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新世纪的自然辩证法课程:面向中国特色的STS素质教育_哲学论文

如何构建新世纪的自然辩证法课程:面向中国特色的STS素质教育_哲学论文

如何建设新世纪自然辩证法课程——走向有中国特色的STS素质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世纪论文,辩证法论文,素质教育论文,中国论文,走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当前,硕士生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的改革已势在必行。要抓住改革的突破口,需要首先解决三个前提性问题。第一,面对全球化与知识社会的来临,自然辩证法学科如何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第二,面对欧美“科学技术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学科体制化动向,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定位是否应该超越“科学技术哲学”?第三,面对我国大学单向度教育的现实,自然辩证法教学有着什么样的特殊意义?

任何学科发展的生命皆在于生活世界,在于其社会功能的恰当定位,而不在于学科分界的“严格”或学科性的“纯洁”。一个发展中学科的理想,当然不是广而浅,也不是深而窄,而只能是广中求深。对深度和广度的追求并不需要二中择一。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在近似于“科学技术研究”的大自然辩证法的架构内,容纳各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术研究,深入挖掘,才是自然辩证法学科适应时代要求的希望所在。在此基础上,本着开放、灵活、务实的精神,更新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逐步扩展其教育对象(从理工农医类研究生扩展到人文社科类研究生,从研究生扩展到本科生),强化其在克服我国过分的“文理分科”教育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上的特殊作用,开展有中国特色的STS素质教育,可能是一种既尊重历史又立足现实且颇具前景的改革思路。也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以学科发展带动教学改革,以教学促学科发展的良性循环。

要步入这一佳境,就必须依据马克思主义观点,将课程讲深、讲实、讲活。为此,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还应该提倡多元对话,具有开放性;能启人心智,具有思想性;扎实厚重,具有丰富性;因才施教,具有针对性。那么,《概论》教材应该是个松散的知识系统,还是象牛顿《原理》那样的公理化系统?比较一下萨谬尔森《经济学》,它为普通大学本科教学提供的就是一个较为松散的知识体系。就哲学而言,要开《西方哲学》课,除了提供包括各哲学大家们的思想在内的知识套餐之外,恐怕也没有其他的选择。其实,没有统一体系,正是哲学的生命力之所在,而“一致性”从来也不是科学的存在状况。我们当然不反对将严密性作为学术理想,但似也不必拘泥于此,不必希望一蹴而就。

基于上述考虑,将人与自然关系作为组织课程的粗略线索,仍然是一种可行的选择。据此并考虑到科学和技术的重要区别,可将全部内容分成四大部分,即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和协调观。自然观部分应更具哲学反思的意味;科学观(含方法论)部分应着重于回答科学是什么,科学能否逼近实在(自然);技术观(含方法论)部分着重分析技术的本质、技术的社会建构过程、自然人工化的机制、进程及其得失;协调观部分旨在寻求人、社会、科学、技术、自然的协调之路,分析其中所包含的各种存在困境。

在这一架构内,似应将下述内容充实进教学体系中: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科学知识社会学与技术的社会建构论研究领域若干问题;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认识与价值论问题;工程伦理、生命伦理尤其是基因工程引发的伦理问题;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应用引发的哲学与社会学问题;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等。在纳入新理论的同时,应将各类科学技术史案例和最新的说明性材料融入教材和教学之中,使之具有丰富性和时代感。

作为一种工具厢和脚手架,教材的具体编写,应全面均衡,有所示范,具有丰富的文献基础,成为真正的“概论”(introduction)和“引路人”。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也为那些有兴趣的学生,提供登堂入室的基础条件。考虑到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在教材篇幅有限的条件下,另选编一本《参考文献选编》,可能是必要的。就叙说模式而言,既然我们尚在寻求真理的途中,就不宜一味进行理论的宣讲和独白,而应本着多元对话、自由交流、平等沟通的态度,叙说学术发展。这才是就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向学生们进行的最好示范。毕竟,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在运用中才能活生生地显现出来。

标签:;  ;  ;  ;  

如何构建新世纪的自然辩证法课程:面向中国特色的STS素质教育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