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优质多抗大豆新品种豫豆24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品种论文,大豆论文,高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豫豆24号是河南省周口市农科所以高产、优质、多抗为育种目标,采用多亲本轮回选择法育成的大豆新品种。199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999年获国家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二等奖。
1 选育过程根据高产、优质、多抗大豆品种的育种目标,1988年选用高产、综合性状较好的大豆品种(系)豫豆15号、泗豆11、周85225等8个优良品种(系)作亲本进行四对杂交,并于同年冬及1989年夏分别在海南及我所将上次杂交所得F0种为Fl,又在F1植株上分别进行两次互交。经南繁北育,于1991年对选留株系测产,决选出品系周S03-l。于1993~1994年完成河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1996~1997年参加河南省生产示范试验。1998年被审定命名为豫豆24号。
2 产量表现豫豆24号1993~1994年参加河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1993年18点汇总平均产量为2588.1kg/hm2,比对照种GS豫豆8号平均增产16.5%,差异极显著,居试验第二位;1994年17点汇总平均产量为2812.5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18.2%,居试验第一位。品种×地点互作均方及变异系数均较低,是丰产性、稳产性都好的品种。
1996年参加河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488.6kg/hm2 ,比对照种GS豫豆8号增产3.04%。1997年生产试验,每公顷平均产量为2715.0kg,比对照种GS豫豆8号增产10.4%,居第二位。1995年在安徽省农科院组织的生产示范试验中,比诱处4号增产24.38%,比皖豆10号增产13.18%。
1999年在泛区农场二分场89.7hm2高产试验田,平均产量为3697.5kg/hm2。14hm2超高产试验田,平均产量为4254.0kg/hm2。
3 品质特点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化验分析,蛋白质含量(干基)45.68%,脂肪含量18.36%,二者合计含量64.04%,超过国家规定的优质品种指标。
4 抗性表现经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性鉴定,抗倒伏(平均0.4级,0级占75%),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平均0.3级,0级占26%),抗大豆紫斑病(紫斑粒率0.4%),抗大豆食心虫(人工接虫后虫食粒率3.07%),症青株率低(平均0.3%)。
5 特征特性豫豆24号生育期104d,属中熟夏大豆品种。有限结荚习性,株高70cm左右,紫花、灰色茸毛,有效分枝2~3个。成熟后荚皮黄褐色,不炸荚,底荚高10~15cm,适于机械收割。籽粒黄色,脐褐色,百粒重22.8g左右。籽粒商品性好,综合性状优良。
6 适应范围及栽培要点豫豆24号适合黄淮流域广大地区种植。6月上中旬足墒播种。播量为75~90kg/hm2,株距10~13cm,行距40cm,留苗密度为24万株左右。早间苗、定苗,防止缺苗断垄及苗荒。及时田间管理,播种前施肥及花荚期、鼓粒期注意抗旱、排涝,即可获得更高的产量。
7 应用情况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等优良性状,在省内外推广种植迅速,2001年河南省推广面积达18.3万公顷,占全省大豆总面积的27.5%。安徽、江苏两省累计推广13万公顷。1996~2001年省内外累计推广面积达76.7万公顷。
豫豆24号配合力高,综合性状优良,是一个较好的亲本材料。我所及兄弟所利用它作亲本已选育出高产、优质的大豆品种3个,其中2个通过省级试验,已投入生产利用;1个正在参加河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
联系电话:010-62180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