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模式的转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教育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素质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对学校教育提出的一种更高的要求,它的出现在当代并非是偶然的。素质教育之所以要提出,是因为我们原有的教育中存在着许多缺陷,这些缺陷已使我们的教育不能发挥出最佳的功能,不能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相吻合。而在现代社会复杂、多变的竞争中,起决定性意义的是人的素质竞争。站在世纪的交汇点上,面对文化贫困的中国人力资源,提高其素质的确是当务之急。
扬弃升学主义的“应试教育”,将“应试教育”转轨到素质教育,这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但真正实行起来,在素质教育实践探索过程中难度却很大。本文拟对“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转轨的紧迫性、面临的困难和模式转换的思路等问题加以探讨,希望能引起更多更深入的思考。
一、素质及其素质教育
“素质”的内涵及其外延。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概念的内涵也不可能是永恒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实践的深入,许多概念的内涵都在不断地被修正和补充,素质概念也如此。人除了自然属性外还有社会属性,而且社会属性又是人的本质属性,要考察素质和素质教育问题必须从人的本质属性入手。所以,素质又指一个人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基本品质。素质一方面是人的心理特征形成发展不可缺少的生物前提,同时又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发育成熟的。我们既不能否认禀赋的基础作用,又不能忽视素质是通过实践和学习获得的。综合起来,素质就是以个人先天的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通过能动的社会实践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基本品质。
从素质外延的划分与隶属关系上来看,素质是一个综合性的广义概念:
┌ 德思想品德素质 ┌ 政治思想素质
│ └ 伦理道德素质
│ ┌ 认知素质
│┌ 专业素质 │ 严谨素质
││
└ 创新素质
│ 智│
┌ 哲学思想素质
素质
│ 人文素质 └ 审美素质
││
┌ 勤奋素质
││
│ 顽强素质
││
│ 乐观素质
│└ 心理素质 └ 竞争素质
└ 体身体素质
此表人文素质中的哲学思想素质很少有人提及,而这方面的素质却是很重要的。这主要体现在形成一种辩证的思想方式,即对问题从根本上进行思考,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善于把自己或别人所做的个别、具体的工作进行抽象的思考,上升为一般的结论,覆盖面更大,适用范围更广,更有意义;善于从对立统一的分析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教育在本质上应该是素质教育。关于教育的本质,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都作过不同的论述。在中国,孟轲在《孟子·尽心篇》中最早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中庸》上说的是:“修道之谓教”。《说文解字》中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新中国建国之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明确规定了教育的目的,是“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后来,毛泽东同志概括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醒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83年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西方,夸美纽斯主张:“教育在于发展健全的个人”,卢梭则认为“植物是由栽培而成,人是教育而成”。裴斯培洛齐明确提出:“教育是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这些论述揭示的一个共同命题,喊出的最强音就是:教育在本质上应该是素质教育。教育在本质上不是仅仅掌握一种知识,而是要使所掌握的知识成为培养能力的手段,从而提高一个人的整体素质。知识的载体是书本,是有形的,大小易把握;能力较知识为无形,较难把握;而素质更难把握,因为它是更深层的无形。教育的本质就应该是这种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由外到内、由有形到无形的素质教育。
二、“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的特征及弊端。“应试教育”是指以升学考试作为教育的唯一价值取向,作为教育追求的根本目的和终极目标。可以说“应试教育”是对教育本质的“异化”。所谓“异化”,是指主体为自身而创造出客体,客体反过来控制、主宰、支配主体的东西。在学校教育制度的历史和现实中的,考试是作为为实现教育教学目标而服务的一种工具和手段被创造出来并被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它本身不应是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和理想。然而,在许多国家尤其是在儒家文化圈内的国家,考试及升学成为了指挥、支配、控制甚至主宰教育的力量。李岚清同志曾作过精辟的概括:“一是只面向少数学生;二是造成学生的片面、畸形发展;三是违背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李岚清:《面向21 世纪开创基础教育的新局面—— 在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载《中国教育报》1997年10月3日。 )应试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一切工作围绕考试来进行。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无论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统统围绕考试转。“应试教育”阻碍了人的和谐与充分发展。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考试成绩成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为了应试只重智育,轻视德育、体育,忽视美育和劳动技能教育;为了应试,只重知识的灌输,轻视能力的转化,层层加重学生负担,摧残学生身心健康;为了应试,只重视“尖子”学生,伤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影响了国民素质的提高。用这种方式培养出的人才,必然是重考试成绩,轻能力;重条条框框、循规蹈距,轻开拓创新;最终培养出的劳动者不可能适应当今世界激烈的竞争,也担负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
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素质教育就是以人类自身的身心素质为对象,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的现代基础教育。它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促成人的社会化、现代化为宗旨;以正在成长中的学生为主体;以全面提高素质,发展健康个性为核心;以社会文化的传播和创造为手段;使学生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培养的现代教育。(注:程维:《素质教育的“零点工程”》,载《中国教育报》1993年8月21日。 )其特征如下:一是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而素质教育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通过实施素质教育,在德育方面,使学生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和行为规范。在智育方面,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同时,注重训练学生科学的辩证思维方式等。在体育方面,要培养学生较强的顽强、竞争、 乐观、 向上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身体素质等。《中国教育报》1993年11月25日头版发表的孙云晓《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报道了中日两国儿童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草原举行的夏令营活动中,由于不同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使两国儿童在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方面的差异,向全社会召示:长此以往,我们的下一代怎能托起明天的太阳。二是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应试教育”面向少数学习“尖子”,放弃绝大多数升学无望的学生,而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让任何一个学生落伍。三是素质教育的主动性。“应试教育”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死记硬背,而素质教育则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育。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造精神,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某一方面的才能。素质教育就是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要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形成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帮助学生创造自信谦爱和朝气蓬勃的人生。
我们在阐述了“应试教育”的弊端和素质教育的优点后,切不可从一种片面性滑向另一种片面性,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素质教育作为对“应试教育”的扬弃,它绝不是对传统教育的全盘否定。素质教育本身与考试不形成排斥关系。当我们说,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大“瓶颈”是现行的考试制度时,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彻底取消考试制度。考试,只是考评的一种形式,而且,考试这种形式本身是“中性”的,无优劣之分。素质教育仍然需要考试这种手段,只是与“应试教育”不同,不将其作为教育的目的。实施素质教育应正确、合理、适度地使用考试。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并不是在于有无考试的程序而关键是是否把考试当作最主要的目的,“应试教育”将考试看作目的,而素质教育将考试看作手段。
三、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紧迫性
教育、科技、国力之间的依存关系已是勿需论证的人类共识。当我们着力研究如何发展科技,增强综合国力的时候,都不会也不可能离开其基础前提——发展教育事业。但是有一种现象是很不正常,提及科技、国力时大有紧锣密鼓,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这是历史的进步;但提及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时却常用语言的外衣掩盖慢慢来的心理。这是对素质教育认识的“不到位”。
20世纪世界上先进科学技术发展很快,要适应世界科学的发展形势,必须实施素质教育。有研究表明,现代产品的科技含量每隔10年增长10倍,国际性的经济竞争,越来越突出地表现为商品中的技术水平的竞争,科技含量成为衡量商品优劣的重要尺度,成了市场得失的决定因素。综观全球科技发展的形势和剧烈的竞争,江泽民同志作出了科学的判断: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在科学技术上落后,就会被动挨打。
重视科学技术的必然推论是重视人才,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源;重视人才的必然推论是重视人才培养,即重视各级各类教育。没有教育的有效发展,科技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人才培养的必然推论是培养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所以,最根本的便是实施素质教育。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这段话不但强调了培养人才的重要性,而且也指出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那就是要“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造就一代又一代高素质的劳动者,必须对培养“高分低能”、死记硬背的书呆子的“应试教育”进行扬弃,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此外,人类面临种种困难,解决这些困难的关键是提高人的素质。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给了人类重重困难。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人类要走出这些困难的重围除了依靠科技之外还需要依据人类自身对环境、对社会的责任心。今天人类面临的困难是人类自身素质不高所致,解决这些困难只有从提高自身素质入手,呼唤教育本质回归——实施素质教育的声音从未象现在这样响亮。
中央对素质教育的重视不是从今日始,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提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牢牢地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必须牢牢地记住”寓意深刻,既蕴含过去教育改革中目的不够明确的一面,也指明了今后改革的宗旨。1995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规定:“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把素质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目标”。但事实却不尽人意,“应试教育”越演越烈,素质教育举步维艰。这是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增强综合国力的紧迫形势格格不入的。
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困难原因分析
一是素质教育评价制度的建立存在的困难。“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模糊不清,无所遵循。在“应试教育”中,对教育效果的评价比较直接,也容易规范,公平性也较高;而素质教育中,要建立公平性、规范性都较好的评价制度很不容易。因为对学生整体素质的考核是一个弹性较大的考核内容,难以用规范的程度加以考核。
二是“应试教育”可以达到个人功利的目的,是个人追求名利的动力。从教育行政领导、教师、家长、学生,都十分看重升学考试。教育行政领导大都是升学率成绩显著而被提拨起来的,不但“当官”,而且得“教育家”美名。升学分数高的学科教师,不但可以当教务主任,而且可以破格晋级。学生一旦考入大学,就成了国家干部,家长脸上增光。升学考试的成绩确实给他们带来了益处,而推行素质教育,个人功利便不再表现得这般突出。
三是素质教育把智育作为“基础”,而“应试教育”则是智育“至上”。在教育实践中,很难把握“基础”与“至上”的界限。素质教育着眼于综合素质的提高,而科学文化素质是其它各素质的核心和基础,在此基础上,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应试教育”把传授适应考试的文化知识看得至高无上,忽视其他素质的提高。在对待智育上,“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根本不同的,但是在教育实践中,是很难摆正“基础”与“至上”的地位。这就给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带来了困难。
五、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模式转化的思路
1.构建一个系统的、动态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首先,评价内容应体现全面性和系统性,在素质教育模式下,对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不单是指对学生所学知识的记忆和单一的“应试”,而应包括受教育者掌握知识的多少,人格健全与否,认识能力的高低以及生活心理素质的高低等,这是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其次,评价过程不应是静态的,而应是动态的,这是因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同样的教育,对不同的学生其效果和时间不一样,有的快,有的慢,有的早,有的迟,对教育效果和学习成绩的考核应注意其提高的速度和幅度,不能简单地进行横向比较,否则,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次,评价方式应是多样的,不能采取单一的应试考核制,应采取多种方式评价,才能力戒以偏概全,做到全面和系统。
2.抓紧素质教育构架的研究和建设。在教育目标上,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培养学生的能力,教育学生做人,做文明人,做创造文明的人为主;在课程设置上,由偏重数理化等自然科学转向同时重视语文、哲学、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等人文社会学科,使学生全面发展;在学校教育管理上,从重视毕业班转向重视起始年段;在教育方法上,由灌输、单一培养应试技巧为主转向启发式,多样式教育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诱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可以讨论,可以辩论,可以教师谈,可以学生讲,给学生思索、创造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和更多的机会。
这里应该提出的是,基础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系统中的子系统。在这一阶段中,应该对不同年级、不同学段学生的学品人品,学格人格诸方面的素质有一个层次分明、系统性强的构架,不能笼而统之、模糊不清。一般认为,基础教育阶段,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生活就业素质。进一步的工作是把这些素质内容分解为各年级、各学段要求的具体内容,实施起来就有了明晰的可行性。
3.尽快改革升学考,变阻力为动力。升学考的确是指挥棒,具有左右教育方向的巨大作用,这不是坏事。正如许多有识之士而言,在现阶段,升学考试仍是一种较为公平的择优手段。笔者认为,升学考试这根指挥棒所带来的负效应不在于指挥棒本身,而在于指挥的方向。可以这样设想,假如把这根指挥棒用于促进、推动素质教育,将对改革教育现状起巨大作用。不要一般地反对应试,要反对的是对提高受教育者素质没有作用或作用甚小的“应试”。如果认真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使之成为检验素质教育成果的手段,这种考试还是该“应”的。众所周知,考试内容是由教学内容所决定的,只要教学的内容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变为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改革升学考试内容也就有了条件和保证,因此,改革升学考试内容和教学内容是相辅相成的。至于考试方法的改革,要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只要认真去做,这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4.提高教师素质是素质教育质量的保证。教育改革要由教师来实施,除了认识问题以外,还有运作能力问题。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相关素质。教师长期拼搏于“应试教育”中,习惯的是适应“应试教育”的教材、教法,而对素质教育思之甚少,做之更少,对实施素质教育,还有诸多难以适应的地方。比如“应试教育”在文化知识的教学中重考试科目,轻非考试科目,造成了文化知识的畸型,而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具有多元素质,在教学中不能重此薄彼。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的是主导作用,这一“主导”的水平和能力,决定着教学效果的优劣。因此,思想的转变,知识水平的提高,教学方法的更新,都是广大教师应该再学习、再提高的问题。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高尚的职业道德、较强的敬业精神。
5.抓紧教材建设工作。教材常常是一种教育模式的具体体现。“应试教育”是单一的知识教育,它的教材不可能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如果不对现行教材加以必要的修改和补充,素质教育就成了典型的“换汤不换药”。现行中小学统编教材,是经过多次研究而“统”下来的,从传授知识的角度看,有它的系统性、严密性、科学性,这是不能随便废除的。因为素质教育不是排除知识的传授,而是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为素质的教育,因此,实施素质教育的教材应充分体现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
6.重视素质教育的承接性、系统性。现在谈素质教育,大多指与“应试教育”相比较的中小学教育,但绝不能忽视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素质教育。在这个领域里,虽然已不存在追求升学率而影响教育的弊端,但不等于说这里的素质教育已没问题可说。从素质教育的整体性角度看,不同阶段的素质教育是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没有中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高校和中专的素质教育就缺乏基础;反之,没有高校、中专素质教育的影响,中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也就显得单薄无力。
高等学校的教育虽已脱离“应试教育”,但在素质教育上还有许多新的课题需要研究。有学者认为,高校培养“知识型”人才已逐渐成为历史,培养“知识——能力型”人才是人类近代的认识,但这类人才仍有素质缺陷,比较全面的人才类型应该是“综合素质强的知识——能力型”人才。这种说法强调了素质的基础作用。没有高度的综合素质,就不能创造出高品位、高水平的成果,没有高度的综合素质,就不能适应现代纷繁复杂的各种挑战。
7.必须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现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各国的教育现代化提出了挑战。我们要实现现代化,要加快现代化的进程,决定性的因素是国民的素质问题。
国际上的一切竞争,实际上就是民族素质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因此,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尽快提高全民族素质,是迎接21世纪挑战、竞争的迫切需要。然而,我国的教育现状和现实的紧迫要求是很不协调的。党和国家三令五申制止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实际效果却不大,学生负担没有减轻而是越来越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就已经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嫩弱的背上背着沉重的书包,忍受着老师、家长的重重压力。应该大声疾呼,这不是在培养未高素质的人才,这是摧残人才。教育现状的严重问题说明,实施素质教育仅有上述措施还不行,必须有强有力的保护措施,必须以立法的形式来推行素质教育,从历史责任的高度来认识,推行素质教育,才是中华民族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