶学指标在小儿心肌炎的诊断中占有较重要位置。经近几年的临床实践发现,心肌酶变化与病毒性 心肌炎发病的早晚和轻重程度有密切关系,并且在此病以外的其他系统疾病时也可增高。上述实验证明心肌肌钙蛋白相较于肌酸激酶同工酶而言更具敏感性和特异性。在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疾病的诊断中更具临床价值。
肌钙蛋白I是心肌细胞的一种结构蛋白,分子量较CK-MB小,在心肌细胞中含量较CK-MB丰富[3],参与心肌的舒缩功能,结构独特,其氨基末端多了大约30个氨基酸残基,这使之能够成为一种100%特异的心肌标志物,在骨骼肌中无基因表达,对心肌坏死或损伤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由于在血中含量极低,因此少量的心肌坏死,浓度就会快速呈倍数升高,在血中维持升高约10天[4]
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但在骨骼肌中也少量存在,骨骼肌损伤时,CK-MB也随之升高,以至于被认为是心肌损伤,而肌钙蛋白I则不受其影响。
综上所述:肌钙蛋白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小儿心肌炎的诊断.更进一步证明了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必须综合各指标分析,强调任一个指标都很可能造成误诊或漏诊。目前迫切需要一个既容易掌握又有可操作性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来指导广大医务工作者进行临床实践。建议恢复疑似心肌炎的诊断,便于临床上对不能确诊又不能排除的病例进行诊断和跟踪随访。
参考文献:
[1]康涛.血清肌钙蛋白I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断价值的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11(8):16.
[2]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研讨会组委会.全国心肌炎心肌病研讨会纪要[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5,11(8):324~326.
[3]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I的变化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1):79-80.
[4]李萍,主编.生物化学检验[M].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76.
论文作者:万婷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1
标签:心肌炎论文; 心肌论文; 蛋白论文; 小儿论文; 指标论文; 损伤论文; 激酶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