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职业中学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业中学论文,队伍建设论文,师资论文,关于加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师资队伍现状
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职业中学教育事业的恢复与发展,职业中学的师资队伍也得到了不断壮大和提高。到1996年底,全国职业中学的专任教师已有30多万人,还有近3万人的兼任教师和1.4万人的代课教师,其总数已超过35万人,初步建立起了一支有一定数量和质量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担负起了职业中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并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输送了上千万的合格技术人才,保证了经济振兴和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但职业中学教育毕竟还是一项新兴的教育事业,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的要求,今后还要大力发展,到本世纪末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要达到1200万人以上,其中职业中学在校生要有很大增长。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迫切需要职业中学教育不断改革与发展,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要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是师资队伍,而当前职业中学的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素质不高,有许多方面与上述要求不相适应。
(一)、教师素质需要提高
职业中学现有的教师的主要来源:一是来自普通教育,当前40岁以上教师多属于这一部分;二是近几年分配来的普通大学毕业生;三是从企事业单位选派、调配、或从社会上招聘而来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等。这三种教师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职业中学教师素质方面的不足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师的学历达标率较低。按照我国的《教师法》和有关法规要求,高级中等学校(职业高中属此范畴)的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师应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而国家教委1996年统计表明,全国职业高中(职业初中除外)的268,483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只有83,780人,占专任教师的31%,大大低于同类学校中专和技工学校,也低于普通中学教师的达标率。专任专业课教师有135,547人,其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只有36,999人,占27%,达标率就更低。
2.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较低,缺少骨干教师。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充分代表着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但据统计,职业中学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约有19,408人,占教师总数的6%;具有一级职务的(中级职务)约有80,940人,占26%;而具有初级职务和末评级的教师却有207,286人,却占到68%,高级和中级教师职务合计约占教师队伍的32%。
(二)、教师结构需要调整
职业中学的教师种类多,结构复杂,主要从下面几点来看其结构:
1.兼任教师的比例太小。现有教师中,兼任教师只有29,582人,仅占教师总数的8%,比例过低,不利于充分发挥兼任教师的作用。
2.文化课教师多。文化课教师就有166,614人,占教师总数的一半多,而专业课教师只有135,547人,只占40%多,这大大低于国家教委要求的比例。
3.职业中学教师的年龄比例也不尽合理。职业中学现有教师中,35岁以下的有198,897人,占65%,36—45岁之间的为50,984人,占16%,45—60岁的教师也只有56,759人,占18%,年轻教师所占比例过大,老、中、青比例失调,形不成合理梯队。
(三)、教师数量需要补充
如按职业中学教育教学实际的需要,每个班则需配备4名教师(其中可有1名文化课教师和3名专业课、实习指导教师)。当前我国职业中学有1万多个班,共应配备教师40万人,如按国家教委的要求,实需专业课和生产实习教师30万人,目前实缺教师10万,专业课和生产实习指导教师约14万。到本世纪末和2010年需要补充的教师量就更大。
二、需要建设一支什么样的队伍
职业中学教师队伍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职业中学大力发展和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关键,需要加强建设。但需建设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呢?
(一)职业中学的师资队伍,既要有专任教师,又要有兼任教师,专兼结合
兼任教师是职业中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可替代的。兼任教师主要应由联合办学单位选派或由学校从社会上招聘。他们熟悉社会、熟悉企事业,有着长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经验和为企事业服务的本领,在职业中学他们有独特的作用:一是可以密切企业与学校的关系,加强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参与,推进校企联合办学;二是通过他们可以把当今最新科学技术和信息传递给职中教师和学生;三是使学校更准确地把握企业用人信息和对所需人才的规格、质量要求;四是可精简专任教师队伍,减少职业教育开支,提高办学效益等。兼任教师太少将起不到上述的作用,过多又会给师资队伍的稳定造成不利因素。那么兼任教师占多大比例为好呢?世界各国也不尽相同:有关资料表明新西兰的技术学院中兼任教师是大多数;德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模式是以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训相结合的形式,以企业培训为主,企业中的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的主要任务;前苏联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虽以专任教师为主,但各校均有自己的基地企业,他的工程技术人员就是该校的兼任教师,这样算起来,其兼任教师的数量也就不少了。至于我国职业中学的兼任教师的比例,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尚无定论,要视地域、专业、学校的不同有所区别。笔者认为,将兼任教师的总数控制在教师总量的1/3左右,是比较合适的。1/3的兼任教师就意味着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的一半,另外1/3是文化课教师。这样既能保证充分发挥兼任教师的作用,又能保证整个教师队伍的稳定,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职业中学教师队伍要精,要有高素质
为保证职业中学教育的大力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职业中学教师队伍要与事业的规模相适应,有一定数量,但要精,不要多。目前,职业中学教师的工作量偏小(平均工作量为每周10个课时左右),这对教师素质、水平的提高不利,也影响到教师收入的提高。而国外同等类型学校教师的平均工作量大约每周为20个课时,就是学校的校长等领导每周兼课的时间也要在10节以上。当然我国的国情不同,教师素质也不能同国外相比,但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教师队伍的成长,要逐渐提高其工作量,使其接近或达到国际上的水平,使职业中学的师生比从现在的1/8—1/10逐渐下降,最后达到师生比1/15左右,也就是说,如按教学班配备教师的话,大约是每个班有3名。
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着职业中学教育质量的高低,好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所谓“名师出高徒”。职业中学是进行专业教育的中等职业学校,着重技能训练,文化教育又适当配合。因此,对教师素质要求很多、很高,特别是教师的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能力素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塑造一代新人的重任,应成为学生的楷模。教师要精通自己所教的专业,要有渊博、扎实的专业知识,特别要有高超的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要把学生培养成懂技术、会经营的实用人才,教师要具备很强的业务能力、教育教学的能力和进行组织、管理工作的能力等。
(三)教师队伍的结构要合理
职业中学教师的种类比较多,有文化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这三类教师的配备大体应按课时的比例安排。按照国家教委教职[1990]017号《关于制订职业高级中学(三年制)教学计划的意见》精神,职业高中政治课和文化课、专业课、实习课的比例,工农医类一般为3:3:4,文科类一般为4:3:3,某些要求技能较强的专业、工种一般为2.5:2.5:5。也就是说职业中学教师的主体应是专业课和生产实习指导教师,他们要占70%,而文化课教师大约占30%。
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和专业技术职务结构也要保持合理状态。教师队伍要老、中、青结合,形成合理梯队。要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高,具有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要适当。高级教师是业务的带头人,应保持在20%左右;中级教师是骨干,担负教育教学的重任,一般应保持50%左右;年青教师是教师队伍的未来,大体也要占1/3为宜。当然教师队伍的结构合理还包括专、兼任教师的比例等等,前面已进过,这里不再赘述。
三、怎样建设这支队伍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良好、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大力发展职业中学教育的需要,是加快职业中学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需要,那么如何才能建设好这样一支队伍呢?
(一)统筹规划,多方协作,多渠道解决职业中学的师资来源
职业中学对教师需求量大,专业门类多,且素质较高,只靠少数渠道是解决不了的,必须动员起教育、劳动人事、行业企业等各有关部门,从中央到地方共同协作。首先要做好的是统筹规划,国家教委要根据职业中学教育发展规划,制订教师队伍建设目标、任务、统一安排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自己需要和实际制订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建立师资培养聘用体制,多渠道解决教师来源
1.在普通高等院校建立师资培养基地,为职业中学培养专业课教师。我国有普通高等院校上千所,开设专业几百个,且师资雄厚,设备先进,应成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主要阵地。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中学应建立“依靠”他们的观念;高等院校也应建立为其“服务”的观点。为作好这项工作,国家教委应带头在直属院校布点,建立职业教育学院、职业教育系,或职业教育师资班,为职业中学培养专业课和部分实习指导教师;加快现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建设,使其担当起培养各地普遍需求、但需求量不大,且普通高校又无此种专业,不能为其培养的专业教师,如烹饪、服装制作等;在新建高等职业技术专科、技术学院,或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设点,培养实习指导教师。随着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要逐渐增加专科以上层次的实习教师数量;改革现有高等师范院校,扩大服务面向,为职业中学培养文化课和部分专业课教师。
2.广泛、大量吸纳企事业和社会上科技人员到职业中学任教。国家要制定有关政策,明确企事业单位,特别是联合办学单位选派兼任教师的责任,并鼓励工程技术人员到职业中学任教;国家要广开渠道,创造条件,促使职业中学到社会上广招贤才,聘请科技人员、能工巧匠到学校做兼任教师。
(三)建立师资的培训制度和基地,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
1.实行岗前培训,取得合格证上岗制度。教师也应象其他工作岗位一样,对新上岗或转岗的教师要进行培训,培训不合格不能上岗。对在职教师要实施轮训,每5—7年轮一次,以保证教师的素质、水平的良好状况和提高。
2.建立中央、省和地(市)三级培训机构,对教师开展多项内容培训。中央一级的负责省、地职教行政、国家级重点学校校长和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和专家、学者的进修培训;省一级机构负责对省级重点学校校长、技术管理人员和地方重点专业、学科教师的培训;地区一级机构,面对所属校教师,进行知识、技术、思想等方面的培训。
3.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和联合办学单位建立教师培训基地,选派教师定期、轮换去实习、授受培训,提高教师动手实践能力。
(四)加强职业中学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
教育科学研究是进行教改的先导和基础,可大大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培养、提高教师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加强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建立机构,调配人员,解决经费,并加强对教育科研的管理。学校也要建立、健全教研组,要动员每个教师参加教学研究和教改工作,对有成绩的教师要给予奖励。
(五)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
认真解决教师医疗保健问题,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吸引更多的人从事这项工作,使教师职业真正成为人们羡慕的职业。
标签:职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