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与结构布局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发展战略论文,布局论文,初中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本文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四大需求和四大关键性问题出发,对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和结构布局提出了五点思考:一是在中国高教发展战略目标的选择上,既要重视“国际参照系”,更要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二是高教发展战略目标的选择,既要瞄准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又要充分注意区域的差异性,确保高教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相适应,以更好地服务于“科教兴省”、“科教兴市”的需要;三是要抓住各自的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确立普通、成人和职业技术三类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四是要依据全国及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及需求,调整、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建立起“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五是要科学制定高校分类标准,促进高校合理分工,在各自层次上办出特色等等。通过这些努力,确保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高等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要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 战略 结构 布局
一、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四大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四种不断增大的需求压力。这种压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呈正相关趋势。
一是生产力水平提高对高等专门人才需求的增大。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正处于人均500—1000美元向人均2000美元(下世纪初叶), 再向人均4000美元(下世纪中叶)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通常要求高等教育从英精阶段向大众化阶段发展。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根据多种(至少四种以上)需求方法的预测及相互验证,〔1 〕我国到2000 年高等专门人才拥有量按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需求(重点是GNP提高与专门人才增长的内在规律),应达到2000—2500万人,再根据“专门人才拥有量=专门人才现有量-某阶段专门人才自然减员量+该阶段专门人才需要补充量”的公式, 我国高等教育到2000 年发展规模以600—700万为宜,〔2〕既能基本保证专门人才的总体需求, 又有较大的“可能性”保证,特别是财力保证。
为此,国家“九五”和2010年教育发展规划确定了到2000年,高教总规模为650万(入学率达8%);2010年高教总规模为950 万(入学率为11%)的两大目标。
我们称之为适度发展的目标。显然这一目标,重点考虑的是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包括就业的可能性。在规划学上我们称之为“人力需求法”。
二是社会发展对高等专门人才需求的增大。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既有交叉不完全等同。所以“GNP 发展与专门人才需求增长之间的规律”并不能完全代表“社会进步与专门人才需求增长之间的关系”。
现代意义上的“社会进步”一般包含:工业化程度、城市化程度、一、二、三产的比例关系、出口水平以及教育发展水平等。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中,“社会进步”不仅包含物质文明的进步,而且包含精神文明的进步,包含人的自身发展。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指出:今后十五年,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以积极健康、丰富多彩、服务人民为主要要求的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以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城乡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在全国范围形成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3 〕十四届六中全会所提出的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要求,对各级各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骨干力量——能够“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高等专门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应当体现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如果说,我国生产力发展阶段是处于由“较低向中等发达程度”发展的阶段,因而对高等专门人才需求还处于中低水平的话,那么,我们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则应处于国际的前列,因而这些方面对高等专门人才的需求应处于高水平。
三是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层次的提高,人的自身发展(包含提高个人生活质量)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促进着人们工作、学习、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变革。处于这种“变革”之中,人们对自身受教育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我国有效实施优生优育的重大国策,激发了独生子女接受高层次教育的热情。这是一种不容忽略的人的自身发展的需求。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种人的自身需求将呈现迅速增长的势头。
四是基础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城市基础教育的发展,对高等教育也提出了不断增长的需求。本世纪末,我国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即在85%以上的人口覆盖地区实现“普九”。“普九”之后,必将面临着新的“巩固、提高和发展”使命。其中,大中城市,本世纪末多数将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其中含60%左右的职业技术教育)。这些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大中城市,对高等教育的入学要求将不断增大。
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如何顺应这四大需求?这是我们制定21世纪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必须思考的前提。
实际上,一些发达省份已相应做出符合本地省情(市情)的发展战略目标。由于它们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所以它们的高教发展目标也远远高于国家规划目标。例如:
——上海市,到2010年全民受教育的整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在1400万人口、750万劳动力中,专门人才达到265万人,管理人才达到50万人,专门人才占劳动者的比重达到35%。每万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达1900人。
——广东省,到2010年,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达到“亚洲四小龙”水平。在全省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各类高等教育在学学生数达到260万人,约占18—20岁学龄人口的50%。
——江苏省,到2010年,全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全省高中阶段入学率达80%左右,18—21周岁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达到20%左右,等等。
二、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四大关键性问题
一是普通高等教育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首先是“科类结构”。现有的科类结构与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差距较大。“需要的科类缺,不需要的科类多”。所谓普通高校一部分毕业就业难的问题,实质上是人才培养的结构性不适应的反映,是人才培养的结构性浪费的显露。严格地说,尽管经历了改革开放十年多来的科类结构调整,但总体上说,我国现有高校的科类结构还是一种基本上与60—70年代世界科技水平以及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特点相适应的结构类型,与21世纪的世界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其次,“布局结构”也日益显露出“畸轻畸重”、“重复浪费与薄弱空白明显反差”等不合理状况,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与需要。第三是“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也就是人才培养的模式不适应。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与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差距明显。“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不足,不需要的或陈旧落后的东西学了不少”。
所以,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当前的首要问题是如何使其能培养的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相适应,与21世纪科技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与人才“供—需社会化”方向相适应。我认为,结构性不适应是所有资源浪费中最严重的浪费,而且在一段时间内往往还是一种容易被忽略的浪费。所谓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应当着力于此。包括提高“规模效益”,离开了“适应”这个前提,规模效益的提高反而会加剧“不适应”。
二是成人高等教育的“滥”、“低”和“学用脱节”现象比较严重。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已形成了“五分天下有其二”的规模。在校生相当于普通高校的80%左右。几十年来,优秀人才出了不少。但不可否认,近十几年来,追求文凭之风越刮越盛,严肃的、刻苦的、为提高工作本领而学的现象被淹没。“重文凭,轻水平”现象蔓延的结果,降低了成人高等教育及其毕业生的声誉。相当一批毕业生在“三个是否有利于”的检验标准面前得分不高,甚至不能向世人展现自己“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变化,不能回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四大需求。尽管我们的成人高等教育成本较低,但这一教育资源的浪费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个十分值得注意和研究的问题是:一方面从总体上说,我国现在高等教育(含普通与成人)入学率偏低;而另一方面,在一些局部(如一些大中城市),成人高等教育的“生源大战”却相当激烈,甚至一些普通高校乃至一些名牌大学的函授、夜大也在“降格保生源”。
三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十分薄弱。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现阶段,特别是由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迈进的过程中,高等专门人才中最急需的是接受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用型、应用型人才。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原有高等教育格局中,这一块极其薄弱。这一矛盾,在今后,随着科技发展对高技术操作人员需求的迅速增长和现阶段职业技术教育迅速发展(本世纪末要达到60%,2010年要达70%)而显得越来越不适应。
四是高等教育经费严重短缺,教学科研条件与现代科技发展差距悬殊。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成本,与时代及科学技术发展的程度有关。在当今高新技术时代,要为未来更严峻的高科技竞争培养人才,没有必要的先进条件是不行的。这一方面,我们差距不小。在现有1035所普通高校中,基本办学条件没有完全达到国家要求的还有一批;基本办学条件已达标的学校,其仪器、设备、信息、资料落后于生产第一线较先进单位的又有一大批,即使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也在“缺口运转”。有的年度经费短缺近亿元人民币,大多数短缺几千万元。
在同是经费短缺中,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高校又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反差。以生均公用经费为例,省与省之间,不同部门之间能差到2—3倍。这种人才培养的“高标准与低投入”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高教发展与提高的重要制约因素。
三、关于21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结构布局的五点思考
1.关于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目标选择的“国际参照系”问题
我们应当认真借鉴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有益经验,但是必须结合国情特点。借鉴的前提是比较研究。比较研究要注意“口径”、“可比性”和“比较的结合点”。诸如:第一,在高教发展战略的选择上,各国差异较大。国外同是发达国家,即使人均GNP也大体相当, 但其高校入学率却并非基本比齐,有的相差也很大,有的竟差到10—20个百分点。第二,在“高校入学率”的统计口径上,各国也差异不小。例如国外不少国家高校入学率的统计对象是“注册生”,其大学管理方式又是“宽进窄出”,这与我国高教管理方式就有较大差异。我们是“严进宽出”,入学人数基本上等于毕业人数,淘汰数量极微。
另外,我国还有相当数量的高等教育在学人员未进入“高校入学率”统计之列。诸如:电大“注册生”(1996年开始试行),就未在高校入学率统计之列;庞大的自学考试在学、在考人员也未在高校入学率之列,还有民办高等教育(迄今多数还是与自考联系在一起的)也未在高校入学率统计之列。
所以,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实际上有两个:一是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的适龄人口入学率;二是高中后教育在学人员占适龄人口的比例(适龄人口在学率),后者更具有“国际可比性”。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到2010年(人均接近2000美元),以及世界各国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处于人均2000美元阶段的平均标准,我国取第二指标——高中后教育在学人员占适龄人口的比例达到15—17%是较适宜的,也是可实现的。
2.关于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目标选择的地区差异性问题
我国地域辽阔,由于多种因素所致,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别不小,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也有较大差异。呈现出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见下表1:
表1:我国各地区高等教育入学率(18—21周岁)一览表(1994年)
由表1可见:
(1)在全国30个省(直辖市)中, 适龄人口的大学入学率(注:因我国重点大学全国招生,各地有考出的,又有考入的,所以这里并非完全是本地适龄青年入学率),达到“普及化”阶段的一个市——北京市(46.30%);达到“大众化”阶段的两个市——上海(23.75%)、天津(20.64%);以上三个直辖市覆盖全国人口的2.85 %(重庆市刚设,暂缺数据)。
(2)在其余的27个省份中, 适龄人口的大学入学率超过国家2000规划8%标准、并有把握到2000年提前10年达到国家规划2010年11 %标准的省份有6个——辽宁(11.35%)、吉林(10.18%)、陕西(9.00%)、湖北(8.90%)、新疆(8.65%)、黑龙江(8.61%), 以上6省覆盖全国人口的20.4%。
(3)在其余21个省份中, 尽管“八五”末期高教入学率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由于经济发展迅猛,促进高教呈强劲发展势头,并有把握到2000年提前10年达到国家2010年规划目标(11%)的省份有7 个——江苏(6.61%,1994年标准,以下同)、浙江(5.61%)、福建(5.09%)、湖南(6.09%)、广东(6.22%)、山东(6.17%)、海南(5.10%),以上7省覆盖全国人口的30.8%。
(4)在其余14个省份中,河南、 河北尽管“八五”末期高校入学率仅分别为4.20%和4.92%,但其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势头也很强壮,1996年已分别跃居全国第6位、第7位,超过了老工业省份辽宁。所以,这两省不会甘于到2000年时高校入学率仍然低于国家平均水平,即国家2000年规划目标8%的水平,这两个省覆盖全国人口12.86%。
(5)其余12个省份(其人口覆盖全国的33.1%,即三分之一), 应当从各自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现有高教基础出发,本着“需要和可能”相结合的原则,实事求是地确立符合本地省情特点的高教发展战略,不一定硬套全国规划8%(2000年)和11%(2010年)的目标。
(6)在各省,还有大城市、中小城市、 县镇和农村的发展差异问题,因此,确立高教发展战略还要进一步因地制宜。
3.关于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重点选择的类别差异性问题
我们所讲的发展,是包含“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在内的“大发展”概念。由前面所揭示的四大关键性问题可见,我们在研究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时,必须充分把握不同类型高等教育目前所面临的主要矛盾,见下表2:
表2:三种类型高等教育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成人高等教育 普通高等教育
主要问题主要问题 主要问题
——"数量奇缺" ——"学用脱
——"结构不
节"、"质量不 合理"、"育人
适应" 模式不适应"
从这一分析出发,三类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重点选择应有所区别:
(1)21世纪初, 中国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应放在“优化结构”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上。在优化结构的前提下,适度发展,使“适度发展”服务于优化结构。通过“优化科类结构”来克服结构性不适应,消除结构性资源浪费;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来克服人才的知识和能力不适应,消除人才“学、用”上的资源浪费,以实现江泽民总书记所提出的: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要求。
(2)21世纪初, 中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应放在“促进产学结合”、“提高育人质量”上。使成人高等教育切实发挥出促进传统学校教育向“终生教育”迈进的作用,发挥出“动态的更新人的知识和能力”,使之与时代、与科技发展始终保持相适应状态的作用。这需要全社会用人制度,包括组织、人事制度改革的配合,需要全社会真正形成对“只有文凭,没有水平”的人“处处亮红灯”的大氛围。
(3)21 世纪初的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应放在“大力发展”上。使之成为21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柱之一,成为高等教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重要保障之一。成为带动我国各级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龙头。
4.关于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和布局问题
为了适应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在推进普通高等教育“适度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大力发展”和成人高等教育“积极发展”方针的同时,必须体现与“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布局”相一致的原则,也就是说,必须符合、促进、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布局的优化。
这一方面,上海教科院智力所关于《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方案研究》取得了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提出“按地区的GDP 增长配置普通高等学校”的一种思路,并得出如下分析意见:
表3:按1993年各地区GDP增长值配置普能高等学校分析〔4 〕(未含京、津、沪)
按国内生产 高校实际数应增减
高等院校数(所) 国内生产总值 总值设备普 设置校数(+为应
地区 计 其中:
(亿元) 通高校数增,-为应减)
地方院校(所)
地区合计 910 638 29120
910.00.0
河北 51
38
156749.0
-2.0
山西 26
2064620.0
-5.8
内蒙古19
1848615.2
-3.8
辽宁 58
34
180856.5
-1.5
吉林 41
2567221.0 -20.0
黑龙江42
27
107733.7
-8.3
江苏 65
34
275486.1 +21.1
浙江 36
29
169853.1 +17.1
安徽 35
2798030.6
-4.4
福建 32
28
102832.1
+0.1
江西 31
2370221.9
-9.1
山东 46
33
270284.5 +38.5
河南 50
39
158349.5
-0.5
湖北 57
32
129840.6 -16.4
湖南 47
34
119237.3
-9.7
广东 43
32
3225
100.8 +57.8
广西 25
2278824.6
-0.4
海南
54225 7.0
+2.0
四川 60
36
195961.2
+1.2
贵州 21
2140812.8
-8.2
云南 25
2366220.7
-4.3
陕西 44
2061519.2 -24.8
甘肃 17
1235811.2
-5.8
青海
77106 3.3
-3.7
宁夏
76 98 3.1
-3.9
新疆 20
1448215.1
-4.9
该研究提出:
——按国内生产总值我国应设置普通高等学校总数量基本合理。
——与本省国内生产总值不相协调、高校设置数明显过多的省份有吉林、陕西、湖北三省,这主要是由中央部委所属院校集中之故。
——与本省国内生产总值不相协调、高校设置数明显偏低的省份有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四省。
这些研究对优化我国高等教育宏观布局、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同时,我们还应看到:由于高等学校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仅发挥着物质文明智力源的作用,而且发挥着精神文明辐射源的作用,所以,随着各地区(省、市乃至县)经济、社会发展,不同程度的表现出拥有一定数量的高等学校的渴望之情。所以我们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布局优化问题,还应结合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分别大城市、中城市、小城市及县镇、农村等不同情况,加以区别对待:
(1)大城市——在高等学校密集、中央、省、市三级交叉、 重复设置同类院校较多的大城市,应实行“同类合并”,促进其办学质量和规模效益的提高。
上海教科院智力所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同一大城市中大科类相近,且相对规模较小,可以同类合并的高校有244所,可归并为110—120所。其中:①有50所属于同一中央部门主管、 同一城市且科类相近的院校,如某市同属冶金部的就有三所。②有120所左右同属于省、 市教育部门主管,在同一城市且科类相近的院校,如某市既有省、市分设的医科类大学,又有省、市分设的师范类大学等。③有70所左右属于同一城市,但由不同部门主管,科类相近,规模又较小的学校,如某市中央部委所属的工科类高校就集中了十多所,以机电为主的工科就5—6所,等等。
以上我们所举的三种情况都在某一城市。同类大城市我国至少有十多个。它们将是高校布局、结构调整的重点。
(2)中城市——一般高校拥有数在0—9所之间,10 所以上的极少。这些城市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智力源、辐射源的支持,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中城市的高校布局、结构呈现以下三种情况:①拥有与本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高校数(含规模、科类、重点是科类结构),这是极少数;②拥有3—5所高等学校,这里师范类居多,有的再加上一、两所某一单科类院校,如某省有5—6个中等城市各自仅有一所师专,固然保证了中小学师资的培养,但不能构成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辐射源作用;③至今还没有一所高等学校。这三种情况中,后两种约占80—90%。这些城市在未来的高校结构、布局调整中,分别有三种任务:第一,有的虽然高校不多,也有“同类合并任务”。如一个中型城市中既有本科师院,又有师专。第二,有的需将单科类学校拓展成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较综合型院校,如某市仅有一所财经类专科,就可拓展成既有工科、又有财经,还可有当地急需科类的院校,或改建为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第三,有的要实现“零的突破”,重点是增设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紧密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3)小城市以及经济发达的县级市(如GDP超过100 亿的县级市),为了适应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未来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中,也有三种选择:第一,条件具备的,可独立增设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或综合性地方专科学院。第二,“请进来”与临近的本科高校联合办学,在本地建立其分校。第三,“走出去”,与重点高等学校联合办学,在该校中设“××地区分院”。
(4)我国目前的1100多所成人高等学校, 也主要分布在以上三类城市中,而且多数规模较小、办学条件薄弱。所以,在高校布局、结构调整中,应把这一部分高校统筹考虑进去,重点是推进成人高校与成人高校,成人高校与普通高校联合、合并,以上第二类——中城市和第三类——小城市及经济发达的县级市,在未来增设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或地区综合性专科学校时,要充分、有效地利用现有成人高等教育资源和基础。
以辽宁省为例,按各市GDP增长值配置普通高等学校的分析方法, 就可作为普通高校布局调整的依据之一,见下表4:
表4:辽宁省按各市GDP增长值配置普通高等学校的分析
地名
现有高等学校 国内生产总值〔5〕GDP 按GDP应设置普通 现有高校应增、减数
数(所)
(万元) 高校数(所)
(+为应增,-为应减)
沈阳 22485.25 15.0
-7.0
大连 12394.04 12.00.0
鞍山
3234.54 7.0
+4.0
抚顺
3114.03 3.5
+0.5
本溪
3 85.54 2.6
-0.4
丹东
4 49.24 1.5
-2.5
锦州
5 70.44 2.2
-2.8
营口
2 41.77 1.3
-0.7
阜新
2 34.64 1.0
-1.0
辽阳
3 67.64 2.1
-0.9
盘锦
0 67.34 3.4
+3.4
铁岭
1115.14 0.7
-0.3
朝阳
1 23.43 1.00.0
葫芦岛 0 33.76 2.0
+2.0
总计 61 63.99 55.3
-5.7
5.关于高等教育合理分类的问题
鉴于我国高等教育目前存在着层次类型不清、主要任务不突出,以及由此导致的结构不合理等弊端,所以研究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结构布局问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制定高校分类(层次类型)标准”及相应政策保障,使各种层次类型的高校合理分工,各安其位,办出特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制定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各种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6〕任务以来,国内专家、 学者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富有成效的研究,下面是两种比较有代表性、有价值的研究意见:
表5:关于我国高校分类及其标准的两种研究成果的比较
通过比较可见,两种研究结果,比较接近,实质上都是主张四个层次,即:
1.第一层次——研究型大学。着重培养高层次科研及高层次教学的骨干,同时承担高层次科研任务。在整个高等教育中起龙头作用。
2.第二层次——科研、教学型大学。着重培养具有较高科研能力的研究生层次及一部分本科生层次的人才,同时承担一定国家、省、市科研任务。
3.第三层次——本科教学型大学。主要以教学为主,以培养本科生层次人才为主。同时也可承提一部分专科培养任务(但不是本科的压缩)。
4.第四层次——专科教学型大学。大量的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一部分是普通专科学校,主要培养应用型专科人才。
制定高校分类标准,最根本的目的还不在于对现有大学作一科学分类,更重要的是为我们研究、制定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结构布局提供指导。所以,制定分类标准的同时,还要从我国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与需要出发,制定其各层次、类型大学的数量及比例。
例如:我们根据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客观需要,可以提出2000年高校分类的若干选择目标。见下表6:
表6:2000年我国高校分类目标部分选择方案(研究方案)
研究型 科研-教学
本科教学
专科教学
总量 大学
型大学
型大学 型大学
(所) (所)(所) (所)
(所)
方案 100020-30
100-150 300-350 500-550
方案 100010-2080-100 350-400 450-550
那么,各省就可以相应地根据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要求,找准自己在全国的位置,并相应研究、制定出自己的分类目标。如辽宁省2000年高校结构、布局调整中,关于4类高校的配置, 就可以对如下方案进行优选。见表7:
表7:2000年辽宁高校分类目标的部分供选方案
研究型 科研教学 本科教学
专科教学
总量 大学
型大学
型大学 型大学
(所) (所)(所) (所)
(所)
方案 50-601-2 5-1015-20
25-30
方案 50-602-4 8-1015-20
30-35
这就:
——有利于各高校跳出本校局部视野,立足于全国、全省,认清其整体需要以及自己在这个整体中最能发挥作用的位置,即“科学摆位”。
——有利于有限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切实改变目前这种“层次不清,互相掣肘”,“都想上,都难上”的局面。
以上5点不成熟的思考,提交“21 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结构布局”第二次学术研讨会,敬请总课题组和本课题组各位专家指正。
注释:
〔1〕见邓晓春、刘国瑞著《高等教育管理学》, 航空工业出版社,1996年版,第122—123页。
〔2〕同〔1〕,第84页。
〔3〕见《中国共产党十四届六中全会公报》1996年10月10日。
〔4〕见上海市智力开发研究所:《我国高等教育结构、 布局调整方案研究》(讨论稿)1995年8月。
〔5〕见《辽宁统计年鉴》(1995年),第402页。
〔6〕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纳要》,1993年2月13日。
〔7〕同〔4〕。
〔8 〕见马陆亭:《如何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对我国高等学校层次类别的一项剖析》原载《研究动态》,1996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