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等值工作的加速_会计准则论文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等值工作的加速_会计准则论文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等效工作提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会计准则论文,我国论文,工作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 会计准则从“趋同”走向“等效”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简称新会计准则),使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迈出重要一步。同年10月,新会计准则指南发布,这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基本建立。推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一个重大战略,它让我国会计核算及出具的财务报告与国际会计准则趋于一致。

“趋同”只是完成了与国际接轨的第一步,趋同是等效的前提,等效是趋同的下一步目标。我国发布了与国际趋同的会计准则,只是意味着我国的会计准则得到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认可,但并不能表示按照我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可以得到世界其他国家的认可。真正与国际接轨需要实现与世界上主要国家的会计准则实现“等效”,即这些国家认同按照我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不需调整或者少量调整就可以视同他们本国的财务报告。事实上,如果要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可,就需要我国与这些国家一对一的谈判,就会计准则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达成共识,任务十分艰巨。

随着会计准则体系在国内稳步实施,财政部已经开始推进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资本市场较为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等效工作,以便于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得到更多国家的认可,推动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和会计职业界的国际化。

从我国会计准则这几年的大变迁来看,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的动作相当快,虽然谈判历程很长,遇到的特殊问题很多,但我国仍走在很多国家的前面。限于我国有自己的国情,我国不能完全照搬国际会计准则,就像韩国和澳大利亚这样的国家一样,对国际会计准则可以“照单全收”,直接引入,我国却做不到。由于我国在某些准则上保持了“中国特色”,这事实上对实现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的会计准则等效造成了一定障碍。

目前,我国开始加强与美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在会计领域的联系和合作。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目前正在进行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工作。美国近期也启动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对话,讨论美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问题,由于安然事件,美国已经开始反思本国会计准则的缺陷,这是美国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的重要原因。这些国家推进与国际会计准则的等效工作,为我国与这些国家未来实现等效打下了基础。

■ 我国会计准则中的“中国特色”

至于新会计准则中有哪些“中国特色”的东西,在财政部对外披露的一些资料中可以看到,财政部会计司刘玉廷司长也曾在不同的场合宣讲过。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

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同受国家控制的企业间视为关联方,这一准则为很多国家所认同,因为在这些国家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例很小。而我国的情况有所不同,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有企业不但数量众多、分布广泛,而且在关系国际民生的领域都处于主导位置。虽然我国的国有企业受各级国资部门的管理,但是它们都是独立法人,所以如果没有投资关系,它们就不构成关联方要求的条件。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认同了我国的做法,并借鉴了我国的这一做法对国际会计准则中的“关联方披露”条款进行了修订。2007年2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公布了该准则修订后的征求意见稿,计划在年内完成。发布之后,在这一准则上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将不存在差异。因此,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仅同受国家控制但不存在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企业,不认定为关联企业,从而限定了国家控制企业关联方的范围,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披露成本。

2.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

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对于企业计提的各项减值准备的规定是可以转回的,但我国认为,企业的资产减值后,一般转回的可能性很小,所以规定企业计提的减值准备不能转回。这也是为了避免某些企业借此操纵利润的需要。我国的这一规定与美国相同,美国也规定上市公司一旦计提减值准备后不能转回。

以上两点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此外,我国会计准则的一些规定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规定不同,但不构成差异。这些也会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等效工作造成影响。主要是以下五点:

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只规范对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却没有规定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方法。但在我国实务中,却常常发生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案例,如果不对这种特殊的情况进行规定,法律上就会出现空白。所以,我国针对特殊国情,规定了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目前,这一做法已经得到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理解,并表示将参考中国的做法。

2.我国对于公允价值是适度引入

引入“公允价值”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的最重大变化。为了规避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等手法操纵利润,我国曾一度禁止企业利用“公允价值”核算。但为了引入国际会计准则中“为投资者服务”的理念,需要为投资者提供更有价值的财务信息,所以我国适度引入“公允价值”。所谓适度,就是我国引入公允价值计量,不是不加限制的引入,而是有条件的。比如对于投资性房地产,要求必须存在活跃的市场,还必须满足其他相关条件,才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我国的这一做法也得到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认可。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这也是我国会计准则国际等效工作的一个障碍,因为有的国家可能会对我国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提出质疑。

3.我国对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和终止经营处理有所不同

在国际会计准则中,规定了对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和终止经营的会计处理。非流动资产是指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终止经营是指对企业的车间、分部、子公司等予以处置或将其划分为准备出售对象。根据该准则规定,如果企业管理层准备处置该部分非流动资产或终止经营,就应将这部分资产从非流动资产转出作为流动资产,停止计提折旧或者摊销,采用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销售费用孰低计量,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减去销售费用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而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没有单独制定这一准则项目,而是在固定资产、财务报表列报等相关准则中采用其他方式处理。

4.对离职福利的处理极具中国特色

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规定了对“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两种类型的离职后福利规范了会计处理。但由于我国在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的体系解决职工的养老福利问题,这一点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所以,我国这方面的规定也具有一定的“中国特色”。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表示理解我国的这种做法。

5.对“恶性通货膨胀会计”适度引入

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对恶性通货膨胀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定。我国认为,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完全可以防止恶性通货膨胀的发生,所以我国没有引入这一准则的必要。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建议下,我国决定明确在境外经营所在国家或者地区发生恶性通货膨胀的会计处理。这体现在外币折算准则及其应用指南中,规定了恶性通货膨胀的基本特征,规定对于发生恶性通货膨胀的国家或地区,其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应当按照一般物价指数进行调整折算。

■ 一种真正的全球通用的语言

会计准则国际等效已经成为世界的一种潮流,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进来,包括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制定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等效或趋同的计划。如同英语一样,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制订的会计规则正在成为一种全球通用语言。

在这种背景下,7月21日,新兴市场与转型经济国家会计国际趋同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的召开为与会各国和地区间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沟通平台,也是我国致力于会计准则国际等效的一次外交行动。财政部王军副部长、刘玉廷司长、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主席戴维·泰迪先生参加了会议,另外,来自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中国香港特区的代表也参加了会议,联合国、世界银行和欧盟也派了代表参加。

在会上,王军副部长主要介绍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重要意义,王军说;“趋同是进步,是一个过程,是一种互动,但趋同不等于相同,趋同是新的起点。”王军认为:“在实现本国准则与国际准则实质性趋同后,还有一个会计准则国际间的等效问题。相对于会计准则的趋同,等效认可所涉及的范围更广泛,牵涉的利益主体更多元,实现难度也更大。但无论如何,会计的国际趋同为准则等效认可和跨国资本自由流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基础。因此,在趋同基础上推进等效,对所有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国家来说,都将是与国际市场加速融合的一个新机会。”

刘玉廷说:“趋同只是第一步,等效才是目标。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趋同后,财政部就开始研究并启动与那些实施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国家和地区会计准则等效问题的相关工作,而且进展较为顺利。目前中国确定了加强与目标国在政策和技术层面的合作,并实现了欧盟在2008年年底前就中国会计准则等效做出最终决定的目标。”

戴维·泰迪说,他难以相信这6年来的巨大变化,2000年,当时还只有很少国家和企业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然而在短短6年里,有100多个国家,要求或允许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未来几年可能还会扩大到150个国家。甚至智利、以色列、还有印度,都已宣布要开始执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计划。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也在继续就趋同问题开展努力,他相信使用一种通用的会计语言是一个真正全球性的趋势。

戴维·泰迪认为,中国会计改革所带来的利益是非常明显的,因为新的会计准则对于国外的投资者来说非常熟悉,所以它能够增强投资者对中国的资本市场和财务报告的信心,大大促进外国对中国的投资。而且,中国公司接受新会计准则,可以减少在国外运营的成本。

在这次会议上,与会代表都介绍了本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的经验。澳大利亚实施国际会计准则较早,早在2002年就已经实施了国际会计准则。欧盟和香港在2005年就采用了国际会计准则。韩国则制定了一个“路线图”,要求本国的1600家上市公司在2009年开始可以自愿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在2011年必须采用国际会计准则。

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等效让世界各国真正拥有“一种可以便捷沟通的会计语言”。正如香港会计师公会行政总裁兼注册主任张智媛所言:“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制定了一套全球性会计语言——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虽然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需要花时间不断完善和发展这套语言。但想让全世界所有会计人都通晓并非常流利地使用这种语言,还需要假以时日,这个语言在说的时候可能还会有一些口音,但最终一定能够发出完美的音调。”

标签:;  ;  ;  ;  ;  ;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等值工作的加速_会计准则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