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中小学阶段教育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论文_马强

传统文化在中小学阶段教育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论文_马强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域城镇中心学校 255200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有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传统 ,积淀了优秀的传统文化,例如:孝顺父母,尊老爱幼,见利思义,公而忘私,团结友爱,诚信忠恕,见义勇为,和睦坦荡,先人后己,礼貌待人,遵纪守法,上下有序,学无止境,德智兼备,讲求公德,廉洁奉公,重民爱民等等。也涌现出无数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形成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但是我国经过十年文革的浩劫,使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遭受到严重的破坏,甚至有的传统文化接近消亡。另外,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传统文化在“崇洋”思潮作用下,日益被很多人摒弃。正是这种内、外双重压力使得传统文化逐渐走向了衰亡。缺失了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成长在新时期的人们对传统美德,传统素养的丢失日益严重,尤其很多人的社会观、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扭曲和变态,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在这种形势下,我国有识之士纷纷呼吁,要重拾优秀传统文化,重新打造新时期优秀的社会氛围和价值观念。特别是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我以为这是发展传统文化的契机,而中小学阶段作为基础教育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无疑是非常重要和相当必要的。对中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应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来渗透。

优秀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家庭教育在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目前大部分家庭对学生在进行家庭教育过程中不得法,存在许多误区,造成了他们在待人接物,行为习惯,学习成绩,思想道德等方面的问题。

家庭教育理念上存在误区

首先,重视分数轻视品行。在我国,素质教育虽然提倡了多年,可大部分学校的实质还是应试教育,特别是我国高考教育体制的影响,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还是会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小学校为了迎合家长和社会,片面地追求分数,家长也认为只要分数高,孩子就聪明,升学就有保证。这就使一些家长过于重视现实利益,产生了许多急功近利的“误区”,出现了家庭教育中重物质轻精神,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成才轻成人等现象。在这样家庭教育下的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出漠视甚至是蔑视;对传统的道德表现出功利化和物质化的倾向;部分青少年个人行为失范现象也越来越多。因此可以说,在当今社会,在家庭教育中忽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家庭教育中最大的失误。

其次,重视言语轻视行为。古人云:“身教重于言行”,孩子出生后,最开始接触的便是身边的父母。所以,父母的行为举止会无形中影响青少年的性格和心理。如果父母想要对孩子的一生负责,就必须在孩子身心发展时期做孩子的楷模。父母高尚的品德、慈善的言行势必会在孩子心中形成健康的人格定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家长没有接受过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不多,使得他们在教育孩子时总是忽视“行”的力量,不停的说教,甚至是责骂和惩罚,而不知道用自己良好的行为去感染孩子,让孩子从这些生活细节中得到教育。

(2)家长个人行为失范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导致了社会结构和社会成分的多元,社会组织体系日趋松散,贫富差距加大,竞争压力增强。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对他人、集体和社会产生疏离感,从而对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产生怀疑,甚至是全盘的否定。如传统文化中的“大公无私”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被打破,而对新奇的多元文化内容又感到莫衷一是,这就使一些家长的价值观既没有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也没有完全吸取现代先进文化的精华,缺乏正确的人生价值判断,从而导致行为上的失范。我们知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会无意识的去模仿父母的行为,如果家长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发生错位,那么对下一代的影响可见一斑。

(3)家庭教育方法不当

家长疼爱自己的孩子是人之常情,但是不能一味的溺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溺爱的本质就是只知道疼爱和迁就,而不知道教育孩子让他们分辨是非,最后害了孩子。所以古人司马光曾说过:“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强调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严慈结合,不能有严无慈,也不能有慈无严,只有这样才是对孩子最大的爱。目前,我国家长在孩子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出现了两个极端。一种是,父母认为不能再让孩子经受过去自己受过的苦,所以想把世界上最好的一切都送给孩子,唯恐达不到孩子的要求,把传统文化中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尊老爱幼等等优良道德都抛之脑后,对孩子一味的宠爱。另一种恰恰相反,父母害怕孩子在外面接触坏人,从而染上恶习;害怕幼稚单纯的孩子交友不慎,从而受骗上当;害怕孩子参加集体活动浪费时间,从而耽误学习等等,因此对孩子的活动时间、活动范围、交往对象等严格限制,要求十分苛刻。以上错误的家庭教育方法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⑴小学阶段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比较单一,对大多数学校来说,传统文化教育更多的是经典诵读,孝道文化的教育,对传统节日、传统历法、国画国乐这些被打上深深烙印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教育都很少。尽管国家增加了中国传统节日的假期,但很少有学校利用这一契机,适时地对小学生进行相应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

⑵学校课程安排上,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不足。很多地方和学校对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认识不到位,对教育内容缺少系统规划,对教学环节缺乏整体设计。似乎传统文化教育仅限于语文课程中古诗文的理解,而对于那些本来可以加入传统文化教育的品德与社会课程、音乐与书法课程、体育课程中,却很难看到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子。

⑶教育教学中的技术性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从事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从现状看,多数小学教育中语文教师是承传统文化的责任者。由于学校硬件资源的局限,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多数小学教学中不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不能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小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体会不到学习传统文化的乐趣。

⑷学校要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开办富有特色和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在网站中,可以开辟专门的优秀传统文化版块,开通网络平台如 MSN、BBS、QQ 等,让同学在网站上进行讨论和交流。这样有助于了解学生的想法,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从而达到教育目的。也可以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集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于一体,将抽象的理论与形象的感官相结合,使青少年身临其境,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提高青少年的文化自觉度。

三.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⑴社会不良氛围影响。市场经济背景下,各种经济形式都有自己的利益追求,与多种经济形式相对应的是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这种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导致人们的道德价值取向多元化,使得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无条件地服从集体的观念发生了变化,甚至矫枉过正,从“无条件”服从集体趋向有条件服从,甚至趋向于尽量巧妙地保护个人利益。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不讲信用、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这些给中学生带来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贫富差距拉大,失业、离婚率上升等社会问题,使一些青少年产生信任危机和价值观混乱。一些影视作品、网络游戏、报刊中色情、打斗、凶杀与暴力场面充斥,使一些学生盲目模仿,危害着中学生的健康成长,特别是网络开放,对小学生来说网络是一个“天使”与“恶魔”同在、鲜花与陷阱并存的世界,对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也是一柄双刃剑它既是一个新的信息源,又是一伤害源。

(2)政府相关部门对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视不够

适合中小学生特点的活动场所较少,许多学生只有到网吧、歌舞厅、电子游戏厅等营业性场所参加娱乐活动,不少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越陷越深,甚至有人因此走上歧途。因此社会大环境大气候对中学生思想道德消极的问题不容忽视。对中小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相关部门在工作实施前,必须做好科学的规划。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各级政府部门并没有把工作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很好的结合起来,仅仅着眼于眼前的短期效果,追求短平快,而忽略了对长期目标的分析和部署,导致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呈现阶段性的特点,出现工作链条脱节现象。还有一些部门和单位,存在着重形式、轻效果;重宏观、轻细微;重利益、轻责任的工作倾向,只求表面上的轰轰烈烈,却从不过问工作效果,很多实际问题根本得不到解决。这些不良倾向的存在,使得一些地方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甚至负面作用日益加剧。

(3)社会传媒忽略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扬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各种传媒逐渐走向了市场化轨道,国家对此的控制力和扶持力度逐渐的减弱。大众传媒这种经营方式上的转变,导致了其价值取向上的转变。大众传媒公司必须提高发行量和收视率来保证其经济利益。有些媒体甚至为了争取观众,追求最大利益,使得假冒伪劣广告、虚假新闻等现象屡禁不止。相对于娱乐性质的内容,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比较少。所以,大众传媒对传统文化的宣传热情比较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意识传播更是少之又少。现实生活中,在公交车站、地铁站、火车站等公共场所,我们随处可以看见各种商品、房产、电影、明星宣传广告,很少看到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大众传媒的引导,努力构建良好的传播氛围,让青少年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随处看到传统文化的身影,受其熏陶,从而促进自身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当前中小学生的教育意义是非常迫切的,且是重要的。因此我们作为一个教育者有责任保护好传承好我们的文化遗产,在教育小学生的过程中要大力宣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吸取其精华,摒弃其糟粕,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这是教育的根本,也是国计民生的大事。

论文作者:马强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  ;  ;  ;  ;  ;  ;  ;  

传统文化在中小学阶段教育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论文_马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