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张家港市中医医院 江苏 张家港 215600)
【摘要】 目的:总结并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35例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子宫腺肌症患者依据其临床表现制定相应护理措施,观察其临床预后。结果: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对栓塞治疗的恐惧心理,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护理效果。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能够使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子宫腺肌症患者获得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从而整体提高医治效果。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症;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8-0228-02
子宫腺肌症是妇产科常见的临床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经期疼痛,月经量增多,贫血等症状。患者往往病程较长,疼痛程度逐年加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子宫动脉栓塞作为介入微创治疗手段,能控制患者经期疼痛,缓解甚至消除痛经、贫血等症状,在临床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多[1-4],对子宫腺肌症患者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也是介入治疗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2011年1月以后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患者35例经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材料、方法与结果
1.1 临床资料
35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年龄33~47岁,平均39.9±3.7岁。临床有痛经、月经量增多、月经周期异常、贫血等症状与体征,痛经史6年以上,近年来月经量渐进性增多明显,贫血程度加重,35例患者中重度贫血9例。所有患者均经B超及MR检查提示子宫弥漫性增大,宫壁肌层明显增厚;术前均进行诊断性刮宫排除恶性疾病。
1.2 方法
介入治疗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应用Seldinger 技术经右侧股动脉穿刺插管,将5F子宫动脉导管超选择插入左侧子宫动脉,造影确认动脉后,将含有平阳霉素的Embosphere栓塞微球(350~500um和500~700um)注入靶动脉,直至子宫动脉血管轻微铸型为止,加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栓塞后复查造影见异常染色及迂曲的子宫动脉远端消失为止,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栓塞对侧子宫动脉,栓塞结束后拔出导管,压迫止血,返回病房。每例患者两侧子宫动脉栓塞共使用平阳霉素8mg,栓塞微球2~3ml,术后常规给予抗炎止痛止吐等对症处理[4]。
疼痛评分采集与分析:采用疼痛数字等级量表对患者经期疼痛程度进行评估,0为无痛,1~3为轻度痛,4~6为中度痛,7~10为重度痛,由每位患者自己按自身疼痛程度进行评分,采集术前、术后6个月时患者疼痛的评分值,对手术前后的评分值进行配对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1.3 结果
本组35例患者术前疼痛评分平均为9.2±0.78分,子宫动脉插管栓塞的介入手术均顺利成功,术后的疼痛、呕吐等栓塞综合症经对症处理均在1-4天内获得缓解,术后3~5天均顺利出院,3个月后门诊随访患者痛经及贫血症状均获得缓解,6个月时门诊随访痛经程度平均评分为3.8±1.92分。术前疼痛评分与术后6个月时疼痛评分两者通过配对t检验,得t值为15.3583,查表得P<0.001,提示痛经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2.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一般护理 患者入院后护士首先对患者做全面评估,包括:病史询问,生命体征检查,了解患者家庭经济状况,心理状况,对自身疾病的认识程度,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治疗效果的希望要求等。同时做好针对性护理,主要做好患者术前经期疼痛程度评估量表的评分记录;了解患者月经量的多少及经期时间的长短,让患者或家属准备卫生巾或棉垫备用;观察两侧腹股沟区股动脉穿刺部位有无皮损溃疡,有无感染,双下肢足背动脉搏动等情况。
2.1.2心理护理
子宫腺肌症患者一般因痛经而多次求治,以往多次的治疗及其疗效一直是影响患者对介入疗效认识的主要因素,即希望治疗后疼痛能够完全缓解,又由于对介入治疗的不了解而心存各种疑虑。术前在医患沟通的基础上,由床位护士再次向患者介绍介入治疗的方法与目的,通过介绍介入治疗的微创优势以及这种治疗方法给患者自身带来的不需要切除子宫的解剖生理性好处来坚定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既往相关治疗成功的病例,初步指导患者术后的注意观察点,如栓塞后综合症引发的下腹疼痛变化、阴道分泌物外溢情况、自身体温变化等,让患者对术后可能出现的症状体征有初步认识,产生心理准备,以减轻术后不适症状或体征出现时的患者心理负担,指导家属参与配合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3术前准备
护士向患者简单介绍治疗过程,让患者了解适应DSA室的环境。术前禁食4小时,会阴区及双侧腹股沟区备皮,做好术中用药、术中监护的准备,建立静脉通路,术前5小时开始使用芬太尼透皮贴。
2.2 术中护理
术中配合医师准备好血管鞘、造影导管、导丝以及栓塞微球等必要的介入材料,使用含碘造影剂后观察有无过敏反应,通过心电监护仪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并做相应记录,血压、心率波动范围大者及时报告手术者,并按医嘱采取相应措施。术中子宫动脉栓塞后患者发生较剧烈的疼痛时,按医嘱给予杜冷丁75mg镇痛。术毕压迫股动脉穿刺点并加压包扎。
2.3 术后护理
2.3.1术后常规护理 监测血压脉搏12小时,测穿刺侧下肢足背动脉搏动,鼓励患者饮水以促进造影剂排泄。保持外阴清洁以防上行性感染。
2.3.2穿刺点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制动防止出血的重要性,术后患者穿刺侧下肢伸直制动6~8小时,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血肿、加压包扎的纱布有无颜色变化、足背动脉搏动是否正常等情况,在患者穿刺侧下肢髋关节伸直制动期间,每小时按压患者穿刺侧下肢小腿肌肉群8~10分钟以促进静脉回流,非穿刺侧下肢患者自己定时做伸屈运动,以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本组病例未发生术后穿刺点出血,皮下血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不良反应。
2.3.3 术后栓塞综合症的护理
①疼痛: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患者会出现下腹胀痛,这是由于子宫肌层缺血所致[4、5];部分患者术后第2~3天在胀痛基础上并发阵发性子宫痉挛性收缩痛,此时往往有不规则的阴道少量流血或排除分泌物,这可能与部分内膜组织坏死刺激正常子宫肌肉收缩、促进坏死组织脱落有关。对于病灶坏死引起的重度疼痛,在使用芬太尼透皮贴的基础上加用消炎痛栓对症处理;对于子宫正常肌细胞因缺氧产生的一过性的痉挛性疼痛,以按摩下腹、理疗放松为主,不予药物处理;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内衣裤、床单位的清洁;及时更换卫生棉垫,观察出血及分泌物性状、色泽变化,如出血量增多及时向医生汇报。本组35例患者其疼痛及分泌物性状均在术后3~4天内得到缓解,术后未发生大出血。②呕吐与腹胀:子宫缺血后引发的腹腔迷走神经反射会引起肠道功能的紊乱,同时由于芬太尼的药物副作用也会导致患者产生恶心呕吐的胃肠道反应。为了防止这些不良反应,在术前术后均使用甲氧普胺、阿扎司琼等镇吐药,连续使用3~4天;鼓励患者进食带纤维素性的食物,防止便秘,必要时给予开塞露,保证大便通畅,以降低下腹部的不适感。③发热:轻度发热是术后常见反应,主要是由于病灶坏死引起,一般不超过38.5℃;如果出现高热需要考虑是否合并上行性感染,需要及时给予抗生素处理。本组35例患者最高体温为38.6℃,未出现高热,未给予药物处理而自行缓解。
2.3.4 出院健康指导
子宫腺肌症患者经介入治疗后出院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指导,告诉患者在前3个月内月经周期及月经量可能会发生不正常,经期甚至还会伴有一定程度的腹痛不适,让患者明白介入治疗后病灶坏死吸收消除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以减除患者心理紧张避免产生对介入疗效的怀疑心理;同时指导患者自己注意个人卫生,定期门诊随访[5]。35例患者介入治疗后3个月时痛经及贫血均得到缓解,6个月时门诊随访疼痛明显缓解,痛经程度平均评分为3.83±1.92分,下降为术前的41.3%(3.8/9.2)。
3.讨论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症可以在缓解痛经,减少月经量、改善贫血方面取得良好疗效,这项富有前景的微创技术在临床的应用逐年增多,对临床护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优质的护理工作对整个治疗过程和疗效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子宫腺肌症患者往往发病时间较长,痛经症状逐渐加重,多次就诊疗效较差,但又不能下定决心切除子宫,对疼痛的敏感、恐惧等负面心理一直伴随其自身,而一旦听说介入疗效明确时,其希望值往往非常高。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腺肌症的近期临床疗效明确,但对远期疗效有争议,同时由于疾病本身及个体之间的差异,会让患者产生心理落差甚至怀疑,这就需要护士及时发现并进行心理疏导,引导患者准确认识,使得治疗能够顺利进行。对于子宫动脉栓塞综合症[5,6],护士要加强观察,及时发现不良反应报告医生,按医嘱及时用药,对一过性的子宫挛缩性疼痛,可采取按摩下腹等物理方法缓解症状,由于子宫动脉栓塞后子宫内膜的防御力下降,也有少量阴道出血,这就需要加强会阴区护理,防止上行性感染。12小时内定时监测穿刺侧下肢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观察穿刺点有无缺血,以免发生血肿、股筋膜室综合症等不良或炎症并发症。总之,在强化患者心理护理的基础上规范护理流程,细化护理要点从而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Smeets AJ, Nijenhuis RJ, Boekkooi PF, et al. Long-term follow-up of 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for symptomatic adenomyosis[J].Cardiovasc Intervent Radiol,2012,35:815-819.
[2] Popovic M, Puchner S, Berzaczy D, et al.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Adenomyosis: A Review [J]. J Vasc Interv Radiol. 2011, 22(7):901-909.
[3] 廖新彬,吴文泽.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宫颈妊娠23例临床观察及护理[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4,23(12):1103-1105.
[4] 姚群立,陆建东,徐向荣等.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弥漫型子宫腺肌症的中、远期随访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3, 22(11):896-899.
[5] 窦彩绘,高海莲,高莉莎等.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发生及康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 21(22):27-28.
[6] 方鹏,李雅岑.胎盘植入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患者的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4):49-50.
论文作者:匡晓红,柳玉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30
标签:患者论文; 子宫论文; 栓塞论文; 动脉论文; 术后论文; 疼痛论文; 术前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2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