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中亚战略”及其对中国战略安全的影响_美国军事论文

美国“新中亚战略”及其对中国战略安全的影响_美国军事论文

美国“新中亚战略”及其对中国战略安全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亚论文,战略论文,美国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亚地区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五国,是连接欧亚大陆的战略要地。近几年来,美国为了谋取更大的地缘战略利益、实现其称霸全球的战略目标,加强对中亚地区进行渗透,炮制了所谓的“新中亚战略”。

一、美国“新中亚战略”及其主要举措

冷战结束以后,由于俄罗斯政局不稳、经济困难和中亚政策失当。更由于中亚地区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潜在的石油储量,中亚遂成为大国争夺的重要场所。在这种背景下,美国最近抛出了“新中亚战略”,即改变不重视中亚国家的政策,开始将中亚地区纳入自己的利益范围,一方面不承认俄罗斯在中亚地区拥有特殊利益和地位,极力排挤俄罗斯的势力;另一方面从经济入手,逐步扩大对中亚地区的政治、军事、教育等各个领域的渗透,确立美国对中亚地区的影响和控制。

首先,以投资、贷款和赠款等方式,“帮助”中亚国家克服经济困难,强化其对美国的依赖。美国先后通过开办合资或独资企业、购买企业股份等形式,逐渐控制了中亚某些国家主导产业。为进一步加强对中亚的控制,美国逐步加大经济援助的力度。1997年对中亚地区的经济援助为6.2亿美元,1998年增到9亿美元。1999年美国又与土库曼斯坦达成一项耗资30亿美元的投资协议,决定修建一条经里海海底的天然气管道。

其次,采取两面手段,加紧对中亚地区的政治渗透。一是通过加强高层互访和签署条约、协定等方式,对中亚国家施加政治影响,促使各国推进“民主改革”和“自由经济”,同时利用新闻媒体推销西方意识形态。二是利用各种手段对中亚各国领导人施加压力。如以“维护人权”为由,对土库曼斯坦总统个人集权施加压力,敦促乌兹别克斯坦总统进行民主改革、实行新闻和言论自由等等。

第三,通过军事援助、军事交流与合作等途径,加大军事渗透力度,尽可能使中亚地区武装力量“美国化”。继北约第一阶段东扩实现之后,美国将目光更多地转向中亚地区,先后促使北约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建立了“和平伙伴关系”。 1999 年北约50周年庆典期间,美国又撮合独联体国家在华盛顿组成带有军事性质的“古阿姆”联盟,其中就包括乌兹别克斯坦。美国军事代表团访问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期间,曾经许诺对其提供军事装备、帮助训练军事人员和维护两国边境安全。以后,美国又扩大“中亚维和营”演习的地域和规模,以进一步加强和突显在中亚地区的军事存在。

总起来看,美国对中亚地区的多方面渗透加剧了中亚形势的变化,其根本意图是排挤俄罗斯的传统势力,并利用中亚地区来挤压中国的战略空间。这就使得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增加了不少变数,从而严重影响了中国的战略安全利益。

二、中亚形势新变化对中国战略安全的严峻挑战

中亚五国都是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与俄罗斯传统关系比较密切,但民族、宗教和文化差异极大,尤其是绝大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苏联解体后,伊朗、土耳其等伊斯兰势力开始加紧向中亚地区渗透,培植了一批原教旨主义、泛突厥主义等伊斯兰极端势力,使中亚各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伊斯兰化倾向。而伊斯兰化不仅威胁着中亚各国世俗政权,而且凸显了中亚各国与俄罗斯的民族矛盾和宗教文化分歧,严重影响了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从而引起了大国的关注。加上近几年中亚地区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发现,更使得中亚地区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美国从经济利益和战略安全利益出发,开始将中亚地区视为其欧亚地缘战略的重点之一。美国对中亚地区的渗透,一方面为中亚各国摆脱俄罗斯的传统影响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也使中亚各国纷纷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靠拢。中亚形势新变化为美国谋求更大的地缘战略利益、实现排挤俄罗斯和挤压中国的战略空间提供了条件。

第一,科索沃危机发生后,中亚地区没有一个国家谴责北约,对中国驻南使馆被炸表态也非常慎重。中亚各国从自身实际状况出发,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全方位外交政策,对内实行总统集权,引起美国不满。近年来,为逐步加大对中亚各国的影响和控制,美国一方面通过政治、经济、军事和意识形态等多方面渗透来影响各国政府,使其对外政策更加符合美国利益;另一方面又在一些国家扶持反对派,企图以更加自由化的亲美人士取代现领导。中亚各国对科索沃战争的态度固然取决于国家利益的现实考虑,但美国的压力不能不说是一种重要因素。因此,随着美国对中亚地区影响和控制的加强,中亚形势有可能发生不利于中国的变化。一旦反对派在中亚掌权,北约扩大到中国西部大门的局面就会出现。

第二,中亚地区潜伏着许多不稳定因素,一旦矛盾激化,将给美国的军事介入提供借口。目前,中亚各国在政治上有争夺地区主导权的斗争,都存在着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经济上,一体化步履维艰,经济利益冲突较大,缺乏充分的合作基础。在民族宗教问题上,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由来已久。近几年,宗教势力加紧渗透,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和泛突厥主义活动独獗,对中亚各国政局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俄罗斯对中亚地区的传统影响,由于双方历史上形成的经济联系难以割断,更由于俄罗斯谋求大国地位和保障自身地缘战略安全利益的考虑,不仅不会消除,还会进一步加强。而美国在中亚地区的插手更凸显了大国争夺的背景,加剧了形势发展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值得指出的是,美国明里暗里支持东突厥在中国的分裂势力,越来越构成对中国战略安全特别是西部边疆安全的直接威胁。

第三,中国在中亚地区的经济影响极其有限,使良好的政治关系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比如,土库曼斯坦已有133 个外国公司参与建设项目,总合同金额为38.25亿美元,其中,以色列32个,土耳其29个, 德国15个,伊朗11个,意大利9个,美国7个,乌克兰和阿根廷各4个。 作为周边国家,中国连一个项目都没有!这只能意味着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利益和影响是极其有限的,而中亚地区又被视为21世纪的“战略能源基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能源的相对不足,中亚地区在能源供应方面对中国21世纪的发展将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战略价值将更加明显。其实,搞好与中亚地区各国的关系,对于防止外部大国的介入或制造麻烦,对于保障中国战略安全尤其是西部边疆安全都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三、中国面临的机遇及其对策

尽管中亚形势发展使中国战略安全面临新的挑战,但也应看到,中亚领导人正处在既想摆脱俄罗斯的控制,又不愿完全受制于美国的状态,在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方央极需中国的支持,以寻求与美国、俄罗斯保持平衡。这就为中国发展与中亚各国的关系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首先,中亚领导人赞赏中国奉行的睦邻友好、不谋求特殊利益的中亚政策。土库曼斯坦一位副部长坦言,“我们想保持平衡和中立,不希望失去中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也都表示了相同看法。应该说,我们发展与中亚各国的关系是有基础的,至少中国与中亚各国在地缘战略上有着共同的利益,在双边关系中也是相互需要的。目前,这种关系并不牢靠,主要是经济贸易非常有限,投资和技术合作几乎等于零。这决定了中国在中亚地区地缘战略利益难以得到充分保障,因而既无法有效遏制民族分裂势力,也容易为西方国家所利用,使中亚形势发生不利于中国的变化,从而威胁和破坏中国战略安全。因此,必须搞好与中亚各国的关系,使其建立在更加稳固的基础之上。

其次,中亚各国重视中国的改革经验,无论政治体制、还是经济转轨,中国道路对他们都很有吸引力。因为中国模式既胜过俄罗斯的实践,又比西方推行的政治经济改革模式更适合它们的国情。所以,中亚各国领导人纷纷来华访问,学习和借鉴中国改革的经验和做法。这对于进一步增强中国在中亚地区影响力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密切和加强中国与中亚各国的政治关系。问题在于,我们对中亚地区战略地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而发展与中亚各国关系的力度不够。今后我们有待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仅要加强在中亚地区的外交和政治影响,而且更要充分重视发展与中亚各国的经济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等全面关系。事实上,中亚各国也希望吸引中国投资,以扶植其民族工业。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应着力加强与中亚地区的经济贸易关系,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与中亚各国的经济合作,使一般的贸易关系发展为投资和生产领域的全面合作关系,使良好的政治关系有更加坚实的经济基础。

第三,中亚各国均为内陆国,急需出海口,重建欧亚大陆桥,恢复旧丝绸之路是它们的共同愿望。因为发展与亚太地区的经济联系对中亚国家具有战略意义,在这方面有求于中国,即为他们提供进入东南亚和东北亚的通道。所以,中亚各国对发展与中国的关系都持比较积极的态度。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强和扩展在中亚地区的利益,积极鼓励和支持国内企业向中亚各国拓展业务,包括进行贸易、投资、生产和技术合作等活动,以推动与中亚关系的全面发展,从而巩固和深化与中亚各国的睦邻友好关系,为中国21世纪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总之,针对美国的“新中亚战略”和中亚形势的新变化,我们应该从经济入手,进一步扩大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全面加强与中亚各国的合作,使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以防止和化解对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可能产生的威胁,从而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促进在中亚地区的全面利益,从根本上保障中国的战略安全。

标签:;  ;  ;  ;  ;  ;  

美国“新中亚战略”及其对中国战略安全的影响_美国军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