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川江水库 水质 治理 保护
1.概述:
1.1 工程概况:
桂林市川江水库是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之一,位于漓江上游支流川江上,该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城市防洪、漓江生态和环境补水,结合发电、灌溉等综合利用。枯水期向漓江补水,是实施漓江生态环境补水的重要水源工程。
川江水库集水面积127km2,正常蓄水位274.00m,总库容0.9787亿m3,属中型工程。于2013年建成,2014年6月下闸蓄水。
1.2 工程水质情况:
由于是新修的水库,蓄水后,库区内的植被及随洪水漂流入库的大量废弃竹、木、,杂草被水长期浸泡,使库内的水质发生了变化。水中浮游生物量十分丰富,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指标偏高,属富营养水质。这是一种因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过量进入水库缓流体后,水生生物特别是藻类将大量繁殖,使水中溶解氧含量急剧下降,影响到鱼类的生存,而且新修的水库鱼类很少,没有滤食浮游生物的鱼类,极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时,往往呈现蓝色、红色、棕色等。在富营养水库中产生的藻类主要是绿藻、蓝藻。
2.川江水库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
2.1有机物质污染:库区植被及大量的竹木废弃物等有机物质被水长期浸泡,使水库水质富营养化。
2.2 水库内村民、度假村生活垃圾、污水污物排入库内污染水质。修建水库时,移民搬迁1338人,目前,库内尚有毛岭脚、洞上、曹江几个村的村民,在大坝右岸进入库区6km处公路边旁新建一个度假村。
2.3水库内周边养殖场及厂矿企业,排出的污水污物排入水库内污染水质。经调查,库区内尚没有规模性的畜禽养殖场,也没有产生污染的厂矿企业,但发现大坝右岸进入库区10km处公路旁有人围堰养鱼,已经被有关部门制止。
3.水质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1水质治理的重要性:
川江水库位于漓江上游川江之上,肩护着为漓江生态环境补水的重任,必须保持良好清新的水质,对确保桂林市城区用水安全及漓江补水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水质治理的紧迫性
川江水库建成后,对于水质治理与保护工作应当及时跟进,应建立相关管理机构,制定川江水库水质保护条例,才能更好地建设好环保库区、生态库区。
4.水质治理的主要措施
4.1 生物治理
即放养滤食性鱼类控制富营养水质,实行人放天养。可以根据水库水中营养物质来源的多少计算放养鱼类的数量和搭配比例。白鲢鱼在水体的上层活动,可以吃绿藻等浮游植物,还可以消除污染产生的藻类毒素;花鲢鱼栖息在水体的中上层,可以吃原生动物、水蚤等浮游动物;草鱼生活在水体的中下层,以水草类为食物;鲴、鲫鱼鱼生活在水体下层,喜欢刮食水底的苔藓类植物、腐泥、有机碎屑等,有净化水质的功能。这些生态鱼类净化水质的能力非常强,完全可以达到保护和改善水库水体生态环境的作用。
4.2 严禁向水库投放饵料的渔业养殖。
特别是向水库投放大量饵料进行的网箱养鱼,对水体的生态环境破坏很大,要严格制止。
4.3 对库区内生活垃圾实行无害化处理。
对库区内尚未搬迁的村庄,生活垃圾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及时清除;严格控制新建度假山庄,对已建山庄进行环保测评,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4.4 严格管控有污染源的养殖场及企业。
要严格管控库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及企业,严禁将污水污物直接或间接排入水库,严格审批库区内新建畜禽养殖场。
5.水质监管的主要措施
5.1加大队伍建设
抽调人员组成水库水质巡查队伍,负责水库水质日常管理巡查工作。
5.2 加强检查监督
有关部门有关人员要加强检查、监督治理保护措施的落实,对违规违法养殖、乱排污水污物、乱到垃圾、乱开乱建、乱砍乱伐等危害水质的行为要依法依规处理。
5.3 加强水质监测
应定期对水库水质及重点污染源进行监测,及时通报监测情况。
5.4 公布举报电话
在库区、媒体公布举报电话,举报经查实后,对损害水质的行为按照水库水质保护条例进行相关处罚,并对举报者给予适当奖励。
6.小结
水库水质治理和保护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川江水库作为漓江源头的水源地之一,必须加强保护力度。根据水库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川江水库水质治理与保护条例,加强宣传,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教育、技术等手段,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在保持水质良好的前提下合理开发,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三统一”,充分发挥水库的防洪、漓江补水、发电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文宏展:玉林市苏烟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研究〔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2.邓永光:浅论重视江河水库水质管理的重要性〔J〕广西水利水电2000年02期
3.刘国富,李辉:峡山水库水质保护的实践〔B〕1009—6159(2002)—08—0042—02
论文作者:廖德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水质论文; 水库论文; 漓江论文; 库区论文; 水体论文; 川江论文; 桂林市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