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河道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水土保持工作已经成为了一个重点研究项目,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严格落实该项工作。基于对河道治理工程主要工作内容的研究,结合对我国水土保持工作落实现状的分析,本文总结和分析了今后河道治理工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践行措施,以实现对河道周边区域自然环境的深度保护。
关键词: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环境勘察
引言
在河道治理过程中,无论是基于河道防洪排涝功能还是从河道生态功能等方面来看,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当前河道治理过程中,基于水土保持理念来开展具体的治理工作,可以有效的缓解河道周围水土流失严重的情况,采取有效的防风固沙措施,增强河道抗风和抗旱能力,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更好的发挥水土保持在资源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河道水土流失概况
河道水土流失涉及多种因素,其中主要包括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其中,自然因素主要包括:由于当地全年降水量分布不均匀,在汛期的降水量主要以暴雨和大雨为主,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由于降水比较集中,对河道冲击性比较大,强烈的冲刷作用导致河道表层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由于工程施工导致地形出现破碎情况,植被面积大幅度缩小,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容易导致出现水土流失情况;另外由于小型河道的土壤主要以沙壤土和褐土为主,因此抗腐蚀性比较低,整体结构稳固性较差。人为因素主要指河道治理程度低、防治措施不到位、乱采乱挖、乱砍滥伐以及土地利用不合理等问题。
2在河道治理关注水土保持的必要性
水土流失主要表现为表土被冲刷,土壤中养分被带来,导致土层变薄及土壤肥力下降,再加之河道中泥土淤积,水土流失造成下游河床抬高,河道中泥沙大量淤积,河道变浅,这对于河道的泻洪能力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当前河道治理工作中,需要打造一个良好的河流形态,坚持自然修复原则,保证河流的自然流动和水源的充足,同时各支流和其他水系之间保证具有较好的畅通性,实现河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增强河道水体的控污能力和自净能力。在具体进行河道治理过程中,要重视植被保护和堤坝建设,并运用先进的生态理念来治理河道。目前大部分河道治理时采用土石堤坝,利用岩浆砌石修筑堤坡,并进行一定的绿色,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对环境进行美化。
3河道治理中水土保持的优化途径
3.1充分、客观的考虑工程所在地区的环境,明确整体计划
综合治理河流时,最初,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河流的周边环境,主要包括河流距离城镇的远近,该地区的风土人情,该地区的发展情况等等。结合周围的河流情况,制定科学的河大治理标准,统筹兼顾。并组织专业人员对其考察,配合项目业务单位的工作,注重基础材料的收集,尤其是该地区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必须做好勘察工作,深入了解施工现场情况。接下来就是依据勘察了解到的具体情况,制定项目总规划,选择最佳的各个地区的具体方案。不仅如此,还需要协调好河流治理与市政工程、城市建设、道路建设。一旦发现违章建筑,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从全局着手,减少安全隐患,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将违规建筑进行拆除,以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河流治理与大河流治理的工程相比,设计周期要短很多,设计任务比较复杂,设计师应当加强与施工单位的沟通,相互协调配合,制定管理方案和治理方案,确定治理范围和工程规模,最好各项准备工作。
3.2注重河道水土保持的宣传
在当前河道治理水土保持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加大对水土保持的宣传力度,以此来引起人们的重视。具体可以应用多种方式,借助于多媒体来对水土保持进行宣传。同时还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通过法律途径来强化河道水土流失问题,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加强对河道水土流失的监察力度
在实施河道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要积极应用不同的监察方法,其中包括现场巡查、调查监测、地面监测等,尤其是河道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侵蚀强度情况等,通过有效的监察方法,准确获取河道治理过程中相关的水文资料、气象和植被资料以及工程土壤资料等,深入探究河道水土保持情况,并依照当地的年均降水量、极端气温、年均气温、地质情况以及其他特征等情况,积极进行实地勘察,从而依照实际的勘查数据信息来了解河道水土流失情况,并进行水土流失动态定位,从而为水土保持提供有效保障。
3.4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绿化方向发展
河道治理工作作为一种环保工作,其水土保持亦要遵循着绿化与净化相结合的思想方案,在对河道两侧的水土进行保护时要尽可能运用绿色植被进行固定,通过绿色植被的引入使得河道两旁的水土资源能够得到有效保护。长此以往,能够使得河道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让水土资源得到优化,路基得到保护以及景观更加优美。在水土保持中,需要根据当地土质情况进行绿化种类的选择,采取撒草籽的方式进行绿化工作,并在后续的水土保持中做好河道治理项目规范制度,对不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从源头防止水土流失问题的加剧。
3.5实行严格的合同管理机制和监理机制
施工合同是工程施工的重要凭证,是约束双方、明确双方行为权利的义务的文本,河流工程也不例外,所以,签订合同的时候,一定要确定合同的内容是否规范、准确、详细,符合标准,对于合同条款模棱两可的,进行改进。对于比较重要的合同,一旦发现非法承包或私自将合同转包给他人,要及时上报,采取相关措施。实行严格的建立机制,建立明确的监理方针,监理人员进行监督的时候,可以根据以往的河河流施工案例,结合现场施工的具体情况进行控制和安排。同时,监理人员需要认真设计和计划施工项目,加强现场管理,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位置和隐蔽位置,更要重视起来,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测试。
3.6加强河道绿化程度,积极开展河道水土保持宣传工作
在开展河道水土保持工作过程中,要想有效保障河道水土情况,首先要积极加强河道两侧绿化程度,积极应用具有美化景观、保护路基、观赏价值高以及容易护理的绿化植物,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严重风化石质边坡、土夹石边坡以及质边坡施工情况,从而依照实际的环境条件、岩土条件以及河道边坡高度来有效实施护坡措施,有效稳固河道边坡,并起到绿化河道的目的,为河道水土保持提供保障。同时,要积极开展河道水土保持宣传工作,通过不同宣传渠道,让人们了解河道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河道水土保持监督工作中。同时,要加大河道水资源管理力度,保障河道常年流通,从而积极利用水资源优势,减少河道和水库淤积情况发生,为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提供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河道治理中的水土保持工作具有复杂性,同时水土保持也是河道治理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对保持水资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旦河道治理中脱离了水土保持,必然会影响水资源的利用。因此河道治理工作需要建立在水土保持基础之上,在实际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针对于河道的实际情况,并针对于河道水土流失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因地制宜来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整治方案,有效的防范水土流失情况的发生,提高河道治理的科学性,从而打造一个良好的河道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魏振,吴岳,穆英鸽.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土保持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46(09):10-11.
[2]李冬梅.河道治理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5(01):32-33.
[3]黄琳琳,张学森.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探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4,20(11):82-83.
论文作者:陈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河道论文; 水土保持论文; 情况论文; 工作论文; 河流论文; 过程中论文; 措施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