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与山莨菪碱联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可行性分析论文_陶灵芝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湖南长沙 410008

摘要:目的:针对患有支原体肺炎的患儿联合使用阿奇霉素、山莨菪碱的可行性。方法:择取2013年12月到2015年1月于本院诊治支原体肺炎的患儿共160例,按照给予的不同药物进行随机分组:80例患儿归入对照组,单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另外80例患儿归入联合组,基于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在肺腧穴处配合注射山莨菪碱。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副作用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联合组98.75%(79/80),对照组86.25%(69/80),联合组显然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副作用发生率为联合组27.50%(22/80),对照组55.00%(44/80),对照组显然高于联合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用阿奇霉素,对于患儿来说会有较高的副作用发生率。使用阿奇霉素、辅以山莨菪碱配合使用,不但疗效非常显著,安全性也比较高,更有助于缩短恢复时间,临床极具推广意义。

关键词:可行性分析;阿奇霉素;小儿支原体肺炎;联合用药;山莨菪碱

在呼吸系统疾病中,支原体肺炎极为常见,且发病率每年都在不断增长。幼儿由于免疫力低而成为该病的高发群体。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咽喉肿痛、可塑剧烈、身体高热等,并对消化、泌尿等系统也有一定的影响。临床上主要使用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进行治疗。由于阿奇霉素会导致出现不良反应,因此本文选择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方法与阿奇霉素、山莨菪碱联合疗法进行疗效与安全性的对比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择取2013年12月到2015年1月于本院诊治支原体肺炎的患儿共160例,按照给予的不同药物进行随机分组:80例患儿归入对照组,另外80例患儿归入联合组。联合组患儿年龄为10个月-9岁,平均年龄(4.34±1.98)岁,病程1-57天,平均(10.05±3.74)天;对照组患儿年龄为10个月-10岁,平均年龄(4.67±2.36)岁,病程2-58天,平均(11.11±3.74)天。根据《实用儿科学》为患儿进行诊断,全部符合诊断标准。借助X线机生成胸片图像,71例患儿右肺出现片状阴影、53例患儿左肺出现片状阴影、36例患儿双肺均有阴影。行以肺部听诊,发现有细湿罗音与喘鸣音。两组患儿于年龄、平均年龄、病程、平均病程以及病情等多项基本资料上无明显差别,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比。

1.2 方法

为两组患儿先行止咳、平喘、退热,并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为对照组患者行以行以阿奇霉素的序贯疗法,即阿奇霉素溶于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治疗,初始剂量为每日8mg/kg,连用三天,待病情稳定后口服阿奇霉素,每日10mg/kg,连用五天。为联合组患儿行以如上方案,同时辅用山莨菪碱对患儿的肺腧穴进行注射,每日两次,每次0.1mg/kg。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出现的不良表现(国家ADR标准),总结副作用发生率[1]。并根据症状消退程度进行疗效判断:

(1)显效:患儿不再咳嗽、发热,胸片结果显示阴影被全部吸收。

(2)有效:患儿咳嗽、发热有所缓解,胸片结果显示阴影有较大的改善。

(3)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胸片中病灶无改善甚至加大加深。

治疗总有效率=有效率与显效率之总和。

1.4统计学方法

关于本次研究,借助于统计学软件包SPSS 21.0对文中涉及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治疗效果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X2检验。时间等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具体临床疗效见表1,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8.75%,对照组为86.25%,对比明显,X2=9.01,P=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知,联合疗法疗效显著。

2.2 副作用发生率

两组患儿的副作用发生率见表2,联合组的副作用发生率为27.50%,对照组为55.00%,对比明显,X2=12.48,P=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知,联合疗法具有更低的副作用发生率,药效更具安全性。

高热、可塑以及湿啰音等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见表3,联合组远远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支原体的本质是炎症的病原体,既非完全的细菌,也不是完全的病毒,而是细胞内病原菌。支原体肺炎的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

常用的青霉素药品,如青霉素或先锋霉素,由于对细胞壁产生作用,因此对无细胞壁的肺炎支原体起不到杀灭效果。通过临床研究人们发现,对蛋白质合成起到干扰抑制作用的药物对肺炎支原体有比较显著的治疗针对性,即四环素与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由于四环素会影响儿童牙齿的正常发育,因此临床予以排除。临床上多使用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2]。

尽管阿奇霉素疗效显著,但不可忽视的是这种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患儿胃肠系统比较脆弱,阿奇霉素长期使用或服用将会引起胃肠不适、食欲不振或局部区域疼痛等不良反应,尤其是静脉滴注,引起的副作用发生率高达40%[3]。本文所选用的序贯疗法,是在半衰期通过口服来提高生物利用度、降低副作用发生率。

山莨菪碱具有缓和病症、稳定器官功能的作用,在支原体肺炎的急性期清除过氧化物。预防肝损伤,同时环节平滑肌痉挛,抗血小板凝固,促进微循环,改善炎症[4]。观察表2联合组仅有对照组一半的副作用发生率(27.50%)和表3症状消退时间(平均比对照组少2-3天)。可见在序贯使用阿奇霉素的基础上辅用山莨菪碱,这种疗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对恢复速度起到促进与缩短作用。

结语

相较于单纯使用阿奇霉素为患者行以序贯疗法,基于此方法辅用山莨菪碱进行联合治疗,对于患有支原体肺炎的患儿来说,具有更为显著的疗效,其副作用较少发生,具有更高的临床安全性。因此,推荐临床范围内多加应用。

参考文献:

[1]邹机朝,熊升华,程均,肖慧,黄婷,陈桃秀.山莨菪碱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3(05):65-66+69.

[2]梁景林.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6):135-136.

[3]粟英.莨菪碱注射液辅助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11):920-923.

[4]韩建东.中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5,28(03):121-123.

论文作者:陶灵芝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9

标签:;  ;  ;  ;  ;  ;  ;  ;  

阿奇霉素与山莨菪碱联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可行性分析论文_陶灵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