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德辨实:新时代青年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个着力点论文

学德辨实:新时代青年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个着力点论文

学德辨实:新时代青年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个着力点

张子荣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102)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青年与国家复兴、青年与社会发展”等重大关系和实践命题。青年的核心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新时代,青年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在勤学上下功夫,奠定核心价值观的知识基础;在修德上下功夫,把崇德修身摆在做人做事首位;在明辨上下功夫,掌握正确判断和选择的总钥匙;在笃实上下功夫,把核心价值观外化为自觉行动,这是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青年成长成才,他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习近平高度重视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一系列重要论述中系统回答了“青年与国家复兴、青年与社会发展”等重大命题。要求青年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之成为一生的基本遵循,为新时代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出了根本路径。

一、勤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始发点

学习,事关社会进步和国家复兴大计。习近平把学习放在“四个功夫”的首位,不惟对青年要求如此,而是始终高度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他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从历史经验教训看,能不能学习、会不会学习是影响“国运”的隐性杠杆。世界上一些民族和国家的迅速崛起,无不是经由全民特别是青年的学习来持久推动的。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一项研究,国民素质与国家竞争力的相关系数在0.9以上。习近平强调,“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领导干部学习不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本领大小也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1]”。他在出席亚信峰会时提出,“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2]

勤学,是为了奠定青春奉献的知识基础。“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3]。”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德,是一种国家和社会广泛认可的道德。道德和知识之间有一个天然通道。如,苏格拉底就建立了一个“知识即道德”的伦理体系,提出不道德的行为是无知的产物,人们只有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习近平把学习与价值观修养联系起来,指出了学习的终极目的是实现个人成长和推动社会进步。“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青年特别是在校大学生,处于汲取各种知识养分,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重要时期,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就必须不断学习。要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要增强知识更新的紧迫感,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汲取智慧,如饥似渴地学习科学文化和社会知识,全面提高个人的知识素质。以学立德,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勤学,青年要落实三个“贵在”的要求。习近平指出,青年“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4]”。针对的是在当代青年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些怠于学习、浅尝辄止,以及学习上的短期行为、功利主义等不良现象。当前,一些大学生一切以就业为指向,不求在专业知识上的精深掌握,不求在通识素养上的全面提升,导致学习不勤不深不久。这种学习的功用化,牺牲了深度学习的效果、违背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对青年成长成才极为不利。三个“贵在”对青年如何加强学习提出了三个维度:勤奋是一种学习态度,钻研是一种学习深度,有恒是一种学习持久度。一要有勤奋的学习态度。随着新科技革命蓬勃兴起,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知识更新速度加快。青年大学生面对新知,必须要付出努力、做到勤奋。要有惜时如金的精神,肯下力气、肯花时间,勤于、善于利用时间,有效配置学习精力。二要有钻研的学习深度。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认知水平有限,必须以通识为前提,根据自身的智力条件和发展需求,围绕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找到属于个人的专有知识领域。要创造性地深入研究,以问题为导向,深入理解已知领域,探索未知领域,解决未解问题。三要有持久的学习恒心。学习贵在有恒,就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仅在大学校园要学习,走向工作岗位也要学习;不仅在青年时期要学习,还要“活到老、学到老”,终其一生持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设计结构主要为木构架,其中又分为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抬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所以称为“抬梁式”。寺庙等大体量建筑物中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穿斗式是用穿枋把一排排的柱子穿连起来成为排架,然后用枋联接而成,故称作穿斗式。多用于日常民居和规模较小的建筑物。井干式是用木材交叉堆叠而成的,因其所围成的空间似井而得名。

明辨,事关应对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东西方各种相互对立的社会思潮大量涌现,对舆论场的争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激烈。价值多元化在带来价值苏醒、价值取向多样化的同时,也导致了价值认同路向的模糊性。如,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历史细节的考证否定宏大叙事”的方式“解构”历史,达到否定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目的。新自由主义思潮扭曲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解,主张私有化,攻击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后现代主义思潮主张解构一切、摧毁一切,追崇多元化、差异性、不确定性。每一种社会思潮都是一种价值观。一些错误思潮打着学术创新的旗号,不断在青年中寻找市场,渗透方法更加巧妙,掩饰手法更隐蔽,迷惑性更强。造成青年思想观念紊乱,甚至产生信仰危机,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对各类思潮的冲击,习近平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7],要保持意识形态的定力,“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8]。必须要清楚,对世界事务的了解和参与,目的是使中国发展的更好。如果忘记了这个目的,在国际借鉴中迷失自己甚至一味地跟风国外、否定自己,这样的借鉴就非但无益而且有害。妄自菲薄地推崇国外、不顾实际地照搬照抄,“言必称希腊”,都是无自信、无定力的表现。

二、修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点

3.3 模型建构的主动化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向学生展示较为成熟的模型或引导学生建构教师具备的较为成熟的模型,这样就剥夺了学生主动建构模型的机会或限制了学生主动建构模型的思维空间。学生往往会完整地记下模型,并在课后机械地记忆模型。他们失去了自己建构模型的兴趣,使记笔记失去了应具有的功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更为开放地让学生主动建构模型,促成第二次、第三次笔记的形成。

修德,青年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习近平指出,青年加强道德修养,要处理好“高”和“实”的关系,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处理好大和小、公和私的关系,既要修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大德,更要做好小事、管好小节,修好个人的私德。他指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如爱国、勤劳、节俭、感恩、助人、宽容等,都是青年应当学会并发扬的品德。习近平强调自省自律在青年加强道德修养上的重要性。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存在于思想、心理、行为等层面,与个人的自我反省、自我控制有密切关系。他要求青年要时刻保持自省自律意识,要经常自我约束、自我反省。青年要对照道德标准和法律、社会规则要求,不断检视自身,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规范个人的行为。尤其要坚持从小事、小节上提高修养,在生活点滴中完善自我,做到慎独慎小,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这样,在走上社会后,才能在更大的道德和节气上拥有自我准则。

定义表示第i颗故障卫星引起的水平定位误差,其中A=(HTH)-1HT,A1i、A2i分别为误差矢量的前两个分量。则有:

修德,是为了确保青年的才华用得其所。“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6]。这里的“德”具有广义性质,在品德之外还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如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包含了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习惯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质上就是一种“德”,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表述,分别代表着国家大德、社会公德和个人私德。修德,就个人而言,“德者,才之帅也”;就群体而言,“德者,民之性也”;就国家而言,“德者,国之基也”。对于青年而言,尤其重要的是正确处理好德与才的关系,做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新时代青年。确保青年之才用得其所,必须要由正确的“德”加以引导和规范。德制约才的发展方向,青年的才能最终为谁所用,它的作用是进步的还是消极的,是由青年的政治态度、政治品德、个人道德等决定的。德影响才的发挥程度,才能的发挥需要勤于学习、艰苦奋斗,而忠诚、坚韧等政治品德和职业道德为勤学和奋斗提供着动力。

三、明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攻点

今年以来,杭州市国土资源局结合美丽杭州建设要求,以优化矿业布局、促进矿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以落实矿产资源规划为基本途径,牢固树立四个理念,扎实推进美丽矿山和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开启了绿色矿山建设的新征程。今年完成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库项目25个;2019年完成80%大中型矿山绿色建设任务,基本完成5个美丽矿山建设;到2020年符合条件的矿山全部建成绿色矿山,基本形成具有杭州特色的绿色矿山格局,争取建成全省领先的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1-2个,全市领先的示范区2-3个。

明辨,还要当成社会系统工程抓紧抓好。一是发挥高校主阵地、排头兵作用。习近平要求“全国高等院校要走在教育改革前列,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好教育改革排头兵[13]。”高校要发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办好各类校园宣传载体,运用报刊、广播、电视、校园网等传播工具,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建设,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完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开发一系列实践和活动课程,建设完善一批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高职实训基地、青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二是建设师德高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青年人更容易感受到挫折、迷惑、痛苦,更需要外部力量的引导帮助。教师要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自身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同时,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在青年明辨是非方面发挥“解惑”“传道”作用。高校应当采取多种方式,为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开展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活动创造良好条件。要坚持师德为上,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形成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明辨,青年要掌握正确“三观”这把总钥匙。青年“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10]”青年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需要通过观察他对具体事件的态度和行动来判断,价值观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现实体现。应当引导广大青年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分析问题,不断汲取和弘扬真善美等“正能量”,始终远离和拒斥假恶丑等“负能量”。面对各种价值观的碰撞,青年要提高价值判断力,善于剖析各种社会思潮的本质,善于同社会思潮交锋对话,超越西方价值观的话语霸权。从青年的个人成长来看,将不可避免地“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一时有些疑惑、彷徨、失落”[11]。习近平看到了这一点,指出这是正常的人生经历。面对这些考量考验,避免疑惑、彷徨和失落等消极情绪和行为,关键仍然在于“明辨”,在于“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12]

修德,事关中国未来社会和政治生态。中华民族是一个高度重视克己修身的民族。“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5]。强调青年之修德,是站在青年成长成才的个体角度,也是站在国家复兴和民族发展的社会角度,还是站在未来中国发展的先锋引领力量的政治角度。青年是党和国家未来,一批新的党政领导干部要从当代青年中成长起来,重视广大青年的修德,关乎未来的官德政德,关乎中国的政治生态。良好的政德是领导干部立身做人、为官从政的准则,是履职尽责、干好工作的基础,也是抗拒诱惑、抵制歪风、保持干净的法宝。习近平对领导干部、对青年提出的修德要求是一致的。那就是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只有抓好当前政治生态治理,抓好党政领导干部的“存量”,才能起好示范作用,竖好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也只有抓好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抓好党政领导干部的“增量”,才能塑造良好的社会生态和清正的政治生态。

明辨,是为了把握青年奋斗奉献的航向。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同时也促发了社会转型和社会思想的转型。比之改革开放以前,当代青年面对的价值观选择更加多元、更加复杂。总的看,我国青年的价值观从单一走向多样、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困惑走向自觉、从解构走向整合。从多元化视角看,年轻人生活方式日益丰富,青年人的价值选择在新媒体和自媒体中得到充分表达。青年人的个性意识、竞争意识和权利意识率先觉醒,反映了青年价值取向的多样变化。也不可否认,各类信息的迅猛传播使青年在价值判断方面应接不暇,多元价值观也给他们的社会行为带来误导。社会转型期也是各种问题的多发期,青年必然会随社会变化在价值观上发生复杂共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种种错误思潮。在一些青年中,存在着信仰危机、道德冷漠、集体失语、公正缺失等不良现象。对于这些变化,习近平将之总结为“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9]

四、笃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脚点

笃实,事关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深入思想、心理、道德层面的理论体系,也是与实际生活密不可分的实践活动,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之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复强调,他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只有在实践中被实行、被验证的理论才具有生命力。毛泽东同志高度重视实践的重要性,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概括,是从社会实践中来的,也必须通过更广泛的实践,贯彻到更广泛的人群、特别是青年当中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每一个表述,都有非常丰富、具体的社会实践内容,都需要通过各种形式体现在人们的行动中。

笃实,是为了使青年扎实干事、踏实做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培育,更重在践行。习近平指出,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才,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要坚持知行合一,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从一种价值观转换到另一种价值观,从不那么正确的价值观转换到正确的价值观,关键在于把价值判断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口号,不是标榜,青年持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主要看他在国事家事、大事小事、内事外事等各种不同环境条件、特别是艰苦复杂的环境条件下的具体行为表现。要在各项工作中坚持“滴水穿石”,推崇实干精神和锲而不舍的韧劲。

笃实,要求青年在实践考验中砥砺品质。青年时期是富有创新活力、创造动力的时期,但有些青年又往往眼高手低、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期望结果,忽视过程,踏不下身子扎实做事。青年要努力克服这些不良现象,切实把心思和精力用到脚踏实地、扎实学习和工作上,沉下身子、静下心,多学习多积累;多干事、多锻炼,多到艰苦环境中去,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苦难挫折往往更能锻炼坚强意志和顽强品格。环境艰苦、问题复杂、困难较大的地方,正是需要青年去接受锻炼的地方,也是青年可以大有作为的地方。青年应当勇于在困苦中成长,勇于知难而进,在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实践中经受考验,在艰苦地区和复杂环境中砥砺品质、提高本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青年接力奋斗才能变为现实。要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青年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懈怠。

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构成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纬度和践行路径。勤学是培育根基,修德是践行关键,明辨是主攻方向,笃实是落脚之处,必须做好四个维度的 有机结合,全面培育和践行,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青年、塑造青年,促进青年不断进步,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3(1).

[2] 习近平在出席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上海峰会外国专家座谈会时强调: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N].人民日报,2014-05-24(1).

[3][4][5][6][9][10][11][12][13]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4(1).

[7] 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8-21(1).

[8] 习近平在访问欧洲时强调: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N].人民日报,2014-10-16(1).

[14]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6.

收稿日期: 2018-05-24

基金项目: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媒体时代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新三态’研究”(17KDB007);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教育科研重点课题“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语态研究”(WH2017ZD01);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重大课题委托项目“网络环境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应对与发展研究”(18GJJA001)。

作者简介: 张子荣(1977—),女,山东莘县人,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DOI: 10.15938/j.cnki.iper.2019.02.006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9749(20 19)0 2-0 031-0 4

[责任编辑:庞 达]

标签:;  ;  ;  ;  

学德辨实:新时代青年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个着力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