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建筑行业竞争激烈,利润不断下滑,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总结了建筑工程各阶段的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方法,以期对企业成本进行管控,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
传统建筑行业缺乏系统、动态的造价控制体系。造价控制基本上还是以批价审价为主,针对建设项目的投资目标,没有形成系统的、动态的造价控制体系,缺乏计划投资与实际投资之间全面的、真实的、动态的偏差分析,实施造价预控措施和手段。本文从工程各阶段主动实施动态控制,充分发挥从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全方位控制成本,以期在激烈的房地产开发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
1设计阶段造价管理
有资料分析,设计费一般只占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但正是这小于1%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却占到75%。长期以来开发企业普遍对建设项目设计阶段重视不够,没有专门的设计管理部,企业对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性根本就没有一个控制、审查和优化程序,经常出现设计过于保守、各专业不配套、图纸不校对等现象,结果到施工阶段,施工现场的洽商、变更、返工现象屡见不鲜。因此,企业应在设立专业设计管理部门,进行设计管理和设计优化工作,在图纸初稿出来后即参与图纸的会审和和优化。比如该设计方案选取的计算模型是否合理,地基承载力取值是否过于保守,单桩极限承载力是否依据试桩检测报告的数据,最小配筋率是否经过验算,基础形式(如桩长及数量)、底板厚度、钢筋含量等是否可以再优化,机电系统的功能配置,系统设置,设备选型等是否经过价值功能的论证,所有这些都影响到设计方案的经济性。
2招标阶段造价管理
工程招标应采取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选择有实力的承包商;要求提供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要考察施工企业的建设业绩和技术装备等,优先考虑近期建设业绩与我们拟建工程相同的施工企业,特别要求承担此项目的项目经理未出任其他项目的项目经理:考察施工队伍的资信情况,资金不足的企业可能将工程款进行设备的投入,负债经营的企业可能将工程款充抵企业债务,这些都将造成工程款难以到位,制约工程进展,影响投资效益:考察施工企业是否具有足够的技术实力,它不仅使施工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实现高效、优质、低耗,也使施工企业能有实力在工程造价上给建设单位合理的优惠。
工程造价及相关费用应尽量包死,尤其是地下工程如基础工程,排除地下障碍,抽水,机械进出场费、塔吊安拆等费用在招标阶段就确定下来,以免日后结算时纠缠不清。虽然这些费用具有不确定性,一次性包死可能会有风险,但甲乙双方都应承担一定的风险。应尽量自行编制标底,工程标底要保证质量,把工程标底控制在合理造价的下限。应反复审查造价水平的合理性,是否在投资控制的范围内。
中标后合同条款的签订应严谨、细致,工期应合理,尽量减少甲乙双方责任不清日后扯皮的现象。建立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审阅会签制度。有关的责任人要熟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条款,了解建筑行业的一般惯例和有关规范,各尽其责。对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有关条款,如合同价款调整的条件和方式、材料市场价格的取定方法等,都要有详细的约定。对投标包干的工程由承包方采购材料和设备要列出规格、品牌、厂家和品质要求清单。要明确政策性调整是否包含在包干范围内。
3施工阶段造价管理
3.1变更签证
3.1.1合理控制工程变更
为了保证投资的有效性、功能的合理性和技术的可行性,应建立工程变更管理制度,明确工程、设计、预算等有关部门、有关人员的职权、分工,对工程变更的合理性、必要性、可行性作出符合现场实际情况的判断。如果由于变更导致投资增加超过某额度时,要由投资人批准才能实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2确保签证质量
为了确保签证的质量,首先应明确给予工程签证的条件:由于设计图纸变更而现场已完成部分或全部施工内容,由此造成的全部返工或部分返工;由于设计图纸遗漏或未作准确交代和描述而造成的增加工程量;合同内未包括、而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必须增加的工程量;为了加快工程进度而采取的特殊施工措施;按照甲方要求发生的不包含在合同范围内的增加工程量。对于已包含在合同内、或按照甲乙双方约定的结算方式中已包含的项目,不予签证。
其次,要强调办理工程签证的及时性。一道工序施工完,时间久了一些细节容易忘记,如果第二道工序又将其覆盖,客观的数据资料就难以甚至无法证实。对签证一般要求自发生之日起20天内办妥。其次,对签证的描述要求客观、准确,要求隐蔽签证要以图纸为依据,标明被隐蔽部位、项目和工艺、质量完成情况,如果被隐蔽部位的工程量在图纸上不确定,还要求标明几何尺寸,并附上简图。施工图以外的现场签证,必须写明时间、地点、事由、几何尺寸或原始数据,不能笼统地签注工程量和工程造价。签证发生后应根据合同规定及时处理,审核应严格执行国家定额及有关规定,经办人员不得随意变通。要加强预见性,尽量减少签证发生。
3.1.3减少现场发生的零工及二次搬运
在施工现场尽量将材料堆放在使用范围附近,避免二次搬运所生的费用。另外,由于工地文明工地评选,上级部门检查或由于业主原因需要工人为他们劳动都会造成零工的出现,据统计,零工只有控制在10%以内时,管理才比较合格,最好控制在5%以内。
3.1.4建立动态成本预警机制
企业可以在施工过程管理中编制项目《成本动态控制表》、《项目动态成本月报》和《项目成本细项超支预警表》,并成立专门部门配合设计变更及工程签证实施前的成本估算工作。建立动态成本预警机制,编制项目动态成本管理台账,每月组织工程、合约等部门人员对成本进行分析,根据每月成本分析结果及时发出成本预警。针对成本超支项目,进行预算审批;若工程签证引起工期变化,应及时调整项目进度计划;监控市场材料设备价格信息波动,及时调整采购计划。
预算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坚持到现场了解情况,了解施工单位落实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措施情况,了解材料使用、变更签证、工程进展情况,并且及时取样,及时搜集相关的文字材料,掌握证据。对重要材料进行市场询价,掌握价格动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工程计价的准确性、合理性。例如:为了满足相关要求,需要搭设一些临时性的建筑结构,一定要明确这些临时性的建筑结构所用的材料设备是否可以回收利用或多次周转,若可以,造价中一定要考虑回收利用的费用或多次摊销的费用。
4竣工决算阶段造价管理
办理竣工决算时除了依据政策规定、合同、竣工图纸,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进行审核计算以外,还要坚持竣工资料和现场勘查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决算审核,对竣工图上标识的尺寸,材料设备型号品牌要进行核对抽查,以确保竣工资料的真实性、合理性。签证、变更手续要齐全,要有监理、工程、设计等部门的签字认可,手续不全的不予结算。
根据规定套用定额,根据实际施工工艺对定额进行必要的换算,尤其在钢结构工程和精装修二工程中,如:B2-415全隐框铝合金玻璃幕墙子目中,有镀膜玻璃,铝合金型材等材料。根据设计或实际施工情况,可能是其他玻璃或其他型号的型材,型材壁厚也不一定与定额设定的一样,铝合金含量也有较大不同,这些都可以据实调整,硅酮结构胶、耐候胶也可以根据设计施工断面的不同进行调整,这些都会影响幕墙造价。
总之,建筑工程动态造价控制需从各阶段、全方位介入,想尽办法提质增效。目前,BIM逐渐应用于建筑行业,可以积极采用BIM技术建立起工程各个构件的基本数据,对建筑的技术、经济性进行优化设计,达到方案选择的合理性;同时,通过模拟碰撞试验,减少施工现场的穿墙开洞、修复、移位、碰撞的避让等,减少因返工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施工项目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探讨[J]. 蓝鑫.建材与装饰.2016(34)
[2]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A项目为例[D].陈淑梅.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
[3]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和控制措施[J].贺晓.江西建材.2015(04)
论文作者:杨燕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签证论文; 工程论文; 动态论文; 造价论文; 成本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阶段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