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条件下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思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充分提供着有利条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人类历史上的先进体制,它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和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先进性。“存在决定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理论到实践的先进性,必然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创造诸多有利条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为调动人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性提供了客观条件,而且提出了衡量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尺度。建立市场经济后,企业被推向市场,各行各业都引入了竞争机制,个人和单位都有了实际的利益追求,有了自主决策权限,这就为人们施展个人才能提供了条件。在变动不居的市场行情和激烈的竞争机制下,人们都要自觉地贴近和参与市场,不断调整和纠正自己不符合市场要求的行为,人的潜能和基层的活力被充分地运用和调动出来。为此,衡量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新的标准尺度应运而生。这就是能否帮助人们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规律需要的观念,能否鼓励人们产生积极向上的追求和创造性,能否使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获得自由,能否在国家宏观调控和政策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取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真正充分发挥出巨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这一新尺度的确立,必将对统一人们的思想,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凝聚力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促进观念的变革,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价值观念,为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的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提倡什么样的价值观?这是观念更新、观念变革的核心问题,也是探讨思想政治工作导向的一个深层次问题。价值观就是人们对于价值的基本观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分配方式,市场又是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形式和手段,人们的价值取向必然是多种多样的,从而决定了人们对价值的基本观点各有不同。我们承认现实生活有各种不同的价值观,但是不等于我们提倡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任务,则是在承认价值的多样性的同时,应当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树立与之相适应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其中主要包括:市场观念,即一切生产、交换、消费、服务等都要面向市场,从市场需要出发,为市场服务,以市场作为衡量经济活动效益的观念。竟争观念,即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与他人进行较量的观念。它表现了人们的拼搏精神和进取精神,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应当具备的观念和基本素质之一。利益观念,即人们在商品生产和交换中为个人或集团获取利润和效益的观念。开放观念,即为适应建立在生产社会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打破封闭,形成国内统一开放的市场和国际市场接轨并行的观念。此外,还有法制观念、人才观念、科技观念、管理观念、时效观念、信息观念、质量观念、风险观念、信誉观念等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将推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丰富雄厚的物质基础。事实证明,建立适应我国经济发展规律要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衣食足而后知礼义”,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物质对于精神能动的基础作用。物质丰富,手中有线,不仅能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必需的物质资金条件,而且能使人们从实际的物质享受中树立起我们所要求的正确的价值观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能够推动民主法制建设,对思想政治工作起到强化作用。市场经济是天然的民主派和平等派。它不仅要求有完善的民主政治作保障,而且要求要有民主、平等的竞争条件,要求建立起高度民主、确有效率、充满活力的政治体制与之相适应。这些要求的实现,也必将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加新的活力和力度。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负面效应使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十四大报告指出:“市场经济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市场经济是以价值规律作为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其发展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作为客观存在,必然要在思想政治领域里产生消极的反映。加上在建立市场经济过程中,我们还缺乏经验,宏观调控能力较差以及诸多因素掣肘,这种负效应更会顽强地表现出来。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人们抵制和克服由此带来的消极腐败现象,把握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课题。
市场经济的本位性、效益性决定了每个主体都要把自身的利益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这就必然会使个人利益、小集团利益和眼前利益得到强化。从而可能淡化国家利益、整体利益、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甚至会诱发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损公肥私、见利忘义等现象。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要求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必须遵守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大局与小局的关系以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市场经济是贷币化的商品经济,经济关系完全货币化是其基本特征。这种市场经济的重利性,就会诱使“金钱至上”、“金钱万能”、“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滋生和蔓延,甚至会象马克思说的那样,为了追求更多的钱,不惜铤而走险践踏一切人间法律,“冒绞首的危险”。于是,坑蒙拐骗、投机取巧、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行贿受贿、贪污盗窃、买官卖官等丑恶现象不断主生。这不仅破坏了经济秩序,使经济生活动荡,也腐蚀人们的思想,破坏了党的肌体。思想政治工作既要鼓励人们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勤劳致富,又富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向钱看”,提倡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主体都是独立自主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毫无疑问,这种自主性将会极大地调动企业的主动。但在单纯追求主体利益的驱动下,又极易形成政策观念、组织纪律观念、法制观念的淡化。甚至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见了红灯绕道走”,“拆掉红灯由我走”,拒绝国家的宏观调控,钻国家的空子。这不仅会造成经济生活和经济秩序混乱,而且会使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想表现在许多方面。思想政治工作面对这种态势,就要帮助人们树立起进行市场选择和按受国家宏观调控两者不可偏废的观念,树立遵守市场规范的观念,懂得绝对放任自流的市场经济是不存在的。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比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显示出本质的优越性。
三、掌握邓小平在新时期提出的思想政治工作新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针对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党的思想工作,系统地总结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一系列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观点。
1、确立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指针。
在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他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通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页)。十四大党章总纲中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继续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指针”。这就确定了这一理论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指导思想地位。江泽民同志在1994年1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全党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宣传思想战线必须牢牢地把握这一根本指针,用以指导自己的全部工作”。
2、规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位置、目的和任务。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与经济工作形成“两张皮”,但由于他晚年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文革中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被强调到不适当的高度,不是为经济工作服务,而是冲击经济工作,冲击其他。因而未能很好解决“两张皮”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反复指出,我们党的根本任务就是经济建设,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9页)思想政治工作要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要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来进行,要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这个新规定,是对“政治是压倒一切的中心”和“突出政治”的否定,辩证地阐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任务。
3、确定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原则。
毛泽东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原则的论述很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使群众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团结起来为之奋斗的原则;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经济工作和业务工作一道去做的原则;军民一致,瓦解敌军的原则;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原则;共产主义宣传与当前纲领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以及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的原则。对上述原则,邓小平同志在继承的同时,又提出了一条新的原则,就是“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他指出,要恢复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一定要联系实际,对不同的人要作具体分析,要因人施教。他尤其强调,要实事求是,首先是解放思想,要从“四人帮”的禁锢中解脱出来。他还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这就告诉我们,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一客观实际,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卓有成效。
4、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工作方针。
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坚持对思想上的不正确倾向以说服教育为主的方针,不搞任何运动和“大批判”。这是邓小平总结文化大革命严重教训提出的一个新方针。那么,在实践中如何贯彻不搞运动和“大批判”,进行正面教育为主的方针呢?邓小平认为,第一,要坚持透彻说理,从容讨论的方法。他指出,用大搞群众运动的办法不是透彻说理。透彻说理,从容讨论的方法实际上就是民主平等、说服教育的方法。第二,要发扬民主,广开思路,坚持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主义”,彻底废弃“大批判”以及各种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做法,第三,联系实际据实讲理的方法。第四,领导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
5、确定了思想政治工作新的战略方针。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同志一贯的思想和做法,是拨乱反正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之后,提出的一个新思想和新观点。从八十年代初,邓小平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内容对这一问题做过多次精辟的论述,但是归结到一点,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一思想,是对“以阶级斗争为纲”指导思想下“抓革命促生产”理论的一个纠正,解决了一个关系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上和实践上都非常重大、非常复杂的问题,成为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的长远的战略方针。精神文明本身包括着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新的战略方针,必须永久坚持下去。
6、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新的战略任务。
邓小平同志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他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客观要求,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培养“四有”新人这一新的战略任务。
7、确定了评价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标准。
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重要谈话中,明确指出:“判断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这一标准的确立,标志着我们党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上,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上,又前进了一大步。对于统一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推动经济建设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一个创造,它澄清了这些年来经常困惑着我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十四大明确地把“三个有利于”确定为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最根本标准,当然也是衡量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评价标准。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政治论文; 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地位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