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积石山县银川中学 731707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阅读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思想感情、掌握文章表达方法、发展阅读能力与形成阅读习惯的过程,也是师与生、生与生、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彼此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让学生阅读的过程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得以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要让孩子的心灵在阅读中飞扬: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期待
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学生,一篇扣人心弦的文章应在学生的心田留下情感的涟漪,达到“课尽情未了”的效果,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新的欲望。因而阅读期待绝不能局限于课堂所呈现的文本上,而应延伸到课外学习以及生活领域。
培养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是语文教师能否让学生喜欢阅读、持久阅读、有效阅读的关键。强烈的阅读期待不仅能激发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阅读思维的空间,还能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表达能力,提升阅读品味,让阅读逐渐成为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享受阅读的快乐。
二、在阅读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欲让孩子感受读之乐趣,最重要的是放手让他们充分地阅读文本,与“语言亲密接触”,在这种接触中触摸语言、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在阅读教学中,基本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但是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而不是我们教师。放手让孩子们自由阅读,教师要舍得花时间,不要过早地介入孩子的自由阅读。教师完全可以以一个孩子的“学习伙伴”的身份,当孩子们在阅读时,教师也要投入课文的阅读之中,或与孩子一起摇头晃脑地放声朗读,或一起入神地默读,与孩子一起享受阅读、品味阅读。这样,孩子会更加感觉到阅读的乐趣。学生能力的基础是知识,然而它的核心是思维。不经过思维,知识不可能被吸收,更不可能转化为能力。教师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阅读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会阅读。所以要从各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创造性活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与众不同,有创造力的人在心理上必须有“自由”,感到“安全”,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师生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
三、重阅读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关注对学生的情感体验,成为新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真正激发其阅读兴趣,让其受到人文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学中的阅读情感体验包括“情感同化”、“情感异化”以及“移情”等多种表现,这是一个“冲突──平缓冲突──冲突”的反复过程。这些表现的形成借助的是学生认知能力、生活阅历等方方面面的原因。随着阅读的进程,学生会唤起许多感受性回忆,这是作品阅读的重要环节和基础,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学生语言文字探究过程的体验,通过角色扮演、角色置换、观察、想象等体验性活动,将学生引向自然、引向社会、引向生活,使学生感受生动的问题情境,丰富他们的人生和经历。获得大量的鲜活的阅读信息,从而获得阅读体验。在身临其境中,学会从体验中认识世界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倡导多种多样的阅读方式
阅读方式对不同年段应有不同的方式,基本的阅读方式包括朗读、诵读、默读与速读、精读、略读与浏览等。阅读的目的、读物内容、体裁以及阅读条件均不相同,阅读的方法自然而然也应做出相应的改变。让学生自主选择,但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阅读既是他们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精神活动,也是他们用眼、动手、动口、动耳、动脑的生理活动。
总之,万变不离其宗,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善于根据课文特点和自身情况选择其中的一种或两种读书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方能形成“真读书”的本领。
五、在阅读中感悟写作技巧
所谓阅读是得法,阅读是吸取,写作是倾吐,教材中的课文多为文章的经典或精品,最基础的语文教材这就是小学生作文的范例,教材所选的课文,大多出自名人之手,写作技巧各有千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细细品读的基础上,认真剖析课文的写作技巧,为自己所用。例如作者是如何谋篇、立意、选材、安排层次结构的, 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浅显的、适应小学生认识能力的语言来表述。比如,将“立意”就说成是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或中心意思,将“选材”解释为围绕主要意思所要写的内容等等。让学生细细体会课文里的一个个句子、一个个段落和一篇篇课文的表达形式,要使学生举一反三,掌握阅读技巧和作文的写作技巧,让学生在阅读中从模仿开始学习写作。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源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去读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只有将写作的技能、技巧融入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从阅读中感悟、吸取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运用技巧,通过模仿、借鉴逐渐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写作技能,才能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总之,阅读要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由浅入深,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绝不能局限于课堂所呈现的文本上,而应延伸到课外学习以及生活领域。阅读教学应突破以“课堂唯一”的做法,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感受阅读的快乐、阅读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努力培养学生自由、健康、向上的良好个性,让学生的健康个性在阅读中得以飞扬。
论文作者:王得正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4月总第29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文论文; 能力论文; 情感论文; 过程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4月总第29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