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论文属2017年度南宁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同伴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7B097
摘要:同伴教育似乎是一种合作性的探究学习,但本质又区别于这种学习活动,前者是借助兴趣相同、有影响力的同伴力量,来解决留守儿童的学习焦虑问题。后者是对留守儿童学习能力的一种培养。而学习焦虑从本质上说,是心理焦虑造成的学习困难,而作为民族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学习焦虑借助学校教育这一途径能得到有效解决,所以利用各学科教材为这些留守儿童进行“同伴教育”,利用同伴优势来解决心理问题,提升学习能力。
关键词:民族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同伴教育;学科教材
引言
在这些年的经济浪潮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甚至是中老年外出务工,留在家中的就是那些腿脚不灵便的老人或是那些学龄期的儿童。虽然各地均有留守儿童,但因地域差异,各地的留守儿童又有着不同程度或不同特点的学习焦虑,那么我们所需做的教育也应有各自的侧重点!
一、民族贫困地区人口经济现状
西部地区是我国重点扶贫对象。其中人口较少的民族聚居地区存在比较严重的贫困现象,具体表现为山高谷深、人地矛盾突出、农民增收难度大、贫困面广和贫困程度深等问题[1]。这些突出的现象,让民族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更为棘手,而我们应如何利用课堂来解决呢?
二、民族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现状
1.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具有随意性 。民族贫困地区的青壮年虽外出务工增加家庭收入,然而受自身文化水平的影响,务工获得的收入有限,无法完全摆脱贫困,留守家中的老年人或多或少都会进行农业耕种。因家务事繁多,家中长辈就会随时随地地给孩子布置任务,甚至是在孩子做作业的当头也会如此。这容易让孩子心浮气躁,敷衍塞责,无法专注完成学业。
家庭教育具有宠溺性。在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下,无论父辈还是祖辈对孩子都是满心的愧疚,虽然家中经济并不富有,但依旧会满足孩子的众多要求。这容易造成孩子独断专行,肆无忌惮,学习随性的个性心理。
家庭教育具有单一性。民族贫困地区外出务工的青壮年众多,学龄儿童往往由祖辈照看,祖辈在照看过程中,注重的是物质生活的满足,而忽略了精神生活的慰藉。既不理解学龄儿童的心理需求,也无法满足学龄儿童的心理渴望。这容易造成孩子出现孤僻、自卑、厌学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2.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通过相关的调查数据报告,发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和对人焦虑等方面[2]。民族贫困地区有着山区人口密度小、人口不够集中的特点,方圆几里内的人家寥寥无几。孩子的心理诉求又无法得到祖辈的认同,学习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如此恶性循环,留守儿童的学习越来越差,心理越来越焦虑,与家人的关系也会更加恶化。所以,想要解决这一问题,让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感,是改善问题的有效途径。而成就感的获得不仅仅是老师的赞扬,还有学生间的共同成长!
三、利用教材实施同伴教育
1.小学数学教材解读
小学数学教材是以数与代数为主线,与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小学侧重统计)、实践与综合运用等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编排的。依旧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教师要“教什么”“怎样教”,要如何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内在联系”,要怎么才能实现“教学的目的要求”是教育的关键,这些问题在小学阶段看起来很简单,然而民族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在学习数学时,却难以获得数学感,这与他们的家庭教育有些密切关系,所以我们需要借助同伴的力量来以优带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同伴教育的实施
(1)什么是同伴教育?苏斯曼(Sussman,1973)认为,同伴教育是指由受过半专业训练和督导的学生,运用言语或非言语的交流方式,对需要帮助的朋辈提供倾听、支持或咨询服务。瓦伦斯特(Varenhorst,1984)认为,同伴教育是由受过训练且接受督导的学生来执行助人之历程,其服务对象只限于年龄相近的求助者及他人转介的当事人。邦德(BondK&Wolfc,1998)等认为同伴教育是具有相似年龄、背景或生理、经历、体会、社会经济地位及相同性别等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同伴教育者易唤起身边同伴的心灵共鸣,以实现教育目标[3]。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同伴教育就是借助他们伙伴关系的亲密、信任,借助他们平等的地位、相同的兴趣来实施榜样示范作用的一种教育手段。它与加德纳的社会学习理论相似,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又做了那些努力呢?
(2)同伴教育实施者的选拔
这类同伴需要选拔出来提前实施教育指导,老师应平时多观察学生群体,了解该群体里具备成为同伴教育实施者的学习、生活等习惯。再由老师选出这些人来进行培训,指导。另外同伴教育实施者不能是固定的,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各自长处,在不同的学习内容或不同的学习阶段来选择其他的同伴教育实施者。这样做不仅可以带动留守儿童学习,还能帮他们找到自己的长处!
(3)利用教材来实施同伴教育
小学数学教材基本按照数与代数、实践与综合运用、空间与图形及统计与概率四个板块构成。而这四个板块学习的意义不同,过程也有差异。
数与代数这一板块是数学教育的基础,让学生认识数和符号,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从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问题,去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初步的应用能力。从而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而这一板块的同伴教育实施者应该选择学习稳重型或面面俱到型同学来担当。数与代数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获得数感的有效过程。然而,小学期的孩子贪玩是天性,而数与代数又缺乏趣味性。用这些人来实施,可以由他们结合老师所讲方法来督促其他同学,这种同伴教育实施者不仅仅学习能力强,而且有一定的威慑力。这样才能让那些留守儿童从被动学逐步变为主动学,从而得到数与代数的乐趣!
实践与综合运用是一个新型的学习活动,很容易被学生老师忽略。实际上这一板块注重学生的说做能力,让他们凭借自身的经验,结合社会需要和问题,通过学生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实施者具有更强的动手操作和组织能力。实践与综合运用可以说是现代社会对人才要求下的产物,同时它对教学手段的要求也显得不那么单一,可以单个学生表演,也可以一组学生合作。这个板块借助同伴教育可以让留守儿童放下对学习的恐惧,重拾学习的乐趣,同时还能让思维更加活跃。
空间与图形是贯穿着整个学习阶段的,它由线到面,再由面到体。它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以发展空间观念,为认识周围的客观世界作好铺垫。小学期的孩子对“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知识十分感兴趣,他们乐于操作,渴望活动,富于创造,但是,又容易浮于表面,难以深入在选择这一板块的实施者时,我们应注重学生的联想能力、抽象思维以及空间想象力。实施者利用思维的活跃性,根据同龄人的兴趣爱好来指导他们完成图形的拼凑或拆分,如:机器人,汽车等。而这种最初的把握有利于培养留守儿童对图形的空间想象力,让他们获得学习的成功,摆脱对学习的
统计与概率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和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上的重要作用是密不可分,是数学学科中入门最简单,也最易让学生接受,所以,在这一板块的实施者的选择中,我们应让那些平时孤僻的人担任。这样做的好处不仅仅是让孤僻的人获得自信,也能让其他人更加相信,学习数学只要有了充分的投入,就必然能轻松快乐地获得知识!
结束语
同伴教育应贯穿我们教学的始终,这不仅仅是教育的要求,也是社会的要求,虽然它的提出者针对的是成年人的教育活动,但在我看来,从小学确立同伴教育方法,不仅能让留守儿童轻松应对学习的各种困难,还能让他们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获得同龄人的帮助,找到同龄人给的依靠,形成健全、健康的人格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民族地区贫困现状的调研报告》2016
[2]黄爱玲.“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5):351-352
[3]罗玲 彭少峰.《同伴教育研究评述》[A].社会工作2015(1):118.
论文作者:陆贵永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同伴论文; 儿童论文; 实施者论文; 贫困地区论文; 学生论文; 民族论文; 这一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