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气工程技术迅猛发展的21世纪,数字化、自动化技术在各行业领域广泛普及,尤其是弱点技术在电气工程产业的应用与发展,基本已达到国30际领先水平。而作为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一项独立性系统,弱电技术凭借自身强大的技术性特点,迅速占领国内电力市场,常被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等项目建设。就目前系统建设及应用来看,系统中蕴藏着巨大的安全危机,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弱点系统维护水平和管理质量,成为各大电力企业重点研究课题。文章以系统构成为切入点,针对系统维护管理过程中几点突出性问题进行全面剖析,并提出一系列改善措施,以期提高电气工程弱点系统整体运行水平。
关键词:电气工程;弱点系统;维护管理;措施
1 弱电系统及其构成
1.1 弱电系统概述
从电力传输的强弱变化进行划分,可将电力系统氛围两种,一种是强电系统,另一种是弱电系统。强电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多见于单体建筑或者建筑群之中,用电规格为220V/50Hz,该系统运行主要目的是将电力能源输送至建筑用户,满足广大用电用户对用电质量的需求。与强电系统不同,弱点系统的应用范围主要集中于智能建筑,在不同用电需求下,所采用的用电规格也不尽相同,通常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国家安全电压等级为基准的低压电能系统,此类弱点系统中的交、直流电压分别为36V和24V以下,例如,智能建筑中的应急照明灯备用电源、24V直流控制电源等;另一类是配备有视频、音频、数据、图像等相关信息的信息源,如,电视、电话、计算机等方面的信息。
1.2 弱电系统构成
按照系统结构构成来看,弱点系统所涵盖范围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安全防范系统。室内和室外是安全防范系统的主要运行检测范围,其中,室内环境下的安全防范系统主要由消防报警系统、安全防盗系统以及煤气泄漏报警系统等共同组成,并且根据系统规范和监管机制,三者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确保建筑各功能系统达到安全建设标准。并且通过对建筑物指挥调度中心相关建筑信息进行及时的更新和补充,实现对室内公共场所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监督及控制。室外安全防范系统的主要承担对建筑物闭路电视的实时监控,及时应对建筑群体各种突发性事件,保证建筑周边的安全与稳定的重要责任,摄像监控系统、红外界报警系统以及保安巡更器系统是此环节必不可少的内容。
另一方面,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创造舒适、健康、宜人的生活及办公环境,最大限度的降低建筑物整体消耗,从根本上提高系统的整体效能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从功能上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对智能建筑中各种电气设备的启/停动作进行自动监视和控制;二是对系统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温度参数及湿度参数进行自动记录,若参数范围超出限定值自动报警;三是结合智能建筑特点制定一整套科学、有效的能源控制方案,降低对能源的过度浪费及消耗。
2 电气工程中弱电系统的维护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维护与管理方式缺乏科学性
弱电系统作为智能建筑的主要载体,自身具备集成化特点,且随着社会的变迁及技术的进步,系统传统维护与管理理念已无法适应现代化管理需求,无法做到对故障的精细化筛选及排查,故障残余长期堆积,形成系统巨大危险源。从常规角度来看,弱点系统和其中所包含的各个子系统,在实际维护与管理过程中主要采用分割管理,两者互相独立。但从我国弱电系统管理方式来看,维护与管理工作的开展仅局限于问题产生之际,缺乏对系统运行的日常监督,这种运行方式在具体维护管理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2 弱电系统的维护与管理缺乏专业的监测手段
目前,我国仍延续传统电气工程中手工作业的维护与管理方式,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流程为基础,进行维护与管理工作的开展,这种形式过于单一、内容过于公式化的管理方式,不仅无法有效抑制各种安全故障问题的产生,且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系统维护与管理质量的全面提升。此外,监测技术作为弱电系统运行的基本保障,传统万用表监测方法的应用,从侧面反映出弱电系统监测手段的滞后性,无法从根本上满足系统大规模的维护与管理需求。
2.3 缺乏专业的维护与管理团队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电力技术的不断涌现为电气工程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市场需求,特别是在知识时代背景下,电气工程领域内复合型人才需求不断提升。与西方较为发达国家相较而言,我国电气工程领域内人才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高知识、高文化水平的管理及维护人员少之甚少,受自身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水平限制,对弱电系统的维护与管理工作普遍是根据以往经验来完成,在知识面上仍存在局限性,这使得弱电系统难以得到更高水平的维护与管理。
3 电气工程中弱电系统的维护与管理的措施
3.1 提高对弱电系统管理和维护工作的重视程度
以管理人员为一切工作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人员对系统维护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更加全面的看待传统弱点系统维护与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其次,进一步明确各系统部门的岗位职责,层层分解落实到个人,并且逐步健全和强化激励约束机制,以新的维护管理理念和方式,建立其新模式、新流程、新渠道,提升维护与管理工作整体效率和水平。此外,在实际的维护中应将系统接地端与电源插座接地端进行紧密连接,并在布线时对各个线路做好标记,防止线路接错情况的出现,提高工作效率。
3.2 弱电系统防雷接地的维护与管理
在整个弱点系统维护与管理工作体系中,防雷接地工作在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需进一步提高对防雷接地的重视程度。相关作业人员在防雷接地维护与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应对防雷接地线进行严格的筛选,尽可能的选择铜芯或者其他电缆,弱电系统的各个传输线缆需做到单端接地,并在调度室内做好屏蔽层。
3.3 强化自动检测工作,提高管理维护效率
首先,全面检测空调系统的传感性能,自动检测空调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运行状态,如,冷冻机组、风机盘管、热泵以及送排风机组等等,并对其运行实时检测,实现对温度、启/停动作、制冷量等的自动化控制,保证在第一时间能够检测到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异常现象。
其次,将弱点系统的管理与维护与供配电系统的管理与维护两者相结合,充分联接的管理系统与计算机系统,将供配电设备运行实际以数据信息或者图像画面的形式进行显示,不仅能够对供配电设备的实时控制与操作,且能够及时发现系统异常,第一时间进行操作切换。
最后,自动检测和控制消防系统,实现对各消防设备的自动控制工作,如发现异常情况,烟感器、温感器、煤气感应器等能够将危险信号及时传送到控制室;火灾发生时,还可自动将电源切断,自动启动消防泵,进行自动喷水灭火。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气工程中弱点系统的维护与管理的重点往往在于对运行过程中可能各类问题的有效预防,而不是对问题的挖掘与研究,为有效降低系统故障产生几率,需进一步加强弱电系统各环节的维护与管理措施。同时,全面提升维护与管理工作有助于对故障问题的预防及排除,尽可能的避免对用电用户的直接影响,确保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立洲,陈晓丽,张春琴.试论如何加强弱电控制系统管理及维护[J].科技传播,2014,18(04):185-186.
[2]王晶.关于电气工程中弱电系统的维护与管理措施分析[J].科技风. 2014,11(06):282-285.
[3]黄惠平,张立文,王鹏远.浅谈建筑工程中弱电系统管理与维护措施[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02(34):148-149.
论文作者:孟祥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7
标签:系统论文; 弱电论文; 弱点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过程中论文; 防雷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