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计算机文化的价值与观念更新_计算机的发展论文

论计算机文化的价值与观念更新_计算机的发展论文

略谈计算机文化价值与观念更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观念论文,价值论文,计算机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1981年召开的第三次世界计算机教育会议(WCCE 81)上, 原苏联科学院伊尔肖夫(A·P·Ershov)作了“程序设计,第二文化”的主题报告。当时的与会学者已经预见到计算机技术将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所以用“计算机文化(Computer Literacy )”一词作为该次大会的主题。此后人们逐渐用这个词来概括计算机在人类社会文化领域中所反映出来的种种现象,并把传统文化称之为“第一文化”,而将计算机文化称之为“第二文化”。在本文中,笔者将通过一个侧面谈谈计算机文化的价值和由它引起的传统观念的更新。

近些年来,各种文化现象成了研究热点,并且得到各种媒体的充分报道和广泛赞誉。这无可厚非,因为这些文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一个特定时代下与各类技术及各种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等相联系的人类文明。计算机文化源于计算技术,并且其内涵和外延也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在不断地更新、充实和深化。现在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及其应用范围、普及程度和对社会各个领域所产生的影响,已不能与1981年时相提并论,但我们从文化的视角对计算机与人的关系的研究却并不多。一位研究科技文化的学者在分析了一份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态度的调查报告后认为,“我国公众对科学技术持认同或肯定态度,主要是倾心于其物质功能和经济的功能,而科学技术的文化功能,以及科技文化的意识形态价值,则显然被轻视或忽略了。”(注:何亚平、张纲著:《文化的基频》,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同样, 我国公众对电脑的倾心也只是停留在其强大的物质功能上,而对其文化的价值并未引起足够的关注,其原因可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从历史上看,传统的人文文化毕竟有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作其衬景,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但科技文化是16、17世纪从哥白尼到牛顿的近代第一次科学革命这一段时期才逐渐开始兴起的,历史并不长。至于计算机文化,从巴贝奇制造机械式分析机至今不过150年, 而数字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史是从1946年开始写的。科技文化作为一种新文化的兴起和发展尚需要时间,更需要积累。第二,科技文化起源于近代科学技术,而“实际上,近代科学技术从它诞生之初起,就经历了围绕人们自然观、宇宙观和世界观转变的一系列‘血与火’的洗礼。”(注:何亚平、张纲著:《文化的基频》,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计算机文化兴起在现代科学技术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基石的环境中,人们已开始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为人类创造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以传统的反科学意识和宗教势力的影响已日趋缩小。然而,计算机文化的发展之路也并不平坦,因为计算机技术是高科技,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必须依托于其他高科技产业并与之同步发展,任何超越现实科技发展水平的行为和构想,都将是徒劳的。所以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虽然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奋斗,但并未取得丰硕的成果。与其说是人为原因或其他文化的排斥,不如说是科学技术条件尚未成熟,是受历史条件的限制。计算机技术的价值真正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也只是在80年代微机系统出现并得到普及后。第三,近一、二十年来,随着微机的广泛使用,计算机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并因此刺激和带动了相关高科技产业的研究和开发,新技术、新材料、新成果层出不穷,更新换代周期很短,很多长期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的人员根本无暇顾及其文化品位的研究。这种现象,一方面固然与客观条件有关,另一方面也是文理分家过严、过细、过早并由此造成文理对立的结果。一些理工科大学生,由于从高中阶段开始就忽视人文知识的学习和修养,一心专注于计算机技术,对文化的研究或无兴趣,或力不从心;而“一些学习或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的人,或一见数理化就头痛,或既颠又狂,对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还未能搞清楚,却敢于大胆地构造涉及科学问题的理论的新体系。”(注:何亚平、张纲著:《文化的基频》,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65页。)这样看来,文理分家,造成了科技文化研究的断层,这也是教育界值得讨论的问题。

与整个人类文化相比,计算机文化的历史十分短暂,但计算机文化作为人类文化中的生力军,其发展速度之快,作用力之大,影响面之宽广深远却是任何其他类型的文化所不能比拟的。

与传统文化比较,计算机文化具有哪些特点呢?我认为首先是普适性。虽然各国文化传统不同,文字差异极大,但计算机文化的传播并没有因此受到阻碍,计算机语言已经成了人类最通用的共同语言,从而打破了人类文化史上长达数千年的众多传统文化各自独立发展和缓慢进化的局面。其次是基础性,这就是计算机文化已经广泛渗透到国民经济、工业控制、交通运输、智能设计、网络通信乃至日常生活、文化娱乐等等几乎所有的领域。它不受性别、年龄的限制,不为职务、行业所约束,人人都可以感受到计算机文化的存在。第三个显著特点在于它内在的、能动的创造性,实际上,计算机的发展史,就是奇迹般的高速创新的历史,由此构架出来的计算机文化也可以说是近代科技文化最重要的思想成果和能动的创造性的体现。

以计算机文化作用于社会文化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层次来分析,从它的萌芽、成长、发展到繁荣,最主要的是体现了计算机文化的求是、创新、规范和社会大协作的科学精神。

所谓求是,就是一种为科学的真理和理想而忘我的献身精神,这是计算机文化的精髓所在。早在1822年,被誉为计算机先驱者之父的查尔斯·巴贝奇就开始用齿轮和转轴设计差分机,10年后他又以毕生的心血开始设计与现代电脑的结构几乎相同的分析机。虽然因科学技术条件所限最后以失败告终,但是他们为追求理想所作的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为后辈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精神遗产。时隔一个世纪,计算机界更是人才辈出。如现任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早年在为IBM 公司开发对计算机系统软件产生深远影响的著名的PC-DOS时,曾“把自己关在Microsoft公司的一间小办公室里奋力工作,这间屋子既没有窗户也没有空调,有时室温高达38℃,经过艰苦卓越的努力,盖茨获得了成功”(注:张大卫:威廉(比尔)·盖茨——微型计算机革命的带头人, 《微电脑世界》,1997年9月,第169页)。又如,作为国内培训考核必修的WPS 文字处理系统软件的开发者求伯君,他为了开发这个几十万行汇编程序的大型程序,也将自己封闭在一个房间里长达几百天,“在这段日子里,他几乎每天都工作到深夜两三点,简直是个工作狂。他最主要的食品是方便面和开水,他为开发WPS吃了一年多的方便面”(注:武楼:WPS之谜,《电脑报》,1994年,第41期)。国内计算机科学界首推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选教授,由他主持开发的方正(华光)电子出版系统以其技术的先进性和成熟性已在出版印刷业中占90%以上的份额,其中在国内报业中占据了99%的份额,成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专业中文电子出版系统。现在,当人们拿起印刷精美的书刊,翻阅着彩色鲜艳、图文并茂、版式整洁的报纸的时候,有谁会想起王选从1975年接受七四八工程到1985年华光Ⅱ问世这整整十年所经历的辛酸苦辣。当时王选抱病参加了论证会,身体虚弱得连讲话都困难,电子照排方案也是由别人代他在会上介绍的,而且搞科研的周边环境和物质条件又十分恶劣。王选在回忆这段艰难的往事时说:“当时调试大型软件的艰难程度是今天的年轻同志所难以想象的。”1981年夏,当时承担软件总设计和调试的王选的妻子已开始便血,“癌细胞已在直肠上发展,但当时没有时间去仔细检查。”(注:《王选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5—36页)正是这些科学家们的这种忘我献身的求是精神为今天计算机文化带来了繁荣。

规范,就是技术规范或标准化,是计算机能迅速发展的条件。计算机技术规范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是它的开放性,因为只有开放技术,才能为大家所认同,从而形成“众星捧月”的欣欣向荣的局面。IBM和APPLE公司都是个人电脑的先驱,时间上APPLE 的苹果电脑出现得更早, 特别是它后来发展的Mac 机, 在图形技术上甚至领先于Windows,但由于其系统技术的封闭性,难以形成标准, 在市场上步履艰难。而IBM 采取了将个人电脑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功能公开和开放的经营策略,结果很快就有几百家公司急于与IBM-PC机兼容, 并且有众多的应用软件开发出来捧场,很快就占领了95%以上的个人电脑市场,形成了一代PC标准。现在计算机文化之所以能得到如此快速的普及,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起因于计算机技术的标准化。其次,所有的计算机的技术规范或标准都在不断地继承、发展、充实、提高。计算机技术规范很多,其中有的是其他学科规范的延伸,也有的因技术优势而成为事实上的标准,不管出于何处,都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规范的发展过程中,从维护用户的利益出发,还必须继承原先的规范。如操作系统标准从DOS进化到Windows,版本也在不断更新。总线标准从XT、 ISA至PCI性能在不断提高,但几乎所有得到发展的标准或规范, 都要求向下兼容即继承。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计算机科学规范的不断更新,同时计算机规范的进一步完善,也为计算机技术向更高水平的发展铺平了道路,计算机文化也趋向更高的层次。

刻意创新、追求完美,是计算机文化科学精神的另一个体现。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科学技术的创新是近代科学技术得到持续进步的基本动力。仅仅十五、六年时间,计算机硬件系统就从16位PC机发展到今天的64位奔腾机;软件系统从DOS的文字界面发展到Windows图形界面;通信系统从单机到覆盖全球的因特网等等,无一不是不断创新的结果。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中同样有批判,有扬弃,其实创新本身就是使旧的程式逐渐淡出的过程。现在,电脑的人性化也已提到开发者的议事日程上来。早期的计算机,从外形设计到可视界面,与人们的习惯大相径庭。本来电脑作为人的手和脑的延伸,人机界面应该符合人的工作习惯。所以新一代计算机的设计中就逐渐加入了人性化的韵味,如拿起“笔”就可输入文稿,想要废弃一个公文,就把它丢到“垃圾箱”中去。近几年还时兴一种人体工程学,出现了人体工学键盘、鼠标等硬件周边产品,甚至推出了人体工学电脑桌以保护使用者的健康。这些正是计算机文化所体现的永无止境的刻意创新和追求完美的科学精神。

计算机的发展依赖于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发扬社会大协作的科学精神。19世纪的发明家、完美主义者巴贝奇虽然能构想出与现代计算机的构造极为相似的分析机,但由于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且孤立无援,终于以失败告终。巴贝奇的悲剧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任何脱离科学技术现状的美好设想,在当时只能是梦想。纵观整个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史,每一代的发展都取决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和社会大协作。设想一下现代的高性能计算机如果不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而用电子管来制造,即使能建造出来,恐怕几幢大楼也放不下。微电脑是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个部件包括外部设备都要协调配套。所以,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而使中央处理器微型化的进程中,各种高性能的光、电、磁产品也不断被开发出来并投入到组成微电脑系统的配套行列中去。市场的需求促使高科技的开发,高科技的投入又进一步提高了计算机的性能价格比,从而为市场的扩容、微机的普及创造了条件。同时微机的普及又为大众化网络(如因特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在计算机业周围集积了大量从事高科技开发的优秀人才,从而又进一步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计算机文化所体现的社会大协作的科学精神。

由众多文化组成的社会文化,必然存在各种文化的互补现象,并且“随着这种文化互补现象的发展,常常出现文化的互相渗透,由此积淀而成的观念也是一种新观念”(注:李君如:《观念更新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7页。)由计算机文化和传统文化相互渗透积淀而成的新观念,将促使传统文化观念的更新。这里谈谈与人们日常生活比较密切的一些观念的更新问题。

早在18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社会就逐渐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到20世纪50年代,工业化达到了鼎盛时期,但同时也带来了能源和材料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污染,出现了许多工业技术自身难以克服的问题。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微机的普及,使信息技术快速兴起。在70年代的世界能源危机中,许多传统产业产量下降,唯独信息产业独领风骚,并以年均20~25%的增长率持续发展,到90年代初在美国跃居为第一大产业。所以有人称这场变革为信息革命或第二次产业革命,意味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有三条,即信息成为一种重要资源、信息业上升为最重要的产业以及信息网络成为社会的基础设施。实际上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流设施是与物流设施并行发展的,信息高速公路的提出就出于这种构想。作为信息高速公路主干线的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因特网(Internet),目前至少已把全世界170 余个国家和地区、2000多万台主机和1亿个以上用户连接在一起, 每天有1500万人次使用因特网的E-mail信箱发送电子邮件。

基于因特网的电子通信方式的出现,促使了传统通信方式的观念更新。电子函件代替了普通信件,因特网E-mail 信箱代替了邮电局收发邮件,可视电话代替了普通电话,计算机传真卡代替了常规传真机。另外,上、下级间公文的传送,统计报表的传送,信息数据的传送,甚至广告、文艺、下棋、聊天也都通过因特网来实现。当然这些都应归功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于是就又出现了“网络文化”“电子信息文化”。但网络通信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网络计算只是计算机文化的一项新特征和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通信观念的更新仍属于一种计算机文化现象。

一般认为,多媒体是计算机自身技术提高的一种体现,因为初期的计算机界面令人望而生畏,而现在却是一个有声有色的多彩世界。多媒体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三维立体制作和图像还原编辑技术所构制出来的虚拟世界,使模拟音像制品从视觉效果上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所以这些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电影、电视和广告的制作上,其结果不仅降低了音像广告制作成本,缩短了制作周期,还避免了真实场景摄制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损害。第二,大容量只读光盘的出现,使传统的音视和知识介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电影片、录像带、录音带变成了光盘,大百科全书变成了光盘,几十年的报纸合订本也变成了光盘,并且还出现了光盘版报纸、杂志。光盘音视和知识介质不仅保留了传统介质的特色,而且体积更小,质量更高,使用和保管都更方便。光盘有声读物的出现还改变了传统书刊的呆板面孔,加强了知识的传播功能,提高了作品的可读性和可信度,所以在辅助教学领域迅速占领了市场。多媒体介质的更新还反映在其他领域,如各种货币磁卡相继出现,传统的货币形式改变了。介质的改变和更新,是人类文明的进步,也是计算机文化影响所涉及的主要领域之一。

读书是人们获得知识的重要渠道,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视野毕竟有限,而且相关内容或所引出处只能通过脚注或附录来表述。倘若遇到脚注或附录中仍有需进一步引伸的地方呢?总不能用脚注的脚注、附录的附录吧!为此有人将传统意义上的书称为“死书”,尽管言词有点过激,但也反映了传统书籍的狭窄性。计算机多媒体超文本的出现使书和读书的观念发生了改变。传统的书很难解决深度和广度的矛盾,人们要获取某一类相关知识必须翻阅很多书。超文本从两种形式上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一种形式是将大量的相关内容以百科全书的格式做成“集成光盘”,在阅读时可不断地寻求脚注的下一个脚注。第二种形式是通过万维网(Web)通向外界各种图书馆服务器, 通过超文本连接查阅相关资料并“下载”所需的内容,所以有人称“我的图书馆”可能比国会图书馆还大。除了通过计算机读书、学习外,日常的另一个应用是写作,这就引起了“换笔”的话题。尽管中国也曾有过发明计算器具的辉煌,但电脑毕竟是外来物,在设计上总是首先满足欧美人的传统文化习惯。所以输入汉字成了国人学习和使用电脑的瓶颈,几百种输入方案应运而生,并逐渐走向成熟,一些作家因此开始“换笔”。面对写作工具的观念更新,也曾引起争议。然而争议尚无结论,新的输入技术又出台了,这种直接用光笔在板上写字就可输入文字的技术导致了“笔的回归”。不管如何,超文本所引起的读书观念的更新及写作工具的改变,也体现了计算机文化影响在读书和写作领域对传统文化的渗透作用。

其实由文化的相互渗透而出现的观念更新是多方位的,上面所涉只是日常工作生活的一部分。计算机文化也可能对传统文化起负面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人们用传统书写工具作文作图写信具有人情味且具有保存价值,特别是一位成名作家、画家的原稿。但电子通讯一般是数字通信,传送的是机器文字符号,见不到写信人的笔迹,使人感到不亲切。作家换笔后作品的原稿没有了,用电脑作画,由于复制简单,也就降低了作品的收藏价值。其次,电脑的广泛使用也使人们对电脑的依赖性增大,一些人的计算、书写等基本技能可能下降,一旦因故停机,就可能束手无策。此外,大量数据存放在计算机中,由于计算机系统本身技术的开放性及磁电设备的脆弱性,可能会造成各种不测后果,如数据丢失、机密泄漏,轻则影响工作,重则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更有甚者,电脑的滥用还会引发多种社会问题,如电脑病毒、电脑游戏赌博、电脑经济犯罪等等。不过,电脑病毒是道德伦丧者对社会报复的产物,当然也是一种犯罪行为。而犯罪和赌博是早已存在的社会现象,我们是否可将这些行为看成是一种对计算机文化的反渗透呢?其实所有文化都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研究它的目的就在于对它作出一个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

标签:;  ;  ;  

论计算机文化的价值与观念更新_计算机的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