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生成机制探析
○张明 吴楠 王楠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基础部,河南郑州450001)
[摘 要 ]对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生成机制的研究,是构建和掌握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重要环节,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能够发挥作用、取得实效的关键。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生成机制是指其产生、发展、确立的机制。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产生阶段,话语权主体和客体基本形成,话语资源初步完备,话语传播条件日益成熟;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发展阶段,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交往逐渐加深,话语内容不断丰富和创新,话语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日益扩大;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确立阶段,教育者对话语权不断完善和优化,受教育者认同和接受话语权。这三个阶段环环相扣,紧密结合,最终完成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生成过程。
[关键词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教育者;受教育者;话语高地
机制最初的含义是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之后,生物学、医学、化学等学科用该词来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以及某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化学规律等。如今,“机制”一词已被广泛应用于自然领域和社会领域,指现象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在社会科学领域,“机制”主要有制度、规范、体制、机理等含义。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生成机制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产生、发展、确立的机制(见图1)。恩格斯有一句著名的论断:“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恩格斯的过程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思想之一。按照这一思想,整个世界都是过程的集合体,过程普遍存在于一切物质运动之中。因此,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生成也是一个由一系列运动变化组成的过程,它不仅仅是指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产生这一即时性的行为结果,更是指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从产生到发展再到最终确立的整个过程。
一、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产生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产生是其生成的初始阶段。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生成需要一定的话语权主体和客体作为话语活动的参与者,同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产生还需要较丰富的话语内容和必要的话语传播条件作为基础。
园区是核桃生长的重要场所,在核桃栽培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加强对核桃园区的建设,选择适宜核桃生长的环境。从核桃自身的生长习性来讲,其对土壤的适应能力较强,一般在中性或者酸碱性不强的土壤中都能生长,最好选择壤土或砂壤土。本地的土壤环境适宜核桃生长,选址时尽量选择在山地环境,以厚度为1 m以上、排水性能良好、具有腐殖质的壤土以及冲击土为宜。核桃不宜生长在贫瘠、干旱的土壤上。另外,由于核桃对光照的要求较高,所以在选址的时候应该要尽量选择向阳坡地,让核桃可以充分接受阳光。
1.2.1 纳入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重症肺结核:参照《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结核病学术会议纪要》标准[4],包括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干酪型肺结核、肺结核病变累及一侧肺野或大于3个或3个以上肺野出现损害的继发型肺结核;②中医症候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阴虚火旺证型标准[5];③病程加重时间小于2周;④初治结核病患者;⑤年龄15~65岁。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图1)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生成机制
(一)话语权主客体基本形成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135,而实践是人的创造性本质的具体表现。任何实践都离不开人的参与及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产生也离不开相应的话语权主客体。话语权主体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发起者和推动者,是话语权的掌握者和行使者;话语权客体则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认同者和践行者,是话语权的接受者和作用者,两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活动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主要包括各级政治干部、院校政治理论教员以及具有较高政治觉悟、较强政治素质和教育能力的其他各类干部和士兵骨干。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的主体是军人,还包括军队所属的其他人员,如非现役文职人员、非现役公勤人员、职工以及家属等。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主体和客体是在我党我军诞生和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我党我军早期革命领袖和革命先驱是我军思想政治教育最初的教育者。他们以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和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己任,宣传教育组织广大工人、农民等受压迫的人民大众奋起反抗,从而实现国家独立和自身解放。随着我党我军的诞生和发展壮大,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群体也逐渐形成和扩大,这一群体以部队官兵和其他所属人员为主,同时兼顾广大民众。话语权主客体的形成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产生做好了组织准备,积蓄了宝贵经验和实践力量。
(二)话语资源初步完备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产生离不开一定的话语主题和话语内容,而无论是话语主题的选择与设置,还是话语内容的选取与丰富,都离不开话语资源的充分准备和不断积累,需要话语材料提供素材支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从党和国家的站位和军队的整体发展出发,考虑和结合受教育者的利益、夙愿、要求和感受,提出和倡导一系列以信仰理念、政治观点、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框定和设置符合时代需要和军队使命任务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题,这些都离不开对话语资源的发掘、筛选、转化和利用。对话语资源的选取、占有和运用,直接决定着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影响着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能否产生并发挥实际作用。我党我军成立前后,共产党人一直致力于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社会主义思想,面向广大工人、农民开展阶级教育,选择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和人民大众最关心的话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践,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话语素材和话语资源,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产生做好了理论准备,奠定了实践基础。
(三)话语传播条件日益成熟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发展是其主导效力初步形成并开始发挥作用的阶段。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生成不是一个“毕其功于一役”的即时性行为结果,而是一个从酝酿萌发到主客体不断交流互动增强联系、随时代发展变化不断吸收新鲜话题和内容、话语传播范围越来越广、影响面不断扩大、作用力不断增强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在批判发展中不断完善,持续发挥作用,逐渐取得和占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高地和价值高地,为其最终确立打下坚实基础。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产生后,必须要通过不断的革故鼎新和创造完善求得发展,从而被认可接受并发挥效力。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催生了军队任务使命的变化与演进。在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内容也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吸收新鲜内容,注入新鲜血液。唯有如此,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才能具备持续的影响力和作用力。在我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发展过程中,各级教育者根据党和军队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政治主张不失时机地提出了许多生动形象、深入人心的话语内容,比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战争时期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解放战争时期的“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打得赢,不变质”“能打仗、打胜仗”等脍炙人口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不断发展和丰富的主题,延伸和扩大着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表达内容,使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不至于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而有效推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作用的延续,使得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在产生后不会因为资源枯竭而发展乏力,丧失效力。
二、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发展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产生,需要将教育者根据一定话语资源提出和倡导的话语内容传播给受教育者才能实现,因此话语传播条件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产生的必要媒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把党的理论主张和路线方针政策、军队的历史使命和军人职责等内容传递给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接受这些政治观点、思想观念、道德准则,从而改变、形成认知、规范行为、提升素质,这一过程离不开一定的传播载体、渠道、工具、手段甚至技术,经由此,才能实现话语主题和内容的对外扩散和传播。我党我军成立之初,虽然所处的条件非常艰苦,掌握的社会资源非常有限,但是共产党人仍然积极发掘各种条件和手段,采取各种可能的方法途径传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比如印制传单、开办专刊、传唱歌谣、张贴标语、举办讲座等。早在《古田会议决议》中就曾提出“阅读党报、政治简报,编辑各种教育小册子,举办训练班,召开政治讨论会,有组织地分配看书,帮助不识字党员读书读报,个别谈话,开展批评,召开小组会、支部大会、纵队以上的党员大会、党员活动分子大会,适当分配党员参加实际工作等”[2]166教育方法。传播条件的逐渐具备和日益成熟,使话语内容的宣传和扩散成为可能,为话语权的产生搭建了桥梁,提供了载体。
作为参与话语实践的“人”的因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话语权生成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发展就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持续发挥作用力、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作用力不断反馈的交互作用过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将本阶级的价值观念、思想认识、道德标准、军规军纪等内容持续不断地传递、输送给受教育者,以期受教育者能够认同接受并形成符合教育者要求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这就需要教育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有效地与受教育者进行交流对话,建立持久稳固的互动联系,并在此过程中开展教育活动、渗透教育理念、传播教育观点。我军思想政治教育者在面向广大官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主动深入官兵,与官兵同吃同住,创造交往机会,不仅利用专门教育时间,而且抓住训练战斗的间隙、业余空闲时机,采取官兵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积极接触官兵,进行教育活动。在日渐频繁的交往互动中,官兵也越来越熟悉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内容,习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表达方式,并不断向教育者反馈自身的学习和实践情况。随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动的逐渐加深,两者之间建立了比较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送链接,形成了话语的传播和反馈机制,从而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发展提供了组织基础和阵地支持。
(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动联系、交互作用逐步加强
4.血矛线虫病。捻转血矛线虫宿主的感染主要在温暖季节,在温暖季节血矛线虫病发生较多,本次呈慢性经过, 直至动物死亡。
(二)话语内容不断丰富和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概念和新技术的出现,在社会经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引发了一系列革命性的突破[2]。在医学领域,随着国家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医学信息化的发展,从基础教学到临床诊断,从基因表达到靶标开发,从远程医疗到虚拟手术,计算机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话语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日益扩大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发展还着重体现为话语传播范围和影响力的日益扩大。话语权产生后,只有尽可能地扩大作用范围和自身影响,成为作用群体中的主流话语权并保持高势位存在,才能在影响广度上实现有效拓展。我党我军在发展壮大过程中,特别注重扩大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传播范围,在与其他各类军队特别是反动军队教育话语的比较中,我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逐渐显现其先进性、科学性,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不断推广,为更多的官兵乃至人民大众接受,其主导性逐渐凸显,主导地位逐渐确立。在这一过程中,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也得到了逐步提升和拓展,影响力日益扩大。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传播和推广使得受其影响的受众对象越来越多,促进了我军队伍的不断壮大,而我军队伍的壮大又能进一步推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传播,有利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最终确立。
三、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确立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生成是其产生、发展、最终确立的过程。而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确立正是其经过不断发展、完善,最终形成作用效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教育者不断完善和优化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主旨和方式等,受教育者普遍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认同和接受。
(一)教育者完善和提升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产生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话语权的最终确立需要教育者不断地完善和优化话语内容、话语方式等。思想转变工作具有长期性,必须要有持久的努力,“不能企图上几次课,开几次会,就把人家在几十年生活中间形成的思想意识改变过来”[3]279。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确立,需要教育者持续不断地努力。当然,这种努力并不是简单的低水平重复劳动,而是需要根据形势任务、使命职责的变化不断更新话语内容,改进话语方式,进行春风化雨式的感化、鼓励、说服、教育等等。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需要根据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影响力和作用力发挥状况,对话语内容、话语方式进行创新和调整,尽可能拓展话语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及时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进行完善和提升。
(二)受教育者认同和接受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最终确立,离不开受教育者的认同和接受。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思想、观念、意识等内容最初都是与人们的物质活动、物质交往联系在一起的,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4]187,“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5]467。因此,受教育者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认同和接受也是要受到利益影响和驱动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由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从诞生之日起就以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己任,历经艰难险阻,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为解放全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深受各族人民的拥护与爱戴。我党我军从诞生之日起就紧紧地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宗旨,同中国广大人民在根本利益上是始终一致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开展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者由具有较高政治觉悟和政治水平的共产党员担任。因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本质上有着相同的阶级利益,这就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认同和接受打下了良好的阶级基础。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只有真正考虑到受教育者的利益所在和现实需要,才能使受教育者产生共鸣,认可并接受话语权的作用和影响,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提出的教育要求和教育目标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认识,逐步缩小个体内部思想道德素质与外部思想道德要求的差距,并把内在修养的结果外化为符合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行为和实践,从而真正实现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认同和接受,进而达到增强人民军队战斗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肖裕声.中国共产党军队政治工作史(上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5.
[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Analysis of the Generative Mechanism of Discourse Power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Army
Zhang Ming,Wu Nan,Wang Nan
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the generative mechanism of discourse power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army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constructing and mastering the discourse power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army,and the key for the discourse power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army to play its role and achieve tangible results.The generative mechanism of the discourse power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army refers to the mechanism for its emergence,development,and establishment.In the stage of the emergence of the discourse power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army,the subject and object of discourse power are basically formed,the discourse resources are initially complete,and the discourse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become more and more mature;in the development stage of the discourse power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army,the exchanges between educators and the educated gradually deepen,the discourse content is constantly enriched and innovated,and the scope and influence of discourse dissemination expand;in the establishment stage of the discourse power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army,the educators constantly improve and optimize the discourse,and the educated recognize and accept the discourse.These three stages are closely linked and integrated,and finally complete the generating process the discours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army.
Keywords: Army;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Discourse;Educator;The Educated;Discourse Highland
[中图分类号 ]E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9)06-0056-07
[收稿日期 ]2019-03-29
[基金项目 ]本文系全军军事类研究生资助课题“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转换问题研究”(编号:2015J Y267)成果。
[作者简介 ]张明(1979-),女,河北涉县人,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基础部政治教研室讲师,法学博士;吴楠(1986-),女,河南漯河人,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基础部政治教研室讲师;王楠(1983-),女,湖北襄阳人,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基础部政治教研室副教授,主要从事军人心理学研究。
[责任编辑:张 舸]
标签:军队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话语权论文; 教育者论文; 受教育者论文; 话语高地论文;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基础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