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房屋建筑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大,这也使得建筑市场中房屋建筑企业的数量增多,而建筑企业质量的良莠不齐也使得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难以保证。从当前的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来看,其中存在很多的通病,这也是当前房屋建筑企业急需克服的问题,本文将对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通病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监督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房屋建筑;质量通病;监督管理
施工质量是现代房屋建筑工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其不仅决定着日后房屋基本功能是否能够有效发挥,还会影响房屋使用人员的入住体验。就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构成因素而言,材料质量、设备安装质量、内外装修质量、水电施工质量是其中的重要组成因素,由于这些因素所导致的施工质量问题在建筑领域中被称为质量通病,常见的质量通病包括地面、墙面开裂,外墙渗透、屋顶漏雨等等,因此,了解这些常见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成因,同时在质量监督的过程中采取对应的预防与改进措施,对保障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1、房屋建筑工程特点
房屋建筑工程具有非常明显的特点:①工程建设的一次性。房屋建筑基本上都是一次性成型,由于其内部建筑结构相对较为复杂,使得房屋建筑返工的困难相对较大,且还会直接导致成本增加,因此,对于房屋建筑工程来说,其不存在返工的现象。②房屋建筑体积庞大。房屋建筑工程在建筑的过程中由于建筑自身的特点,导致其不能在封闭的条件下施工,只能在露天的条件下施工,因此,其庞大性不只体现在施工环境上,同时也体现在施工材料、施工人员以及相关设备上。③在上述两点的影响下,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具有一定的特点,且影响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施工环境、施工条件等,因此,需要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避免因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通病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
2、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
2.1、混凝土结构件裂缝
在地下室外墙板施工时,通常是在完成底板混凝土浇筑和养护工作之后再进行,而在这个施工阶段中,底板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和强度增长等都处在较为稳定的状态下,当其对外墙板浇筑混凝土时,底板会出现体积变形的情况,一旦变形应力超过约束力,就会导致地下室外墙板产生裂缝,其次,由于其处在地下,即便是对混凝土外墙板实施早期养护,也会造成混凝土失水量增加,收缩变形增大,从而产生裂缝;再有为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方便泵送,只有通过增加混凝土内浆量体积的方法来实现,从而达到增加水泥浆体积量的效果,而采用这种方式也会造成混凝土的变形量增加,导致其相应收缩随之发生改变。
2.2、墙面开裂
引起墙面开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混凝土或砂浆配比不符合设计要求,从而导致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其凝结硬化所产生的作用力致使墙体发生开裂现象;(2)不按设计和施工规范施工,人为造成墙体发生开裂现象;(3)拆模时间过早或者支撑不牢固等原因,致使墙面受力不均匀,从而发生局部墙面沉降导致开裂;(4)在抹灰施工之前,未严格按规范操作,或墙面湿润度不够,或对基层未进行清洁处理,这些原因均会导致墙面发生开裂;(5)在施工期间,未按要求严格操作或出现突发性中断等情况,从而造成建筑物的主体结构严重受损,导致墙面发生开裂现象。
2.3、墙体的渗漏水
在砌砖墙的过程中,如果纵横墙砌筑的过程中没有同步进行,将会造成留直槎的质量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施工工艺不当而引起的质量通病,因此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施工企业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再比如渗漏问题,这是房屋建筑施工中最常见的质量通病,造成渗漏质量通病的成因有很多,但是无论是卫生间、墙体还是屋面的渗漏都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在房屋设计的过程中设计的方法是否合理,所采用的材料是否具有防漏功能,施工的质量是否是安全、可靠的,由于房屋建筑施工的渗漏质量通病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所以只要有一个方面存在缺陷都可能会造成渗漏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强监督管理的防止措施
3.1、混凝土构件裂缝的防治措施
配制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砂石含泥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避免水灰比、砂率、坍落度过大,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拉强度。
浇灌混凝土前,应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混凝土应分层振捣密实,但避免过度振捣,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对板面进行二次抹压,以提高抗拉强度、减少收缩量。
对于截面相差较大的混凝土构筑物,可先浇筑较深部位,静停2 ~ 3小时(初凝范围内),待沉降稳定后,再与上部薄截面混凝土同时浇筑,以避免沉降过大导致裂缝。
对于细长结构构件,采取分段间隔浇筑,或适当设置施工缝或后浇带,以减少约束应力。
在结构薄弱部位及孔洞四角、多孔板板面,适当配置必要的细直径温度筋,提高抗拉强度。
蒸汽养护结构构件时,控制升温速度不大于15℃/h,降温速度不大于10℃ /h,避免因温度变化过大引起的温度应力。
避开炎热天气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如必须在炎热天气浇筑时,可采取如用冰水或搅拌水中掺冰屑拌制混凝土;或对骨料设简易遮阳装置或进行喷水预冷却;运输混凝土应加盖防日晒,以降低混凝土搅拌和浇筑温度。
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和保温,控制结构与外界温差控制在25℃以内。混凝土浇筑后裸露表面及时喷水养护,或在混凝土表面喷一度氯偏乳液养护剂,或覆盖塑料薄膜或湿水袋,使水分不易蒸发。夏季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以提高抗裂能力。冬季应适当延长保温和脱模时间,以防温差过大引起裂缝。
3.2、墙面开裂的防止措施
对于抹灰墙面,在抹灰前必须将表面粘着的尘土,残留砂浆和浇筑时的隔离剂清理干净,同时对光滑面进行素浆拉毛;抹灰前必须对表面浇水润湿,一般应在抹灰前一天浇水,使水分渗入表面2 ~ 3mm,并在表面稍干后再抹灰,以免砂浆早期脱水,影响砂浆在基体表面的吸着力;增加混凝土表面粘着力,在光滑混凝土表面凿毛、或用水泥浆刮一层,厚度1 ~ 2mm,或在抹灰底层砂浆中掺和一定数量的107胶溶液,涂抹厚度控制在2 ~ 3mm;严格控制抹灰层厚度,每遍不宜过厚,一般混合砂浆为8~10mm,水泥砂浆6 ~ 8mm 为宜。同时,还必须掌握好分层抹灰的间隔时间,防止二遍砂浆结合不好造成二层皮的缺陷;气候干燥时,浇水养护十分重要,由于水泥水化需要,基层吸收和表面蒸发,容易造成砂浆过早脱水影响强度而开裂;对不同材料交界的地方,如砌块墙与砼墙交界,砌块墙与砼梁交界,包括墙面开凿埋管部位,在抹灰前将250mm 宽的钢丝网钉在接缝处,以避免不同材料拉伸而导致的裂缝。
4、结束语
针对建筑工程中出现的这些质量通病,我们需要细心分析、积极提出相对应的治理措施。首先施工单位要加强认识到具体问题的严重性才能够更好的结合具体特殊的各方面情况而做出合理适当的整改。监管部门需要根据制定好的详略有序的方案,严格管理好工程质量的监督工作,工程参建各方责任主体企业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之上制定新的更严格更好更有效的企业标准和规定,以改善工程问题,成就更好的建筑工程。
参考文献:
[1]赖达.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J].江西建材,2017,(23):276-277.
[2]颜坤蓉.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通病和加强监督管理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46):140-141.
[3]邓杰心.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原因剖析及防治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44):21-22.
[4]徐小建.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控制及通病防治[J].住宅与房地产,2017,(27):104.
论文作者:李晓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混凝土论文; 通病论文; 质量论文; 墙面论文; 房屋论文; 砂浆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