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地区医院儿科 551700
【摘 要】[目的]探讨保留灌肠治疗以黏液便,脓血便,血便伴恶心,呕吐,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及全身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重症侵袭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将侵袭性肠炎患儿114例,分为2组。一组常规抗炎治疗,一组在常规抗炎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呋喃唑酮联合思密达保留灌肠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5%,对照组77.2%。[结论]:经过临床观察认为,呋喃唑酮、思密达保留灌肠佐治小儿侵袭性肠炎其操作简单、痛苦小、疗程短,值得临床推广。
【中图分类号】R51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076-01
小儿肠炎是儿科时期常见的多发病的消化系统疾病,是一组多病元、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感染性常见病原菌为细菌和病毒等。侵袭性肠炎指以因侵袭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鼠伤寒杆菌等感染后出现黏液便、脓血便、血便伴恶心、呕吐、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及全身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人逐年增多,而临床治疗越来越困难,自2008年以来我院在常规抗炎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呋喃唑酮联合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侵袭性肠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儿科2008年5月~2009年10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所有侵袭性肠炎患儿,共114例。年龄6月~6岁,大便性状以黏液便、脓血便、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急性起病病程在5天以内,治疗组57例,<1岁4例,1岁~31例,4~6岁22例,男29例,女28例,每日脓血便20次32例,>30次25例,57例均伴里急后重及发热,3例伴抽搐。,对照组57例,<1岁3例,1岁~36例,4~6岁18例,男30例,女27例,所有病例均伴里急后重及发热,5例伴抽搐。两组病例均无微循环障碍。114例均作大便常规镜检白细胞+~++/hp48例,白细胞++~+++/hp66例,红细胞+/hp61例,++~+++/hp53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每日脓血便次数,里急后重,体温,抽搐,微循环障碍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按腹泻治疗原则进行饮食调整,并根据脱水性质和程度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对症处理均相同。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呋喃唑酮联合思密达保留灌肠,呋喃唑酮剂量<1岁,每次1/2颗;1~3岁,每次1颗;4~6岁,每次1.5颗,思密达剂量<1岁,每次1/2包,>1岁,每次1包加入0.9%生理盐水20~30ml后,取一次性缸管涂石蜡油后缓慢轻柔插入肛门10~20㎝,将药液注入肠腔内,保留20~30分钟,每天1~2次。对照组仅予常规抗炎治疗,剂量同治疗组。
1.3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1998年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关于腹泻病的疗效判断标准。1显效:治疗72小时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2 有效:治疗72小时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3 无效:治疗72小时内粪便性状及次数,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果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6.5%,对照组总有效率,77.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
3.讨论
侵袭性细菌性肠炎全年均可发病,多见于夏季.潜伏期长短不一,起病急,腹泻频繁,大便呈黏液便,脓血便,血便伴恶心,呕吐,腹痛,里急后重,可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如高热,意识改变,甚至感染性休克.大便镜检有大量白细胞及数量不等的红细胞.粪便细菌培养可找到相应的致病菌.本病的主要病变在大肠,尤其是直肠及乙状结肠.主要的病理变化是大肠粘膜固有层的化脓性炎症,重者粘膜细胞变性,坏死,脱落后可形成浅表溃疡,但不累及肌层,故不会造成大肠穿孔.乙状结肠呈痉挛性收缩状态及直肠的炎性刺激,是导致腹痛,大便频繁及里急后重的主要原因.这种病理变化构成了保留灌肠疗法的理论基础.
呋喃唑酮对革兰阳性及阴性菌均有一定抗菌作用,包括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属、金葡菌、粪肠球菌.化脓性链球菌、霍乱弧菌、弯曲菌属、拟杆菌属等,在一定浓度下对毛滴虫、贾第鞭毛虫也有活性。其作用机制为干扰细菌氧化还原酶从而阻断细菌的正常代谢。保留灌肠在肠道内有较高的药物浓度,发挥了很好的抗菌作用。思密达的主要成分是八面蒙脱石颗粒,为消化道粘膜保护剂。灌肠可使思密达直接保留在肠道内,覆盖在受损场粘膜,与粘膜蛋白结合增强粘膜屏障。防止各种病毒细菌及其毒素对粘膜的损害,维护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思密达可以吸附肠道内气体及各种攻击因子,并使其失去致病作用,对细菌和病毒及其毒素均有较强的选择固定抑制作用。思密达还可帮助恢复再生上皮组织,平衡寄生菌群,提高免疫球蛋白的抗攻击能力,对肠道局部有止血作用。而且思密达不影响临床检查,不改变正常的肠蠕动。但婴幼儿口服困难,采用保留灌肠的方法,解决了小儿用药依从性差的问题,保证了用药的连续性,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思密达口服主要覆盖在胃及小肠,而达到结肠的较少,故对结肠作用较弱,保留灌肠不仅可以解决喂药困难,而且药物可以直接达到结肠发挥其吸附,修复及减少肠蠕动失调,恢复肠蠕动正常节律。呋喃唑酮联合思密达保留灌肠简便易操作,对患儿创伤小,无不良反应,治疗效果好,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1
[2]方鹤松,魏承毓.段恕诚等98全国腹泻病防治学习研讨会会议纪要[J].中华儿科杂志,1999:37(4):239.
[3]江米足,陈 洁.第六届全国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6):479
[4]殷立新,张力辉.老药新用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J].新医学,1998,29(2):95.
论文作者:赵阳1,赵先2
论文发表刊物:《临床医学教育》2016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8
标签:灌肠论文; 呋喃论文; 脓血论文; 肠炎论文; 粘膜论文; 有效率论文; 儿科论文; 《临床医学教育》2016年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