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工人医院 广西 柳州 545005)
【摘要】目的:观察家庭跟进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期间我院肾内科的10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平行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治疗后回到家中继续开展家庭跟进护理,观察期3个月,通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对两组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为(107.64±12.87)分,对照组为(89.31±10.35)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院后开展家庭跟进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效果。
【关键词】血液透析;家庭跟进护理;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1-0284-02
近年来,我国需要借助维持性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治疗以延长生存期的患者数量越来越多,而且正以每年7%的速率增长,长期的血液透析治疗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还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急剧下降。有报道称[1]通过开展家庭跟进护理可以有效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中将以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期间我院肾内科的10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观察家庭跟进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期间我院肾内科的10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平行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33~75岁,平均(47.57±9.17)岁;血液透析时间7~131个月,平均(57.12±6.18)个月。对照组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31-79岁,平均(45.08±7.72)岁;血液透析时间9~123个月,平均(56.66±8.52)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治疗后回到家中继续开展家庭跟进护理:(1)成立护理小组:由2名透析室护士与2名肾内科病房护士组成家庭跟进护理护理小组,每个小组负责10名患者;进行护理前统一接受相关培训;(2)制定护理计划: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护理计划;(3)入户指导:每周进行电话随访1次,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每次时间不少于10min,每月进行入户指导1次,每次入户指导时间不少于1h。
1.3 评价标准[2]
采用WHOQOL-BREF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该量表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4个维度,量表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中所有数据的采集与统计学计算均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其中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χ2校验,当P<0.05即认为两者之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为(107.64±12.87)分,对照组为(89.31±10.35)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情况(x-±s)
3.讨论
HD是现阶段临床中针对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3]。家庭跟进护理是以提高居家护理质量为目的,对居家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行系统化持续性预期干预的过程,具有整体化、个体化和持续性的特点,通过在透析治疗患者护理中开展家庭跟进式护理模式。本组研究中,家庭跟进护理的内容主要包括:(1)饮食干预:血液透析患者治疗期间由于营养摄入量不足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营养不良、感染的发生风险,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进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患者出院后要及时针对患者的身体情况开展相应的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学会掌握营养搭配知识,强化营养,坐在提高生活质量[4]。(2)心理护理:在家庭跟进护理工作中要注意指导患者家属参与到护理工作中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波动,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想法,提高治疗效果;通过可以有计划地、个性化地对患者进行干预,护理效果理想[5]。
综上所述,通过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院后开展家庭跟进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苏兰若,罗世香.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中的作用[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8,37(1):137-139.
[2]邓志兰,郑洁芳,陈彩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情绪影响因索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6,21(9):44-45.
[3]王超英,温丽贞,杨水花.血液透析患者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J].吉林医学,2010,31(23):3932-3933.
[4]谢秀飞,何少香,邱月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况调查与护理对策[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7):96-97.
[5]刘海仙,王鸿涛.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症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8):1964-1966.
论文作者:卢丽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
标签:患者论文; 血液论文; 家庭论文; 质量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