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环境行为学角度分析住区交往场所塑造论文_李伟

从环境行为学角度分析住区交往场所塑造论文_李伟

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518101

摘要:不知从何时起,迅猛且快速推进的城市化,“旧貌换新颜”不仅造成“千城一面”无个性的都市空间,也使得人们固步在房间放弃交往。多发的城市病和犯罪问题使得人重新意识到交往的重要性,在开始对现代城市空间反思的同时也对传统空间借鉴分析,以期改变现状,营造新型环境场所,加强人们交流沟通。本文基于以上时代背景,从环境行为学角度出发,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环境和行为事件的互动以及与场所的辩证关系,又借鉴了菊儿胡同在传统与创新上的经验,最后尝试总结现代社区中公共交往空间的塑造原则。

关键词:环境;行为;互动;场所

1.环境行为学概述

环境行为学注重环境与人的外显行为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它力图运用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方法与概念来研究人在城市与建筑中的活动及人对这些环境的反应,由此反映到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去,以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

1.1环境

环境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物质环境,是客观存在不受主观影响的;二是文化环境,是受历史文化背景发展变化的。环境的核心是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一方面是环境对人的影响,通过这种强加的影响人会逐渐适应某种特定的环境;另一方面,人总是不断地选择并改善其环境,以努力创造适应人的需求和行为心理发展变化的环境。所以从人的尺度出发环境又可分为三个层次:

(1)微观环境:或称个人环境,为机体所占有的围绕自己身体的一个无形空间。可以扩大为一个领域单元,如一间私密的房间、一个座椅……。当个人环境未扩大到固定围合所限定的范围时,它是随人身体移动的,具有伸缩性。

(2)中观环境:指的是比个人环境更大的空间,属半永久性,由占有者防卫。可能是个人的,也可能是群组的、小集体的。在此领域内大部分时间用于食宿等日常生活。

(3)宏观环境:指机体离家外出活动的最大范围,属公共空间,交通愈方便,这个范围愈大。但本文特指步行范围,非遍及各地。

1.2行为

人在空间环境中的行为按照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心理学分析,可分为三个层次:

(1)必要性活动: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进行的自主活动。这类活动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会发生,它满足了人的最基本的需求。

(2)自发性活动:指人们有参与的意愿,并在时间、地点和环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发生的活动,如游乐、消遣、观光等。这类活动的发生对环境条件有相对较高的要求,如活动环境有足够的吸引力,并能支持人们试图发生的行为。

(3)社会性活动:指在公共空间中有赖于他人参加的各种群体活动,如游戏、集会、交谈和群众表演等,这类活动提供人际交往最多的机会和最大的可能性。

这个是依赖性最强的,对人和环境的互动性也是要求最高的,是本文研究的切入点。

1.3环境行为关系

人的行为活动受需求与环境两个变量的影响,各种活动类型反映了人们各种不同层次的需求。必要性活动满足人们生理和安全的基本需求,而高层次需求则通过各种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来实现。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讲,总是把机体、行为和环境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行为只是其中的一个特征。环境可以影响行为,行为也可以改造环境,行为与环境始终处于一个积极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2.环境行为与场所

建筑的空间环境的意义只有纳入人活动的不同方面和具体内容中才是有意义的。挪威建筑理论家诺伯格?舒尔茨茨所著的《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的现象学》一书中明确了环境的意义,他用了一个新的词汇来表达有意义的环境——“场所”,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环境最具体的说法是场所”,“场所是定性的,整体的现象,不能约简其任何特质”。场所是一个多元整体的概念,是使人感到或领悟到其自身存在的、具有一定意义和特征的环境。

可见“场所”是生态学所指的“人——环境——行为”一体化和心理学上所指的领域感归属感的一个更高层次意义上的加合,是一个升华。

3.菊儿胡同场所分析

在菊儿胡同住宅改造过程中,新住宅均按照“新四合院”模式进行设计,维持了原有的胡同——院落体系,同时兼收了单元楼和四合院的优点,既合理安排了每一户的室内空间,保障居民对现代生活的需要(如采光、日照、舒适性、私密性、卫生等);又通过院落形成相对独立的邻里结构,提供居民交往的公共空间,创造和睦相处的居住气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菊儿胡同住宅改造工程将新四合院建筑模式和新的院—巷体系巧妙地嵌入菊儿胡同的现有街坊中,保持了地区城市肌理的相对完整性,既实现了建筑的现代化,又与原有的院落融为一体。

北京四合院是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有着优于其它任何住宅形式的居住环境,它的建筑格局和空间构成体现着以家长为中心的封建家庭秩序,而且它只能满足旧时代生活的需要。由于时代和价值观念的变化,旧四合院已失去它成长的基础,但“合院”建筑模式并没有失去意义。“新四合院”是新时代的产物,它摒弃了旧四合院代表旧社会的建筑格局和空间秩序,而保留了使老北京人产生“归属感”的合院体系,满足了居民现代生活的需要。旧四合院与“新四合院”它们都因为合院体系给老北京人带来场所的归属感,体现着北京传统的空间格局,而它们又是两个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生活方式与合院体系结合的产物,形态因不同的社会而有了很大的差异。

“新四合院”打破了旧四合院的格局,是以“独门独户”为基础,以各个公共院落为单位,以街坊里巷为联系,以公共之“家”为中心,构成的是一种新社区的网络系统,这是旧四合院与胡同体系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它把人们从小的室内空间解放出来,为创造互助互爱的新型人际关系、邻里关系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中国传统四合院的建筑格局与空间布局体现了封建社会“家”的礼制等级结构,“新四合院”打破了旧四合院的格局,它体现的是公共之“家”其乐融融的邻里交往,这些是文化的表层结构。

胡同——院落的生活是人们对老北京的共同记忆。时代的变化,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旧的胡同——院落系统失去了它成长的基础,但“集体记忆”仍存在于人们的内心深处,若视文化历史于不顾,进行大规模推倒重建,则必然造成“记忆的丢失”。菊儿胡同住宅改造工程发展的 “新胡同——院落”体系,成为能引起“记忆”的城市片段,是能与人类心理结构产生共鸣的场所体系,构筑出人们记忆中的场所。

4.场所塑造

“建筑意味着场所精神的形象化,而建筑师的任务是创造有意义的场所,帮助人定居。”——诺伯格舒尔茨。

成功的场所的塑造是一条发现与创造相结合的道路,建筑师应该具有强烈的场所意识,深入发掘环境的场所精神,在创作中将这些因素纳入考虑,最终达到建筑与生活环境的完美融合。舒尔茨指出,想要很好的掌握场所精神第一个步骤是关于自然与人为现象的区分。第二个步骤则是以水平、垂直和外部、内部间的范畴来表达。

因此,场所意识包含多方面内容: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与城市空间的结合,对地方文脉的延续,建筑空间特性的塑造,对人的感受的关怀……由此我们得出了对于住区交往场所的一些塑造原则:

4.1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

在场所的概念中,自然与人类在世界中的地位是平等的。人们与自然的实际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建筑环境即由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所构成的整体之中。只有保持与自然的密切和友好关系,建筑环境才有可能成为人们居住于世的场所,人们才有可能建立与世界的积极而有意义的联系。

4.2建筑与城市空间结合

舒尔茨的建筑现象学中,场所包括自然场所和人为场所。人为场所是人们居住的主要环境,其中的场所精神更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方向感”和“认同感”。人要想在场所中获得一个立足点,必须辨别方向,明确自己与场所空间的归属关系。一个场所的认同是由区位、一般的空间配置和特征的明晰性所决定的。在任何情况下场所必须与基地有一种意义非凡的关联性,才能唤起人们的强烈意象,产生定向与认同。

4.3体现地域性

场所的体验是一种令人满足的一般特性。场所精神的两个方面:方向感和认同感,都可以在有地域性的场所中得到满足。“认同感”意味着“与特殊环境为友”。有认同感的客体是有具体的环境特质的,而人与这些特质的关系经常是在小时候培养的。认同感是归属感的基础,而方向感的功能在于使人成为生活世界中的一部分。特殊的环境形成了具有特性的地域精神,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有一种“归属感”。

4.4空间特性与人性化

“场所是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间”。特性是场所精神的精髓所在。因此,具有特性的建筑空间,其内部才有意义,才能成为一处场所。认同意味着引导人回到起源和本质。可以这样认为,空间是建筑的本质,建筑是在时间与空间纵横交叉的历史坐标上存在的。

同时,只有合乎人性的特性,才能获得广泛的认同。建筑师每选择一种空间形态都会长久地存在于我们赖以生存的大地上,并会对人们的行为、心理产生持续的影响。因此空间设计应该与整体环境的协调中最大限度的满足人的身心需求,使之成为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有机体。

我国资源紧缺,城市化还在扩展过程中,环境质量不容乐观。综合考虑家庭规模变小等因素,尽量解决可能产生的人际矛盾是城市问题的必然应对办法,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适应现代人居住形态发展的趋势,更适于形成“交往”的规模,丰富了人际关系的层次,同时也要考虑节能节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挪)诺伯格?舒尔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的现象学,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5

[2]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3]朱文一,空间·符号·城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方可,当代北京旧城更新:调查·研究·探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论文作者:李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6

标签:;  ;  ;  ;  ;  ;  ;  ;  

从环境行为学角度分析住区交往场所塑造论文_李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