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区位理论的五个发展阶段及其评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位论文,发展阶段论文,理论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462(2004)03-0294-05
区位理论是经济地理学以及区域经济学的核心基础理理论之一,是解释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1]。虽然传统经济理论将时间变量引入到基础经济模型里,但是空间变量尚未引入到基础经济模型[2]。由于空间具有特殊性质,因此,难以建立统一的理论体系。勒施说:“如果每件事共同发生,就不会有发展。若每件事存在于同一地方,就不会有特殊性。只有空间才使特殊有可能,然后在时间中层开”[3]。1990年代所形成的“新区域经济学(New Regional Economics)”重新找到空间的重要性,尤其是区位的重要性[4]。克鲁格曼等人也认为,“新经济地理理论(New Economic Geography)”是第四次新经济理论的浪潮[5]。
区位理论发展与现实经济发展密切有关。从理论角度来看,某种意义上说区位理论发展就是传统区位理论假设的缓解过程。区位理论具有漫长的发展历史,传统区位理论是从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开始的。本文将区位理论的发展历程分为五个阶段:1950年代以新古典区位理论为主的阶段;1960年代以行为经济学为主的发展阶段;1970年代以结构主义为主的发展阶段;1980年代以生产方式为主的发展阶段;1990年代以非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为主发展阶段。对于各发展阶段的特征,本文做总结并加以评述。
1 1950年代以新古典区位理论为主的阶段
新古典区位理论是指以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假定为主的区位理论,就是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收益递减、完全理性、利润最大化等,由杜能(von Thünnen)、韦伯(Weber A)、勒施(Lsche A)、俄林(OhlinB)和艾萨德(Isard W)等人代表新古典区位理论。新古典区位理论可以说是从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开始的。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要点是,由土地位置不同,即距离城市市场远近的不同,导致农业成本在空间上的差异,从而,对地租发生不同的影响。这是著名的位置、地租和土地利用三者关系[6]。韦伯认为,最低成本就是企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因素,只有经济因素影响工业区位,经济因素主要是成本因素。成本因素有多种,他认为真正起作用的只有两项;运输成本和劳动成本,严格来讲,还包括聚集。他分析运输成本和劳动成本与工业区位的关系,指出原料指数概念。对于劳动成本与工业区位的影响,提出劳工系数的概念[7]。韦伯的工业区位论被称为“最小运输成本理论”。虽然韦伯奠定往后区位理论发展的良好基础,但是其理论的最大弱点是静态性和部分分析。俄林将贸易理论和价格理论相结合试图建立一般区位埋论,其观点有两部分。第一部分考虑的是,在假定资本和劳动自由流动条件下,工业区位如何决定,其结论是商品在区域间流通或区域内流通取决于运输成本,即工业区位决定于运输成本[8]。俄林和韦伯的观点是基本上一致的,俄林补充韦伯的两点不足之处:一是俄林更加强调原料产地、工业区位和消费市场三者间相互依存和互相影响关系;二是俄林强调运输边界程度的差异。俄林的区位理论第二部分是在资本和劳动不能自由流动下的工业区位问题。第二部分的特点是利用一般均衡方法来研究一般工业区位的决定。他认为利息率和工资水平的区域差异是工业区位决定的重要因素。它们区域间的差异成为工业区位决定的前提,另一方面,它是工业区位所造成的结果。为什么会存在利息率和工资水平的差异,是因为资本和劳动本身存在区域差异,而这个差异不能自由流动。如果它们的配置要发生变化,就依靠三种因素的作用:人口增长率;储蓄率;各区域价格比率。价格比率的变化,意味着原来均衡的破坏,而价格比率变化的结果形成一个新的均衡关系,这变化会影响工业区位,即工业区位变动是生产要素的各地之间重新配置的结果,或者原来均衡关系变动的结果。俄林的区位理论被称为“一般区位理论”。勒施的区位理论被称为“市场区位理论”。他的市场区位理论有两个含义。第一含义是最重要的区位因素就是市场,即市场的利润。第二含义是从宏观经济上解释何谓市场区。从第一含义来看,有两个特点。最低运输成本和劳动工资成本并不是决定作用的,利润(尤其是纯利润)起到决定作用,即工业区位主要是它的销售范围大小来决定,需求量来决定,从这个意义看,市场区位理论称为“最大需求理论”。若有足够的消费者就会有利润,唯一的区位决定因素是它们(成本,市场,收入)间的均衡,就是纯利润,即个别企业找纯利润最大的地点。勒施的观点否定韦伯类的最小成本观点,而发展“最大收益区位理论”。特点二是,勒施所强调的是个别工厂区位的决定,同时也重视总体均衡。个别、体系、相互影响的观点是为解释整个系统的最佳区位的配置。艾萨德批评勒施的理想空间模式。若人口在空间上不均等分布,勒施的六边形会变化多样规模的非规则形状。艾萨德特别强调区位的现实意义,将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韦伯的最小成本区位理论和勒施的最大需求区位理论综合起来,并试图建立具有观实意义的“一般空间区位理论”。艾萨德将区位理论和替代原理相结合,像经济理论中资本和劳动的替代关系一样,强调区位选择间也存在替代关系。艾萨德认为之所以一般均衡理论是“一般空间区位理论”的特殊现象,是因为一般均衡理论假定运输成本等于零并生产要素都是完全移动。虽然新古典区位理论具有理论逻辑性,但是它的假定存在不少问题。第一是新古典区位理论不考虑个人能力、心理满足,未来不确定性、需求者的偏好等的问题[10],把区位看成一个黑箱,箱中的经济活动不去更多的考虑。第二是假设过于严格,因而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实的距离较大。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新古典区位理论中的完全竞争假设不适合空间问题的研究。而且,完全信息和完全理性假定很大程度上制约区位研究的空间意义。
2 1960年代以行为经济学为主的发展阶段
新古典区位理论的理性经济人(Homo Economicus)和完全信息假定在1960年代受到很多批评。区位的地理特征自然造成信息的空间不对称,并且经济人在很多情况下做出非完全理性行为。换句话说,经济行为的特征并不是完全理性的静态性,而是有限理性的动态性。适应经济学(Adaptive Economics)、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 Economics)、演化经济学(Evolutionary Economics)等新的理论探索都认为经济行为的特征就是有限理性的动态性,并选择就是不断的调整过程。德伊(Day R H)认为,有限理性就具有不完全信息、有限预测、有限认识力量、动态偏好等的特征[11]。区位选择是一种经济行为,严格来讲,区位选择主体,在非完全竞争和非完全信息条件下,做出区位选择。戈林赫特(Green hut M L)强调个人因素在区位选择中的重要性,他认为个人行为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从而,区位因素应该包括成本因素、需求因素、收益因素、个人成本因素、个人收益因素等。赛默恩(Simon H A)也认为,在有限信息条件下,区位决定行为就是有限合理性的行为,并且在理性合理性条件下,经济人会追求利润最大化,在有限合理性约束下,每个人的约束条件都不一样,有些人还会追求满足次善(the second best)。他将“利益的空间界限”的概念应用于区位理论,认为企业的区位并不决定在单一地点,而是能够得到利润的任何地点都可以成为区位客体,这就是斯密(Smith D M)的“准最佳区位(suboptimal location)”概念。斯密以前存在三种产业区位理论。第一种是以韦伯为核心的最小成本化理论,第二种是以勒施为核心的最大收益化理论,第三种是勒施经济区加上韦伯机制的。斯密将产业区位理论称为“新古典综合”[12],就是韦伯类的最小成本化理论和勒施类的最大收益化理论的综合。虽然斯密的产业区位理论是将韦伯的成本及勒施的收益相结合所建立的“新古典综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理论缺陷。例如,现代企业的目标从利润及物理成本转变为增长及交易成本,从而,斯密的理论难以反映出社会空间的特征。有人试图打开新古典区位理论中的黑箱子。麻起(March J G)认为,组织是由很多个人和部署来组成的,并且,组织会有重叠或相互对立的目标,新古典区位理论假设组织结构没有差异,但是,不同组织结构会产生不同的区位选择。弗勒德(Pred A R)强调信息水平和信息利用能力水平的区位选择影响,虽然每个人都具备同样的信息水平,但是很有可能难以保证最佳区位的选择。哈密尔吞(Hamilton F E I)
图1 斯密(Smith D M)的“新古典综和”
Fig.1 Smith's the neo-classical synthesist
资料来源:大韩国土与都市计划学会.区域经济论.汉城:普成阁,1999.80。
批评新古典区位理论并不考虑企业管理和组织形式的差异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他强调企业的区位选择取决于组织管理目标的相互作用[13]。1960年代以企业行为为主的区位理论研究发展成为“企业地理学(geography of enterprises)”。乌德(Wood P A)认为,“企业地理学”是研究个别企业所形成的空间结构以及研究企业的区位选择的。正如上所说,新古典区位理论的三大假定具有较大的限度:最佳区位选择要求区位主体的完全信息;区位选择的目的局限于成本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就是利润最大化;企业组织是静态的及单一的。以行为经济学为主的区位理论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新古典区位理论三大假定的限度。行为区位理论是将组织理论和心理学当成理论基础的,既是重视区位主体的区位动机和选择过程的,也是行为和区位的相结合。以行为经济学为主的区位理论是,区位主体,在企业内外环境下,如何形成空间形态的[14]。从中,我们可以得出新古典区位理论与行为区位理论的区别:行为区位理论,在区位决定过程中,未假定理性及合理性的经济人;行为区位理论假定区位选择主体有多样的动机和目标;新古典区位理论不考虑企业结构与组织管理的差异,但行为区位理论很重视其差异,尤其是行为区位理论重视企业内部区位选择主体的作用,还考虑内部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总之,新古典区位理论的核心区位因素大部分是外部因素,如运输成本,原料和市场等。但是行为区位理论打破新古典区位理论的局限,将内外部因素考虑进去。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虽然行为区位理论正确认识到新古典区位理论的问题及限度,但是它的理论性和分析性不太强,较侧重于描述。并且,虽然以行为经济学为主的区位理论力图揭开黑箱子的秘密,但是,难以解释黑箱子和宏观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
3 1970年代以结构主义为主的发展阶段
以结构主义为主的区位理论认为,行为区位理论的贡献在于新古典区位理论摆脱其决定性假定,但是,行为区位理论较侧重于企业本身的区位行为,因此,难以解释宏观经济结构与空间现象之间的关系。以结构主义为主的区位理论认为区位是经济结构的产物,尤其是资本主义结构的产物。麻斯(Massey D)认为作为历史产物的产业区位被新古典区位理论转变成为“非历史性抽象空间”[14],并且,虽然行为区位理论涉及到企业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但是其理论分析较侧重于区位选择主体、组织内部结构以及管理特性,稍微忽略产业区位的基本原因分析[15]。她是结构主义区位理论的代表人物。麻斯特别注意社会与空间的关系,即“the social is the spatial”,反之亦然,也是“劳动的空间分化(Spatial Division of Labor)”的基本思想。她说:“空间含义,经过1960年代超实证主义(super-positivism)和计量革命的浪潮,变成距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失去了很多东西,就是空间本身的特殊性。空间作用离不开社会作用,没有社会意义的空间作用,根本不存在纯空间动因、空间规律、空间相互作用。我们只能说的是社会动因的空间形式、社会规律的空间形式、社会相互作用的空间形式[16]。”
斯密也认为以往区位理论直接接收资本主义的生产结构,不太注意资本主义运作体系的问题,但是,同其他理论一样,区位理论也离不开社会意义,以往区位理论的问题就是对资本主义历史发展过程及内在力量的理解不足[17]。以往区位理论所分析的企业是比较抽象的,因此,为了解释企业的区位形态,要分析空间经济现象与非空间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斯密的区位理论被称为“空间社会正义论”[14]。1970年代以结构主义为主的区位理论认为产业区位及其变化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也认为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以及生产过程就是企业行为和组织行为的整体结构框架。其生产过程具有广义的含义,包括政治结构、资本劳动关系的社会过程。以结构主义为主的区位理论之所以重视分析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是因为它们对外部环境的控制力量较大,并且区位变化的力量来自于大型企业固有的垄断特征[18]。依附理论强调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对区位的影响,而批评以往区位理论尚未考虑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对区位的影响。以往区位理论认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是当然的,也是固定的。但是依附区位理论认为产业区位的变化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副产物,企业区位并不是由企业或区域内部因素来决定的,而是由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结构决定的。沃兰斯坦(Wallerstein I)的霸权(Hegemony)、默德尔斯克(Modelski G)的世界强国、布儒德尔(Braudel F)的核心地区都表明世界范围的空间结构特征。依附理论认为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剥削关系,依附区位理论是以这种剥削关系为特征的区位研究。1970年代以结构主义为主的区位理论重视社会因素和结构因素或体系因素在区位选择以及区位结构中的作用,并突破以往区位研究的“微观化问题”,其研究框架是宏观及整体角度。以结构主义为主的区位理论更加完善区位理论的框架。
4 1980年代以生产方式为主的发展阶段
经过197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19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进入了产业再结构化阶段,其生产方式从大量生产方式转变为柔性生产方式。产业再结构化意味着商品的开发、制造、运输等全生产过程的演变,也包括企业组织和技术利用的演变。并且,商品开发、生产技术以及生产方式、市场开发等产业活动的全面变化带来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企业间关系的变化。其结果对产业的空间分布以及企业的区位选择造成影响。以柔性生产方式为核心的区位理论认为,生产方式的变化影响区位选择的变化。以柔性生产方式为主的区位理论有两个主要理论基础。一是产品周期理论,随着产品与生产技术的周期变化,企业的区位选择具有一定的特征。弗农(Vernon R)和梅尔起克(Melciki EJ)认为,不同的产品周期阶段具有不同的区位特征,如产业区位在新产品研究开发阶段较集中于核心地区的大城市中心,在大量生产阶段较集中于大城市周边地区,在产品增长衰退阶段集中于非城市地区。产品周期的长短也影响区位选择,要是产品周期较短,有利于靠近市场,是因为产品竞争力并不是取决于价格,而是取决于技术革新。二是柔性专业化理论,它表明以多品种小数量生产方式为主的中小企业的区位特征。以往的区位理论难以解释专业化中小企业的区位特征。柔性专业化企业,为了降低不确定性和风险,重视小规模企业间的互相合作[20]。其结果形成马歇尔的产业地区的空间形式,如意大利北部的Emilla—Romagna(The Third Italy)及德国西部的Baden-Wurttemberg等地区。1980年代的高新技术企业产生以柔性生产方式为主的区位特征。高新技术企业具有技术革新的速度快、产品周期短等的特征,因此,其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产学研的有机协作体系;公共知识基地;丰富的信息;高质量的劳动力;区域内部的产业联系;中间产品的利用可能性等,这些因素也被称为“区域创新环境(Regional Milieux Innovation)”[21]。区域创新环境减少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开发成本。于是,高新技术产业,在区位选择的时候,新技术开发成本就是最重要的区位因素。并且,风险投资企业的区位倾向是集中在大城市及其周围区域,重视同种产业空间聚集。从相关实证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出一种结论:在柔软生产方式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中,网络经济(Econmomies of Network)及网络效应(Network Effect),在区位选择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网络经济是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提高聚集效应的关键因素。网络经济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硬件网络,如交通网络等,二是软件网络,如同种或异种企业间的协作或学习、干中学等。随着生产方式的演变,软件网络的作用越来越大的同时,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网络经济的背景就是文化,包括企业文化、区域文化等。萨塞尼安(Saxenian A)强调企业文化及区域文化在区位选择中的影响。他在硅谷与128路两个区域的比较研究的时候,建立地方产业体系(Local Industrial System)概念,它包括:地方制度与地方文化;产业结构;企业组织。萨塞尼安认为,区域文化并不是静态的,而是由社会相互作用来不断地演变的,就是动态的。萨塞尼安认为硅谷文化具有无时间限制及面对面交往的特征。这两种文化特征形成独特的地方文化,向区域外部不断地发挥很大的吸引力,这就成为重要区位因素[22]。
图2 弗农的产品周期与区位的关系
F.g.2 Vernon's the relation product cycle and location
资料来源:KRIHS.Pioneers in Spatial Theories。Seoul:Harrwool,2001.268.
1980年代区位理论的发展中,我们不应该忽视斯科特(Scott A J)的“新产业空间理论”。其基础理论是调整理论(Regulation Theory)、制度经济学、后期韦伯类的经济地理学。斯科特认为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大于企业外部交易成本,其结果造成空间集中,反之,造成空间分散。并且,在柔性生产方式中,区位的核心因素并不是聚集经济、规模经济以及劳动市场规模,更重要的是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这样一来所形成的“新产业空间”既具有自我独特的社会政治形态,也具有自己的发展路径。1980年代以柔性生产方式为主的区位理论在以往区位理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发展区位理论,解释生产方式和区位的关系。同大量生产方式相比,柔性专业化生产方式具有明显的特征,小规模生产、产品周期速度快、网络经济、速度经济(Economies of Speed)等,这些特征产生新的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虽然以柔性生产方式为主的区位理论尚未建立自己的理论框架,但是许多新的观点对区位理论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自1960年代以行为经济学为主的区位理论以来,又一次揭开新古典区位理论的黑箱子。区位并不单纯是取决于利润最大化或效益最大化、企业组织的特征、资本主义结构,也取决于生产方式的差异。
5 1990年代以非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为主的发展阶段
自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建立起,各种观点否定新古典区位理论的基本假定,并试图建立更有现实意义的理论体系。1960年代以行为经济学为主的区位理论试图突破新古典区位理论的完全理性经济人假定,1970年代以结构主义为主的区位理论试图突破新古典区位理论的非社会性和非结构性,1980年代以生产方式为主的区位理论试图突破新古典区位理论的黑箱子。除此之外,经济学基础理论一直试图突破新古典经济理论中的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和收益递减假定。1990年代阿德尔(Arthur W B)和克鲁格曼(Krugman P)等经济学家认识到收益递增在经济理论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在生产要素的收益递增及市场的非完全竞争结构的假定下研究空间,并且,形成“新经济地理学”及“新区域经济学”的新研究领域。如果经济模型考虑空间因素,市场结构并不再是完全竞争结构,而是非完全竞争结构。本文将此动向概括为以非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为主的区位理论。
第一,克鲁格曼的地理与交易。克鲁格曼建立较复杂的数学模型,回答产业集中和区域差异的原因,并且回答某种产业为何聚集在某个地区。模型结果表明企业区位均衡取决于初始条件,并且产业聚集具有历史和路径依赖的特征,一旦生产集中起来了,就发生累积循环的作用。克鲁格曼的模型明确表明规模经济和企业区位间的关系,如果有规模经济,企业具有集中倾向,即收益递增使企业更加集中。克鲁格曼的模型还表明运输成本和企业区位的关系,如果运输成本低,企业具有集中倾向。第二,克鲁格曼的“第一本性(First Nature)”及“第二本性(Second Nature)”。空间集中具有第一本性和第二本性的特征,前者就是自然条件等,后者就是人口和生产的集中等。克鲁格曼认为最佳区位并不是唯一的点,也可能是个面,这就是多重均衡状态[23]。
克鲁格曼的直觉:由于良好的市场接近性,企业生产活动倾向集中在某个区位,这种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过程产生中心城市的形成,并且中心区位不仅是以自然条件来决定的,而是以典型的多重区位均衡来决定[24]。
为了证明此直觉,克鲁格曼建立模型,包括规模经济及收益递增。在非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假定下,利用两部分经济模型来导出多重城市区位均衡。他的主要结论有两点:第一,运输成本和相对实际工资率对区位的影响,运输成本和相对实际工资率来决定均衡,并且,城市的均衡点是以此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第二,变化的范围,即均衡的范围,有可能性的城市范围,主要影响因素是总消费中制造品的比重和替代弹性。总消费中制造品的比重和替代弹性越大,范围也越大,即有可能性的城市的范围也越大。同新古典区位理论相比,克鲁格曼的理论更放松了理论假定,并且,新古典区位理论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寻找唯一的及最佳的区位均衡,克鲁格曼理论是在更放松的条件下得出有可能的区位均衡范围,也可以称为“多重均衡”。第三,克鲁格曼的动态空间模型。克鲁格曼对1990年代区位理论的最大贡献就是建立动态空间模型。克鲁格曼认为哈里斯(Harris C)的市场潜在力模型以及弗勒德的累积循环模型忽视微观基础,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 W)和勒施模型忽视市场潜在力和累积循环的作用。克鲁格曼认为经济地理模型应该包括两种力量,即向心力和离心力,向心力就是产生聚集的力量,离心力就是产生分散的力量。克鲁格曼的模型表明在地理上这些空间力量的相互作用,其力量包括:市场接近的作用,市场接近决定制造业的区位;产生聚集的前向联系效应和后向联系效应;大祸(catastrophes)力量,对外生变量的小的变化所发生的非连续性变化;经济体系是自我组织体系。克鲁格曼的动态空间模型表明,聚集是收益递增、运输成本、要素移动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24]。第四,钻石模型。波特(Porter M E)的国家竞争力理论以及钻石模型并不是区位理论。但是,他的模型对1990年代区位理论的发展做出极大的影响。波特认为国家的财富主要取决于本国的生产率和一国所能利用的单位物质资源,国家或区域竞争环境如何与其生产率的增长密切相关,可以用四类要素组成的钻石来形象地描绘竞争环境的组成。钻石模型揭示在某一个区域的某一特定领域,影响生产率和生产率增长的各因素,诸如信息、激励、竞争压力、到达支持性公司的途径、制度与协会、基础设施和人力与技能库等[25]。波特的钻石模型重新找到地理集中的重要性,地理集中更加强化钻石模型的各类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并形成集群,集群既是创新的空间基础,也是生产率增长的空间条件。波特模型对区位理论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即波特找到集群在产业区位中的重要作用。第五,库克的区域革新体系理论。库克(Cooke P)最早提出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库克认为区域革新具有相互作用及累积的特征,因此,为了形成区域创新体系,需要社会文化以及空间接近或集中。与波特的钻石模型相似,库克的区域创新体系也重视空间集中和集群的作用。新古典区位理论认为,成本降低或者收益提高是空间集中或聚集的直接原因。但是,库克的区域创新体系理论表明创新是空间集中或集群的最重要原因。1990年代以非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为主的区位理论对以往的区位理论产生极大的影响,一方面找到新的区位因素,另一方面改变传统区位理论的框架。以往的区位理论较重视因素分析,最近的区位理论较重视体系或整体分析,尤其是更加重视“非经济因素”在区位理论中的重要作用,例如,波特的钻石模型以及库克的区域创新体系理论等。
图3 克鲁格曼的多重均衡概念
Fig.3 Krugman's the concepts of multiple equilibrium
资料来源:Krugman P.First Nature,Second Nature and Metropolitan Location.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1993,33(2):129-144。
6 结语
正如上述所说,从新古典区位理论到非完全竞争区位理论,区位理论发展经过五个发展阶段。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有些学者认为,通信技术和交通技术的发达改变距离的传统概念,从而,传统意义上距离的约束越来越淡化[26],即距离和区位已经并不重要了。通信技术和交通技术的发达更加促进全球化,一方面淡化距离的传统约束的同时,另一方面更加重视区位的作用。以往的区位是国家意义上的空间分布,全球化的区位是全世界意义上的空间分布,区位的作用和意义更加复杂了。1990年代的研究表明,区位并不单纯是选择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区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区位理论,从如何选择区位发展为如何创造区位条件。经济全球化时代,“区位竞争(location competition)”成为重要的理论问题。传统区位因素侧重于经济因素,最近研究表明,非经济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文化、政策、政治的作用。以往区位理论较重视现状分析,就是空间分布的解释,即企业或产业为何选择某一个地点。最近区位理论的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也是区位因素分析,在既定的条件下如何选择最佳区位,另一方面是区位创造分析,就是如何创造区位条件。换句话说,区位不单纯是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更重要的是经济发展的空间基础。
收稿日期:2003-04-16;修回日期:2003-11-26
标签:韦伯论文; 区位理论论文; 工业区位论文; 区位因素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结构主义理论论文; 行为经济学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企业特征论文; 均衡生产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完全成本论文; 市场均衡论文; 运输成本论文; 生产方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