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BIM主要现实意义是能够实现数据的多元化应用。基于BIM的基础数据,可以用来投资估算或是签订合同、工程预算等各个方面,但是也可以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进行工程结算。虽然我国建筑行业信息化水平处于不断上升的过程中,但利用效率相对处于较低的水平,应对建筑行业能耗量大的资源现状进行改善。BIM技术在建筑工程及其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非常重要。
关键词:BIM;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引言:
目前,我国的BIM技术应用处于起步发展的阶段,但已被广泛认可并开始推广。BIM技术可以通过电子信息化系统有效地动态连接建设工程要素与资源,实现建筑工程的智能化、高效化、节能化的过程管理并有效降低物料耗费和固废数量,从而显著缓解建筑工程的高能耗和环境污染问题。
1、BIM的概念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协调性、模拟性、可视化、优化性和可出图性等特点。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应用BIM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
1.1BIM是一个建筑项目的信息化电子模型,是一个设施(建设项目)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表达。
1.2BIM是一个知识资源的共享平台,是一个分享有关这个工程建设项目的信息,为该设施从建设到拆除的全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的过程,工程项目各参与方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能够相互交流,共享施工信息,并通过对信息的分析,更好的完善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使项目管理更为科学有效。
1.3BIM是一个透明的、可持续的、可复制的、可核查的协同工作平台,在工程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所有参与者都可以根据各自的职责在BIM中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以支持和反映其各自职责的协同作业。
信息是这三个部分最核心的部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用BIM,使各参与方共享和交流各方面信息,使信息得到合理利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并使工程项目的质量得到保障。
2、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对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来说,可从工程造价、三维渲染、工程施工以及竣工验收这四个方面,来实现对BIM技术的切实应用,使其能够为建筑工程管理提供良好辅助,让整个建筑工程管理能够获得保障,最终对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予以保证。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具体内容体现如下:
2.1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务必应重视对造价信息库的建立,这样才能够有效降低施工成本,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不同数据库以及各种因素之间的互相作用,不但能够展现出它们彼此之间的统一性,也能够彰显它们彼此之间的对立性,这主要体现了其“矛盾”所在,也是促进建筑工程施工整体运作的有效方式。若想对其予以充分保障,则需借助一定的技术作为支持。而BIM技术恰好可以为其提供良好辅助,满足其需求。所以,在工程造价中,应重视对BIM技术的应用,使其作用可充分发挥出来,并能够对工程造价予以良好管理。同时,BIM技术还能够为信息库的建立提供应用保证,促进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式的创新,实现对施工成本的有益动态控制,这样才会使施工成本得到控制,以达到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目的。
另外,在建筑工程施工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应对定额与实际两者的实际消耗量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对两者予以及时调整。进而借助动态模式,将建筑工程量单价作为重要数据内容,来对建筑工程施工成本予以有效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相较于以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BIM技术的出现使得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不断获得提升。而以往建筑工作造价管理工作,所采用的管理技术是存在一定弊端的,如孤立性较强,难以实现对造价信息的及时确认等,致使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具有十分明显的滞后性。所以说,对BIM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以往管理技术的不足之处,对以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快速解决,以推动整个建筑工程造价实际控制能力的提升。
2.2在三维渲染中的应用
对建筑工程来说,其可运用三维渲染技术来实现对动画的演示,简单阐述,即指利用现实性虚拟化,给予客户身临其境之感,增强客户感官体验。BIM技术在三维渲染中的应用,应与建筑工程的投标时期以及施工过程有所结合,并对施工方案实施及时调整,使建筑工程能够更为直观地展现在客户面前,以提升客户对其的认识。除此之外,BIM模型在构建完成之后,还可以通过渲染方式,让其成为基础模型,以增强三维渲染的精准性与效果,予以客户介绍及宣传,从而使建筑工程得中标概率可以得到提高。再者,BIM技术能够借助三维展示方式,对建筑工程总体施工流程实施模拟,促进相关工作人员对整个施工流程的认识与熟悉,进而降低整个施工流程中问题的出现,使建筑工程总体流程得以被保障。
特别是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初,应对施工方案中所存在的漏洞予以修正,将施工方案内容中的变更给予切实降低,以实现对施工成本的节约,施工工期的缩短。
2.3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以BIM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设计来说,可根据2D设计图纸,借助其他软件对建筑工程的结构等,进行BIM模型构建,对设计最终结果可实施可视化展示,让客户以及施工方能够对方案的设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与理解。同时,还应对方案的可实施性予以检验,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初,就对其进行检验,以便及时找寻到问题所在,进而采取有效方式,使问题得到改善以解决。
在建立BIM模型后,可利用文件导入的方式,将其导入至相关模拟软件之中,实施管线与结构之间的碰撞分析,同时对建筑工程整个流程的重要工艺以及关键环节予以模拟,这样才会及早发现施工方案中隐藏的不足之处,降低变更设计概率,最终实现对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优化,以及对相关资源的合理配置。
借助BIM模型以及结构实施设计,是现阶段施工时期BIM技术所运用的主要体现。其具体的应用方式为两项:其一,在创建BIM模型后,利用IFC文件导入设计,对设计方案予以深化,如可通过tekla对节点与结构进行设计。其二,针对碰撞检测结果,在BIM中对设备与结构予以调整与完善。
2.4竣工验收
在结束建筑工程施工后,通常要对竣工予以验收,这也是检验建筑工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有效措施,并确保建筑工程项目价值的彰显。对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建筑工程验收之初,对各项指标予以检查,防止受其他因素影响,而提升施工费用,致使建筑工程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除此之外,在竣工验收阶段对BIM技术的应用,还有利于实现人性化检测。细致来说,可利用此对建筑工程的保温、采光以及绿化程度实施检测,以针对检测结果,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做出一个判断,若发现有不足之处的存在,则应尽量采取弥补措施,以满足人性化需求。再者,对BIM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实现对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共享,BIM技术所具备的集合功能,能够构建出良好的资源共享系统,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予以重要的信息保障,从而为后期建筑工程管理提供有效资料,最终实现对建筑工程整个过程的良好管理。
3、总结
将建筑工程管理中的BIM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施工的质量和安全,还可以大幅度的减少施工的成本,降低工作的时间,确保建筑工程的良好发展前进。因此,在实际的施工企业当中,需要结合一些建筑的情况应用该技术,从而为建筑工程提供安全系统。
参考文献:
[1]杨震卿,张莉莉,张晓玲,等.BIM技术在超高层建筑工程深化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2014,45(2):115-118.
[2]杨宝明.建筑信息模型BIM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J].施工技术,2015,37(6):31-33.
[3]魏亮华.基于BIM技术的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实践研究[J].南昌大学,2013,15(19):1254-1256.
[4]胡永胜.BIM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全寿命管理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4,12(23):233.
[5]翟越,李楠,艾晓芹,等.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施工技术,2015,44(12):81-83.
论文作者:张艺萌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6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模型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是一个论文; 信息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