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偏瘫临床疗效观察研究论文_欧阳波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 湖南衡阳 421002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在治疗偏瘫时利用早期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时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2014年-2015年收治的58例偏瘫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对比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采用早期康复训练结合针灸的方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时,其治疗效果明显,有利于患者肢体运动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早期康复训练;针灸;偏瘫治疗

引 言

偏瘫又被称作半身不逐,是急性脑血管例疾病常见症状。其按照活动能力受影响的程度,可分为轻瘫、不完全性瘫痪和全瘫。随着脑卒中患者发病率的增加,近年来偏瘫患者也逐年增加,并向低龄化发展[1]。本次研究通过采用针灸疗法结合早期康复训练进行对偏瘫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的方式,将58例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9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68.34±2.54岁。其中左侧偏瘫患者14例,右侧偏瘫患者15例,病程为5天-14天;观察组29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68.52±2.31岁。其中左侧瘫痪患者15例,右侧瘫痪患者14例,病程为5-22天。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病情相似,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诊断标准

本次研究的58例患者在入院前未接受过正规的康复性治疗,均为一侧肢体瘫痪但神志清晰。所有患者均经脑部CT和临床检查诊断为脑卒中瘫痪,符合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修订对脑中风的诊断[1]。

1.3排除标准

本次研究排除精神障碍患者;大小便失禁患者;合并心、肺、肾功能严重障碍者;病情持续恶化患者。

1.4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即对其采取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血压和血糖的控制,并针对并发症进行药物治疗,用于稳定患者的病情。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灸治疗和早期康复训练,其方法为。

1.4.1针灸治疗

本次研究采用头针与体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疾病的治疗,操作参考普高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针灸学》。头针取患侧顶颞前斜线和顶旁1、2线,用1.5寸毫针,在耳尖直上发际2寸处呈现30°夹角下第一针,然后水平1寸处下第二和第三针,快速进针得气后,以180-200次/min的频率轻度捻转2-3min,随后10min、20min、30min时行针,然后取针。体针取阳明经穴,辅助以针刺太阳、少阳经穴,上肢取肩胛、曲池、手三里、外关以及合谷穴;下肢取环跳、梁丘、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血海、三阴交、解溪和太冲血。口眼歪斜患者取迎香、颊车、地仓和太冲穴,方法同头针。针灸以1次/d,15天为1个疗程。

1.4.2康复训练

所有患者均根据其病情,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并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实施。对于弛缓阶段患者,要进行体位摆放,即对良肢进行体位摆放,防治其过度屈伸;同时进行动脉关节的被动活动和坐位以及平衡训练。痉挛阶段患者要进行床上与床边训练,包括翻身运动、坐位和平衡的训练;站立及平行杠内的行走训练。恢复期患者进行肌肉能力超强训练;运动协调性的训练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训练。在对不同病情进行训练的同时,根据患者的功能性缺陷,进行面部和语言功能的恢复性训练,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2]。所有康复训练1-2次/d,40min/次,以每周10-13次为宜,

1.5疗效标准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情况,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评估[3]。效果分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四种类型。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

1.6统计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高于对照组患者72.41%(见图),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偏瘫是脑卒中的重症表现之一,其病理机制主意为上运动神经元受到损伤,导致下运动神经元活动能力失去控制,使其失去支配肌肉间制约和协调作用[4],进而造成运动系统功能性障碍。中医对偏瘫有着较多的研究,其对偏瘫的描述主要为“偏枯”“仆击”“喁僻不遂”“舌强难言”等。中医认为偏瘫多与“虚中、外风”“火气”“内风”所引起,故在治疗时,多采用祛风、化痰、理气、健脾、活血养血、补肾益气的治疗方剂。通过辨证疗法,对偏瘫进行有效治疗。

早期康复训练,通过肢体感觉刺激大脑侧支建立循环,使病灶周围组织重组或代偿。通过对肢体的良性刺激来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进而防止肌肉和关节的萎缩与僵直。

中医对于针灸治疗偏瘫有着详细的描述,中医认为针灸可以通经理气,固本活血[5]、醒脑开窍。现代医学发现,针灸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流状况,提高患者病灶附近脑血流的图波幅度,改善脑供血状态。

采用早期康复训练结合中医针灸,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和运动能力,治疗风险小,适宜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黎明.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1,30(26):138-165.

[2]廖远碧.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35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6):26-27.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20.

[4]姚娓,刘勇,张红,等.针刺并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03):523-525.

[5]张海雁.早期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偏瘫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2):1778-1779.

论文作者:欧阳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9

标签:;  ;  ;  ;  ;  ;  ;  ;  

早期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偏瘫临床疗效观察研究论文_欧阳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