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津瑞防护设备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进步和技术的革新,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生活质量有了新的要求,工程项目管理有了新的标准,工程造价控制成为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对于工程造价控制有着较为充足的经验,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情况和问题。在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为工程造价控制奠定基础。
关键词: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工程造价;控制对策
一、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
1、概念含义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主要是指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企业以自身发展的经济效益为根本管理目标。在施工过程中开展的预算管理工作,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包括项目的决策、项目投资、项目设计、招投标过程和施工过程、竣工过程等,保证工程施工的正常推进。它的应用,需要行业内的相关人员将整体造价工作作为施工管理中的核心内容,以此为基准开展各项管理活动。对工程施工中的各个阶段所需要投入的费用进行预算,并根据人员设置和实际的施工情况对造价进行合理设置,保证各个施工环节被紧密联系,实现控制的有效性。全造价工程管理模式的提出和应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作规律,能够有效推动市场竞争力,践行节约经济,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最大化的经济利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应用意义
将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应用在企业施工的造价控制工作中,对整个工程的建设过程和行业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如下:首先,提高施工质量,工程造价管理控制工作,就是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对行业市场进行了解,对自身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考虑,从而对员工和建设资金进行合理安排和设置的过程,而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够保证人员从投资、设计、施工等各个阶段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进行具体实施,因此,它能够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其次,结余施工成本,在将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进行应用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需要从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出发,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设计和考虑。最后,这样的管理模式,能够将企业内的管理理念进行创新推动,在促进企业建设和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推动行业的进步发展,保证建筑施工市场的健康稳定。
二、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方法
1、加强招标阶段的造价管理
为有效规范完善建筑市场,实现工程招标的公平、公正性,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可采用公开或邀请招标方式进行,确定承包方式,及时采集整理有关数据,编制完善的招标文件,并明确工程标底,仔细比对竞标者的中标资质,做好评标定标工作,避免投标方恶意降低标价。此外,还需细化合同条款,确定条例合法、公证,才能签订合作。例如在某省公路工程项目的评标方案设计方面,业主委托当地的招标代理公司组织施工招标开标会及评标工作,严格依据本次工程项目和环境,完善招标文件,通过最低投标价法结合综合评估法对项目进行评标,以选出适合本项目的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加强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对于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该阶段属于全面规划和项目实施意图的过程,也是工程项目建设的核心,因此在这一阶段的造价控制中,设计人员需要加强对该阶段的监管,聘请行业专业或可靠的咨询机构对各设计方案的文件进行评审,选择经济适宜与工艺要求相符的技术方案,并实施项目经济责任制,对在设计阶段中出现问题而引起工程造价增加的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来处理,同时追究经济责任。另外,在工程设计阶段,需要明确图纸规格,细化图纸注意的事项与内容,尽可能降低因设计阶段的出现问题而增加日后变更的概率。
3、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在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为避免造价控制出现纰漏,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工程造价控制,实施项目经济责任制,建立完善的内部岗位责任制,增强人员的经济意识,才能提高成本管理,减少造价。二是考虑到项目工程量较大、施工周期长,人工价格、实际消耗的材料和投标阶段存在明显差距,因此需要对工程造价实施动态管理,提前做好造价调整信息的采集工作,合理分析、推测应各种动态变化而引起的造价变化,确保造价动态管理贯穿建设项目工程的始终。三是加强工程项目变更、预算价格增减的管理,完善设计变更审批,对变更价款加以控制,提高施工材料的使用率。四是还需做好材料的入库验收和保管工作,安排专员看管,一旦单位需要使用施工材料需要详细填写材料领取的规格、型号、数量和日期,并在负责人上签字,实现材料使用的有效控制。
5、加强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对于项目竣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不仅需要做好工程量和清单为例项目的审核,还需做好合同价格调整的审核工作,严格依据综合单价来审核工程量,而不是依据预算定额来确定;在核查工程量的过程中,严格审查隐蔽项目,依据施工日记和签证等有关资料详细核对,防止出现漏算的情况,然后通过定额套用的方式审查各种费用,详细计算变更工程,确保招标文件项目与合同项目保持一致,提升竣工结算的准确性。例如在某项工业建筑的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中,为了保证造价控制准确、完整,必须做好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依据规定及时收集承发包施工合同、招标文件、图纸、图纸会审记录、变更通知单、现场签证单、认质认价单,并采集人工费、机械台班单、设计变更、竣工图、甲供材料、甲方代缴的实际水电费用等资料,加以整理方便计算,然后依据当地市场的劳动费率来计算人工费用,依据投标时常规计算方式如实计算大型机械进退场费、墙体加固筋、现场实际水电费用的调整单、植筋和甲供材料扣除等费用,对于合同规定的有关奖励费用、应变更减少部分分项工程和施工索赔费用,应依据合同要求纳入到结算中,详细计算,避免出现漏算。
6、加强造价监管,提升造价控制的规范性
为确保建筑工程项目造价全过程管理的实施,建筑造价主管相关部门可以组建检查组,深入各施工现场,实地查看项目开工建设情况,并到各项目部重点检查工程造价台账建立、计量支付、设计变更等工作的开展情况,同时就发现的问题与项目业主单位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现场签发《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监督检查意见确认单》,责令各单位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整改,并按时将整改情况报告至市交通运输局和市造价站。在当前建筑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各施工单位要明确站位、履职尽责,项目业主单位要对项目造价管理工作负主体责任,建筑造价主管部门要履行好行业监管责任,强化对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造价监督管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各县(市、区)造价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并认真抓好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监督工作,做好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监督指导,建立造价管理标准化管理体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造价控制中有效运用全过程造价管理,必须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需要和国家、行业标准要求,加强对招标、设计、施工以及竣工等阶段的管理,才能确保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的造价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投入。因此在实际工程建设施工前后,必须对全过程造价管理给予重视,控制每个环节的资金使用,才能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军伟.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分析[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6,31(6):137+139.
论文作者:赵媛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1
标签:造价论文; 阶段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全过程论文; 项目论文; 造价管理论文; 工作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