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的使用与用药分析论文_曹智杰

摘 要:目的:通过对我院2017-2019年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调查分析,探讨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应用参考。方法:使用我院2017年至2019年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使用情况资料,充分利用药物使用频率(DDD)和有限的每日费用(DDC) 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通过调查分析可知2017至2019 年我院药品使用总金额,抗肿瘤药物使用总金额和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使用总金额都在不断增长。2017- 2019年用药频度 (DDDs) 索拉菲尼因排在最前面。 由数据显示吉非替尼,厄洛替尼,以及伊马替尼2018-2019年排在前三。结论: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显示我院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使用在呈逐年增加,其中口服靶向药物应用较为普遍。

关键词:肿瘤 分子 靶向 用药

恶性肿瘤使人类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近年来,针对分子肿瘤的靶向治疗已成为研究的重点,以过度表达的肿瘤细胞分子为靶点,从而以抑制肿瘤细胞过度增殖,浸润以及向别的地方转移。而靶向分子抗肿瘤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白血病,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结直肠癌以及乳腺癌,也可以与传统放化疗结合以改善它的有效性。

1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1.1研究资料获取

使用我院2017年至2019年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使用情况资料,充分利用药物使用频率(DDD)和有限的每日费用( DDC) 进行研究和分析,研究中包括药品的名称,齐型,数量,销售金额等相关信息。靶向小分子的药物主要包括伊马替尼,尼妥珠单抗,贝埃克替尼,西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吉非替尼、厄洛替尼、舒尼替尼,索拉非尼,硼替佐米等。

1. 2研究方法

通过貂蝉分析选取我院2017~ 2019年 各年使用的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以及所占比例等进行数据分析。使用世界卫生组织(WHO) 推荐的药品频度分析方法(DDDs) ,日剂量(DDD) ,DDDs, 日费用(DDC) 进行汇总和分类。通过参考第17版《新编药物学》和2010年《西医杂志》2010年版及 其用药说明,可以完全确认DDD值。DDD=药品的年消耗量/药品的DDD值,代表DDD单位中的药品消耗量。数值越高,药物使用的频度越高,临床选择的趋势就越大。由于注时用抗肿瘤药的特殊性,它以每周,几天间隔,几周间隔等给药形式表现出来。因此, 通过将药物量除以时间来获得DDD值。DDC代表药品的价格水平,DDC=零售价值/DDD,价值越高,平均每日成本越高。

2.研究结果

2. 1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品种与构成研究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可知2017至2019 年我院药品使用总 金额,抗肿瘤药物使用总金额和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使用总金额都在不断增长。我们医院常用的靶向分子抗肿瘤药物主要是蛋白激酶抑制剂( KI) 和单克隆抗体( Mab) ,肿瘤用药金额增长最主要是由于分子靶向药物用药金额的快速增长。在2018年和20139年分子靶向药物占抗肿瘤药物比例为68.2%和78.0%, 相对2017年增长幅度较大,见表1。

表1 我院抗肿瘤药物使用、肿瘤分子靶向药物使用金额及构成比

研究项目 2017年(万元) 2018年 2019年

金额(万元) 增长率 金额(万元) 增长率

药品金额 13958.2 14064.4 5.1 22664.4 61.1

TKI金额;分子靶向药物比例(%) 5864.7(41.0) 10126.4(71.9) 72.6 13456.4( 61.0) 32.0

抗肿瘤用药金额;占总药品比例(%) 4363.6(46.2) 6503.3(46.2) 49.0 7936.4(36.6) 35.0

分子靶向药物金额;占肿瘤用药比例(%) 413(28.6) 2547.2(68.2) 128.6 2214.8(78.0) 58.3

Mab金额;分子靶向药物比例(%) 354.2(46.2) 562.5(36.5) 42.7 810.2( 4.2) 121.2

其他金额;占分子靶向药物比例(%) 205.4( 38.4) 284.6(12.8) 3.4 265.8(12.4) 68.4

2. 1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品种与构成研究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可知2017至2019 年我院药品使用总 金额,抗肿瘤药物使用总金额和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使用总金额都在不断增长。我们医院常用的靶向分子抗肿瘤药物主要是蛋白激酶抑制剂( KI) 和单克隆抗体( Mab) ,肿瘤用药金额增长最主要是由于分子靶向药物用药金额的快速增长。在2018年和20139年分子靶向药物占抗肿瘤药物比例为68.2%和78.0%, 相对2017年增长幅度较大,见表1。

表1 我院抗肿瘤药物使用、肿瘤分子靶向药物使用金额及构成比

3.分析与讨论

3.1我院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使用分析

3.1.1蛋白激酶抑制药(TKI)

在我院,门诊用药以TKI药物为主,这些药物为口服制剂,并且对药物的依从性良好。从2012年 到2013年,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的使用金额稳定、DD居前两位。} 2011年,索拉非尼因DDD居首位。2012年 至2013年,伊马替尼DDD保持稳定且居第三位蛋白质激酶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蛋白质超家族。 由于突变或重排,蛋白激酶可在信号转导过程中引起异常,细胞生长,分化,代谢和生物学行为异常,并引起肿瘤。蛋白激酶主要由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和酪氨酸激酶组成。其中, 酪氨酸激酶在细胞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它把细胞外信号传递入细胞内,经向下游的传导调节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生长和凋亡以及其他的生理活动。

相关研究说明,约80%的癌基困含有酪氨酸激酶代码。TKI具备调节蛋白激酶以及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特点,可用于抗肿瘤药物靶标的酪氨酸激酶包括受体酪氨酸激酶和非受体酪氨酸激酶。目前,一般的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是单用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它还包括多功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例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非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例如伊马替尼。 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适用于治疗已经用其他化疗药物治疗的局部晚期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索拉非尼、舒尼替尼适用于对伊马替尼没有功效的转移性肾细胞癌或者胃肠道间质瘤,还适用于治疗晚期肝细胞癌。马提尼酒适用于对IFN有抗药性,晚期胃肠道间质瘤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3.1.2多靶点抑制剂

索拉非尼是目前在我院使用的唯一 多靶点抑制剂。它是FDA于2005年批准用于临床的新型激酶信号转导抑制剂,它具有双重抗肿瘤的功效。在临床上,它适用于治疗晚期肾细胞癌(RCC) 和肝细胞癌。该 药物的销售额和DDD在2015年和2016年保持相对稳定,但在2017年有所 下降。针对小分 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的DDC最高,表明其价格水平较高,且患者的经济负担较重,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3.2抗体类靶向药物

抗体类靶向药物又叫做单克隆抗体。当前,我们医院使用的针对抗体类靶向药物如下:西妥昔单抗的靶点是EGFR,适用于治疗大肠癌和头颈部肿瘤。曲妥珠单抗靶向HER2,治疗乳腺癌和胃癌。尼妥珠单抗作用靶点是量EGFR, 治疗神经胶质瘤、肺癌和食道癌。相关研究说明,约80%的癌基困含有酪氨酸激酶代码。TKI具备调节蛋白激酶以及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特点,可用于抗肿瘤药物靶标的酪氨酸激酶包括受体酪氨酸激酶和非受体酪氨酸激酶。目前,一般的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是单用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它还包括多功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例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非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例如伊马替尼。 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适用于治疗已经用其他化疗药物治疗的局部晚期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索拉非尼、舒尼替尼适用于对伊马替尼没有功效的转移性肾细胞癌或者胃肠道间质瘤,还适用于治疗晚期肝细胞癌。马提尼酒适用于对IFN有抗药性,晚期胃肠道间质瘤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3.2.2多靶点抑制剂

索拉非尼是目前在我院使用的唯一 多靶点抑制剂。它是FDA于2005年批准用于临床的新型激酶信号转导抑制剂,它具有双重抗肿瘤的功效。在临床上,它适用于治疗晚期肾细胞癌(RCC) 和肝细胞癌。该 药物的销售额和DDD在2015年和2016年保持相对稳定,但在2017年有所 下降。针对小分 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的DDC最高,表明其价格水平较高,且患者的经济负担较重,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这些抗体类靶向的药物中,曲妥珠单抗、贝伐单抗的DD显示最高, 我们医 院对这两种药物的认可及使用率高,是临床实践中最常用的药物。尼妥珠单抗是中国首个针对恶性肿瘤的功能性单克隆抗体。}它于2008年获准商业化批准上市,打破了国外对靶向药物垄断的局面,并且是唯-的DDC值 (小于1,000),B/A比率接近1.00,同步性较好,社会效应好。

 当前,医疗改革后,完全实现了药品零加价,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一些跨国制药公司谈判,靶向药品的价格持续下降。从2015年到2017年,我院靶向药物的销售总量也收到影响,逐步下降。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细胞受体的分子水平、增殖调控分子对肿瘤发病机理深入了解,充分运用分子靶向治疗特异性、针对性以及患者的耐受性,在治疗肿瘤方面成效显著,逐渐成为国内外肿瘤治疗领域关注的焦点,成为将癌症转变为“慢性病”的新力量。目前,大多数分子靶向疗法的药物是由外国制药公司研发,但国产治疗药物业发展起来,如尼妥珠单抗以及埃克替尼。笔者希望在不久的未来,国家制药公司能够加快研发的速度,研制出更多的抗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为更多的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孙佳颖,曲洪澜.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8, 16 (03):186-188.

[2]赵德华,楚明明,陈静,贾霖,韩建军,何霞,龙小庆,王继生. 食物对小分子靶向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影响[J].医药导报,2019, 38 (06) :796-799.

[3]赵德华,楚明明,陈静,贾霖,韩建军,何霞,龙小庆,王继生.抑酸药物对小分子靶向药物吸收的影响[J].肿瘤防治研究,2018, 45(02):119-122.

论文作者:曹智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  ;  ;  ;  ;  ;  ;  ;  

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的使用与用药分析论文_曹智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