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适宜性实践推进幼儿课程游戏化探研论文

开展适宜性实践推进幼儿课程游戏化探研论文

开展适宜性实践推进幼儿课程游戏化探研

黄 卉

(江苏省淮安市市级机关幼儿园,江苏 淮安 223001)

摘 要: 在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课程游戏化能促使幼儿获得更好的成长。在开发游戏化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选择适合幼儿的实践活动,通过指导幼儿观察,鼓励其自主操作,满足其生活需求,促使其互动,使幼儿更好地成长与发展,提升课程游戏化的效果。

关键词: 幼儿;适宜性实践;课程游戏化;教学活动

课程游戏化是一种追求适宜性的教学,也就是说要让幼儿园的课程变得更加适合幼儿,要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在推进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实践活动的适宜性,并不是所有的教学活动都适合变成游戏,而是要选择更贴近幼儿生活需要、体现幼儿学习特点、能发展幼儿能力的游戏活动。教师应把握好引入游戏的契机,对幼儿进行适当引导,注意设计具有整体性的游戏实践活动,促进课程游戏化的顺利推进。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如何开展适宜性实践,推进幼儿课程游戏化进行论述。

一、观察,有效支持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幼儿教师要用儿童的视角来理解儿童生活。在展开课程游戏化设计的时候,教师要了解幼儿学习的特点,思考能给幼儿的活动提供哪些帮助。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科学地观察幼儿,优化观察方法,从而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科学的解释,在理解的基础上给予幼儿有效的支持,并反思自己的支持是否真的能对幼儿的成长起到促进作用。

在鼓励幼儿参与建构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在旁边观察,看看幼儿都喜欢使用怎样的材料进行建构。有的幼儿想象力十分丰富,除了使用积木展开搭建以外,还会适当地加入易拉罐、纸板等其他物品,能更自由地使用各种材料展现自己的创造力。但是有的幼儿思维就比较呆板,只是单纯地使用积木,很少使用其他物品。对于这些幼儿,教师应及时对其进行支持和引导。对于不同特点的幼儿,教师采用的引导方式也应有所不同。对于善于观察的幼儿,教师可鼓励其观察其他幼儿的搭建,看看是否有什么能够学习借鉴的地方。对于善于交流的幼儿,教师则可使用语言对其进行引导:“是不是在为怎样搭建屋顶犯愁呢?”“是啊,没有那么大的积木,该怎么办呢?”“你看看还有什么材料能使用的呢?”“纸板倒是够大,可是它不是积木啊。”“为什么不试试呢?说不定很好看啊。”

我默默地点了点头,“整个童年里我总以为所有的父亲和我的父亲一样静默、隐忍,是一具具惨白干枯的躯干,没有面孔又无声无息。等稍长大些,每每看到同学和来接他们的父母合家欢乐的模样,意识到自己的迥异所带来的痛苦和羞耻。天黑后,我悄悄潜入墓地,扶住他的墓碑流泪,在我身边聚集起莹绿窜动的鬼火牵引我抵达未知的境遇,泥土掩埋了不会衰老的躯体,我捡回这具颅骨放置于床头,就会在泪眼婆娑的睡梦中与饱满健康的父母相见。”我无法预知猝不及防的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观察幼儿的目的是更好地展开教学反思,适当地进行课程调整,推进课程游戏化,从而支持幼儿有效地进行学习。因此,教师除了观察幼儿,改善自己的观察和记录方法以外,还应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反思,进而提高课程游戏化的教学效率。

二、操作,主动建构

幼儿的学习方式其实是直接感知、实践操作和亲身体验。所以在指导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白什么是幼儿的经验,要怎样把握住各种契机对幼儿进行指导才能促使幼儿逐步建构新经验。教师在幼儿活动中仔细观察,并找对介入的时机,然后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给予支持,能更好地推进课程游戏化进程。

(3)电磁吸附式试验平台设计及制造 本工装主要由下部支撑框架、电永磁吸附式上部装配平台、气动压紧式上部装配平台三部分构成(见图1)。

传统幼儿教学往往以教师直接讲授为主,这样就让幼儿成为了一个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久而久之会使幼儿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不利。教师在教学中应避免过多讲授,而应让幼儿展开自主探究和建构。这样,就能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促使幼儿成为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者。

三、生活,满足需求

教师应了解幼儿对哪些生活中的事物更感兴趣,围绕这些事物精心设计游戏。这样的设计才能更好地促使幼儿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满足幼儿对游戏活动的需求。

柳红喝了口蛋汤,香香的,甜甜的,她笑道:“昨天我还以为自己要死了,谢谢爸把石头叫来了,我的病就好了。”

文章的主体部分,除了写得要“饱满”“充实”之外,还要写得有层次感,要能够让读者读了感到“一目了然”。如何把文章的主体写得有层次感,其方法、技巧也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不再赘述。

在午餐活动中,有幼儿提出问题:“我们吃的菜为什么都和图画书上画的蔬菜长得不一样呢?”教师回答:“因为在烹调食物的时候,还要进行各种加工。”这一下子就激发了幼儿的参与兴趣,使幼儿很想要知道怎样烹煮食物。和直接灌输相关知识相比,让幼儿参与到操作活动中显然会有更好的效果。教师鼓励幼儿参与到“我的小厨房”活动中,给幼儿提供了黄瓜、胡萝卜等蔬菜,并让幼儿思考在烹煮食物前要先做哪些准备工作。有幼儿提出要切割,也有幼儿提出要清洗。教师便鼓励幼儿参与到模仿活动中,模仿教师的方法对食材进行加工。幼儿由于亲自动手参与到活动中,所以对烹煮食物前的准备工作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在推进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教学参考书只是能参考的材料,不能用来照本宣科。若只是讲授课本中的内容,没有和幼儿的实际生活相互结合,那么课程游戏化的效果也不会理想。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论,认为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幼儿园的教育价值要通过课程来实现,而真正促进幼儿发展的其实是那些和其生活紧密相关的,能激发幼儿兴趣、满足幼儿探究欲望的活动内容。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设计这样的活动项目,促进幼儿的成长。

在了解了幼儿的生活后,教师发现不少幼儿都对家长的职业十分感兴趣,很想知道家长在上班时都干些什么,便选择了幼儿最感兴趣的几个职业,包括医生、警察、保安等,鼓励幼儿参与到角色扮演的活动中。幼儿首先尝试观察自己身边的医生、警察和保安,了解他们的工作主要是什么,然后再尝试展开模仿活动。有幼儿提出:“医生就是在我们生病的时候给我们看病的人。”教师回答:“那么医生是怎样给人看病的呢?”幼儿提出:“他们给人量体温、听心跳、看舌头,然后就配药给人吃。”教师便鼓励幼儿分别扮演医生和病人,然后将医生看病的过程表现出来。同时,教师还引导幼儿思考:“有的小朋友看见医生就哭,不愿意看医生,大家说这样做对不对呢?”幼儿有所感悟:“不对,虽然医生让我们吃苦药,给我们打针,但那是为了给我们看病。”

四、互动,发展思维

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中,教师将知识传递给幼儿,幼儿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这样的教学无法促使幼儿主动学习。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组织幼儿积极互动,通过幼幼互动和幼师互动让幼儿就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展开深刻思考,从而发展幼儿的思维,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教师发现有一名幼儿十分害怕快递,询问原因后才知道该幼儿小时候喜欢哭闹,其父母就骗她说不要哭闹,否则快递叔叔就会把你装到箱子里带走。教师了解了这个情况后,便组织幼儿参与到互动讨论中,让幼儿一起探究快递究竟是做什么的:“大家有没有看见快递叔叔将小朋友带走呢?”“没有。”幼儿们回答道。教师追问:“那么快递叔叔是做什么的呢?”幼儿们纷纷答道:“快递叔叔是送衣服的。”“是送吃的东西的。”“你们都不对,快递什么都送。”教师又问:“那么他为什么要给大家送东西呢?”有幼儿回答:“那些东西都是爸爸妈妈在网上买的。”在这样的讨论中,幼儿明白了快递是做什么的,消除了恐惧心理,还参与到了“儿童快递”的游戏活动中。

在幼儿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这时教师可不直接告诉幼儿答案,而是鼓励幼儿参与到互动讨论中,让幼儿自主思考。这样的活动能促使幼儿积极探索,满足幼儿探索未知事物的愿望。

总之,在幼儿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适宜性非常重要。因此,幼儿课程游戏化的设计要符合幼儿这个特定人群的需要,要激发幼儿的参与心理,促使幼儿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游戏品质。具体来说,教师应通过观察,给予幼儿有效支持;开展操作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建构;设计生活化游戏课程,满足幼儿需求;促进有效互动,发展幼儿思维。

参考文献:

[1]丁月玲.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推进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5(12).

[2]蔡菡“.课程游戏化项目”背景下江苏省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效果与启示——基于教师评价的视角[J].学前教育研究,2018(12).

[3]连秀明.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有效策略[J].幼儿教育研究,2018(06).

[4]陈颖.促成课程游戏化,提升幼儿幸福感[J].教育观察,2018(20).

[5]郭冬艳.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策略[J].人民教育,2018(17).

[6]钱小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J].江苏幼儿教育,2018(02).

[7]陈晓娟.以游戏化课程有效助推幼儿自主成长[J].江苏教育研究,2018(02).

[8]钦珠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之思考和行动[J].江苏教育研究,2017(28).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3561(2019)33-0072-02

作者简介: 黄卉(1979-),女,江苏涟水人,幼儿园一级教师,从事学前教育研究。

标签:;  ;  ;  ;  ;  

开展适宜性实践推进幼儿课程游戏化探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