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学精神和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中华美学精神和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中华美学精神和小学语文教学

□任为新 凌 珊

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它基于中华文化,又通过具体的审美活动传递和展示中华文化。一个民族的美学精神往往植根于历史、作用于现在、辐射于未来,对整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审美品格和民风格调有着巨大的影响。我们党和国家对此历来十分重视。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① 引自张晶《三个“讲求”:中华美学精神的精髓》,《文学评论》2016年第3期。 2018年夏天,习近平主席在回复北京高校教师的信中也强调了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② 2018年8月30日新华社稿《习近平: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作为基础教育中“文道结合”的首要担当,语文教学自然责无旁贷。

迟恒的谋画十分周密,魏昌龙眼光不住地闪烁,他还是有些顾虑:“吓不住怎么办?吴县长老实人,诈他有点于心不忍。”

“儒道互补”是中华文化的最大特点,中华美学精神也主要通过儒家和道家思想得以呈现,但不是通过普通哲学思想路径,更多的是通过审美理想、审美标准和审美情趣得以彰显。儒家有很多重要的美学观,比如“里仁为美”(《论语·里仁》),“里”作“邻里”讲,这里为动词用法,句意为“接近仁的就是美的”。孔子欣赏音乐,先是听《韶》,因为旋律优美,表达的又是和平的主题,所以孔子说:“尽美矣,又尽善也。”后来又听《武》,虽然节奏铿锵,气势恢宏,但作品充满杀伐之气,所以孔子说:“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类似观念在孔子和他弟子的著述中有非常多的表现。另外,孟子的“充实之谓美”(《孟子·尽心章句下》),老子的“美言不信,信言不美”(《老子》第八十一章),还有庄子所谓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知北游》),也都有浓厚的“善为美之本”之底色。

2)道路的绿化需要与沿江风管带的景观相互呼应,尽量与风光带一起做到常绿和落叶相互搭配,四季有花,层次分明。

拿儒家的审美标准作为“审美透镜”去观照语文教材和教学活动,会得到很多启发。比如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苏教版、浙教版、人教版都曾入选,课文都是经过白话文翻译的,如“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有意思的是,现在的统编教材也选中了这个故事,但却以原作古文的形式呈现:“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两相对比,发现其中有容易被忽略的文字——“众皆弃去”。这句话很重要,起强烈的对比和反衬的作用:出事了,小伙伴们都只顾着逃离,置水缸里的孩子于不顾,只有司马光留下来相助。这是见义勇为,比沉着冷静、机智过人等品质更重要。早先的白话文中的“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是教材编者想当然和画蛇添足了,有违于《宋史》编纂的初衷,也是不符合“里仁为美”审美观的。这里也顺便提醒一线教师,在教新教材的时候,切不可凭以前的经验偷懒,照着人教版原来的教案照本宣科。

儒家“里仁为美”思想要弘扬,但也不可拘泥地理解——以为只要和“仁”挨上边的东西就是美的。其实不然,孔子虽然强调“仁”,但同时也重视“仁”边上“美”的元素。如果是人,那么首先品德要好,其次还得有智慧和才情,那样才是“美”的人。如果是文艺作品,那么动机要善良,内容要中正,但文采和艺术形式之美也不可缺。所以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拿这个标准来看课文,比如《李时珍》(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文章开头说“李时珍家世代行医。他的父亲医术很高,给穷人看病常常不收诊费”。李时珍从小立志“要像父亲一样为穷人看病”。这是说他心地善良。但光有这个,李时珍是成不了“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的,所以文章更多地写他对医药的执着研究和后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还有《青山处处埋忠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讲毛岸英在朝鲜牺牲后,毛主席面临儿子遗体送不送回的艰难选择。最终的结果是不要求送回,表现出毛主席大公无私、严于律己的人格魅力。但光讲这个还不行,否则语文课就成了历史课、思品课了,还必须抓住毛主席最后签字的“形式美”——设想他签“同意”或者“不用送回”几个字,那毛主席也只是个普通的领导干部,而课文中签的是一句诗歌:“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一笔非常厉害。第一,凸显了毛主席不搞特殊化、与民同情的人格魅力。第二,展示了毛泽东的诗人气质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第三,这句诗不光表达了“不用送回”的信息,还顺带对儿子做出高度评价——将毛岸英和汉代的民族英雄马援相提并论,作为父亲悲喜交加,充满自豪感,是一种非常贴切、含有审美意义和艺术张力的表达方式。所以,无论是文章,还是所刻画的人物,都达到了荀子所谓的“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荀子·劝学》)的标准。

看人重品质,其次才是外表;观文重内容,其次才是形式。就这一点来讲,儒家美学比相同历史时期的古希腊美学更辩证,更完善,更有现实意义。亚里士多德对美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形式,柏拉图认为美是“理式”或“理念”,虽然他们能把“美”从具体的事物中抽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进行探讨,反映了古希腊的理性思维水平,但和儒家美学相比,就显得曲高和寡,没有入世精神和现实主义情怀。

和儒家的审美理想不同,道家推崇以“自然”为核心,以“反观内省”为手段,以颐养生命为目的的美学思想。在道家一派的文艺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追求回归自然、生命自由和浪漫色彩的超越尘世之美。在道家众徒看来,自然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机趣无限,蕴藏着生命和自由之美,足以颐养人的性情,感化人的天性。课文中很多山水诗词都充满类似的审美趣味。看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主旨即追求万物与“我”合二为一,把自由推向无限,歌颂心性的自由,和儒家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相比,它更关注个人的本体性价值。还有课外古诗文阅读时常入选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这样的作品中,无论是作者还是文本中的人物,都有豁达巍峨、高远超拔的人生追求,他们不为政困、不为利囿、远离物役,终极目标是人与自然万物相融合。不谙道家这一美学思想,就很难理解这类诗人为何能如此沉醉于自然风物,其创作特色和作品精髓的把握也就无从谈起了。

(杭州师范大学 311121)

标签:;  ;  ;  ;  ;  ;  ;  ;  ;  

中华美学精神和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