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琴 钱建东
(靖江市人民医院 江苏 靖江 214500)
【摘要】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类风湿关节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为来氟米特10mg/d联合甲氨蝶呤10~15mg/周口服,对照组为雷公藤40mg/d联合甲氨蝶呤10~15mg/周口服。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与对照组比较,起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性(P<0.05)。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来氟米特;甲氨蝶呤;雷公藤;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4-0192-02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关节损害为主的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对该病的常规治疗为非甾体类消炎药及其他抗风湿类药物,能缓解病情[1]。甲氨蝶呤(MTX)是治疗首选的DMARDs之一,多项研究证实MTX在RA治疗中始终发挥着核心作用。来氟米特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已广泛应用于RA的治疗。本研究旨在观察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RA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以便对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风湿科就诊的类风湿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组30例,雷公藤联合甲氨蝶呤组为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晨僵时间、关节肿胀、关节功能分级、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均无显著性差异。所选择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CR)2009年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2]。排除标准:合并有其他风湿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等,近5年有恶性肿瘤、急慢性感染、过敏体质者等。
1.2 方法
所有治疗组来氟米特10mg/d联合甲氨蝶呤10~15mg/周口服,对照组为雷公藤40mg/d联合甲氨蝶呤10~15mg/d口服。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8周各项观察患者关节肿胀数目、关节压痛指数、关节功能、血沉、CRP、晨僵情况,疾病活动性评分(DAS):DAS28评分以28个关节计分,参照Prevoo等研究,DAS28>5.1表示疾病活动;5.1>DAS28>3.2表示疾病活动性低;DAS28<3.2表示疾病缓解。临床上根据关节疼痛减少的程度,按照美国风湿病学会提出的达到ACR20、ACR50、ACR70标准来评分,ACR20、50、70的定义为:患者僵硬和肿胀和关节数(28个)有20%、50%、70%的改善以及下了5项中至少3项的改善:(1)患者评估的疼痛VAS评分;(2)患者评估的疾病总体状况VASP评分;(3)医生评估疾病总体状况VAS评分;(4)健康状况等[3]。
1.4 安全性指标
包括治疗前后血常规和尿常规以及肝功能、肾功能、及临床不良反应情况等。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结果均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水准为P=0.05。
2.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的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比较
*
2.3 药物安全性
在治疗过程中,2组不良反应均较低,治疗组中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未见明显升高,但对照组有3例出现肝功能异常,停用甲氨蝶呤药物和加用保肝药物后肝功能恢复正常,其他如肾功能、血常规等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3.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的具有侵袭性的疾病,活动期的治疗是否及时直接关系到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的发展[4]。甲氨蝶呤是最近几年国际公认的、有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慢性药。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均批准的第一个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改善病程的药物。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联合应用,其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而且其不良反应较少,表明是较佳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案。本研究显示:来氟米特和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起效快、缓解率高的优点,而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张榕,吴春玲。李书帆等,雷公藤多甙联合乐天玛特治疗老年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2);2194
[2]Amett FC ,Edworthy SM,Bloch DA,et al The American Rheumatism A.
论文作者:朱建琴,钱建东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0
标签:关节炎论文; 类风湿论文; 关节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对照组论文; 疗效论文; 患者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