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门诊患者疾病分析及心理护理对策论文_吴敏

吴敏

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 655000

【摘 要】目的:根据耳鼻喉科门诊患者疾病分析,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耳鼻喉门诊收治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疾病分析+心理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有明显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更低,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基于患者疾病分析,加强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消除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促进患者的康复,有利于耳鼻喉科门诊医疗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耳鼻喉科;门诊;疾病分析;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4-294-02

耳鼻喉科门诊科室有着很大的患者流量,是为耳鼻喉科疾病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直接窗口。由于耳鼻喉科疾病类型较多且比较复杂,工作量较大,往往服务质量不高[1]。患者在接受医疗护理服务的过程当中,容易出现恐惧、焦虑、抑郁和烦躁等不良心理情绪和心理,不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为了提升耳鼻喉科门诊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实际需要,分析耳鼻喉科疾病特点,采用更为科学的护理办法,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本研究以2014年3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耳鼻喉门诊收治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加强对患者的疾病分析,并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2例耳鼻喉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男性32例,女性24例,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46.5±4.9)岁,其中耳病患者13例,鼻病21例,喉病22例。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27例,年龄19~77岁,平均年龄(47.2±6.8)岁,其中耳病患者11例,鼻病24例,喉病2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对照均衡,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办法,按照常规诊疗流程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服务。观察组则基于常规护理办法,着重加强心理护理。

1.2.1心理干预

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当中,由于病情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患者的心理状态会随之受到影响,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因此,在耳鼻喉科门诊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当中,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密切关注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疏导,寻找并提供宣泄其负面情绪的途径,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2]。

1.2.2健康宣教

患者之所以会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很大程度是由于对疾病缺乏了解,对于耳鼻喉科疾病的症状以及防治办法不够了解,缺乏治愈的信心。因此,加强耳鼻喉疾病的健康宣教是十分必要的,让患者对耳鼻喉科疾病有着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对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3]。

1.2.3针对性护理

根据耳鼻喉科疾病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护理方案。医护人员需要保持积极热情的服务态度,为新住院患者营造和谐、温馨的气氛,消除患者的紧张感。由于耳鼻喉科门诊需要接诊的患者人数众多,加上病情复杂,往往工作效率不高,患者需要排队等待较长的时间,期间患者很容易产生不良情绪,严重则会引起病情的发作。这就需要在耳鼻喉科门诊接诊的过程中,安排专门的护士对患者进行引导,保持良好的就诊秩序,安抚患者的情绪。对于病情严重并产生抑郁心理的患者需要重点看护,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其沟通,并予以心理疏导,消除其抑郁情绪,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避免患者出现放弃治疗和自杀的情况。对于高龄患者则需要给予其足够的关心,使其感受到温暖,消除孤独感,有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1.3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态,参考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焦虑自评量(SAS)评分。②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评价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s)表示计量,(%)进行计数,资料通过t值和2检验,结果满足P<0.05,两组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有着明显的降低,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后两组患者抑郁和焦虑状态评分对比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和焦虑状态评分对比(±s)

3讨论

耳鼻喉科疾病门诊的医疗服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护理工作的质量。由于需要面对较大的患者流量和复杂多变的病情,往往无法保证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患者本身承受着疾病带来的痛苦和折磨,很容易产生紧张、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对于疾病的治疗与护理的态度消极,依从性差。因此,从耳鼻喉科门诊患者的疾病分析及心理护理着手,加强心理干预,有效开展耳鼻喉科健康宣教活动,针对性采取护理干预,进而改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提升耳鼻喉科疾病门诊的医疗服务质量[4]。本组研究中,选取112例耳鼻喉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办法,结合患者的病情分析,进而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办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护理前相比,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4.6%)明显高于对照组(80.4%),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耳鼻喉科门诊医疗护理工作当中,基于患者疾病分析,加强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消除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孙春菊. 耳鼻喉门诊患者疾病分析及心理护理对策[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24:3720-3721.

[2]王月. 耳鼻喉科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J]. 中国实用医药,2012,14:215-216.

[3]张秀文. 耳鼻喉门诊患者疾病分析及心理护理对策[J]. 健康之路,2015,11:9.

[4]丘伟连. 耳鼻喉科门诊患者疾病心理分析和护理[J]. 中国医学工程,2015,05:130+132.

论文作者:吴敏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2

标签:;  ;  ;  ;  ;  ;  ;  ;  

耳鼻喉科门诊患者疾病分析及心理护理对策论文_吴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