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层金属在粘接的过程中,需要着重对粘接方式进行设计与加工。本文主要借助了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多层金属粘接过程中的胶层应力状况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多层金属粘接壳体的设计方案进行了介绍,提出了设计难点、结构设计方案与仿真计算分析等内容;其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多层金属粘接壳体加工的工艺、过程与效果,希望能为该领域关注者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多层金属;粘接壳体;设计加工;有限元分析
一、多层金属粘接壳体设计
(一)设计难点
国内航空航天领域、物理实验与武器研发等生产项目当中,都离不开粘接技术的应用。该项科学技术在现代化生产过程中,因其独特的应用效果与简单的操作模式,能够提高不同类型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的粘接。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对设计环节需要考虑的事项进行综合分析,同时还要对后续的加工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预测和判断。在进行设计中,常见的难点问题有:(1)组件止口底部的平面度需要被控制在0.02mm之内。同时,各个金属壳体之间的位置,需要被控制在0.05mm之内。此种情况下,才能够确保金属壳体的内轴与外轴同轴,且数值在0.06mm以内;(2)内镶壳与内钢壳均为薄壁壳体,结构刚性较差。所以,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如果搭配锡合金,可能会导致壳体的结构刚性进一步降低。此时,要确保粘剂的使用能够提升壳体整体的稳固性;(3)粘接过程中,壳体可能会出现不同心问题,此时也会使粘接工作的难度进一步加大[1]。
(二)结构设计
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多层金属粘接过程中的胶层应力状况进行分析之后,能够得出多层金属粘接壳体主要由内钢壳、外钢壳和内镶壳以及两层厚度为0.2mm的厚胶层进行粘接。在进行结构设计中,需要对45#钢材料与胶粘剂、锡合金等材料进行分析。通常情况下,胶粘剂为牌号为E51的双组分环氧树脂胶。组件的花边法兰处分布了12处型号为M8的螺栓,每一处螺栓的拧紧力矩为25N•m。在进行设计过程中,可以了解到环氧树脂胶粘剂的粘接强度较高,普通剪切的强度在(20±5)MPa范围内。因为锡合金具有较高的柔韧度,粘附力相比于其他金属更弱,所以在直接粘接时,难度较大。此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断面出现严重的脱胶或者断裂等维问题。所以,在设计环节,就需要考虑到钢材料和锡合金在粘接方面的结构测试,确保环氧树脂胶粘合剂的使用符合设计要求。
(三)仿真计算分析
经过仿真计算设计之后,在内镶壳和外钢壳之间的胶层应力最大为5.7MPa。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花边法兰边端面的位置上,出现的应力集中问题明显。为了确保后续操作更加稳定需要将各个环节的应力进行调整。比如,将内镶壳和内钢壳之间胶层的应力状况进行调整,使其稳定在1MPa之间。如果粘接使用的E51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强度与仿真计算分析得出的应力值十分接近,或者低于该数值,需要考虑到内镶壳与外钢壳之间可能出现的脱落或者断裂等问题。
二、多层金属粘接壳体加工
在完成了多层金属粘接壳体的设计工作之后,需要根据实际的操作需求,对多层金属粘接壳体进行加工,加工环节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加工工艺措施
在对多层金属粘接壳体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到加工工艺措施的应用。如何在现代化社会建设与发展进程中,更好地将该项技术与环氧树脂胶粘剂进行融合,提高多层金属粘接壳体设计和加工的效率显得十分重要比如,考虑到加固材料的切削性能,需要对选择壁厚为5mm的铝金属球壳进行加工。此外,根据设计的要求,在对多层金属粘接壳体加工中,还要对装夹的方式和装置进行调整。比如,应用真空负压吸紧装置,可以对吸紧力的大小进行调整和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种方式可以充分地避免,因为装夹力过大,而是金属组件出现变形或者断裂等问题[2]。加工工艺的基准需要与设计环节的基准保持高度一致。在此次多层金属粘接壳体的加工中,要将止口与底部的平面,作为工艺基准,确保形位公差精度的要求能够得到满足。在设计环节中,大部分的定位基准,都是作用于即粘接的定位。在加工环节的粘接操作中,需要采取多种不同的措施对位置进行精准化控制,防止胶层中出现空胶或者气泡等缺陷问题。在对工艺路线进行设定时,主要采取了“粘接-加工”的接续方式。此种方式可以在完成一层粘接之后,就进行相应层的加工。在对内镶壳、内钢壳进行粘接时,可以充分确保内型面的精加工处理。
(二)加工过程
在进行多层金属粘接壳体加工过程中,需要应用能够进行多层粘接的工具类型,以此确保三层以及多层的粘接壳体形位公差要求。在进行吸具应用中,要在吸具上设置三处不同的定位基准:即外止口面、定位平面与同轴度。在外钢壳与内钢壳的内止口位置上,使用小间隙配合,可以确保配合间隙始终维持在0.02mm之内,设置多处溢胶槽[3]。具体粘接加工过程如下:
使用丙酮清洗内钢壳外形面与内镶壳内型面,在清理完带粘接面之后,还要采用同样的方式,对定位面进行清理。在完成了全部的清理工作之后,再进行试装配操作。在此环节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手工打磨待粘接面的方式,提高粗糙度,增强粘接过程中的强度与粘接率。根据待粘接面的实际尺寸,对胶液的重量进行制备。制备出标准重量的120%,将多出的部分作为胶液损耗的预备重量。在进行粘接时,为了确保空气可以有效地排出,可以采用扇形花瓣状的涂抹方式,将胶液涂抹在待粘接面上。当完成两面的粘接之后,轻轻回转壳体,确保粘接均匀。最后,应用压环或者其他重物,将粘接壳体进行固定,24小时之后拆除压环与吸具。
固化完成之后,在车床上对止口面存在因为应力出现的脱胶断裂问题进行处理。采用补胶的方法,能够对胶层之间的间隙进行填补。此种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止切削液深入到胶层的内部。最后,对内钢壳内型面、止口面进行精车,完成多层金属粘接壳体加工操作。
(三)效果分析
在对多层金属粘接壳体进行加工的过程中,根据实际的情况,将多层金属粘接壳体设计方案,充分且合理地应用,可以提升加工过程的整体性与有效性。在完成操作之后,加工车间的质检人员,对多层金属粘接壳体的加工成品进行了测量与检查。测量结果显示,形位公差平面度为0.013mm、位置度的最大值为SR0.035mm、同轴度最大值为ф0.04mm,各项参数均满足设计要求。装备后的拆卸工作,使用了厚度为0.02mm的塞尺,对多层金属粘接壳体的端面胶层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并没有出现任何形式的脱胶、空胶等间隙问题。此次多层金属粘接壳体的设计加工工作,从设计环节开始,就充分地重视了粘接的操作要求。通过对粘接方案进行优化设计,提升了多层金属粘接壳体的可行性。同时,在操作环节中,工作人员也能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多层金属粘接壳体工作,确保各个环节的结果都达到相关标准。
总结
综上所述,根据本文的研究能够了解到,在多层金属粘接壳体设计与加工工作中,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充分地考虑到,不同种类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的特性,提升环氧树脂胶粘剂应用的有效性。在多层金属粘接壳体设计阶段,就要充分地分析出,可能存在的设计难点与问题。在加工阶段,同样要对加工工艺的应用进行优化,对加工环节进行全过程管理,确保多层金属粘接壳体有效可靠。
参考文献
[1]李晓希.多层异种金属粘接结构内部缺陷热成像无损检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
[2]江晖,徐东鸣,宋志坤.多层金属粘接壳体设计与加工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6(06):127-129+134.
[3]余春华,齐杏林,任亮亮.金属-橡胶多层粘接结构超声检测信号处理方法[J].信息技术,2011,35(08):169-172.
论文作者:卜明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8
标签:粘接论文; 壳体论文; 多层论文; 金属论文; 加工论文; 过程中论文; 环节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