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教学中论文,式教学论文,初中化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在实验中体验
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识不是对客观现实的被动反映,而是主体以已知经验为依托所进行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认知主体,是建构活动的行为主体。学生作为主体的作用体现在认知活动中的参与功能,没有主动参与的任何传授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作为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创设条件使新的学习材料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建构新的教学认知结构。实践活动提倡“做中学”也就是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作探究、体验活动中去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体会化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例如:在讲授“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节时,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述,然后让学生注意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最后记录下教师的板书和归纳出的结论。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总处于被灌输的地位,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我将这种教学模式进行了改进——根据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中围绕重点和难点设计了几个有关实验;在讲清实验方法和步骤后,让学生自己去完成,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同学们提出了以下问题:
1.为什么高低不同的燃烧的蜡烛,倒入二氧化碳后,下面的蜡烛先灭,上面的蜡烛后灭?
2.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所生成的物质是什么?
3.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而二氧化碳不是酸,为什么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在学生提出种种问题的基础上,我先给出讨论提纲,让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讨论有些问题很容易被解决了,但还有些问题需要教师作适当的启发、引导,使学生在对实验事实和现象的分析推理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进行概括、整理、归纳和总结,将零星的知识点用主线串联起来,使学生有条理、有层次、准确、系统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二、在情境中体验
思维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上课开始,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各种情境,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兴趣是通过感悟、体验后在内心深处产生的需要的倾向,它是学习的前提,是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动力。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有:
1.设计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熄灭阶梯状蜡烛火焰”时,先收集两小瓶二氧化碳,先用一瓶熄灭下层火焰,而上层蜡烛继续燃烧,后再用一瓶熄灭上层火焰,让学生自我“发现”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在学习“氧气的鉴别”时,我先不讲鉴别方法,而是用一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盛有氧气和空气的集气瓶中,引导学生在所创设的实验情境中“发现”鉴别氧气的方法。在学习“分子”时,用一根玻棒蘸一下浓盐酸,用另一根玻棒蘸二下浓氨水,然后在空中把两根玻棒靠在一起,但不要接触,发现有大量的白烟生成,再引导学生展开分析研究。在学习“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时,取三支试管分装少许石蕊试液,用一支作比较,向第二支试管中滴入稀硫酸,向第三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注意观察颜色变化,将第二支、第三支试管内所得溶液再加热,注意观察颜色变化。
2.营造化学环境,创设问题情境
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先介绍波义耳、罗蒙诺索夫两位科学家曾经将同样一块金属锡放在两个不同的容器中进行加热,容器分别为敞口与不敞口的,最后得出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等与不等两种不同的结论,同学们体验着这样的故事情境,再根据所提供的实验器材展开实验探究。
3.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在学习“氧气的性质”一节内容时,先创设一组情境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深入探究氧气的性质:
情境一:收集有氧气的集气瓶和氧气钢瓶。
情境二:身背氧气瓶,头戴呼吸面罩的潜水员,宇航员或登山运动员的照片。
情境三:鱼在水中安稳地咂嘴、游动。
情境四:鱼塘或鱼缸正在增氧的图片或录像。
情境五:木炭、硫、铁丝、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燃烧现象。
4.通过新旧知识联系,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我们学了“酸、碱、盐”的知识后问学生能否对“白纸经某种液体涂过后而出现某种红色动物图案的现象”加以解释呢?
5.联系生产、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在学习“溶液”时,联系日常生活,如“萝卜、马铃薯在水中洗”形成悬浊液、用肥皂洗油渍形成乳浊液,用汽油洗油渍形成溶液。在学习“酸、碱、盐”时,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小窍门创设教学情景,如“如何除去鱼胆的苦味”、“为什么馒头松软而多孔”等。
情境体验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探究的动机,从而使之主动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去。以情境引导学生质疑、发散思维,教师不失时机地明确探究学习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激励学生信心百倍地进入下一阶段探究学习。
三、在调查实践活动中体验
经验来源于实践。现实生活、生产中处处有化学,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了解化学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化学的价值,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例如:“水的净化”一节,课前组织动员,然后设计下述探究实践活动:
1.以家庭有电脑并能在家长指导下上网的学生为中心,成立三个小组,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分别负责收集我省及我国其他地区的水源质量资料;我县的水源质量资料;饮用水的净化处理资料。
2.以家长在自来水厂工作的学生为中心,组成参观采访自来水厂小组。
3.以家住自来水厂主要水源附近的学生为中心,组成水源水质状况调查小组。
4.其余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调查家庭居住地水源、水域的水质及用水状况。
上述每个小组的活动或有老师参与,或安排有关家长带队开展活动,要求各小组均需带回采集的水样。各组依据调查收集的相关资料,以水质或净化水为中心写出简明扼要的调查报告,其中必须要有体现水质发生变化的内容。在上课前将各组的调查报告公布在教室中,供大家交流、相互学习。在课堂汇报交流与实验探究中,大家不仅对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流程有了清晰全面的了解,而且知道了水能溶解许多物质。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如果不注意对自然界水源的保护,就会造成水源水质的下降,甚至达到严重污染的程度。所以,为了保证饮用水的洁净、卫生,净化水是必须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有了亲身体验,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学习化学的意义,通过活动,知道了生活中处处皆有化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在类比、联想中体验
比如:“物质结构”中讲述电子在核外运动遵循统计规律时。可以通过启发和讨论的形式获得以下共识:蜜蜂在某一朵花采蜜时,没有确定的飞行路径,似乎没有规律。但长时间多次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蜜蜂在这朵花的近处远处都可能出现,但蜜蜂总会在离花近的地方出现的机会多,可以说这就是蜜蜂在对一朵花采蜜时的运动规律,然后引出电子运动的统计规律。学生就好像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统计规律,在好奇与成功的体验中培养了对这门学科的兴趣。
再如我们要讲“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电子、质子和中子都是微观的,如果只是用语言去描述,很难把学生的思维给打开,让其相信没有任何印象的东西。而如果我们通过宏观物体,如太阳与地球的相对运动的形象描述,根据其相似性来引出电子对于原子核的相对运动,由宏观物体的运动特征对比归纳出微观电子的运动规律特征。通过形象的类比,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又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潜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体验式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自悟学习、自得学习,让学生在各种体验活动中真正“动”起来,促进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时,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不仅能够让学生学到知识,而且能促进学生在体验中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