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融资结构变化与商业银行战略转型_银行论文

社会融资结构变迁与商业银行战略转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银行论文,融资论文,战略论文,结构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中国社会融资结构变迁的主要特征

(一)社会融资总量成为金融宏观调控重点,直接融资占比逐步提升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1年发布社会融资总量指标,标志着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由以货币信贷规模控制为主向以社会融资总量调控为主转变的改革方向已基本确定,这适应了我国融资结构的变化,符合金融宏观调控的市场化方向。2012年10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在布置2012年第四季度各项工作时提出,要前瞻性地调节社会融资总规模,保持合理的市场流动性和新增贷款规模。这表明社会融资总量指标已成为当前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将对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根据社会融资总量的定义及结构组成,笔者将人民币贷款和外币贷款合并为“银行表内贷款”,将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银行承兑汇票合并为“银行表外贷款”,将企业债和股票命名为“企业债/股票融资”,将其他占比较小的项目合并为“其他”。再进一步简化,还可以按照资金的来源,把依托于银行的两大融资方式——银行表内贷款和银行表外贷款合并成间接融资,而把债券、股票和保险等融资方式合并成直接融资,由此得到社会融资总量分类表(见表1)。

然后根据表1绘制成图1,可以看出我国社会融资结构变迁的发展趋势:一是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持续提升。以企业债、股票市场等为代表的直接融资新增总额从2002年的994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8万亿元,年均增速达33.6%,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由2002年的4.9%快速提高至2012年三季度末的15.2%;二是从银行体系看,表外融资占比在波动中逐步提高。银行新增表外融资总额从2002年的-519亿元快速上升至2011年的1.5万亿元。银行表外业务在全部业务中的占比在2010年4月达到32.9%的历史最高水平,然后受银监会表外业务监管政策的影响,又降至2012年2月的13.5%的历史新低,此后又逐步回升至2012年三季度末的24.3%。

图1 直接融资占比和银行表外业务占比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

(二)债券发行管制明显放松,债券市场迅速扩张。

1、债券市场管制明显放松。在社会融资总量调控模式下,中央银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改委”)、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等相关部门开始放松对债券发行的管制,以达到促进债券增长对冲信贷新增额下降、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的政策目标。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债券审批速度明显提升。目前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的审批期限在两三个月内,国家发改委的审批期限已提速至半年以内。二是发债资金的运用更趋灵活。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此前明确要求,平台公司发债资金必须用到中央确定的投资项目上,并接受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的事后督查,但最新表态是发债资金用于还贷或者补充流动性资金没有限制。三是对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发行主体范围的限制有望放松。目前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将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可发债平台放松为四类,分别是有真实现金流入的产业类公司、全民所有制企业、从事保障房建设的单位以及“国发19号文”明确允许融资的项目,如地铁、轨道交通等。国家发改委也计划将发行人所在地范围从百强县扩展到非百强县。四是债券发行量相对净资产额度扩大。2012年7月21日,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正式通知银行间债券市场各主承销商,凡公开市场评级在AA级(含AA级)以上的发行人,将不区分企业性质,允许其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发行额度互不占用。五是酝酿企业债发行制度改革。如对企业债券的审批权限统一收归国家发改委,而非地方发改委,发债企业只需向地方发改委备案即可;根据各券商资质的高低实行企业债券承销“通道制”,判定券商资质的标准主要是依据券商工商注册资本金等。

2、债券市场迅速扩张,企业依赖信贷的融资格局开始打破。从社会融资总量角度来看,2008年以后企业债券净发行量大幅增长,到2012年三季度末达到1.56万亿元,同比多增7186亿元,已超过2011年全年的新增水平,是2002年的42.6倍,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达到13.3%。同时,企业依赖信贷融资的模式在最近几年持续改观,企业融资瓶颈持续缓解。与企业债券净发行量持续增加相对应,新增人民币信贷总额从2009年开始逐步下降;截至2012年前三季度,企业债券净发行量占新增人民币贷款总额的比例已达到23.2%,较2002年大幅提高21.2个百分点(见图2)。

(三)企业债结构不断优化,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更大。

1、中长期企业债占比快速上升。从期限结构看,企业债券的结构与信贷正好相反:目前新增企业信贷以企业短期贷款为主,而企业债券净融资则主要以企业中长期债券为主。2012年前三季度,企业中长期债券净发行量为1.26万亿元,占同期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的90%,远高于2011年的57%和2010年的22%,债券对企业中长期融资的重要性在最近两年显著上升,有利于投资增长与经济恢复。

图2 企业债券净发行量及其占社会融资总量和新增人民币贷款总额的比例比较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

2、社会融资总量口径的企业中长期融资明显好转。在经济下行、股市低迷、银行惜贷的不利环境下,企业中长期融资一度受限。事实上,以社会融资总量口径衡量的、将企业中长期债券、企业中长期信贷及企业股票融资考虑在内的企业中长期融资指标已经明显好转。以2012年第二季度为例,新增企业中长期信贷融资近4600亿元,而同期新增中长期债券融资接近3800亿元,已接近中长期信贷融资规模。如果再考虑到620亿元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企业通过债市与股市获得的中长期融资已达到4400多亿元,与企业信贷相当。

3、城投债发行加速,地方政府平台融资瓶颈缓解。受益于监管部门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债券发行主体及债券资金运用等方面的放松,2012年3月以来城投债发行量出现明显增长。从期限结构来看,城投债净发行量以中长期债券为主,短期融资券发行量不大。城投债尤其是中长期城投债发行量的回升将为地方基础建设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有利于基建投资回升。

二、社会融资结构变迁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社会融资结构变迁将驱动投资结构变化。

国际经验表明,在社会融资总量调控模式下,债券市场将迎来大发展,信贷在融资结构中的占比将呈现趋势性下降态势,因而对于投资的重要性也将逐步下降,由此必然会导致投融资结构发生变化:即房地产投资、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由主要依赖信贷的融资模式,向房地产投资由信贷驱动、基建投资由政府类债券驱动、制造业投资由企业债驱动的融资模式转变。

首先,制造业投资占比持续提升,在总投资中的占比上升为第一位。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主要是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因此投资依然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但在融资结构变迁的背景下,投资结构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具体来说,一方面,城镇化意味着我国基建投资的成长空间依然可观,因此在城投债、铁道债等政府类债券监管放松的趋势下,基建投资可望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是,在政府预算约束强化、财力受限等因素的制约下,预计基建投资不会再出现以往的高速增长局面。另一方面,城镇化还意味着我国房地产投资仍将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但由于银行资本监管强化,房地产调控已上升到政治和民生问题的高度,预计房地产投资增速将逐步放缓,在总投资中的比重也将逐步下降。新型工业化要求以战略型新兴产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加快发展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到2015年和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到8%和15%左右。由此可知,在企业债券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制造业投资将持续上升,极有可能在总投资中的比重达到最高。

其次,从投资的区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制造业投资占比以及中西部基建投资占比将得到提升。一方面,由于东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已经比较完善,基建投资空间不大,而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因此未来中西部地区的基建投资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结构占比将逐步提升。另一方面,由于东部地区投资环境、资金供给等相对好于中西部,因此制造业投资也将保持快速增长,结构占比也将逐步上升。

图3 民间投资占比、制造业民间投资占比比较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

最后,民间投资占比将得到持续提升。在制造业投资中,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投资占比较高,大约保持在81%左右;同时,制造业民间投资在民间投资中的占比,以及民间投资总额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的占比也相对较高,分别保持在50%和58%左右。因此,企业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在导致制造业投资占比持续提升的同时,也将相应地促进民间投资占比的提升,从而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见图3)。

(二)制造业投资占比上升有利于熨平经济波动。

截至2012年三季度末,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在总投资中的占比分别为35.1%、29.3%和25.2%,制造业投资占比已经上升为第一位。实际上,自2011年3月以来,制造业投资占比就已经持续高于基建投资,成为“稳投资”的主要力量。在信贷规模受控、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持续下滑的情况下,投资结构已经表现出制造业投资上升对冲基建投资下降的新趋势(见图4)。

图4 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与工业增速比较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

(三)居民资产配置中存款占比下降,其他投资资产占比上升。

图5 2010年年末我国居民金融资产配置结构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目前,我国居民和企业的资产配置仍以存款为主,债券、股票等其他投资工具的配置比例较低。在社会融资总量调控模式下,随着直接融资比重的持续上升,企业和居民的资产将更多地配置在收益率更高的非存款金融工具上。从图5可以看出,2010年年末我国居民存款在其金融资产中的占比为63.8%,较2004年下降了8个百分点。居民配置在证券(国债、股票、基金等)、保险等金融资产上的占比逐步上升,分别从2004年的10.9%、7.8%上升至2010年的13.4%、10.6%。此外,理财产品成为居民资产配置的一个新渠道,2010年居民配置在理财产品和信托计划上的资金合计占比已达到3.7%。

(四)金融脱媒加剧,金融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

在社会融资总量调控模式下,一方面,直接融资占比将持续提升,并最终超过信贷成为社会融资的主要来源。前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阐述资本市场未来长远发展目标时,提出要全面优化社会融资结构,到“十二五”期末直接融资比重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争取达到30%-40%。因此,商业银行资产方的脱媒程度将进一步加剧。另一方面,随着企业和居民将更多的资产配置在非存款金融资产上,商业银行负债方的脱媒程度也将持续上升。此外,由于现阶段债券市场利率已基本实现市场化,因此随着债券市场深度和广度持续提高,债券市场将率先形成一套能够顺畅地传导货币政策的市场化利率体系,由此必将促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改革持续深化,最终提升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和市场化水平。

三、关于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若干思考

综上分析,我国宏观调控模式正在由货币信贷调控转向社会融资总量调控,从而驱动我国投融资模式和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笔者认为,在未来我国经济金融和制度环境即将发生较大变迁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必须切实推进战略转型,尽早建立起特色化和差异化的市场定位,进一步提升竞争优势,打造基业长青的战略保障。

(一)顺应投资结构变化,持续完善客户经营策略,进一步优化客户结构。

一是要大力培育先进制造业客户。制造业投资占比上升,意味着制造业将是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根本,是决定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和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在发达经济体推行“再工业化”和我国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趋势下,代表未来产业升级方向的先进制造业客户将是未来的“优质客户”、“有价值客户”。对此,商业银行应未雨绸缪。二是及时调整对融资平台类客户的服务策略。未来,中西部地区基建投资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且其主要依靠发城投债、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融资,政策也有相应的支持。商业银行应及时调整主要依赖授信支持平台类客户的经营策略,加强与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券商的战略合作,通过发展承销、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维系客户关系,获取中间业务收入。三是推进客户下沉策略。前述分析表明,制造业投资占比上升将促进民间投资占比同步提升,而民间投资制造业中的中小企业客户占比也相对较高。对此,商业银行应推进客户下沉策略,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客户,以应对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冲击。

(二)积极推进综合化经营战略,大力发展投资银行类业务。

社会融资总量指标具有广泛的内涵,基本涵盖了金融体系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的渠道。从机构来看,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从市场来看,包括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以及中间业务市场等。未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创新深化,私募股权基金、对冲基金等新型金融机构也将计入社会融资总量的统计范畴。因此在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应采取有效措施,以应对社会融资结构变迁和金融脱媒加剧带来的挑战。一是积极推进综合化经营战略。通过推进跨市场和跨领域经营,实现业务组合和盈利来源多元化,充分发挥各业务领域的协同效应,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实力。二是积极把握直接融资市场快速发展带来的市场机遇,大力发展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股权融资、财务顾问、并购重组服务等投资银行类业务。目前,为应对金融脱媒带来的挑战,银行同业已经开始了积极探索。例如,招商银行开始使用“大企业融资总量”这一新指标来衡量大企业业务效果,并将更多地通过投资银行、金融市场、财富管理、综合性经营公司等方式来满足大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

(三)加强表外业务创新,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

在社会融资总量调控模式下,虽然信贷资金占比会持续下降,但银行表外业务却迎来了有利的发展机遇,银行体系提供的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及票据融资业务占比持续上升,呈现较快发展态势。未来,随着金融市场深度和广度持续提升,除信托公司以外的证券、保险、基金、金融租赁、货币经纪、汽车金融、消费金融、财务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也将得到快速发展,信托计划、结构化投资理财产品、股权投资、债券、利率类、汇率类衍生产品等大量新型金融工具和产品将不断涌现。商业银行应积极把握金融业态日益丰富的市场机遇,通过与各类金融机构建立各种形式的战略合作关系,探索多种盈利模式,大力发展新型金融机构类业务。在深入研究监管政策、加强风险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加强表外业务创新来实现降低资本耗用、稳定负债来源、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等多重经营目标。

(四)顺应居民资产配置结构变化趋势,大力发展财富管理业务。

随着直接融资市场的快速发展,企业和居民正越来越多地将其资产配置到非存款性金融资产上。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过去十年亚太地区最重要的新增财富来源,中国内地的家庭财富自2000年起的年均增长率为13%,超过全球平均5.8%的财富增长率一倍以上,预计到2017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排行第二的富有国家。这意味着大量的富裕人群正在寻求专业的投资建议,由此催生的财富管理行业是近年来国内各金融机构争相发展的新兴业务,也是未来金融机构盈利的重要支柱。因此,商业银行应抓住居民财富快速增长带来的市场机遇,顺应资产配置结构变化的发展趋势,大力发展财富管理业务。一是加大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建立共赢的利益合作机制,通过产品代销、产品定制等形式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二是依托综合化经营平台,发挥自身的牌照优势,整合集团内部各子公司的专业优势,开发出创新性产品,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在财富管理领域形成竞争优势。三是加快推进国际化发展步伐,提高境外资产配置和投资服务能力。四是进一步提高自身财富管理能力,持续优化客户结构,加快产品创新,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

(五)积极推进组织架构改革,全面优化业务流程。

目前,以客户为中心、创新驱动和卓越运营已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银行业有效的战略应对框架,其核心是“以客户为中心”战略。未来,随着我国直接融资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金融业态的进一步丰富,客户对金融服务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这在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加快发展的情况下更加凸显。在我国社会融资结构变迁、经济金融和制度环境即将发生较大变化的新形势下,商业银行现有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尚不能有效支撑“以客户为中心”战略的推进落实。正是基于这一事实,目前已有部分商业银行在不同程度上推进了组织架构改革,如招商银行启动了以组织架构改革为核心的“二次转型”;民生银行持续深化事业部制改革;兴业银行实施了公司金融、零售银行、金融市场三大业务条线的事业部制改革。因此,商业银行必须主动适应新的形势,积极推进组织架构改革,全面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创新和运营水平,更加贴近市场和客户,以及时满足客户日益多元化、综合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六)进一步提升全面风险管理水平,夯实稳健发展基础。

社会融资结构变迁在为商业银行带来有利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的风险类型更趋复杂、风险水平更趋提高,从而导致银行的风险管理面临更大挑战。例如,商业银行在拓展许多与直接融资市场相关的创新性业务时,往往会面临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多种风险类型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在与各种新型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合作时,在许多业务领域还存在着监管空白或监管责任界定不清的情况,因此相关领域的合规风险和法律风险隐患也较大;在提供跨境金融服务时,还要面临相应的国别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在大力拓展各项新兴业务、积极推进战略转型的同时,还应进一步提升全面风险管理水平,夯实稳健发展基础。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社会融资结构变化与商业银行战略转型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